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2020-12-22 沐浴溪聊歷史

咱們的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老祖宗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看似簡單,但是卻非常有道理的名言。當我們感到困惑或者迷茫的時候不妨拿出來看一看,以便激勵著我們繼續前行。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我很喜歡的一句話,它出自明代的《增廣賢文》, 但是這句話到底講的是什麼意思呢?

但行好事

我理解這句話的意思是做好眼前的事情,不要去看結果,這個好事並不是指的好人好事的意思,而是讓你專注眼前事情,專注於實現目標的過程,而不是目標的本身。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前程錦繡,未來一片光明,而我覺得,不違背良心,做好眼前的事情,不斷的學習進步,不斷的提升,不一味的追求,這對於我們年輕人來說真的非常的重要。

另外,要讓自己變的智慧一點,儘量避免犯一些無知低級的錯誤。不過話說回來,在漫漫人生中人總是會犯錯的,這時候又要學會承認自己的有限性,不要太過分地逼迫自己。這是一個度,要自己去把握。

總之,不要放縱自己的無知,不要太過倔強,要多從對方的角度思考問題,多去經歷,多去閱讀,活到老學到老,成為一個智慧的人,然後以智慧為根基,去做自己認為「好」的事情。

莫問前程

我覺得不是所有的事都要「莫問」。如果一些事情做完之後,沒有達成好的結局,就要學會反思和總結經驗,以後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若這件事做得真的問心無愧了,那就不要執著於「前程」,學會活在此刻,學著放下。

其實,人有什麼能力能給自己定下前程呢,人生是無常的,在每一天,有這麼多的未知和突發因素在改變著自己的環境,有這麼多的是是非非在改變著自己的意念。

人所謂的前程,其實就是自己大腦吸收的信息所推導出來的自己的一個前進方向。可以說人的思維是建立在自己吸收周圍環境的信息基礎上的。也可以說,人的意念也是無常的,人的前程也是無常的。

總結

總之,將力所能及的事情做到最好,不去計較眼前的得失。對以後的事低期待,對現在的自己高要求,這就夠了!

