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品鑑優質生活
45.71%小學生近視
74.36%初中生近視
83.28%高中生近視
87.67%大學生近視
我國兒童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率越來越高,可謂觸目驚心。近視,已成為諸多家長中的一塊「心病」,每到假期,各大醫院眼科、眼鏡店、眼保健機構裡都人滿為患。
近日,在 「近視不是病!眼科大咖共話近視防控盲區」主題論壇上,眼科專家們提醒家長,「普通近視不是病!防控要有方。對待近視,要重視,但不要恐慌」。同時,他們表示,近視並非青少年專利,近視防控需要序貫終生。對於中老人年來說,如發現近視,還應高度警惕是其他眼病的預兆。
普通近視不是病
高度近視會致盲
中國青少年近視發生率世界第一!
粵港澳大灣區眼科醫師聯盟主任委員葛堅教授表示,普通近視並不是病,是一種生理現象,大多數由環境導致,用眼時間長短及距離遠近、光線強度及顏色等都會影響視力。近視會多方面影響人們的生理和生活,不僅是個健康問題,還是教育問題、社會問題。
葛堅教授強調:「對待近視,我們要重視,但是不要恐慌」。
他表示,近視防控需要全社會的重視和行動,學生和家長可以參考最近教育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等8部門聯合印發的《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方案》,從日常做起,從細節做起,從預防做起。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斜弱視專科康瑛教授建議人們平時就應養成用眼好習慣,簡單的「20-20-20」和「1-1-1」原則既能起到良好效果,即每隔20分鐘讓眼睛休息,眨眼20下,看遠20米;讀書寫字時,眼睛離桌面1尺;胸離書本1拳;握筆時手和筆尖離1寸。另外,戶外活動非常重要,自然光線的複合光,對眼睛非常有幫助,充分的光照還能促進多巴酚分泌。研究證明,只要進行充足的戶外暴露,不進行運動也能有效抑制近視的發生。
在青少年時期,如果「不是病的近視」不加以控制,發展為600度以上的高度近視,則會成為病。葛堅教授介紹,普通近視一般在成年後不再進展,而高度近視即使在成年後也會不斷加深。高度近視會導致眼球內部結構發生病理性改變,比如視網膜變薄、視網膜脫落、眼底新生血管並發出血等,從而引發多種致盲性眼病。因此,兒童青少年已經發生近視的,需要預防其進一步發展,而高度近視者應該定期散瞳觀察眼底,及早防範眼底病變。
與會專家們一致呼籲,個性化防控近視及防治其他眼病,從小建立視光檔案至關重要。
防控近視,這些誤區別踏入
孩子近視,都是電子產品的鍋?
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屈光專科主任曾駿文教授表示,電子產品的普及應用確實增加了孩子近視的風險,但電子產品並非近視的「元兇」。除了遺傳,近距離工作時間過長,缺少戶外活動是重要的環境影響因素。「不管電子產品還是紙質產品近距離看太久都會導致近視!」
康瑛教授在臨床上就曾遇見過不少這樣的孩子:這些孩子不玩手機不玩pad,但依然近視了。詢問家長,這些孩子往往都有長時間的近距離閱讀史。
曾駿文教授特別提醒,青少年眼球的發育很敏感,在幼兒園到小學的這段時間,最好不要用眼太多,否則可能容易發展成高度的近視或散光。「一旦平安度過這個發育期,高度近視的風險將大大降低」。
孩子視力不夠1.0,趕緊配眼鏡?
由於家長生理性遠視,不用配鏡,進行功能鍛鍊,定期複查。
曾駿文教授表示,小孩子和成年人不同,正常視力達不到1.0,因為在發育階段會有生理性遠視。另外,100度以下的輕度近視也不用著急配鏡,可以先讓孩子進行看遠等相關鍛鍊。
另外,康瑛教授表示,近視不能只拿裸眼視力來說事,有時候孩子看視力表能看到1.0,有時卻只能看到0.5,這跟孩子的狀態有關係,單單根據看視力表來判斷,或者是給孩子驗完光後也不分析原因,也會產生很多漏洞。
未成年時不近視,成年了也就不會近視?
正如專家所說,眼球的發育期主要在兒童少年期,因此,很多人認為,等到成年,眼睛就已經「定型」,不會再發生近視。
對此,廣東省眼健康管理協會會長嶽麗菁教授表示這種認知是不對的,「成年人也要小心『遲來』的近視!」根據來自中國健康發展研究中心的數據,30歲左右的成年人中也有不少出現「成年遲發性近視眼」。
她認為,近視防控應該覆蓋全生命周期。成年後的近視出現的主要原因是長時間近距離用眼,這會人導致睫狀肌、晶狀體長期處於收縮狀態。
葛堅教授提醒中老年人,他們的近視往往是其他眼部疾病的信號,如白內障、青光眼、等都會表現為視力下降。因此,成年後出現視力變化,應及時前往專科醫院就診。
中藥、理療儀等可以治近視?
