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琦,女,漢族,1995年11月生,河北省廊坊人,2016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河海大學計算機與信息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
曾任校科學技術協會學術部副部長,現任計算機本科生二支部組織委員,並且連續四年擔任班級學習委員。
曾連續兩次獲得學業優秀獎學金,一次獲得社會工作獎學金,三次獲得精神文明獎學金;2015-2016學年獲得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成功參賽獎;在2016-2017學年時獲得校級優秀學生和優秀學生幹部榮譽稱號。
但行好事,莫問前程
所有見到劉思琦同學的人總會評價她積極、樂觀、向上,在河海的四年中,她沒有荒廢自己的青春,通過自己的一步步努力,達成了一個個可以達成的小目標,成就了現在的自己。
2014年9月,劉思琦同學同所有人一樣懷揣著對大學生活多姿多彩的渴望來到了河海,河北省高中生的學習生活有一種重複的枯燥,甚至她有一個同班同學在形容對她的第一印象時會說她當初是一個典型的三好學生形象。於是走進了選擇更多樣、沒有束縛的大學時,她仿佛就是一條回歸大海的魚兒,她想改變,每天都有極大的熱情,每次白天軍訓結束以後,她總要去積極參與各個學生組織的招新:科協、辯論隊、學生會……不管院級的還是校級的,她樂此不疲,仿佛有無限的精力來用行動充實自己的生活,最終她加入了校級科學技術協會的學術部以及院裡的辯論隊。學術部的工作似乎不像別的文藝部門一樣很多不同的活動,每一次都很新鮮,但是每一次為不同主題講座作準備,從選題,邀請教授到設計海報、宣傳以及現場的安排,每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每次講座的舉辦都有她在不同位置的付出:如南大張敬雷老師講考古學、南航教授講航空航天等等等等。辯論隊是一個鍛鍊人口才的地方,每次比賽不管是計信院自己的比賽還是河海杯,無論是當上場的辯手還是模辯的隊員,她都認真的花時間去準備,不管是中午午休的時間還是華燈初上,她想認真的打好每一場需要她上場的比賽。她的英語學習能力還不錯,在大一就毫無壓力的一次性通過了四六級考試,且四級考試獲得了優秀的成績。
2015年劉思琦同學當選了校學生科協學術部的副部長,從幹事到副部,從自己親身參與每一場講座的準備到開始進行講座主題確定工作,統籌安排到對本部門工作進行積極的創新,與其他部門密切的配合,她學到了許多也成長了許多,她珍惜所有與人相處的時候,不管是部門裡的還是班上的還是學校中的,她真誠待人,認真做事。與此同時,她仍舊擔任著班級學習委員的工作,當了兩年學委的她,對待工作態度認真,每天都將老師講的重點以及上課用的資料分享到班群中,對後進的同學她經常監督並給予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兩年中,班級的學風和成績都有了很大的轉變,她自己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自己是學委,那麼大一時的較落後的成績就是不行的,必須自己成績可以在年級中立足腳跟,通過大一一年的磨礪與摸索,他發現大學的學習成績也是很重要的,少年強才國強,而且只有通過學習積累經驗以及底蘊,她才能更好地在社會中發揮自己的價值,她還記得當初讀到周恩來事跡時的震撼,於是她更多的時間在認真學習並不斷的鍛鍊自己的動手能力,大二學年績點突飛猛進,在大三大四一直保持。可能因為父母都是中共黨員,她從小受家長的薰陶,當黨員算是她上大學後的一個很大的目標,當時為了這個目標,她改變了許多,終於因為她思想積極向上,工作認真,學習上態度良好在這一年成為了中國共產黨預備黨員,並且在大三上學期順利轉正,轉身變成了一名光榮的想著為建設國家獻出自己的一份力的中國共產黨正式黨員。
四年過去,回想大學生活,她覺得自己是沒有遺憾的,因為她並不認為學習就是人生的全部了,人要會安排自己的生活:可能因為自己從小學習小提琴等樂器經常受藝術的薰陶的緣故,雖然學的是計科專業,但是她還是很喜歡各種文藝活動以及各種文學作品,她為了看書還專門買了一個kindle來閱讀更多的書目;人除了要讀萬卷書還要行萬裡路,在大學四年裡她踏足了雲夢縈繞的彩雲之南,從香格裡拉一路南下到西雙版納,領略了桂林山水甲天下和海上花園廈門的風光,更別提南京周邊的蘇杭,更是去了多次,每次出去她都能感覺自己的心境更加坦蕩,眼界更加寬廣;學習不是全部,但是學習不好也是萬萬不能的,並且作為學生這更是立身之本,本來她是準備考研的,從大三下學期就在準備,可是正是應了那句話,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她大四上學期獲得了校內保研的資格,最後被擬錄取為準研究生。
今年6月畢業以後,她就是一名研究生了,作為一名網絡空間安全的研究生,作為這個新的一級學科第一年招的學生,她的未來有無限可能。她既不會放棄學習上前進的腳步,也不會只讓學習充斥自己的生活。可能她就是個那麼個性格,該自己做的事不含糊的做了,剩下的就盡人事,聽天命,只要每天做的事是無愧於心的就沒什麼可擔心的了。但行好事,莫問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