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醫院推出延時服務:方便了群眾,但不能犧牲醫生休息時間

2020-12-22 透過心眼觀社會

周末看門診,在上海各級醫院漸成常態。記者連日走訪還發現,不管是三甲綜合醫院、專科醫院,還是二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日門診時段也在延長,「下班後門診」「午間門診」「夜門診」等延時服務不僅是疫情期間為減少人群聚集的應對之策,更是滿足百姓之需的便民新舉,就醫習慣隨之而變。

病人生病不分上下班時間,隨時都有可能突發疾病。而且,一般說來,只要不是十分嚴重的疾病,不少上班族和學生族會選擇先挺一挺,等到下班、放學或周末時間才去醫院看病。但是,醫院門診有工作日和上下班之分,如果醫院門診嚴格執行五天工作制和朝九晚五上班時間制度,必然會給市民就醫帶來不便,不是找不到門診醫生,就是需要排長長的隊伍。

醫院延長工作日門診時段,推出「下班後門診」「午間門診」「夜門診」等延時服務,無疑極大地方便了老百姓就醫看病,不需要在上班上課時間請假去醫院看病,可以利用午休時間或等到下班放學之後再去醫院門診看病,既不耽誤上班,又不影響看病。換言之,醫院「延時服務」滿足了患者隨時看病、非上班上課時間看病的需求,是名副其實的便民之舉、民生舉措,值得肯定。

但是,醫院推出「延時服務」,不能一味地要求醫生護士講情懷、做奉獻,以犧牲醫生的正常休息時間為代價。醫院只有在充分保證醫護人員休息時間的前提下,推出的「延時服務」才能走得長遠,實現可持續。否則,只會曇花一現。

眾所周知,目前醫護人員工作負擔重,工作壓力大,超負荷工作、「碎片休息」已經成為常態。在這種情況下,醫院如果沒有增加醫護人員的編制,一味地只是方便老百姓就醫推出「延時服務」,其實是延長醫護人員的上班時間,讓醫護人員加班,減少醫護人員的正常休息時間。這在客觀上必然加重醫護人員超負荷工作狀態,並不利於醫護人員的健康。醫護人員也是血肉之軀,也有自己的家庭生活,需要正常的休息時間,長時間超負荷工作,正常休息時間得不到充分保證,必然傷害醫護人員的身體健康,甚至可能造成「過勞死」。

實際上,近年來,醫護人員「過勞死」案例不是個例,醫生儼然已經成為「過勞死」的高危群體。在這種情形下,醫院推出「延時服務」的便民舉措,前提條件是要增加和保障醫生護士的人員編制,讓醫護人員可以有更多時間進行輪休,而不是讓醫護人員以加班方式落實「延時服務」。

