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自行車吧,作者:器材黨
昨天剛提到什麼是車架,有興趣的點開連結看看。
自組公路車入門?公路自行車零件簡介——車架組
今天那就再說說組成公路車的另一樣非常重要的東西——輪組
上圖就是比較高級的碳纖維輪組
也就是俗稱的軲轆,輪子或者是其他叫法。
首先要指出:輪組是輪組,並不含車胎等東西。
這雖然看上去很幼稚,但確實會有人認為輪組和上面的所有東西,購買的時候都應該配上。——事實上這是不可能的!
前後輪的差別在於後輪花鼓上有個塔基,圖中也已經標出來了。
先從車圈開始介紹:
車圈大體分為兩類,鋁合金材質的鋁圈以及碳纖維材質的碳圈(又稱碳刀)
上圖是鋁圈,下圖是碳圈
兩者材料、工藝、重量、性能、價格等各方面都有所不同。
至於如何讓分辨兩種車圈,至少要做個有腦子的鍵盤黨!
鋁圈通常有銀色的剎車邊(車圈與剎車皮接觸的部位),
碳圈的剎車邊顏色一樣是黑色,上圖看上去有色差主要是因為剎車邊的表面處理有些不同。
自己對比一下。
除此之外碳圈的框高(車圈高度)通常比鋁圈更高(為了達到一定的強度以及氣動性)
車圈的截面圖,什麼是框高應該很好理解。
碳圈還有管胎和開口胎的區別,先放一張圖看看吧
左邊管胎,右邊開口胎。詳情前往站內連結
由於對應的外胎不同,會在以後提到輪胎的時候會單獨慢慢說。
然後是輻條部分,
零售基本上就這麼幾種:
DT、Sapim、Pillar以及中南這四種,還有成品輪就另外說。
材質最常見的是鋼輻條。還有極少量的鈦合金輻條。
除此之外,在成品輪上還會出現鋁輻條以及碳纖維的輻條。
至於什麼材質更好,綜合考慮價格、性能、耐用性等各方面因素,鋼輻條是首選!
輻條類型主要有兩類:
上圖的直頭輻條以及下圖的彎頭輻條。
上圖還有兩顆輻條帽。
毋庸置疑,肯定是直頭的輻條受力更合理。究竟使用怎樣的輻條需要根據花鼓來選擇。
輻條還有各種各樣的截面可以選擇,不同的截面能有不一樣的重量,性能以及空氣阻力,售價也相差很多,這裡就不多描述。
記住這點:要好就用cx-ray,要性價比用1420/wing20,要便宜DT冠軍 2.0等徑。
至於條帽沒什麼可說的,要輕用鋁,要實惠用銅。各種成品輪組更簡單——輻條以及條帽就用專用的修補件
最後是花鼓
在小編剛入門階段,一直把輪組的花鼓看作是重中之重,這是個完全錯誤的觀念!
只要是常見品牌的零售花鼓,在不了解輪組幾何結構的前提下,用什麼都只有咬合速度和少許潤度的區別!
這就是直頭花鼓,配合直頭輻條使用
花鼓就是在輪組中央的一個零件,分為前後兩個,後花鼓有塔基。
上圖左邊為後花鼓,右邊為前花鼓,右下角是快拆。
上圖是彎頭花鼓。
關於花鼓,你需要了解的有幾點:
常規公路花鼓為前100後130開檔,快拆,至於開檔是什麼,請看下圖:
上圖為開檔,下圖為快拆規格展示
還有碟剎花鼓,目前主流是前後12mm桶軸,前100後142mm開檔
桶軸花鼓的測量方法看上圖
至於塔基長度目前基本上不用考慮。
公路車這幾年發展下來,一般都為11速塔基,附帶10速塔基墊圈最後談一談快拆:
有幾點要記住:
超輕快拆別用
碳杆快拆別用
不是容易掰斷就是鎖不緊或者是太貴。
一般成品輪組自帶的快拆就已經相當優秀,完全沒有更換的必要。
如果因為損壞需要更換,必須根據開檔選擇對應快拆
對於快拆的選擇:
不缺錢,建議直接用DT快拆,絕對靠譜!鋼軸和鈦合金軸都能選擇。
不然就用久欲QR277 價格性能手感都不錯。
至於輪組部分,就說到這裡。
相關閱讀:
自組公路車入門?公路自行車零件簡介——車架組
純小白公路入門:車把、把立、坐管三件套,操控部件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