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截獲茨歐鼠尾草種子 系國家重點防控禁止入境物種

2020-12-20 華龍網

  華龍網2月3日17時訊(首席記者 黃軍)近日,重慶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來自美國的國際快件進行檢驗檢疫監管時,截獲一批重907g的奇亞籽,這是重慶機場國際快件渠道首次截獲該類種子。

  奇亞籽學名茨歐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 L.),原產地為墨西哥南部和瓜地馬拉等北美洲地區,屬於非中國原有物種,目前在我國尚未有種植報告。奇亞籽具有超強繁殖能力,傳入後可較易形成新的優勢種群,造成我國原有物種退化,給農業生產和生態平衡帶來嚴重影響。國家質檢總局在《關於嚴防具有繁殖能力的植物保健品隨旅客攜帶物、郵寄物非法進境的警示通報》將其列為重點防控禁止入境物種之一。目前,重慶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工作人員向該批郵件的收件人發出《檢疫處理通知書》,並對該批奇亞籽作出銷毀處理。

  檢驗檢疫部門提醒,市民不要隨意攜帶或網購植物種子等農業部和國家質檢總局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植物及其名錄》中規定的產品進境,以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相關焦點

  • 重慶首次截獲國家重點防控入境物種茨歐鼠尾草種子
    央廣網重慶2月4日消息(記者陳鵬)記者從重慶檢驗檢疫局獲悉,該局在國際快件中首次截獲我國重點防控禁止入境物種——茨歐鼠尾草種子。  近日,重慶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來自美國的國際快件進行檢驗檢疫監管時,截獲一批重907g的奇亞籽,這是重慶機場國際快件渠道首次截獲該類種子。
  • 重慶首次截獲禁止入境物種奇亞籽 奇亞籽是什麼東西
    ­  近日,重慶機場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在對來自美國的國際快件進行檢驗檢疫監管時,截獲一批重907g的奇亞籽,這是重慶機場國際快件渠道首次截獲該類種子。­  重慶檢驗檢疫局在國際快件中首次截獲我國重點防控禁止入境物種——茨歐鼠尾草種子。­  奇亞籽學名茨歐鼠尾草(Salvia Hispanica L.)
  • 女子從德國帶回「奇亞籽」被扣 海關:外來物種未經批准禁止入境
    海關人員告訴她,奇亞籽屬於外來物種,未經批准,旅客不能將其帶回國內。陳女士稱,奇亞籽營養豐富,常吃奇亞籽對身體有好處。她只是想將這些奇亞籽帶給父母吃,絕無將它們播種的想法,「為什麼海關人員非要扣留它?我還能不能從海關拿回這些奇亞籽?」武漢海關值班室工作人員解釋說,未經檢疫合格的種子進境,可能威脅我國本土物種的安全。
  • 天津海關查獲植物種子奇亞籽
    日前,天津海關在天津濱海國際機場查獲旅客攜帶入境的2袋植物種子——奇亞籽,重1814克。由於這批種子未經過檢疫審批,海關工作人員依法做截留處理。據天津海關工作人員介紹,此次查獲的奇亞籽產地為加拿大,旅客因其營養價值高計劃帶回國內食用。
  • 「薰衣草小熊」禁止入境
    原標題:「薰衣草小熊」禁止入境   本報5月30日訊(記者 周月桂 通訊員 林俊)薰衣草小熊玩具深受孩子們的喜愛,但進口玩具裡面填充的植物種子卻有可能對人體健康造成傷害,甚至威脅我國農林生態安全。湖南出入境檢驗檢疫局今天通報,近期該局先後截獲5隻從澳大利亞郵寄進境的薰衣草小熊玩具。
  • 英國就將芡歐鼠尾草籽用於烘焙製品徵求意見
    食品夥伴網訊 據英國食品安全局官方網站消息,澳大利亞The Chia Company公司已請求該局批准將芡歐鼠尾草籽(chia seed)用於烘焙製品、穀物早餐以及水果、堅果、種子的混合食品。按照歐盟新型食品法規,該公司的相關產品已獲得批准,法規要求該公司麵包製品中鼠尾草籽的含量不得超過5%。
  • 當外來物種登陸中國:超半數外來有害物種系人為引種
    隨人類交通工具帶入、國際農產品和貨物帶入以及動植物引種帶入外來物種的機率越來越高,比如,毒麥傳入我國便是隨小麥引種帶入,它與小麥的形態極為相似,易混雜於引種的小麥中,產生的毒麥鹼,人、畜誤食會出現頭暈、嘔吐、昏迷等症狀。  目前,《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第一批)》中的52個物種和區域性重大危害外來入侵物種調查,初步摸清了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的本地情況。
  • 這些動植物及產品禁止入境 去東南亞國家警惕蚊蟲叮咬
    暑期旅遊高峰來臨,市民選擇出境旅遊,免不了要帶一些現金、紀念品等等,哪些動植物品不能入境?7月12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海關發布了解到,市民出入境這些問題需要注意,同時,重慶海關提醒,近期登革熱高發,出境柬埔寨、泰國等國家需警惕蚊蟲叮咬。
  • 【中國科學報】科學家提出東亞鼠尾草屬物種新分類系統