總而言之,醫院「延時服務」雖好,但需要量力而行,必須以保證醫生護士的正常休息時間為前提,而不能以犧牲醫生護士的正常休息時間為代價。

相關焦點

  • 瀋陽:5家醫院實施延時體檢、增時服務等12項特色服務
    新華社瀋陽5月22日電(石慶偉 於也童)下午也能進行體檢、產科超聲可以「打包」一次性預約、專家周末不休假,不請假也能掛上專家號……為給就醫群眾提供更大的便利,近日瀋陽市衛計委首批確定5家醫院為試點單位,實施包括延時體檢、增時服務、無假日門診、錯時診療服務等12項特色舉措,切實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
  • 滬上醫院推出各類延時服務,午休、周末、下班後都能看病啦!
    「醫生我可以減藥了吧,睡眠好了,狀態也好很多。」8月8日是周六,小超(化名)根據預約的門診時間來到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複診,當獲得專家的肯定後,小夥連說三個「太好了」,舒心地走出診室。周末看門診,在上海各級醫院漸成常態。
  • 延時服務——延長的應是服務而非時間
    為更好的方便群眾辦事,減少老百姓辦事的麻煩,有效推進從管理型政府到服務型政府的轉變,近年來,全國各地各窗口單位應運而生掀起了一股延時服務的浪潮。網上充斥著對此舉的讚譽之聲,各大媒體、網站、報紙的宣傳報導紛至沓來。但筆者今天想談談那些變味兒的「延時服務」。
  • 看病更方便!虹口8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延長開放時間啦
    市衛健委說,從9月10日起,上海所有的245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正式延時開放,包括:工作日中午的11:30~13:30不再休息,照樣可以掛號看門診;雙休日周六
  • 上海社區醫院全面開設午間延時和周末門診,能配藥還有中醫
    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陳斯斯 圖延時服務方便上班族和學生「我們社區醫院的病人90%是老人,現在雙休日和平時的午間門診開設出來後,來我們社區醫院配藥、看病、計劃免疫的人群,除了老人,還有白領和學生等等,這部分人群也不需要跑到大醫院去看了,同時平時子女沒有空陪同老人來社區醫院看病的,現在到了周末來這裡看病配藥也更加方便了
  • 壽光市文化館「錯時工作 延時服務 」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22日,記者從濰坊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獲悉,壽光市文化館創新工作思路,決定在實行標準工時制的同時,啟動「錯時工作、延時服務」工作制度,方便群眾參與公益文化藝術培訓,滿足群眾文化需求。近年來,壽光市加大力度完善公共文化服務,同時,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也日趨旺盛。
  • 日照翠湖佳園北三區社區衛生服務站:延時服務,讓市民就醫更方便
    天氣突然降溫、晝夜溫差較大,稍不留心就會感冒發燒,如果去大醫院診治,排隊掛號佔用大量時間;慢性病患者需要長期用藥,假如每次都住院治療,經濟壓力也很難承受。近年來,不斷湧現的社區衛生服務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鎮居民的就醫難題,在家門口看病已經成為不少市民治療一般性疾病的首選。
  • 延時門診中的上海心意:處處圍繞人、時時為了人
    在上海市中心商圈徐家匯,一些白領會利用午休時間,到鄰近的徐家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個門診。工作繁忙的白領對養生保健、中醫治未病感興趣,常苦於沒有看病時間。一個多月前,這家社區醫院新設穴位敷貼午間門診,很受歡迎。看病,正成為一件越來越方便的事。
  • 上海八家公立醫院延長門診時間 夜晚就醫更方便
    ,市民期盼——夜晚就醫更方便  文/本報記者陳青 本報實習生洪淼  昨天是本市8家公立醫院延長門診時間的第一天。昨晚記者分別前往華山醫院、瑞金醫院、普陀區中心醫院等部分開設夜門診的醫院,了解夜門診的運行情況。  積極響應,迅速落實  接到市委市政府的指示精神後,中山、瑞金等8家醫院立刻採取行動,迅速落實延長門診工作。本著「真心實意開門診」的宗旨,各家醫院都推出了具有特色的便民服務新措施。
  • 挖掘醫療潛能 「無假日醫院」服務模式全覆蓋
