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劉若英導演的處女作《後來的我們》首映第一天,截至到今晚22點55分,票房已經2.85億了,明天是假期的第一天,或許票房還會刷新。
電影我還沒有看,不知道有沒有勇氣去看,因為,原因就是我寫的題目:「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是,後來只有我自己。
我怕自己會流淚。
一個後來,沒有年齡的限制,沒有時間的限制,「如果說下輩子我們還要做夫妻的話」或許,很多人的「後來」只剩下了如果。
「有些人,一旦錯過就不在」,不知道算是嘲笑過去的自己,還是教會未來的自己,也或是警告現在的自己,或許每個人都會從這句話中體會到屬於自己的那一點,不論是過去、現在、還是將來。
「那時候的愛情」,17歲的中學,21歲的大學,26歲的碩士?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90年代還是?年少時、青年時、壯年時、中年時,也或許時老年時。「那時候」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是每個人都遇見了同一樣,那就是「愛情」
「永遠不會再重來」,一個「永遠」,兩個字,卻道出了多少失去的青春和愛情,不知道你錯過的她,現在還好嗎?
錯過的日出,明天還可以再看一遍;
錯過的風景,退幾步還能再拍一張;
錯過的美食,下個城市還能買到;
可是,錯過的愛情,或許永遠不會再重來,永遠
無論你是風華正茂,還是正值中年,還是兩鬢已白
過去的已經過去,現在的珍惜永遠不晚。
不要再將來的時候再對自己說:「後來, 我總算學會了如何去愛」可是,後來只有我自己。
這個五一,我們一起去愛,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