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灌腸給寶寶退燒,這樣做的家長心怎麼這麼大

2020-12-18 騰訊網

最近老有人在後臺留言問,寶寶發燒了能不能用灌腸退燒?

大家之所以想給孩子使用灌腸退燒,我根據問診的諮詢和一些調查發現,可能和這兩方面的原因有關係。

一方面是在很多基層的醫院和一些小診所,十分推崇這種退燒方式。只要孩子發燒了送過去,就建議灌腸退燒。而且不光是發燒,還有便秘、腹瀉、肺炎等,都給灌腸。

另一方面是家長的盲目跟風。孩子一發燒,聽別人說灌腸可以直接從孩子體內降溫,好的更快,就帶孩子去灌腸了。

但實際上,寶寶發燒了不能使用灌腸退燒。

同樣,像便秘、腹瀉等疾病,也不能使用灌腸,至於具體原因是什麼,我會在後面提到。

我們先說說什麼是灌腸

灌腸就是將肛管插入肛門,將藥物或液體通過肛門注入腸道,以達到治療或者清潔的目的。再通俗點說就是一種腸道清潔或者給藥的方式。

這種治療方式在正規醫院確實有時會用到,但並不常用。而在嬰幼兒中,則使用的更少了。

通常能用到灌腸的有這兩種情況:

1.清潔腸道:比如巨結腸或者嚴重便秘的寶寶,需要用到生理鹽水清潔腸道。

2.一些特殊檢查或者治療:患了巨結腸的寶寶在進行腸造影檢查時,需要把造影劑灌入孩子直腸;還有治療腸套疊的孩子,可能需要灌入氣體或水等。

除此之外,我們在嬰幼兒治療中鮮少有用到灌腸的情況。

灌腸給藥的方式局限性很大

1.操作複雜,不好把握藥量

和口服、注射的給藥方式相比,灌腸給藥的操作複雜。並且在用藥的時候,容易外洩,不易控制用量。

相比較來說,還是口服和注射更能精準給藥。

2.容易造成腸道損傷

寶寶的腸道壁脆弱,灌腸時,肛管插入過深,或者操作不當等,很可能造成寶寶腸管穿孔、出血等損傷。

再者,一些基層醫院或者小診所,很可能有灌腸設備不完善、操作人員手法不嫻熟等情況,這些都容易導致寶寶腸道受到損傷。

另外,灌腸還可能打破寶寶腸道菌群的環境,誘發腸道感染,最後使寶寶病上加病。

可能有家長會反駁說:「既然有這麼多不好,我帶孩子做了幾天灌腸,不僅沒事兒,病也好了啊。」

這主要是因為寶寶發燒常見的原因是呼吸道、腸道病毒引起的,這些都是自限性疾病疾病,即便不用吃藥,也能自己好。所以灌腸後孩子退燒了一點也不奇怪。

寶寶發燒後如何正確退燒

灌腸退燒不可取,正確的退燒方式我們已經說過很多次。

寶寶發燒後,保證寶寶的舒適度才是最重要的。

發熱只是一種症狀,是人體對抗外來病菌入侵的一種方式。

如果孩子發燒後,精神狀態良好,該吃吃、該喝喝,家長就可以不用急著跑醫院。

如果寶寶出現煩躁不安、疲倦,或者體溫高於38.5℃,可以給孩子口服對乙醯氨酚和布洛芬退燒。

如果寶寶有這幾種情況,立刻帶寶寶去醫院治療:

