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腸退燒後,半歲孩子腎衰竭,醫生:退燒方式沒選對,就是在坑娃

2020-11-04 兒童護理阿曼

有孩子後,讓當家長最揪心的時刻,莫過於是孩子生病的時候了。特別是孩子半歲以後,從媽媽體內帶來的抗體逐漸消失,但是自身的免疫力尚未完善,就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人體體溫一般是維持在37℃左右,當身體受到細菌或者病毒的入侵,致熱源會使體溫調定點升高,人就會開始發燒,所以孩子生病時發燒是很常見的現象。

孩子發燒通常是最讓家長著急的,只要孩子溫度不降,家長就無法安心,所以讓孩子退燒通常是家長的第一訴求。

不過,退燒的方式有多種,如果沒有選對,很可能就坑了娃。有一個半歲的寶寶,就因為錯誤的退燒方式,導致了腎衰竭

前不久,武漢一位半歲大的孩子突發高燒,為了給孩子退燒,家長把孩子送到了村衛生室。村衛生室給孩子選擇了中藥灌腸退燒,結果孩子略有緩解後又發起了高燒,送到縣醫院病情也沒有緩解,在送入大醫院後,孩子已經出現全身多臟器受損的情況,特別是腎衰竭尤為嚴重,孩子每天需要做透析治療來維持生命。

醫生提醒:孩子的腸道黏膜比較薄,灌腸的藥物成分複雜,如果有過量或者錯誤使用,跟口服或者靜脈給藥一樣,都很容易損傷孩子肝腎。

孩子在發燒時,選擇退燒方法,一定要慎重,使用不當,就是在坑孩子。

孩子發燒不見得是壞事

  1. 發燒有利於清除孩子體內的病原體

當病毒、細菌等致熱源侵襲人體時,隨著體溫調定點的上移,人體的體溫會升高。

體溫升高時,體內的白細胞吞噬和殺菌的能力都會增強,體內的代謝能力也會增強,有利於清除孩子體內的病原體,讓孩子的身體更快地痊癒。

雖然發燒會讓孩子感覺不舒服,但也是孩子身體正努力與病原體鬥爭的表現。

  1. 發燒有利於提升孩子的免疫能力

孩子體內有許多參與免疫的免疫細胞,雖然數量跟成人差不多,但是功能和成人不同,因為在出生前從未接觸過病原體,需要在較強的抗原刺激下才有反應,在接觸多種抗原後免疫細胞的功能也會更加完善。

孩子在後天生活過程中,會與各種病原體接觸,出現發燒等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免疫能力在逐漸提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生病的機率就逐漸下降。

一般來說,只有當體溫持續升高超過41度的超高熱時,可能會引起腦損傷,而如果有些所謂的「發燒燒壞腦子」,其實是細菌或者病毒本身侵犯腦實質或者腦細胞引起的,而不是發燒燒壞的。

這些退燒方式別隨意給孩子用

  1. 退燒貼

退燒貼是許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用的退燒方式。不過,退燒貼對降溫的作用有限,因為體溫升高是因為體溫調定點的上升,而通過一小塊退燒貼這種方式並不能把孩子的溫度退下來。

有的孩子也很抗拒這種退燒方式,還有的孩子會對退燒貼的成分過敏。退燒貼的作用相對於退燒,對家長的安慰作用更大。

  1. 酒精擦浴

酒精擦浴在成人退燒時用的較多,通常用濃度為25%-30%的乙醇。酒精是揮發性液體,擦浴時在皮膚上迅速蒸發,吸收和帶走大量熱量,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散熱效果更強。

但是孩子的皮膚相對薄嫩,酒精擦浴時容易吸收入體,反而造成酒精中毒的情況。所以儘量別給孩子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降溫。

  1. 捂汗

捂汗是許多老人愛用的退燒方式,孩子發燒,給孩子穿的厚厚的,出一身汗,孩子就能退燒了。

不過,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跟成人不同,孩子發燒時本身體溫較高,如果再給孩子穿厚厚的捂汗,孩子體內水分如果不足,就會出現脫水高燒的情況,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1. 溫水擦浴

溫水擦浴也是不少家長會選擇的方式,也是之前不少醫生推薦的,孩子38.5攝氏度以下,給孩子洗個溫水澡或者用溫水擦擦身體。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權威機構都不建議用溫水擦浴的方法降溫,因為溫水擦浴對孩子的降溫效果有限,還會讓孩子更不舒服。

