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鼠和鍵盤是辦公用戶操作電腦的主要設備,但平時除了用滑鼠啟動軟體、框選需要的文本信息以外,好像就沒有其他可用的地方。其實我們只需要藉助一款名為 MouseInc 的小工具,就可以極大地拓展滑鼠的控制功能,從而更好地提高辦公效率。
激活需要的快捷功能
先登錄 MouseInc 工具的官方網站(https://shuax.com/project/mouseinc/),下載它的最新版本進行解壓,再運行文件夾中的可執行文件。這樣用戶在系統託盤中就可以看到一個滑鼠圖標,第一次使用該工具的時候需要簡單進行一些設置。因此在工具圖標上點擊滑鼠右鍵,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打開設置"命令,這樣就可以看到該工具的設置頁面。
在打開的頁面會自動顯示出"功能開關"的列表,其中包括"滑鼠手勢""滾動切換""邊緣滾動""複製增強"等。用戶在其中找到自己想要快捷操作的命令後,點擊後面的開關將它激活,並點擊"保存"按鈕,這樣用戶就可以利用滑鼠快速地進行操作了。但是像"滾輪穿透"這樣的功能Win10系統已經自帶,那麼就建議用戶不要激活,避免和系統自帶的功能形成衝突。
滑鼠手勢的全局操作
很多用戶都知道,利用滑鼠手勢可以對瀏覽器進行快速操作,而這款小工具軟體可將滑鼠手勢的功能拓展到所有的軟體裡面。比如用戶要想對一個圖片中的文字進行識別操作,只需要按住滑鼠右鍵從圖片右上角的位置向下劃一個正方形(下左上右)。在劃的時候把要識別的內容包括在內,操作完成以後就可以對其中的文字進行識別。識別出的所有文字信息將自動加載到系統的剪貼板裡面,這樣就可以方便用戶快速地進行粘貼和編輯操作。
關於工具中滑鼠手勢的所有動作,用戶可以在設置窗口左側"滑鼠手勢"中的"通用動作"列表中進行查詢。用戶不僅可以對已有的滑鼠手勢動作進行修改和刪除,還可以根據需求創建自己需要的滑鼠手勢動作。這裡筆者就創建一個快速打開Word軟體的滑鼠手勢動作。點擊列表下方的"新建"按鈕,在彈出對話框的"手勢"列表中間,選擇一個所需要的手勢動作。由於Word軟體的首字母是W,因此這裡就選擇"W"這個手勢動作。
接著在"名稱"中輸入一個手勢動作的名稱,筆者這裡輸入的是"打開Word"。接下來在"動作"列表中選擊"Execute "這個選項,點擊"添加"按鈕後在下方的輸入框裡粘貼上Word軟體的程序文件路徑。點擊"確定"按鈕就可以完成該動作的自定義設置,最後點擊"保存"按鈕進行保存。從此以後只需要通過滑鼠右鍵換出一個W字母的動作,就可以快速地打開系統裡面安裝的Word軟體了。
增強系統的複製功能
複製粘貼是辦公用戶最常進行的編輯操作,但是通常要想進行這樣的操作,需要先通過滑鼠選中要複製的內容,然後再通過滑鼠右鍵或快捷鍵進行複製。而現在只需要利用滑鼠進行內容的選擇,就可以將文字信息自動複製到系統的剪切板裡面,從而方便用戶快速地進行粘貼操作。如果在複製的時候不想讓信息自動加載到剪切板,那麼可以在選擇的同時按住Ctrl鍵進行配合操作。
如果有些用戶選中文字以後並不一定要進行複製,而是要進行信息搜索、文字翻譯、哈希函數查詢、二維碼生成等操作,該怎麼辦呢?通常進行這樣的操作,需要先打開瀏覽器,在相應的頁面中進行操作才可以。而現在只需要通過滑鼠選中相應的文字信息,再連續兩次按下快捷鍵Ctrl+C,就可以看出一個快捷菜單,通過菜單中的命令就可以快速完成搜索等相關操作。
屏幕亮度的快速調整
用戶使用電腦的時間一長就會覺得眼睛非常疲勞,其實這和屏幕的亮度有很大的關係。而筆記本電腦自帶的功能可以非常方便用戶對屏幕的亮度進行調整,但是使用臺式機的用戶只能通過顯示器的按鍵進行調整,這樣就非常麻煩。而現在利用這個小工具中的"邊緣滾動"功能,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難題。
首先在設置窗口中點擊"其他設置"中的"邊緣滾動"選項,將窗口列表中的四個滾動動作都進行勾選並保存。接下來用戶只需要將滑鼠移動到屏幕的最右側,然後滾動滑鼠中的滾輪,就可以很方便地對屏幕亮度進行調整。在調整的過程中小工具會在系統託盤的上方顯示一個提示框,通過提示框用戶就可以很方便地了解到當前屏幕亮度的數值。
利用滑鼠滾輪來調整音量
系統的音量大小調整是用戶常常需要進行的一個操作,雖然利用系統自帶的音量圖標就可以操作,但是這樣就需要好幾個步驟才能完成。現在利用這款小工具軟體,只需要按住鍵盤中的Alt鍵,然後通過滑鼠的滾輪向上或者向下進行調整,就可以快速完成音量的增大或者減小操作。而且滑鼠滾輪每滾動一次是調整兩個百分比的大小,並且通過提示音進行提示,這樣就可以比較準確地完成音量大小的調整。將滑鼠移動到屏幕的最左側,接著滾動滑鼠的滾輪,也可以對系統的音量大小進行調整。而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習慣,來選擇使用那一種音量調整的方式。
點評:對於辦公用戶來說,提速增效無疑是個永恆的話題,而MouseInc 這款小工具軟體對於滑鼠功能的拓展,在一定程度上無疑能提高辦公效率,是職場白領很好的工作幫手。
(編輯:dankeer)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關注電腦報新媒體矩陣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