7月26日,我省高考成績公布
考生及家長又將迎來一場大考——
志願填報
「專業(類)+學校」模式下,96個志願怎麼填報?文理不再分科,往年錄取數據如何分析參考?不同選科如何折算往年高考位次?……一系列問題困擾著考生及家長。今天跟小編一起看一下這份新模式下的「報考指南」吧。
係數法折算往年高考位次
新高考由於考生選考科目不同,高校對選考科目的要求也不同,實際上已無傳統意義上的位次可以參考。考生在填報志願時,可分析對照欲報院校往年招生專業錄取投檔情況,參照分析往年的投檔位次、錄取專業平均分、最低分,以及2020年考生高考成績位次及高考成績總分一分一段表等信息,根據自己的位次,做一個大致定位。但是也應認識到,往年的錄取情況是在文理分科、以院校為單位的投檔錄取模式下的錄取結果,改革後新的錄取模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2020年高考取消了文理分科,單純用考生高考成績位次對應往年的專業錄取位次,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所以考生應理性參考往年的錄取數據信息。
山東大學數學學院龍和平教授是招生負責人之一。他說,2019年的錄取數據顯示,本科階段理科錄取的人數是17萬人,而文科在本科階段錄取的約為5萬人。
✪也就是說理科和文科相比,應當是3.5:1,而文科和理科相比大約是0.3:1,這是數據估算的基礎。
✪平均後,2019年理科位次乘以1.3,相當於2020年理科位次數據;
✪對於文科來說,因為理科數據是它的3.5倍,所以乘以4.5倍,基本相當於2020年文科位次。
✪需要注意的是,部分因素會影響到折算係數的變化,比如有一些是熱門專業,有一些是冷門專業。以山大為例,計算機專業比較熱門,而材料專業和機械專業就比較冷門,對於這些被調劑的專業,僅僅乘以1.3是不夠的,可能要乘以1.4甚至更多一些。
龍和平說,在高分段選擇理化生這些純理科的學生佔比更大,比如前10000名考生中,大概會有8000多名學生選擇純理科,這一段選文科的學生是佔優勢的。但是20000到30000位次的分段中,選文科的學生多一些,而大學提供的專業裡更多的是理工科,所以文科的優勢不再明顯,文理類基本持平。再往後的位次,偏文科學生進一步增多,理科學生的優勢愈加明顯。
一段線上20分以內考生要謹慎
今年一段線上20分以內的同學,需要慎重填報志願。龍和平說,因為今年劃線範圍劃到了120%,實際上一段線上20分以內的同學肯定是在多出的20%裡邊。他們如果選了物理,希望還是挺大的,邊遠地區、民辦院校、獨立院校以及山東省的一些校企合作專業也都是有希望的,這些都可以試一試。如果沒有選擇物理,但選擇了化學和生物的話,可以選一些選課要求為化學和生物的專業。對於選全文的同學來說,機會可能會更少一些,但是這個時候,建議96個志願還是多填上本科院校。龍和平說:「對於這些同學來講,也可以考慮在專科院校當中找一些更合適的院校,比如專本連讀。」
今年是山東省新高考錄取元年,歷年分文理模式下的錄取分數和位次無法直接作為參考依據。中國海洋大學本科招生辦公室副主任高輝說,建議考生可在初步疊加往年文理位次的基礎上,前後拓展一定位次,進行選擇決策。例如,2019年海大文理科錄取最低位次相疊加後約在14000名左右,可以大體推測,在滿足選考科目的前提下,考生新高考位次在12000名以內的,被海大絕大多數專業(類)錄取的希望非常大;16000名以內的,多數專業(類)也有較大希望錄取;20000名以內,仍有希望錄取到海大;位次在20000名以後,但有十分強烈報考意願的考生,可嘗試在志願靠前位置填報非熱門專業(類)。
「往年的錄取專業平均分、最低分對今年同樣有參考價值。」青島365高報平臺褚老師說,不要把簡單的東西複雜化,今年一段線預估在450分左右,過了這個分數就具備填報資格。比如,去年青島大學理科最低投檔線為568分,去年理科最低控制線為443分,相差125分。同樣道理,今年考生若在一段線450分的基礎上加上125分後,575分可以報考青島大學。同樣的辦法也適用於其他高校。
96個志願按「衝-穩-保」填滿
今年我省高考實行「專業(類)+學校」的志願填報與投檔錄取模式,與傳統模式不同,考生既可以報考同一個高校中的不同專業(類),也可以報考不同高校的同一專業(類),還可以報考不同高校不同專業(專業類),擁有了更多選擇權,也增加高校與學生之間的雙向選擇機會。這種模式可以幫助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先選定自己喜歡的專業,再選擇高校,避免了過去「衝」進好學校卻進不了理想專業的問題。
以「專業 (類)+學校」為單位的平行志願模式下,1個「專業(類)+ 學校」為1個志願。例如,填報山東大學數學、物理2個專業,需要按「數學+山東大學」、「物理+山東大學」,作為2個志願填報。考生每次填報志願的數量最多不超過96個,可以填滿所有志願,也可選擇填報部分志願。在這一背景下,「衝-穩-保」的規則同樣適用,但又被賦予了新的運用規則。
考生在填報志願時,一定要提前查閱高校近幾年的錄取分數及對應的位次,按照「衝-穩-保」的原則,結合自己的成績合理報考。各校往年錄取成績在省考試院網站或學校招生網都能查詢,重點考慮一下各高校往年錄取分數較低但是實力強的專業。山科大教務處處長、本科招生辦公室主任喬衛國說,以山東科技大學為例,可以填報學校熱門專業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數學與應用數學、軟體工程、金融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會計學、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自動化等專業,也要重點考慮非熱門但實力型專業如採礦工程、地質工程、勘查技術與工程、礦物加工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等專業。「考生應按照『衝-穩-保』的規律填報志願,用冷門專業保底,今年,考生一般不會出現考了高分卻分配到很差的學校的情況。」他說。
考生在報考時一定要合理拉開梯次,每個分數對應的院校非常清晰。比如總分550分偏理的考生,可以「衝」青島大學、山東師範大學或者外省市末流雙一流院校分校。「穩」的可報考青島理工、山東理工等學校的非熱門或優勢專業。「保」的可報往年錄取分數比較低的院校,比如青農大、臨沂大學、煙臺大學,最後的梯隊報一些錄取分數更低一些的院校,比如山東交通學院、山東女子學院、山東管理學院等。事實上,考生幾乎不會掉到最後的梯隊中來。
「96個志願就是96個專業,考生要合理利用,配對合理是不會滑檔的。」 褚老師說,膽子大的考生可以多衝,膽子小的就求穩保。保險起見,96個志願都要填滿,每一個都是機會。「衝」20-30個,「穩」40-50,「保」20個左右。96個志願等於給考生95次選錯的機會,只要有一次成功就足矣,所以有誤差也沒有問題,當合理利用「衝-穩-保」的規則填報時,就把誤差磨平了。
來源:青島西海岸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