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2020-12-19 騰訊網

有些俗語開始覺得它很有趣,當你細細品味它的時候,又會發現短短一句俗語包含了很多內容。「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著深刻的哲學蘊意。

01、

俗語的來源

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原文:

「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在傳統文化的語境中,「好事」即為善事。人們應該多多行善,自然前程無憂。

02、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

這句俗語的含義是,誰也無法預知未來,只要在人生之路上多做一些善事,那麼就不用糾結未來會怎樣。

不是說真的不關心前程,而是說,只要你一直在做正確的事情,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前程自然而然就會到來。類似的話,比如曾國藩曾說:「莫問收穫,但問耕耘。」

我們都想要把學習、工作搞好,都想要多賺錢,但我們每天做的,卻不是學習、工作、賺錢,而是遊戲、娛樂、吃喝,樂此不疲。

即使做了一些事,卻希望很快看到成果,希望一勞永逸,而不肯付出耐心,不願意付出長久的堅持,這是人生中最大的悖論。

03、

漂母的一飯之恩

西漢時期的韓信,很小的時候父母雙雙去世,只剩下他一個人,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的。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韓信只能經常白吃別人家的飯,所以韓信遭到了不少的冷眼和惡語。

在淮水邊上,有一位專門給別人漂洗紗絮的老奶奶,大家都稱她為「漂母」。漂母看韓信這麼可憐,於是就把自己的飯菜分給韓信一部分,每天都是這樣,從來都沒有間斷過。

韓信非常感動,他記住了漂母的大恩大德。韓信在有所成就之後,始終記得漂母對他的恩,專門派人四處尋找漂母,最後以千金相贈,以此來報答漂母的恩情。

漂母當初想到過韓信的回報嗎?肯定沒有。

現在有的人在捐贈時,請記者拍照,弄得滿城風雨,生怕別人不知道,這種做法其實就是帶有目的性的行善。

雖然會受到眾人的讚賞,但是被幫助的人會無地自容。所以從這一點來看,「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就顯得尤為重要。

