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5日,距離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只剩下30天,上海的交通運輸行業準備得怎麼樣了?
界面新聞獲悉,道路方面,第三屆進博會配套路橋項目北翟路(外環線-中環線)新建工程地面道路已於9月30日凌晨全面建成通車。配套設施整治提升項目共計29項,其中南北高架(魯班立交-S20)精品示範路創建整治工程、內環高架(浦西段)塗裝整治工程和16項進博會重點保障路段日常養護專項項目已經基本完成;內環高架(漕溪路立交-南浦大橋)景觀照明、延安西路高架護欄照明整治工程已完成燈光調試。其餘項目正穩步實施推進,計劃10月底前完成。
停車場方面,本次進博會周邊臨時停車場共計20處,可提供大車位1500多個,小車位1700多個;虹橋商務區共享停車場17處,工作日可提供小車位近5000個,非工作日提供約8400個。相關部門通過挖潛協調,新增P15龍聯路地塊,作為即停即走停車場。
軌道交通方面,面上運力精準配套,制定全路網防疫方案,對2、10、17號線相關站點制定專項客運組織方案;針對徐涇東站、諸光路站出入口做好防控防疫相關組織;持續加強17號線離場階段自內而外引導,緩解2號線離場壓力。
此外,本屆進博會已做好2號線「3+1」調控預案,即3列載客至徐涇東站,1列虹橋火車站清客,將部分客流分流至17號線諸光路站;做好「2+1」等相關調控預案,視客流情況實施。
此外,車站已完成對徐涇東地鐵站5、6號口通道改造,將突出的兩間機房向內縮進2.7米,此通道從原有的4.2米的寬度提升到6.9米,改造後的5、6號口通道比原先通道的疏散能力提高了40%,以此達到出站客流有序可控。
地面公交方面,71路區間延續第二屆延伸方案;設置多種接駁線,根據停車場調整線路與運能;制定防疫、服務、應急專項方案。車型全部選用服務過第二屆進博會的「白金剛」車型。
出租汽車方面,第二屆進博會保障力度大,離場上客保障量屢創新高,發揮重要作用。本次進博會將延續上屆成功方案,設置北、東、西3個計程車到場下客點,設置P6離場計程車上客、蓄車和P21二級蓄車,繼續組建不少於2500輛規模的新能源進博會專屬保障車隊,進一步優化車輛調度流程,並明確疫情防控措施。
包車客運方面,上海採取行業協調監督、用戶自主約車、市場化運作的商務保障模式,服務形式更加豐富多彩——酒店定製巴士,提供國家會展中心至酒店密集區的交通服務,計劃開通4條酒店穿梭巴士;通過定製巴士網絡平臺提供團體出行預約包車服務,在去年定製巴士網絡平臺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定製巴士車輛管理網絡平臺及預約APP。
目前,「上海交通」APP已進行升級優化,綜合運用地圖、大數據等技術從根本上提升效果展現,觀眾可一鍵導航抵離場館、實景導覽場館及周邊環境、視覺模擬步行導航和預約停車位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