    經過近7年的研究,中國科學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經典分類與植物多樣性研究團隊東亞特徵成分研究組與日本、美國同行進行深度合作,對東亞鼠尾草物種進行了系統的研究。  近日,該項研究的部分結果發表於植物學期刊《植物學年報》上,並被遴選為封面文章。同時該論文第一作者、博士胡國雄及共同通訊作者、博士向春雷還應邀參加了2018年度美國植物學會年會的鼠尾草屬專題會議。
  • 活蟲藏身獼猴桃入境被查 重慶海關首次截獲蘋果蠹蛾活蟲
    9月11日,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從重慶江北機場海關了解到,近日,重慶江北機場海關關員通過CT機巡查從澳門入境的中國籍旅客行李中查獲獼猴桃0.3kg。經重慶海關技術中心的鑑定,從該批獼猴桃中檢出蘋果蠹蛾活蟲1頭,這是重慶海關首次截獲檢出該檢疫性有害生物。
  • 最新入境政策一覽,全球近半數國家開放-歐、美、非、大洋洲篇
    最新入境政策一覽,全球近半數國家開放--歐、美、非、大洋洲篇 英國 籤證方面:7月6日,中國境內的 根據美國的旅行禁令的規定,除綠卡持有者、美國公民及他們的直系親屬外,過去14天內在圖中所列受影響國家內旅行的外國國民都被禁止入境。 根據旅行禁令的要求經過這些國家的外國公民不能直接入境美國,如需返回美國則不得不在第三國家停留14天。
  • 韓國將暫停對禁止韓國人入境的國家免籤證和免籤證入境措施
    圖片來源:韓聯社韓國總理丁世均8日表示,韓國政府將暫停對禁止韓國人入境的國家免籤證和免籤證入境措施,進一步加強對外國人的入境管制。丁世均表示,韓國將堅持開放性原則,同時根據互相主義原則加強入境管制。分析指出,韓國政府採取強有力入境管制措施與新冠肺炎境外輸入性病例增多和由此造成的社區傳播不斷發生、國外疫情形勢嚴峻不無關係。丁世均表示,韓國政府從本月1日起要求所有入境者實施居家隔離。雖然大部分是韓國公民,但是日均入境人員多達5000名,給防疫工作造成壓力。部分隔離人員擅自脫離隔離點讓多數民眾感到不安,給防疫防控產生負面影響。
  • 辰山植物園深入研究的鼠尾草屬獲批國家林草局第七批植物新品種...
    2020年12月14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植物新品種保護名錄(林草部分)(第七批)》的受保護物種名錄,將鼠尾草屬正式納入了法律保護範疇,標誌著未來利用該屬優良種質更加科學規範、有法可依,為產業、市場、智慧財產權、科學研究等有序發展保駕護航。
  • 出國遊玩別帶違禁物品回國,特別是植物種子!
    前不久,珠海一海關從一名入境旅客行李中截獲一批植物種子,該批物品共12包,每包重500克,總計6公斤,外包裝上均有「Coriander seeds」(香菜籽)字樣,產地為印度。而且,在2018年上海出臺的《口岸旅郵檢信用信息記錄管理辦法(試行)》,攜帶違禁物入境還會被列入「失信行為」,將你列入失信行為人名單。如果是科學研究等特殊需要引入禁止進境物的,必須事先提出申請,經國家動植物檢疫機關批准。但是申報檢疫的手續和流程非常複雜,所以一般個人較難辦理。
  • 當外來物種登陸以後(美麗中國·關注外來物種入侵①)
    隨人類交通工具帶入、國際農產品和貨物帶入以及動植物引種帶入外來物種的機率越來越高,比如,毒麥傳入我國便是隨小麥引種帶入,它與小麥的形態極為相似,易混雜於引種的小麥中,產生的毒麥鹼,人、畜誤食會出現頭暈、嘔吐、昏迷等症狀。   目前,《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第一批)》中的52個物種和區域性重大危害外來入侵物種調查,初步摸清了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的本地情況。
  • 當外來物種登陸以後
    隨人類交通工具帶入、國際農產品和貨物帶入以及動植物引種帶入外來物種的機率越來越高,比如,毒麥傳入我國便是隨小麥引種帶入,它與小麥的形態極為相似,易混雜於引種的小麥中,產生的毒麥鹼,人、畜誤食會出現頭暈、嘔吐、昏迷等症狀。目前,《國家重點管理外來入侵物種名錄(第一批)》中的52個物種和區域性重大危害外來入侵物種調查,初步摸清了全國外來入侵物種的本地情況。
  • 重點國家入境旅客怎麼進上海?
    最近,境外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在口岸疫情防控風險陡增的新形勢下,今天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嚴格落實口岸聯防聯控機制,對來自疫情嚴重國家和地區的入境人員啟動100%流行病學調查。
  • 攜帶頭髮被截獲 盤點各國禁止入境攜帶的物品
    一些珍貴的中藥材如蛇膽、豹骨、虎皮等屬於保育類動物,嚴禁攜入美國,寄生類植物如菟絲子、石斛等也禁止攜入。同樣,燕窩、鹿茸等物品,大多不被允許帶進美國,怕攜帶病毒。此外,可補血的紫糯米,也不許入關。  肉類、牲畜、禽類、蛋類、有氣味的調味品  肉類、牲畜、禽類及其副產品一般都禁止入境。
  • 一定要注意,多國禁止外國人入境!!
    繼加拿大、馬來西亞等國家和地區禁止外國人入境以來又有俄羅斯、紐西蘭、印度及澳門等國家和地區也相繼出臺政策,在規定時間內禁止外國人或國際航班入境,近期有出境需求的親們在出境前請先了解清楚再購買機票等,以免遭受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