1.寶寶小於3月齡,發燒後體溫≥38℃。或者3~6月齡寶寶發熱≥39℃。

2.6月齡到2歲的寶寶,發熱持續24小時。

3.寶寶用藥後,精神狀況仍舊很差,精神萎靡。

4.寶寶發熱後伴有頭痛、耳痛、咽喉痛、出診、嘔吐等。

5.寶寶拒絕吃飯吃奶,尿量減少,8~12小時沒有尿。

嬰幼兒發熱是我們每過一段時間就會說的問題,如何治療我們也說的很清楚。

除去寶寶送醫院的情況,採用物理降溫口服對乙醯氨酚和布洛芬是目前最有效的方式。

遇到其他的診療方式,家長們一定要心裡有個底,不要急病亂投醫,也不能盲目用藥。

堅持科學帶娃,才是對孩子最好的呵護

正值秋季,氣溫慢慢變涼,嬰幼兒的呼吸道疾病也漸多起來,發燒更是常有之事。

相關焦點

  • 6個月寶寶發燒,一次灌腸退燒導致腎衰竭,提醒家長:切勿亂用
    最近,一個6個多月的寶寶半夜高燒不退,在小診所通過灌腸退燒,最後導致孩子腎衰竭。很多父母頻繁諮詢關於給寶寶退燒是否能夠用灌腸等問題,正好有專業人士對此問題也做了一些回答。有網友說,雖然通過灌腸可以讓孩子快速退熱,但是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太大了,這樣做不划算。
  • 灌腸退燒危害大,這些你知道嗎?
    這次生病,家附近小診所的醫生告訴媽媽一種用「中藥秘方」灌腸退燒的方法,再加上外敷藥膏,不用吃藥的方法也可以治病,而且「無副作用、純天然、綠色」。一次灌腸,讓孩子出現腎衰竭!媽媽一聽,當天就給蒙蒙做了一次。本指望藥到病除,但連續進行了4天,蒙蒙不僅依然反覆發燒,而且還長出了疹子,小便少了,精神也更差了。
  • 孩子因灌腸退燒致腎衰竭,兒科醫生:適度發燒有好處
    還記得灌腸退燒導致腎衰竭的寶寶嗎?小發燒而已,最後卻釀成大禍,正是因為沒有規避誤區!所以今天,貼心科大大(kexueyuer2012)就好好的說叨說叨,給娃退燒時,哪些誤區一個都不能碰!說禁用的退燒法之前,科大大先給大家填一個人人都會踩進去的坑——物理退燒。
  • 動不動就灌腸?打退燒針?發燒寶寶別再用這些錯誤的方式
    最近,在我們微信後臺,有幾位家長在諮詢關於寶寶發燒的處理方式,其中,他們都提到了一個讓我無法理解的詞,「灌腸退熱」「退熱針退熱」,於是乎,我不得不把兒童發燒到底應該怎麼處理,
  • 央視發聲:這樣退燒不靠譜!讓娃少受罪還得這麼做
    但貼了退熱貼,寶寶腦門涼涼的,其他地方還是發熱啊,這樣反而更不舒服!很多寶寶被貼了退熱貼之後,會不停掙扎,就是在抗議呢。還有啊,寶寶的皮膚通常比較敏感,有可能對某些退熱貼過敏,那豈不是雪上加霜嘛。其實,仔細看退熱貼的說明書,會發現上面寫得很清楚:僅作為輔助退熱來用,並不是藥品,也不能退熱!
  • 半歲寶寶腎衰竭!孩子發燒這樣做,太危險!
    粉哥導讀:前幾天,看到一則半歲寶寶發燒治療不當,導致孩子腎衰竭的新聞,頓時心疼不已,分享給大家,希望再也不要出現這樣的狀況。作者:姚婷(高級營養師)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今年8月,僅6個月的小遊在人生第一次嚴重發燒後,家長急忙將他送到附近村衛生所,用中藥進行「灌腸」退燒,結果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之後家長連忙送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才發現孩子全身已有多處臟器受損,並出現了急性腎衰竭。
  • 這種常見的退燒土方子,早就被醫生拉黑了,千萬別再給寶寶用了!
    很多家長似乎有「發燒恐懼症」,寶寶一發燒,就不擇手段,只急著先把體溫降下來,生怕把寶寶腦子燒壞了。前些天,一個才6個月的孩子因為發燒,被送去灌腸,結果不僅燒沒退下來,孩子的病情反而越來也嚴重。送大醫院一檢查,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心驚,孩子已經出現了急性腎功能衰竭,每天需要做十幾個小時透析……家長無知犯錯,孩子無辜「買單」。
  • 這4種常見的寶寶退燒方法,醫生早提醒過危害大,很多家長還在用
    所以家長發現寶寶發燒時,不要隨意用不知濃度的酒精為娃擦身體。隨意使用退燒貼有寶寶的家庭,大多家長都會備很多的退燒貼,等到娃生病發燒時,可以儘快給寶寶退燒。其實,退燒貼的作用並不是降溫退燒的,而是在高溫時保護寶寶的大腦不被燒壞,緩解他發燒時的不適症狀。隨意使用退燒貼會讓寶寶的身體產生依賴性,效果會大大降低。
  • 6個月寶寶退燒竟致腎衰竭!這樣給孩子退燒,就是在坑娃丨十月呵護