發布於2016年4月的《中國0-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燒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詢證指南》中提到:不推薦用溫水擦浴退熱,更不推薦冰水以及乙醇擦浴的方法退熱。

加拿大兒科醫師協會也提出不推薦給孩子使用溫水擦浴、酒精浴的方式退熱。

孩子發燒時的正確處理方式

  1. 不急著用藥,多觀察孩子的狀況

中國專業的醫學指南推薦孩子發燒到38.5℃以上再考慮給孩子用藥。在家中,家中更需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如果孩子在發燒,但是孩子的精神狀態還不錯,可以自己吃自己玩,家長就可以不急著用藥。可以多給孩子喝水,補充水分。

如果孩子溫度在38.5℃以上,並且表現得不舒服,家長可以給孩子吃下退燒藥,退燒藥除了降溫,還有止痛的作用,會讓孩子更舒服。

如果孩子發燒溫度並不高,但是孩子精神不好,胃口不好,吃不下或者頻繁嘔吐,有尿量減少等脫水情況,家長還是需要及時把孩子送醫院

  1. 讓孩子更舒適

發燒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熱持續期和退熱期。

處在體溫上升期,因為體溫調定點上移,體溫會逐漸升高,孩子會出現皮膚蒼白、手腳冰涼,怕冷、打寒顫的情況。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適當增加衣物。

高熱持續期,這個階段孩子會出現皮膚潮紅、口唇乾燥、頭暈、全身無力的情況。這時候可以適當給孩子減少衣物,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可以開空調降溫,促進散熱,並多給孩子補充水分。

退熱期孩子會出現皮膚潮溼、出汗的情況,家長要繼續給孩子補充水分,並及時更換汗溼的衣服。

  1. 正確給孩子用藥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兒童可以使用的,副作用最小、最有效的退燒藥就兩種: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退燒藥時儘量別選擇複方成分的,如果自行在藥店買藥,最好看一下藥品成分中有沒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避免同時吃導致過量的情況。

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如果有發燒的情況,要及時帶去醫院,不要自行用藥。三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對乙醯氨基酚,6個月以上的可以選擇布洛芬。

每種藥物都有半衰期,所以需要間隔用藥,一般間隔4-6小時再用一次,一天不要超過4次。

孩子發燒通常是個反覆的過程,如果病原體沒有清除,吃了退燒藥後一段時間,溫度重新升高是正常的現象,家長儘量不要重複不斷用藥,或者幾種藥交替用,以免用錯或者過量,損害孩子的肝腎功能。

