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孩子後,讓當家長最揪心的時刻,莫過於是孩子生病的時候了。特別是孩子半歲以後,從媽媽體內帶來的抗體逐漸消失,但是自身的免疫力尚未完善,就很容易受到疾病的侵襲。
人體體溫一般是維持在37℃左右,當身體受到細菌或者病毒的入侵,致熱源會使體溫調定點升高,人就會開始發燒,所以孩子生病時發燒是很常見的現象。
孩子發燒通常是最讓家長著急的,只要孩子溫度不降,家長就無法安心,所以讓孩子退燒通常是家長的第一訴求。
不過,退燒的方式有多種,如果沒有選對,很可能就坑了娃。有一個半歲的寶寶,就因為錯誤的退燒方式,導致了腎衰竭。
前不久,武漢一位半歲大的孩子突發高燒,為了給孩子退燒,家長把孩子送到了村衛生室。村衛生室給孩子選擇了中藥灌腸退燒,結果孩子略有緩解後又發起了高燒,送到縣醫院病情也沒有緩解,在送入大醫院後,孩子已經出現全身多臟器受損的情況,特別是腎衰竭尤為嚴重,孩子每天需要做透析治療來維持生命。
醫生提醒:孩子的腸道黏膜比較薄,灌腸的藥物成分複雜,如果有過量或者錯誤使用,跟口服或者靜脈給藥一樣,都很容易損傷孩子肝腎。
孩子在發燒時,選擇退燒方法,一定要慎重,使用不當,就是在坑孩子。
當病毒、細菌等致熱源侵襲人體時,隨著體溫調定點的上移,人體的體溫會升高。
體溫升高時,體內的白細胞吞噬和殺菌的能力都會增強,體內的代謝能力也會增強,有利於清除孩子體內的病原體,讓孩子的身體更快地痊癒。
雖然發燒會讓孩子感覺不舒服,但也是孩子身體正努力與病原體鬥爭的表現。
孩子體內有許多參與免疫的免疫細胞,雖然數量跟成人差不多,但是功能和成人不同,因為在出生前從未接觸過病原體,需要在較強的抗原刺激下才有反應,在接觸多種抗原後免疫細胞的功能也會更加完善。
孩子在後天生活過程中,會與各種病原體接觸,出現發燒等情況,在這個過程中,孩子的免疫能力在逐漸提升。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孩子生病的機率就逐漸下降。
一般來說,只有當體溫持續升高超過41度的超高熱時,可能會引起腦損傷,而如果有些所謂的「發燒燒壞腦子」,其實是細菌或者病毒本身侵犯腦實質或者腦細胞引起的,而不是發燒燒壞的。
退燒貼是許多家長都喜歡給孩子用的退燒方式。不過,退燒貼對降溫的作用有限,因為體溫升高是因為體溫調定點的上升,而通過一小塊退燒貼這種方式並不能把孩子的溫度退下來。
有的孩子也很抗拒這種退燒方式,還有的孩子會對退燒貼的成分過敏。退燒貼的作用相對於退燒,對家長的安慰作用更大。
酒精擦浴在成人退燒時用的較多,通常用濃度為25%-30%的乙醇。酒精是揮發性液體,擦浴時在皮膚上迅速蒸發,吸收和帶走大量熱量,刺激皮膚毛細血管擴張,散熱效果更強。
但是孩子的皮膚相對薄嫩,酒精擦浴時容易吸收入體,反而造成酒精中毒的情況。所以儘量別給孩子用酒精擦浴的方法降溫。
捂汗是許多老人愛用的退燒方式,孩子發燒,給孩子穿的厚厚的,出一身汗,孩子就能退燒了。
不過,孩子的體溫調節能力跟成人不同,孩子發燒時本身體溫較高,如果再給孩子穿厚厚的捂汗,孩子體內水分如果不足,就會出現脫水高燒的情況,甚至危及孩子的生命。
溫水擦浴也是不少家長會選擇的方式,也是之前不少醫生推薦的,孩子38.5攝氏度以下,給孩子洗個溫水澡或者用溫水擦擦身體。
不過現在越來越多的權威機構都不建議用溫水擦浴的方法降溫,因為溫水擦浴對孩子的降溫效果有限,還會讓孩子更不舒服。
發布於2016年4月的《中國0-5歲兒童病因不明急性發燒診斷和處理若干問題詢證指南》中提到:不推薦用溫水擦浴退熱,更不推薦冰水以及乙醇擦浴的方法退熱。
加拿大兒科醫師協會也提出不推薦給孩子使用溫水擦浴、酒精浴的方式退熱。
中國專業的醫學指南推薦孩子發燒到38.5℃以上再考慮給孩子用藥。在家中,家中更需要觀察孩子的精神狀況。如果孩子在發燒,但是孩子的精神狀態還不錯,可以自己吃自己玩,家長就可以不急著用藥。可以多給孩子喝水,補充水分。
如果孩子溫度在38.5℃以上,並且表現得不舒服,家長可以給孩子吃下退燒藥,退燒藥除了降溫,還有止痛的作用,會讓孩子更舒服。
如果孩子發燒溫度並不高,但是孩子精神不好,胃口不好,吃不下或者頻繁嘔吐,有尿量減少等脫水情況,家長還是需要及時把孩子送醫院。
發燒一般分為三個階段,體溫上升期、高熱持續期和退熱期。
處在體溫上升期,因為體溫調定點上移,體溫會逐漸升高,孩子會出現皮膚蒼白、手腳冰涼,怕冷、打寒顫的情況。這時候家長可以給孩子適當增加衣物。
高熱持續期,這個階段孩子會出現皮膚潮紅、口唇乾燥、頭暈、全身無力的情況。這時候可以適當給孩子減少衣物,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可以開空調降溫,促進散熱,並多給孩子補充水分。
退熱期孩子會出現皮膚潮溼、出汗的情況,家長要繼續給孩子補充水分,並及時更換汗溼的衣服。
世界衛生組織推薦的兒童可以使用的,副作用最小、最有效的退燒藥就兩種: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
家長在給孩子選擇退燒藥時儘量別選擇複方成分的,如果自行在藥店買藥,最好看一下藥品成分中有沒有對乙醯氨基酚和布洛芬,避免同時吃導致過量的情況。
三個月以下的寶寶,如果有發燒的情況,要及時帶去醫院,不要自行用藥。三個月以上的孩子可以選擇對乙醯氨基酚,6個月以上的可以選擇布洛芬。
每種藥物都有半衰期,所以需要間隔用藥,一般間隔4-6小時再用一次,一天不要超過4次。
孩子發燒通常是個反覆的過程,如果病原體沒有清除,吃了退燒藥後一段時間,溫度重新升高是正常的現象,家長儘量不要重複不斷用藥,或者幾種藥交替用,以免用錯或者過量,損害孩子的肝腎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