相關焦點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好好做事,自有回報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意思是自身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出處有明代的《增廣賢文》: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現代多理解為好好做事,自有回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曾國藩曾經有句話說得好「埋頭做事,不問前程」。做人做事,活在當下,做在當下。做事是為了自己更加的充實,至於能不能得到最終的回報,這個也許不一定。
  • 古語說「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啥意思?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
    明代《增廣賢文》寫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今天又成為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知、要,添了幾分主動,加了幾分情願,重了些味道,古人想告訴我們什麼?如此,咱們便來解讀一下這句俗語到底有何深層含義。
  • 往後餘生,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增廣賢文裡有這麼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開始覺得與我無關,認為這是聖賢做的事我是一俗人,世人都想有個好前程,怎麼可能一心只做善事好事而對前程沒有欲望呢。後來我發現是我曲解了古人的智慧,這正是古人引導我們走向成功的捷徑。
  • 你知道但行好事莫問前程的出處嗎?
    無論是在職場還是在生活中,我們經常被安利一句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因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說出這句話的人可是大有來頭,他的名字叫馮道。五代十國最重要人物之一。但他卻很少被人們所知。因為他是一個非常有爭議的歷史人物。有人說他是奸臣。
  • 為什麼古話說"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一萬,九千九百八十六,九千八百七十八,九千五百二……」小男生「你數慢點……」我小聲和小傢伙說:「你媽媽在瞎數。」小男生恍然大悟的樣子:「媽媽,你在瞎數!」顯然媽媽也想到兒子會識破她,愣了一會兒,喊:「誰說的?」小男生想都不想:「是個叔叔!」……好人做不得,我戴好遊泳眼鏡下水了。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說到我國的古代文化,想必大家最為熟悉的就是唐詩宋詞吧,筆者今天跟大家講的也是一種文化形式,只是它現在沒有過去那樣流行,人們不像以前那樣重視了。接下來,筆者跟大家分享的這條俗語,說的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家知道是什麼意思嗎?這句俗語說的是但凡是做了好事,不要去計較這叫事情會給自己帶來多少回報,也不要糾結自己人生的道路會變得怎樣,既然是在行善事,便不要只看重回報。要是做一件好事還向別人索要好處,這就稱不上是做好事了,只能說是在做交易。既然這樣,做與不做又有什麼區別呢?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出自何處?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
    現在有一句特別流行的口頭語:「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其實這句口頭語的出處,是一句大家並不熟悉的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大概意思是平時只管多做好事,千萬不要問或別計較有任何回報。「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是一種非常偉大的博愛,因為這種不求回報的愛,又有幾人可以做到呢!許多人不知深層含義!第一、俗語出處及意義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詩云:「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
  • 俗語:「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何深層含義
    「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有著深刻的哲學蘊意。01、俗語的來源這句俗語出自唐代詩人馮道,創作的詩歌《天道》,原文:「窮達皆由命,何勞發嘆聲。但知行好事,莫要問前程。冬去冰須泮,春來草自生。請君觀此理,天道甚分明。」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最早出自哪裡?作者為何很少被文學家提起
    以上兩個例子,都證明了一點:在對很多事物、感情的認知上,古人和今天是有相通之處的,所以這些傳了千年的文字,哪怕是如今讀來仍會覺得很「洋氣」。本期筆者要和大家說的,也是這樣一個很洋氣的名句,它被廣泛用在各類畢業典禮上,它就是: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院十佳勵志典範王坡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這是佚名《增廣賢文》的語句。他說人生在世,要多做義舉,做好當下,不要去牽掛往後的發展,不問歸期。這也是河南財經政法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行政管理專業17級學生王坡同學的人生格言。
  • 2020年高考作文上海卷: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上海卷但行好事,莫問前程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在給兒子的一封家書中寫道在不斷向前行的過程中,難免有時會感到無能為力和失望迷茫。當我們的努力看似對所爭取的事物並沒有起到半點幫助和效果時,不由得會問自己的付出都是否值得。
  • 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有的人感情炙熱,有的人感情淡薄,有的人心靈脆弱,有的人內心堅韌,有的人品行端正,有的人品行惡劣。不同的心態,成就不同的人生。春去冬來,花謝花開,四季輪迴,萬事萬物都有自己的生存定律,大自然賦予的生命,都有各自的生命歷程,而我們人類的這場人生,是一個升級打怪的過程,也是一場不斷適應和磨合的修行。
  • 申請遺體捐贈的卡車人趙炎: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在這裡我們向趙炎致敬,也向所有志願者致敬!加油,中國卡車人!
  • 上海高考作文:莫問前程,但行好事
    但我想說,這其實也是最讓人感動的一年高考,無論是疫情還是洪災都阻擋不了高考學子們前進的腳步。在高考結束之後,我想對所有的畢業生們說一些話。在每一年的高考,意外其實從未缺席,總有人遺失準考證、有人睡過頭、有人遲到、有人高壓下做出瞠目結舌的事情等等。但幸運的是,這些意外,也總有人在為你們兜底。
  • 俗話:「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俗話說:「五人三姓莫走路,三十六人莫過渡」什麼意思?有道理嗎?在農村裡,流傳著許許多多的農村俗語,而這些俗語和我們的生活聯繫在一起,並幫助我們生活、指導我們進步。而俗語的種類有很多種,有關於農諺的、有關於氣象的、有關於人情世故的、還有關於蓋房子的等等。
  • 《了凡四訓》精言: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1、但行好事,莫問前程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若不反躬內省,而徒向外馳求,則求之有道,而得之有命矣,內外雙失,故無益。譯:一切的福田,都在於方寸之間,從心中去尋找,沒有什麼不感通的。追求在我,不單單能夠得到道德仁義,也能得到榮華富貴。道德和富貴都能得到,這才是孟子說的「是求有益於得也」。
  • 2018屆河海魅力畢業生|劉思琦——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所有見到劉思琦同學的人總會評價她積極、樂觀、向上,在河海的四年中,她沒有荒廢自己的青春,通過自己的一步步努力,達成了一個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成就了現在的自己。2014年9月,劉思琦同學同所有人一樣懷揣著對大學生活多姿多彩的渴望來到了河海,河北省高中生的學習生活有一種重複的枯燥,甚至她有一個同班同學在形容對她的第一印象時會說她當初是一個典型的三好學生形象。
  • 專訪郝平: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父母都覺得這孩子是不是有病,郝平卻一意孤行,和一幫同時拜師的孩子,吵吵鬧鬧地坐著火車去中戲設在成都的考點。誰知連考兩次都失敗了。郝平說,那時他什麼都不怕:「大學沒考上,我蹬過三輪車、在照相館做過調色的學徒、在街口賣過羊肉串。有次碰上了工商管理人員來取締無證攤販,我抱著火爐拼命跑,總算躲過去了,但抱火爐的手全是泡。」回憶當年,郝平自己也樂了。
  • 俗語「36莫說,73莫提,84莫講,100莫露」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我想這就是俗語流傳千年,並受到大家喜歡的原因吧,而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則特別耐人尋味的俗語「36莫說,73莫提,84莫講,100莫露」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其實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人到了36歲,73歲,84歲,100歲,都是人生中的一道坎,到了這個年齡段,很容易發生災難,或破財,或有災,或不順等等。
  • 成就了別人,其實就是成就了自己,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以至於我現在很注重我的心理情緒,我如果生氣時我會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問自己,我的情緒從何而來,我發火可以解決問題嗎?我怎麼做才能讓事情更好的解決,因為內心深處我知道發火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的,只會讓事情更加的糟糕,我的心裡態度改變了,就能更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