相關焦點

  • 6個月寶寶得腎衰竭!這種退燒方式害死人,寶媽要引以為戒!
    本文由蘿爸原創分享,歡迎關注、留言,本期蘿爸分享的內容是:寶寶才半歲就腎衰竭!都是這種退燒方式害的,寶媽要引以為鑑!我們都知道寶寶在3歲以前,由於身體各功能系統還沒發育完全,所以經常生病,感冒發燒那都是很正常的事情,但是寶寶一生病,作為父母那就簡直也要跟著受罪,所以孩子生病父母是最辛苦的。
  • 孩子因灌腸退燒致腎衰竭,兒科醫生:適度發燒有好處
    還記得灌腸退燒導致腎衰竭的寶寶嗎?小發燒而已,最後卻釀成大禍,正是因為沒有規避誤區!所以今天,貼心科大大(kexueyuer2012)就好好的說叨說叨,給娃退燒時,哪些誤區一個都不能碰!說禁用的退燒法之前,科大大先給大家填一個人人都會踩進去的坑——物理退燒。
  • 6個月寶寶發燒,一次灌腸退燒導致腎衰竭,提醒家長:切勿亂用
    最近,一個6個多月的寶寶半夜高燒不退,在小診所通過灌腸退燒,最後導致孩子腎衰竭。很多父母頻繁諮詢關於給寶寶退燒是否能夠用灌腸等問題,正好有專業人士對此問題也做了一些回答。有網友說,雖然通過灌腸可以讓孩子快速退熱,但是對孩子的身體傷害太大了,這樣做不划算。
  • 灌腸退燒危害大,這些你知道嗎?
    這次生病,家附近小診所的醫生告訴媽媽一種用「中藥秘方」灌腸退燒的方法,再加上外敷藥膏,不用吃藥的方法也可以治病,而且「無副作用、純天然、綠色」。一次灌腸,讓孩子出現腎衰竭!媽媽一聽,當天就給蒙蒙做了一次。本指望藥到病除,但連續進行了4天,蒙蒙不僅依然反覆發燒,而且還長出了疹子,小便少了,精神也更差了。
  • 半歲寶寶腎衰竭!孩子發燒這樣做,太危險!
    粉哥導讀:前幾天,看到一則半歲寶寶發燒治療不當,導致孩子腎衰竭的新聞,頓時心疼不已,分享給大家,希望再也不要出現這樣的狀況。作者:姚婷(高級營養師)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今年8月,僅6個月的小遊在人生第一次嚴重發燒後,家長急忙將他送到附近村衛生所,用中藥進行「灌腸」退燒,結果不但沒有緩解反而加重,之後家長連忙送到武漢兒童醫院檢查,才發現孩子全身已有多處臟器受損,並出現了急性腎衰竭。
  • 退燒針=奪命針?每一位家長都要對退燒針說「不」
    這兩種成分有很多種劑型,比如滴劑,有口服液、混懸液,直腸給藥有栓劑,要根據孩子的月齡、孩子用藥的依從性,選擇不同的劑型來給孩子使服用。 6個月以內的孩子,不建議用藥,1歲以內的孩子,一般選用滴劑,可以使用滴管將藥物滴到孩子的嘴裡。3歲以內的孩子,可以選擇用口服液。3歲以上的孩子,可以選用混懸液。
  • 央視點名退燒神器:退燒貼不退燒,根本沒有用
    4 灌腸 所謂的灌腸退燒主要有兩種方式,第一種是直接把冰水灌到體內來降溫。這種方式見效確實特別快,但受罪卻不少。而且這種方法還有可能會讓寶寶直接從高溫變成低溫(低於35℃)。
  • 退熱貼不退燒,還可能會過敏!正確退燒方法都在這裡!
    但在醫生眼裡,退熱貼其實就是個「智商稅」,想靠它退燒反而可能誤事。退熱貼到底有多大用,其實在很多產品介紹裡,已經給出了答案,善於學習的父母稍加留心,便知道根本不值那個錢。下圖是某知名退熱貼品牌的產品說明,上面非常明確地寫著「物理降溫」。
  • 這種常見的退燒土方子,早就被醫生拉黑了,千萬別再給寶寶用了!
    前些天,一個才6個月的孩子因為發燒,被送去灌腸,結果不僅燒沒退下來,孩子的病情反而越來也嚴重。送大醫院一檢查,檢查結果讓所有人心驚,孩子已經出現了急性腎功能衰竭,每天需要做十幾個小時透析……家長無知犯錯,孩子無辜「買單」。這樣大的教訓,給所有家長敲響了警鐘!灌腸可以給寶寶退燒?
  • 爸爸一個動作,2歲男童發燒身亡:這幾個退燒誤區需要避開了
    上周,該科室接診了兩例因驚厥而受傷的孩子,一名11歲的孩子因癲癇發生驚厥,家人往孩子嘴裡灌開水,結果造成孩子顏面部嚴重燙傷。 另一名兩三歲的孩子出現高燒驚厥後,爺爺帶著戒指的手伸進了孩子嘴裡,一頓亂挖後,孩子嘴裡被摳得血淋淋,還出現了喉頭水腫!
  • 動不動就灌腸?打退燒針?發燒寶寶別再用這些錯誤的方式