嶽麗菁教授表示,中醫藥對於預防近視、舒緩疲勞有一定作用,但是不能誇大它們對近視的治療效果。
目前,角膜OK鏡和低濃度(0.01%)的阿託品眼藥水證實能減緩近視進展及眼軸增長。曾駿文教授透露,目前,中國大陸地區低濃度的阿託品療法尚處於臨床研究階段,市面上沒有成品製劑。近期,將會有幾個廠家的產品會陸續獲批上市,屆時,家長們可以到正規途徑進行購買,並在眼科醫生醫生的指導下使用。
康瑛教授說,近視的成因複雜,沒有任何手段能讓近視逆轉。角膜OK鏡和低濃度(0.01%)的阿託品能延緩近視,但是也並非適用於所有人,有效率約為50%-60%,近視需要綜合防控。
現在由於手機和電腦越來越流行,還有一些人對自己的眼睛沒有做到很好的保護,所以視力不好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其實保護視力的方法是很簡單的,朋友們想知道吃什麼對眼睛好嗎?下面就為大家介紹對眼睛好的食物和水果。
對眼睛好的水果
1、藍莓
藍莓其實除了含有很多的營養元素,對我們的眼睛也是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它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胺基酸、礦物質等成分,有較好的營養保健作用。
藍莓有「世界水果之王」的美譽,因為它的營養價值是高於其他水果很多的。國際糧農組織將藍莓列為五大健康食品之一。
它還有增進眼部血液循環、維持眼壓正常的作用,這些都是藍莓中所含有的「花青素」的功效,多食藍莓能夠減輕電腦工作者的眼疲勞及提高夜間視力。
另外,藍莓還有許多對人類有益的健康物質,包括維生素A、維生素B、維生素C、維生素E和豐富的食用纖維等。
這些營養成分可以幫助電腦一族有效保護毛細血管,防止腦神經衰老,增強人的記憶力。
2、聖女果
聖女果被人們稱為維生素倉庫,是因為它含有多種維生素。聖女果裡的維生素A的含量在果蔬中屬於佼佼者,聖女果中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和維生素P,可以清除自由基。具有很強的抗氧化能力,從而能保護細胞的脫氧核糖核酸,避免基因突變。
同時,聖女果中的果膠成分能增加皮膚的彈性,所以把它當成零食來吃,既能美容又能保護眼睛。
3、獼猴桃
獼猴桃能為人提供大量的維生素C,被譽為「維C之王」。據分析,每100克獼猴桃果肉便含有最少200毫克以上的維生素C,比一般水果高出幾十倍。
維生素C可減緩光線和氧氣對眼睛的刺激,可以延緩白內障的發生。長期使用電腦的人,多吃獼猴桃。
4、蘋果
蘋果還有「明目果」的美稱,因為它含有對視力有關鍵作用的維生素A和微量元素硒。
據印度科學家研究,正常視網膜含硒7微克,而鷹眼含硒量是人的100倍,這說明敏銳的視力與硒含量有關。
某些人在黃昏視物不清的人,也是因缺乏維生素A而使視紫紅素合成減少所致。因此常吃一些蘋果,可保護視力。
5、金橘
金橘果皮的營養價值令人吃驚,80%的維生素C都儲存在果皮中,不僅對肝臟有解毒功能、還能養護眼睛、保護免疫系統等,營養價值在柑橘果類中名列前茅。
金橘果皮肉質厚、光滑,有許多油胞點(即按壓會產生有芳香性的氣體)。除了帶皮鮮吃之外,它還常被用來製作蜜餞、飲料、果酒等休閒食品。
保護視力的方法
1.每隔一段時間休息一下。
2.如果你不能離開你的座位,那就靠在椅背上,閉上眼睛,放鬆。
3.在漫長的面對電腦的時間裡間斷的做一些不重要的事。
4.做一些簡便有效的伸展放鬆運動。
5.在顯示器一旁放個檯燈當你的桌面光源,這樣你的眼睛不會太累。
6.如果你坐在窗子邊上,拉上或調整窗簾以便陽光不要直射到你的顯示器上。
7.避免在光線不好的屋子裡學習。
8.買一個適合工作的燈,不僅可以提供合適的光線,也可以減少炫光。
9.學習桌上的植物可以增加空氣溼度,減少灰塵。
10.植物還可以保持眼睛溼潤。
其餘對眼睛好的食物
胡蘿蔔
維生素A是保持眼睛健康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維生素A包含有維持眼睛健康的最重要的物質--抗氧化劑β-胡蘿蔔素。
胡蘿蔔是攝入維生素A最好的選擇。除了胡蘿蔔,捲心菜、生菜也是維生素A含量很高的食物。身體缺少了維生素A,人會得夜盲症。
蛋黃
蛋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卵黃素、卵磷脂、維生素和鐵、鈣、鉀、葉黃素和玉米黃素等人體所需要的礦物質。
蛋由蛋殼、蛋黃、蛋白和蛋系帶等部分所組成,分別具有不同的營養價值,其中蛋黃營養價值最高的。
人眼的成像部位是視網膜,而視網膜有一個「黃斑」,裡面的黃色營養來源,就是葉黃素和玉米黃素。這兩類營養物質能減少紫外線對眼睛的傷害,延緩眼睛的老化,預防視網膜黃斑變性和白內障等眼疾。
專家建議,在吃蛋的同時,並多吃蔬菜水果,這樣能避免膽固醇過高同時還保護了眼睛。
西蘭花
西蘭花不僅可以提高視力還可以預防白內障。西蘭花中含有黃體素和玉米黃質(類胡蘿蔔素屬中的一種植物營養素抗氧化劑)。
這種物質對晶狀體非常有好處。這些類胡蘿蔔素可以使眼細胞免受自由基對其造成的壓力。
菠菜
菠菜可以預防一些眼類疾病。在菠菜中發現的一種叫做黃體素的類胡蘿蔔素可以預防白內障和黃斑變性。
麻媽:不定時為您推出科普信息 為您的健康生活增添不同的調味品和信息儲備
科普巧讀 本期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