偶爾做一件好事或善事,每個人都可以做。但是做了好事之後不留名或不為利的人卻很少。所以既能夠做善事又可以不問前程,這樣的人才值得大家尊重。

結束語

經典的好處,就在於常讀常新,可以隨時代的演進而做出全新的解釋。所以我們可以把這裡的「好事」理解為「正確的事」,比「好事」的內涵更加豐富。

這句俗語告訴我們不管做什麼事情,只需要自己盡心去做,結果如何並不重要,別人對你的評價更是無關緊要。有的時候,擔心的太多,反而是一種負擔。好好過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天,順從本心,多做正確的事。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說到我國的古代文化,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唐詩宋詞吧,筆者今天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文化形式,只是它現在沒有過去那樣流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重視了。它就是農村俗語,在農村生活過的朋友應該都聽過不少吧,可以說每一句俗語都是極其有價值的,別看它只有短短一句話,內涵十分豐富。或許你第一次聽到某句俗語的時候覺得它很有趣,當你之後再品味這句俗語的時候,又會發現短短一句俗語包含了很多內容。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出自何處?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現在有一句特別流行的口頭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其實這句口頭語的出處,是一句大家並不熟悉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概意思是平時只管多做好事,千萬不要問或別計較有任何回報。按照佛家思想做好事、善事就是一種修行,如果每個人都能擁有慈悲心腸,那麼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特別美好。「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博愛,因為這種不求回報的愛,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呢!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 古語說「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啥意思?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明代《增廣賢文》寫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今天又成為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知、要,添了幾分主動,加了幾分情願,重了些味道,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如此,咱們便來解讀一下這句俗語到底有何深層含義。
  • 航空工業西飛張志穎:但知行好事 莫要問前程
    還記得剛來西飛的時候和前輩去開會,行業內的專家坐了一屋子,我身處其中卻緊張又心虛,會上說的專業術語我一知半解,只能亦步亦趨地跟著前輩,強裝鎮定但心裡卻忐忑不安,生怕別人問自己專業問題,答不上來該怎麼辦。前輩們總對我說:「抱著學習的態度就可以了,總有第一次。」可我卻覺得自己坐在那裡,名不副實,看著別人在會議上侃侃而談,自己只能默默地記下並不是很明白的會議內容,羞赧又無奈。
  • 你知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出處嗎?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安利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說出這句話的人可是大有來頭,他的名字叫馮道。五代十國最重要人物之一。但他卻很少被人們所知。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奸臣。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最早出自哪裡?作者為何很少被文學家提起
    以上兩個例子,都證明了一點:在對很多事物、感情的認知上,古人和今天是有相通之處的,所以這些傳了千年的文字,哪怕是如今讀來仍會覺得很「洋氣」。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一個很洋氣的名句,它被廣泛用在各類畢業典禮上,它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好好做事,自有回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意思是自身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出處有明代的《增廣賢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現代多理解為好好做事,自有回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曾國藩曾經有句話說得好「埋頭做事,不問前程」。做人做事,活在當下,做在當下。做事是為了自己更加的充實,至於能不能得到最終的回報,這個也許不一定。
  • 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但行好事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去看結果,這個好事並不是指的好人好事的意思,而是讓你專注眼前事情,專注於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目標的本身。
  • 往後餘生,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增廣賢文裡有這麼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開始覺得與我無關,認為這是聖賢做的事我是一俗人,世人都想有個好前程,怎麼可能一心只做善事好事而對前程沒有欲望呢。後來我發現是我曲解了古人的智慧,這正是古人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捷徑。
  • 為什麼古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遊泳時正趕上一個幼兒培訓班結束,小群小男生霹靂吧啦穿好衣服陸續離開,就剩下一個中班模樣的男生在一邊很不熟練的地穿衣服……媽媽在更衣室外等不及了,隔著門窗在外喊:「XXX,我要給你計數了為什麼古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因為做好事的人,大概率沒有前程。 ​​​​也許這就是「別問,問就是沒有」老家的父母為啥總覺得除了公務員和教師,哪怕你在外面每個月賺上萬都不算正經職業呢?主要是「上萬」不夠多呀。你試試每個月賺上億,給家裡修條路呢?不管啥職業都正經。 ​​​​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院十佳勵志典範王坡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佚名《增廣賢文》的語句。他說人生在世,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不要去牽掛往後的發展,不問歸期。這也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17級學生王坡同學的人生格言。
  • 申請遺體捐贈的卡車人趙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這裡我們向趙炎致敬,也向所有志願者致敬!加油,中國卡車人!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在這人生修行中,有的人失落痛苦,有的人抑鬱不得志,有的人激情滿懷,有的人躊躇滿志。失落痛苦、抑鬱不得志的修行者,則會迷茫,苦澀。
  • 上海高考作文:莫問前程,但行好事
    你需要的除了面對知識之外,還要懂得人情世故,學會情緒調節,你將要必須去面對你可能不擅長的社交,你必須要面對不同物質生活條件帶來的對比,必須要面對和你想像中不一樣的一切。到了那時,我希望你們都能夠處理得遊刃有餘,不偏激,不怨天尤人。那可能需要很長的時間適應,但我還是希望你們要有所準備。
  • 奇妙博物館: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最近看了《奇妙博物館》《人類博物館》兩部短劇,看完後的就是非常爽,《奇妙博物館》是比較容易令人細思恐極的一部,諷刺意味比較濃,總結了一下80集(除19集),大概是旨在告訴世人不該佔的便宜莫要佔、不該做的事情莫要幹、是你的責任就好好擔,一句話解釋就是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世間是真的有因果報應的,你別不信。
  •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上海卷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在給兒子的一封家書中寫道當我們的努力看似對所爭取的事物並沒有起到半點幫助和效果時,不由得會問自己的付出都是否值得。有個電影裡的女主角說:「世界上很多事本來就是徒勞無功的,可是我們依然要去做」不為別的,但求問心無愧,惟願絕不後悔。
  • 20句經典走心的俗語,簡短而有內涵,句句耐人尋味!
    20句經典走心的俗語,簡短而有內涵,句句耐人尋味。1.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只管去做好事,不要問前程會怎麼樣。指善有善報。2. 兒婦為冤孽。意謂當家人管事多,容易招致眾人的嫌怨,就像泔水缸一樣,要承受汙水殘湯。9. 當家人疾老,近火的燒焦疾:快。當家的人操心多,衰老得快,就像靠近火容易被燒焦一樣。10. 人在時中,船遇順風。人遇到好的時機,就好比行船遇到順風,前程一帆風順。
  • 2018屆河海魅力畢業生|劉思琦——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所有見到劉思琦同學的人總會評價她積極、樂觀、向上,在河海的四年中,她沒有荒廢自己的青春,通過自己的一步步努力,達成了一個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成就了現在的自己。於是走進了選擇更多樣、沒有束縛的大學時,她仿佛就是一條回歸大海的魚兒,她想改變,每天都有極大的熱情,每次白天軍訓結束以後,她總要去積極參與各個學生組織的招新:科協、辯論隊、學生會……不管院級的還是校級的,她樂此不疲,仿佛有無限的精力來用行動充實自己的生活,最終她加入了校級科學技術協會的學術部以及院裡的辯論隊。
  • 民間俗語:「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究竟啥意思?
    十裡路莫問飯,二十裡莫問宿這是一句蘊含人生哲理的俗,表面意思說的是出門在外,走十裡路的時候就要打聽哪裡有飯館;而走了二十裡路,則需要問詢住宿的客棧。這對於經常出遠門的人來說,既然經驗之談也是出門須知。但如果深挖這句俗語的內涵,其實還可以反映出路途艱險。由於古代社會交通特別不發達,再加上你根本沒有現代化交通工具。
  • 成就了別人,其實就是成就了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嬸子是糖尿病患者,患病10年有餘,由於年齡問題,併發症每每相伴,各個器官衰竭,讓人不得不感嘆人生在世健康最總要,健康真是一種很奢侈的東西,不是你花錢就能買來的,在疾病的面前我們那麼都是那麼渺小無助的,嬸子曾幾度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