    貿然給孩子退燒,等於在給病原體幫忙!更別說用錯誤的退燒方式,更是錯上加錯!對於寶寶發熱,比起急著吃藥、去醫院,更該做的是——觀察!家長們要是早知道這些情況如何處理,就不會讓孩子受到這麼大的傷害了。我仔細一想,可能是因為每次跟孩子分開的時候,總是不顧孩子的哭鬧就走了,才給孩子帶來了這麼大的傷害,真的感覺對不起孩子。」分離焦慮是寶寶成長發育的一個階段,也就是平時大家說的寶寶「黏人」。
  • 退燒又出大事,半歲寶寶腎衰,這5大經驗誤區一個也錯不起
    特殊時期,寶寶一旦發燒,哪個家長不擔心?隨著寶寶發燒,體溫七上八下的,寶爸媽的心也和坐過山車一樣,還容易亂了陣腳。科大大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6個月大的寶寶因高燒不退,在村衛生所接受了灌腸治療,結果燒沒退下來,病情還越來越重!
  • 退燒針=奪命針?每一位家長都要對退燒針說「不」
    我們總看到報導說,發燒會燒壞腦子,甚至奪去生命,特別是前一陣的新型冠狀病毒,讓家長整天提心弔膽,恨不得每時每刻都要測量寶寶的體溫,生怕寶寶出現發熱的症狀。 當寶寶發熱的時候,該怎麼辦呢?一些新手媽媽為了趕快讓孩子退燒,會選擇看起來效果很好的退燒針。
  • 半歲寶寶腎衰,這些退燒誤區,一個也錯不起
    原創  科學家庭育兒特殊時期,寶寶一旦發燒,哪個家長不擔心?隨著寶寶發燒,體溫七上八下的,寶爸媽的心也和坐過山車一樣,還容易亂了陣腳。科大大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6個月大的寶寶因高燒不退,在村衛生所接受了灌腸治療,結果燒沒退下來,病情還越來越重!家長連忙又帶寶寶到了兒童醫院,檢查結果嚇了大家一跳:寶寶心臟、腎臟、肝臟受損,甚至出現了急性腎功能衰竭!
  • 央視點名退燒神器:退燒貼不退燒,根本沒有用
    3 有過敏、燒傷等風險 其實,退燒貼根本沒有退燒的作用,只是一劑家長的安慰劑罷了。可能有家長也是這麼想的,畢竟看著寶寶發燒難受,沒有幾個家長能真正做到什麼都不做。
  • 最不靠譜的退燒方法你躺槍了麼?寶寶發燒還得這樣來!
    寶寶發燒了!很多家長首先想到——貼退熱貼!沒想到,央視直接發聲:退熱貼無法達到退燒效果!寶寶每次發燒必貼的退熱貼,居然是沒用的?那怎麼藥店還會出售!是的,今天就來給大家普及我們常用的也最沒用的退燒方法!還有最靠譜的退燒方法!最沒用的方法:退燒貼 退燒貼只能用來局部降溫,並不能讓身體的整個體溫降下來!而且唔在腦門雖說有點涼但其實很難受。你會發現大部分寶寶在貼著退燒貼時候總愛掙扎,這就是在抗議!
  • 灌腸退燒後,半歲孩子腎衰竭,醫生:退燒方式沒選對,就是在坑娃
    孩子發燒通常是最讓家長著急的,只要孩子溫度不降,家長就無法安心,所以讓孩子退燒通常是家長的第一訴求。不過,退燒的方式有多種,如果沒有選對,很可能就坑了娃。有一個半歲的寶寶,就因為錯誤的退燒方式,導致了腎衰竭。
  • 灌腸退熱真的無害?常用的安全退熱藥有哪些?
    婆婆說白天還好些,晚上就容易反覆,今天帶著孩子去村裡診所灌腸了,希望孩子快點好起來……同樣作為一位母親,寶寶發燒時,家長的那種焦慮、恨不得馬上退燒的想法袋鼠麻麻也感同身受,可是選擇「灌腸退燒」,真的靠譜嗎?每次看到「灌腸退燒」四個字,就忍不住想要簡單科普下。一、「灌腸退燒」是什麼?真的無害?
  • 別再那麼魯莽,你應該這樣做!
    最近,在我們百家號後臺,有幾位家長在諮詢關於寶寶發燒的處理方式,其中,他們都提到了一個讓我無法理解的詞,「灌腸退熱」「退熱針退熱」,於是乎,我不得不把兒童發燒到底應該怎麼處理,這個話題,再次整理一次,跟大家一起再次複習一下。1到底要怎麼測體溫?
  • 秋季寶寶發燒,常用4種錯誤退燒方法,為了寶寶健康,別用了!
    這句看起來像是段子一樣的話,無非就是想告訴我們,家長對於兒童發燒和退燒的重視。畢竟發燒與其他不同,隨時都有可能是危險的信號,所以面對孩子的發燒,家長們從來不敢有一絲的懈怠。而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總難免掉入想「迅速退燒」的漩渦中,也往往會掉入退燒的錯誤方法中。
  • 到底發燒多高需要吃退燒藥?
    導讀:最近,有幾位家長在諮詢關於寶寶發燒的處理方式,其中,他們都提到了一個讓我無法理解的詞,「灌腸退熱」「退熱針退熱」,於是乎,我不得不把兒童發燒到底應該怎麼處理,這個話題,再次整理一次,跟大家一起再次複習一下。 1.到底要怎麼測體溫?
  • 這5種退燒方法,對娃傷害大!別再用了,這樣更簡單有效!
    很多家長認為捂汗就能退燒,然而,這種「退燒方式」不但不能退燒,反而會加重病情!捂汗真的不能退燒,正確的方式是這樣!當寶寶發燒時,我們要做的是:寶寶怎麼舒服,怎麼來!比如適當減少衣物、被子蓋薄一點、開窗通風、溫水洗浴降溫、更重要的是補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