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什麼先來拆我家門,你把全小區的鐵門拆完了,最後再來拆我們家的。」拆除居民私建鐵門,如何取得居民理解、爭取配合是創城工作開展的一大難題。在普陀區桃浦鎮雪松苑第二居民區,不到兩周的時間裡,61扇鐵門全部拆除,生命通道100%暢通,是如何做到的?這離不開一位「專攻」居民理解的「金牌調解員」。
提前摸情況:一鼓作氣,拆得徹底
4月中旬,小區治保主任徐更生,聽完居委會書記傳達的創城工作安排後,當晚就開始了片區內私建鐵門的排摸工作。「當時任務布置的是要在五月底之前,完成全部工作,但我心裡想著,還是要越快越好。」開完會的當天,吃完晚飯,徐更生就開始了排摸情況、上門溝通。
「徐主任是我們的衝鋒部隊,總是衝在最前面,有了他的前期協調和溝通工作,我們才得以迅速、順利地拆完全部鐵門。」雪松苑第二居委會書記唐群告訴記者,53幢樓、61扇鐵門,不到兩周的時間,徹底拆除。
拆除鐵門
從事多年社區治保與調解工作的徐更生,還有兩年就要退休了,他深知拆鐵門的重要性,「拆鐵門這件事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從片區內8個門棟開始,利用晚上的時間挨戶拜訪做工作,很快地,片區內8個門棟率先拆除,「拆鐵門這件事,對很多居民而言,他們並非不理解,而是都在觀望,害怕自己是第一個,但更害怕自己是最後一個,並沒多少人真正願意做『釘子戶』。」就這樣,提前排摸、示範拆門為全小區內鐵門拆除爭取了更多時間,不到兩周,全小區61扇鐵門全部拆除,日均拆門數4至5扇。
功夫在平時:曉之以理,動之以行
「你辦事,我放心。」雪松苑的居民們拍著徐更生的肩膀,笑著說。從小區建成,徐更生在這裡住了20餘年,自2017年11月調至小區居委會工作,「小區裡90%的住戶我都認識,也都很熟。這次拆鐵門,能如此高效順利離不開居民們的認可。」
雪松苑裡有一戶特殊的人家,曾經有過吸毒案底,現在離異獨居,剛剛花了一千多裝了新鐵門。「這樣的人員擱在原來,上門去說拆鐵門,怕是要被罵回來的。可現在,不僅二話沒說,還特別配合。」徐更生告訴記者,「功夫在平時,曾經他家裡意外失火,我們及時發現並幫助滅火,平時小區裡見到也都會打招呼,逢年過節還會去交流問候,有了感情基礎,當我們提出需求時,才有不說二話的配合。」
也有「不買帳」的「釘子戶」,連續一周天天上門去溝通,曉之以理,動之以行。「道理要說,更重要的還是讓居民們看到行動,帶著他們親自到拆鐵門的現場去看看,用實際行動去說服他們。」更極端地,徐更生也遇到過居民上門來鬧的,這位金牌調解員「撂」下了一句話,「咱們小區,最終有一扇鐵門沒拆的,再來和我鬧,讓我賠錢都可以。」
徐更生上門與居民溝通
擲地有聲的「打包票」給居民吃下定心丸、雷厲風行的行動力讓居民感同身受創城「新風尚」。100%暢通生命通道的背後,是和諧社區的理解與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