    國際上,這個發燒到多少度就需要吃退燒藥,並沒有嚴格規定,其基本原則是: 基於發燒的時候狀態來判斷:如果孩子煩躁不安、十分不舒服,可以考慮服用退燒藥;如果孩子發燒的時候正在熟睡或是吃喝玩都沒影響,精神很好,也不一定要立即起來吃退燒藥。
  • 半歲嬰兒發燒中藥「灌腸」致腎衰 每次透析10多小時
    (原標題:半歲嬰兒發燒"灌腸"致腎衰 每次透析10多小時)半歲嬰兒發燒被「灌腸」 退燒不成反腎衰每次透析10多小時(來源:~)孩子發燒、哭鬧,不願意吃藥。這是讓家長最為煩心的事情。前不久,半歲大的男嬰小遊突發高燒。為了給孩子退燒,村衛生室的醫生給他嘗試用中藥灌腸退燒。讓人意外的是,孩子不僅沒退燒,甚至給身體造成了終身損害。武漢兒童醫院腎內科副主任王筱雯介紹:「他的腎臟功能很難恢復到現在為止,必須得依靠腹膜透析來持續治療,說不定將來還需要腎移植。」
  • 6個月寶寶退燒竟致腎衰竭!這樣給孩子退燒,就是在坑娃丨十月呵護
    這都是不明白髮熱原理惹得禍!發熱只是一種症狀,是人體對抗外來病菌入侵的一種方式。就拿感冒說,導致感冒的病原體進入人體後會開始繁殖,正常的體溫適合病原體的繁殖,為了阻礙病原體繁殖,免疫系統會升高體溫,減緩病原體複製的速度,於是,孩子發燒了。貿然給孩子退燒,等於在給病原體幫忙!
  • 做灌腸給寶寶退燒,這樣做的家長心怎麼這麼大
    一方面是在很多基層的醫院和一些小診所,十分推崇這種退燒方式。只要孩子發燒了送過去,就建議灌腸退燒。而且不光是發燒,還有便秘、腹瀉、肺炎等,都給灌腸。 另一方面是家長的盲目跟風。孩子一發燒,聽別人說灌腸可以直接從孩子體內降溫,好的更快,就帶孩子去灌腸了。
  • 這4種錯誤的退燒方式,可能傷害孩子!很多人還在亂用
    沒遇上時,不屑一顧。一旦碰上,六神無主。學習了那麼多知識,還是照顧不好一個發燒的娃。所以今兒我就給大家好好說說關於科學退燒的知識。01這些退燒方式千萬別亂用退燒不是事兒,但用不對方法可是會出事兒。下面這幾種方法,見效再快咱也別亂用。
  • 秋季寶寶發燒,常用4種錯誤退燒方法,為了寶寶健康,別用了!
    這句看起來像是段子一樣的話,無非就是想告訴我們,家長對於兒童發燒和退燒的重視。畢竟發燒與其他不同,隨時都有可能是危險的信號,所以面對孩子的發燒,家長們從來不敢有一絲的懈怠。而也正是因為這種焦慮,總難免掉入想「迅速退燒」的漩渦中,也往往會掉入退燒的錯誤方法中。
  • 半歲寶寶腎衰,這些退燒誤區,一個也錯不起
    科大大之前看過一個新聞,說6個月大的寶寶因高燒不退,在村衛生所接受了灌腸治療,結果燒沒退下來,病情還越來越重!家長連忙又帶寶寶到了兒童醫院,檢查結果嚇了大家一跳:寶寶心臟、腎臟、肝臟受損,甚至出現了急性腎功能衰竭!
  • 不到1歲的嬰兒發燒被醫生灌腸,病情加重導致腎衰,很難恢復
    前不久,一個半歲的嬰兒小遊突然發燒,家長把他送到了村衛生室,村衛生室的醫生採取了灌腸的方式「幫助」小遊退燒。然而經過灌腸治療後小遊的病情不但沒有得到減緩,反而越來越嚴重,灌腸對小遊的腎臟、肝臟都造成了損害。
  • 給孩子退燒我只用了這3招,婆婆看了都服氣!
    育兒專家都在強調不要給寶寶灌腸,竟然還有人用這種方法給孩子退燒!網上有一則新聞讓人非常痛惜——半歲嬰兒灌腸退燒導致腎衰竭,對寶寶造成了不可逆的傷害。      孩子發燒是不可避免的,咱們做不到像醫生那樣「望聞問切」,但是學一點基本的判斷能力還是很有必要的。寶寶生病期間,只有科學護理和餵養,才能讓寶寶快速恢復體力,戰勝病魔!
  • 這4種錯誤的退燒方式,可能傷害孩子!很多人還在亂用!
    「孩子發燒總不退?打一針就好了!」這種退燒方式看似不光能退孩子身上的燒,還能退家長心上的燒,很是兩全其美。但真相併非如此。常用的退燒針用的就是柴胡注射液和注射用賴氨匹林。藥物灌腸,看這個名字就覺得比打針吃藥更加安全純天然。和什麼「快速退燒,無創傷無痛苦!」「藥物穿腸過,涼爽體中留。」結合在一起,毫無違和感。但我又要真相了。這種退燒方式看似藥物不會直接入血,但腸道也不是沒有感情的「工具腸」,任你來去自由。灌腸的過程中,藥物會通過腸道吸收,同樣能進入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