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有句俗語,叫:「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句話,一般都是形容一些人和事物,徒有一個華麗的外表。
有人忽然發問:「這句話是誰說的?又出自哪裡呢?」
是啊,這俗語雖然婦孺皆知,但知其出處者,當真十中無一。所以才有了這篇文章。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句俗語,出自劉基的《賣柑者言》,原文「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
這個故事說的是什麼呢?
市場裡有一個擅長儲存東西的人。他能將柑子儲存很久,在沒有柑子的季節裡拿出來高價販賣。有人重金買來一個外表金黃,色澤喜人的柑子,剝開一看裡面都是壞的根本不能吃。這才有了上述「又何往而不金玉其外,敗絮其中也哉?」這番話。
這時,有朋友問那這個劉基又是誰呢?劉基就是元末明初時,跟隨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的大軍師劉伯溫啊!
有的朋友又問了。那這個柑子只能看不能吃還賣的那麼貴,它能做什麼用呢?答案是擺在供桌上祭祀用的。
沒錯,這聽起來好像是個笑話。但這柑橘的用途,也正是大家所不常了解的引申含義了。
平常大家用這句話只用到了敗絮其中這四個字。而忽略了為什麼要金玉其外!
拿原文的故事來講因為這種柑橘本來就不是給人吃的。是用來祭祀,當做拜佛像的貢品用的。這種柑橘的作用和其價值就是因為它好看!糊弄神明用的!
原文中「觀其坐高堂,騎大馬,醉醇醴而飫肥鮮者,孰不巍巍乎可畏,赫赫乎可象也?」只說了這樣的人,現實中這樣的事少嗎?
除了原文提到的那種人,咱也先說說您身邊的某某人。他們平時工作拉稀擺帶好似爛泥,領導一來馬上化身超級英雄,甚至高呼要去拯救世界!會玩各種套路,各種會討好,會做人。
再比如某某單位食堂。管理者每天都會把飯菜照片照得漂漂亮亮發給領導看。領導一看:嗯,真漂亮!職工的飯菜真不錯!然後吃小灶去了。員工呢?別說吃,那味道提鼻子一聞都想吐。飯菜扔到馬路邊上流浪狗聞了都不吃扭頭就走!
還有某單位一天到晚只在表面上大搞企業文化凝聚團隊力量。為了搞這些個光鮮亮麗的外表,花了大把的銀子反養了貪不說,內部關係戶員工照樣還是掛個名字不上班光領工資。另外狼多肉少分贓不均問題,倒三角型的人力資源結構問題,甚至連最起碼的反腐倡廉等內在問題,一個都沒解決!
我說了這麼多問題,那怎麼解決啊?
就在金玉其外這四個字的引申含義中!搞明白他為什麼金玉其外的動機!
第一個問題,德雲社就做得很好。郭老師挑學生用人,都在暗中觀察人。學生裝模作樣都是為討好,咱們就不給他討好的機會,只留下和重用表裡如一勤勞肯幹的人。
第二個問題很簡單,領導和員工一起吃飯,不開小灶不搞特殊。這樣食堂管理者他還敢動歪腦筋偷吃中飽私囊嗎?
第三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就是企業內部已經腐爛變質,解決辦法只有直面問題穩紮穩打逐一解決。僅靠在外表貼金裝樣子唬人,只能讓暫時掌權者能混到退休然後甩鍋別人的權宜之計,治標不治本!有的是這樣的大小企業,因此面臨倒閉,靜待被分割和裁員了!
文末綜上所述:若不想敗絮其中,就別整金玉其外的事!
如果您覺得本文有用說的對,歡迎點讚轉發!我們,下期再見吧。
單選|閱讀本文後,您了解「金玉其外,敗絮其中」這句話的含義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