    平時上班不方便請假,生病只能先扛著,要等到周末休息才能去醫院;老人看病需要家人陪同,「上班族」分身乏術,只有等到節假日就診……為了進一步滿足患者需求,方便患者就醫,武漢市第六醫院(江漢大學附屬醫院)於2018年在全市率先推出「無假日醫院」,並一直延續至今。
  • 幼兒園推出延時服務,真的是亂收費嗎?
    到了幼兒園以後,大部分家長都沒時間去接送孩子,每天朝九晚五,大部分的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們大多數都是8點上學,下午3,4點放學。在這個時間段裡面,沒有老人帶孩子的話,無法接送孩子上下學,重慶的一所小學這學期就有了現在延時服務,每個月180元,其實幼兒園一直都有推出延時服務。
  • 課後延時服務,學校無奈,老師不願參加,家長擔憂
    從去年到現在,各地中小學陸續推出課後延時服務,學校、老師和家長對課後延時服務是什麼態度呢?不管是城市還是鄉村,中小學生都放學較早,家長接送孩子時間與上班時間有衝突,家長只有花錢把孩子交給課外輔導機構,這樣無形中增加了家長的經濟負擔,為了解決這一問題,課後延時服務就出現了。
  • 瀋陽這5家大醫院就診時間發生變化!
    、瀋陽市口腔醫院、瀋陽市婦嬰醫院5家試點單位,從即日起實施包括延時體檢、增時服務、無假日門診、錯時診療服務等12項特色舉措。,實施延時體檢:由原來周一至周五上午體檢調整為周一至周五8:00-16:30(中午休息)體檢雙休日接待團體體檢
  • 中小學延時服務能否再延長些
    這項惠民政策實施至今,學生家長普遍表示支持,但也有不少家長向記者反映:中小學放學延時服務應該再延長一些,以方便家長下班之後去接孩子。    近日,就此問題,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6月17日下午5點,鄭州市民周先生就趕到經開區六一小學門口附近等待接即將放學的孩子回家。他說:「我今天又是向單位請假來接孩子的。
  • 中小學「延時服務」成雞肋,老師收費也不幹,家長要免費
    孩子放學後的接送一直是家長頭疼的事情,一般孩子的放學時間要比父母的下班時間早,父母不可能為了早點去接孩子提前下班,一次兩次算了,時間長了同事、領導都會有意見。即使孩子放學和父母下班時間一樣,等父母趕到學校也要時間,孩子在校外等待不安全。
  • 今後到這幾家市直醫院看病 這些都能實現!
    專家總在上班日出診,不請假就掛不到專家號了嗎……為了給老百姓就醫提供更多便利,瀋陽市衛生計生委首批確定市紅十字會醫院、市四院、市七院、市口腔醫院、市婦嬰醫院5家試點單位,從即日起實施12項成熟、具有特色的創新便民舉措,讓以上這些問題今後不再困擾沈城就醫群眾。趕緊來了解一下吧。
  • 周六延時服務從「受理」到「辦理」,「雙評議」推動醫保經辦服務...
    正當柳女士以為還需當面再來一次才能辦理的時候,市醫保中心工作人員告訴她可將申請留下,等上班後第一時間為她辦理,並將資料郵寄給她,不需要她再跑一次路。8日,柳女士便收到了所需材料,「真的太感謝醫保中心的工作人員了,方便了我們這些上班族。」
  • 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工作時間延長至21時
    設置100個首席專家工作室、開展遠程會診服務、實行延時服務……石家莊市衛計委近日發布信息,石家莊市推出了社區衛生服務十項便民舉措,目前已經全面開始實施。設置100個首席專家工作室在所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部分社區衛生服務站設置100個首席專家工作室,安排省市級醫院副高級職稱以上的專家,每周出診不少於一天。
  • 重慶推出課後延時服務,180元的收費引發討論
    本學期開學,重慶市部分學校推出了課後延時服務,學生留在學校可以參加社團活動或者做作業,這是好事。問題來了,中小學是義務教育階段,雖然錢收得不多,大部分學校都是每月180元,錢該誰出,家長出合理嗎?十年前吧,學生中午休息一個多小時,下午五點左右放學,不是挺好的嗎。當時提出減負,讓學生早點放學,於是三點放學,結果學生負擔更重,走出校門,走進託管班,家長也多了些託管費支出。對經濟條件好的家庭每月180元,真不算什麼,可是許多家庭差一點的家庭呢,這多出180元支出,怎麼來處理?大多數家長覺得,用180元買清靜,而且比以前作業託管費用低得多。
  • 北京政務服務中心午間延時服務 申報材料將可EMS郵寄
    新京報快訊(記者 沙雪良)北京市政務服務中心今天(2月18日)起推出午間延時服務,企業個人午間也可辦事;近期,該中心還將推出申報材料EMS前端寄遞服務。另據了解,2月3日復工以來,北京市區兩級政務服務中心網上辦理率大增,比去年同期提升38%,減少了實體大廳人員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