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漢爆發疫情後,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世界各國都向中國伸出了援助之手,我們的友好鄰邦日本不但援助資金和物資,還給我們送詩詞,還願意派醫療人員來中國。
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和我們的巴鐵等國家都爭先恐後向中國捐款捐物,使我們感動,也給了我們抗擊疫情的信心和力量。
我們的北部鄰居蒙古雖然人少,國家不是太富裕,但也不甘落後,非常慷慨,向我們捐獻了3萬隻綿羊。用一句流行的話說,真是好「硬核」的捐助。要知道,蒙古自古有句諺語: 災荒之年能給你送肉吃的,不一定是富人,但肯定是安達(好哥們)!
據媒體消息,巴特圖勒嘎總統在蒙古國傳統佳節白月節假期後的第一天就來華訪問,蒙方在國內發起"永久鄰邦、暖心支持"行動,為支持中方抗擊疫情募捐,得到蒙古國社會各界的積極響應。蒙方願在此前已經向中方提供捐款的基礎上,再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以表達蒙古國人民的心意。
會談後,巴特圖勒嘎還向中國政府遞交了蒙方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的證書。
蒙古人民向中國贈送綿羊,說明他們非常樸實厚道,這絕對算是一種很特殊的捐獻了,而蒙古總統巴特圖勒嘎回國後,按照他們自己的規定,還需要隔離14天時間不能上班,可謂是很大的代價了。
而且查閱資料後,我們得知,蒙古並不是第一次向中國贈送動物,搞友好的「動物外交」。
在2014年,蒙古政府向我國政府贈送了兩匹馬,中國政府為兩匹馬分別取名「阿爾泰」和「克魯倫」,寓意中蒙兩國山水相連、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3萬隻羊有著超越物質價值的真情象徵:"蒙古國是畜牧大國,在中國有難的非常時期,它用這種非常的禮物贈送中國,表達了非常的情誼。"有人說蒙古跟中國是血濃於水,是「搬不走的鄰居」,其中含義咱們內心都知道,自是不必多言。
查閱了行情,外蒙古贈送的羊可都是優質的戈壁羊,它們在中國的「近親」也叫做蘇尼特羊,這種羊是北京東來順、內蒙小肥羊等老店、連鎖店的專用羊肉,是羊肉中的「人參」,國內現價每公斤不低於100元,咱就按照每隻羊重量50公斤(其實人家成年公羊近80公斤,母羊近60公斤)計算吧,淨肉率45.25%,這樣僅是淨肉價格,一隻羊就在2262元左右,加上羊骨羊雜羊皮的價格,每隻則不低於2500元。
這樣算下來,三萬隻羊價值就超過了7500萬元人民幣,對人口只有290萬的蒙古來說,也不是一筆小數目了。何況人家已經通過政府先向武漢捐款300萬元了。
再說中國有句話,叫千裡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蒙古兄弟千裡送肥羊,不僅是一種創意,也是一片心意,我們都要由衷感謝。
網傳日前這些承載著蒙古人民深情厚誼的羊正在分期分批被趕來中國,首批已經到達二連浩特口岸,還有人發了羊群的視頻,這條善意的視頻已被證偽,但捐羊這事兒不會假,它們應該還沒有進入中國,在來中國的路上。
那麼,這些蒙古國捐贈的肥羊們應該怎麼分配呢?這當然咱們自己說了不算,但可以設想一下。
這些肥羊既然是針對武漢疫情捐獻的,那就應該會按照捐助者的心意,把它們送給災區,也就是武漢人民、湖北人民。
武漢人民正在期待,這批羊兒會怎麼分。一家一頭肯定分不過來,十家一頭都不夠分,武漢人民可遠遠不止三萬戶。
烤全羊肯定吃不了了,分到羊腿做個烤羊腿也行,分到下水的來個燴羊雜。
疫情到來後,最受委屈的應該是武漢人民,讓他們大吃一頓,也能緩解壓力,增加抵抗疫情的免疫力和跟疫情作鬥爭的幹勁。
按說是應該讓奮戰在第一線的醫護人員先嘗的,他們把生死置之度外,他們是勇士,是這次戰疫的最大功臣。
但疫情還沒有解除,這時候他們也沒有心情去講究那麼多。
話說回來,疫情依舊嚴峻,估計武漢市根本就騰不出人手來分羊兒,而且武漢還在隔離封城,封小區階段,分了羊大家也不能去領,所以可能會先暫時寄存在內蒙古自治區,那裡有草料,先養著吧。
等戰勝了疫情,武漢人民來個大慶祝,再把羊兒趕過來。
不過蒙古國總統是2月27日訪華的,兩國有關方面還在磋商交接事宜,羊兒來到中國無論是步行(這個不太可能)還是坐火車飛機都尚需時日。而且羊屬於動物,即使是蒙古兄弟贈予我們的,也要嚴格按照進出口檢疫法的有關規定進行事先報關申請,然後進行審批。
通過貿易、科技合作、交換、贈送、援助等方式輸入動植物、動植物產品和其他檢疫物的,應當在合同或者協議中訂明中國法定的檢疫要求,並訂明必須附有輸出國家或者地區政府動植物檢疫機關出具的檢疫證書,按照規定進行檢疫後才能進入中國,當然也不排除特事特辦,適當加快入關速度。但無論如何,都需要時間。
估計羊兒辦完一切手續來到中國,武漢也基本戰勝疫情了,武漢人民正好來個烤全羊大會餐,到時候各省派去的醫護人員一定要被請上主桌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