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KOL效應的作用,越來越多的人跟風去買所謂的原單貨。但是你知道自己到手的原單到底是什麼嗎?
想要知道自己買到的原單貨是什麼,首先需要分清楚一個概念——什麼是專櫃貨,什麼是原單貨。
所謂的專櫃貨就是指,品牌通過和工廠合作生產出的商品,經過檢驗後在自家的品牌專櫃銷售的產品。也就是我們一般認知概念中說的正版商品。
但是需要清楚的是,原單貨並不是指假貨。而是因為某些原因沒有能夠達成品牌檢驗標準的貨物。在這裡也分享下這些年接觸到的外貿原單渠道:
1、原廠跟單
剛開始的時候,代工廠為了節約成本,在製作上儘量節省材料,目的是最後交貨時,質檢員篩選掉一部分不合格產品,能用這些節省出來的材料多做一些湊合格數量,減少損失。
隨著人們對品牌認知度的增強,他們發現這些餘料也是有利可圖甚至利潤更高,曾經接觸過一家比較大型的針織類代工廠,大老闆是香港人,他們擁有先進的機械設備,精良的工人,很多國際大品牌都是他們的客戶,接的外單多了,每年都能剩餘一些羊毛羊絨料和吊牌、領標等等,時間久了幾千平米的倉庫堆得滿滿的,後來他們就用這些餘料加工成某品牌專櫃暢銷款式,然後賣給中國的服裝批發商,其實工藝、面料、領標洗水和專櫃是一樣的,工廠只有人工和機械運作成本,沒有品牌運營和面料成本等,因此能低價賣出,到最終消費者手上也許價格就是專櫃的零頭,這就是原廠跟單。
2、誤期交貨
這個就比較好解釋了,不算是不可抗力因素還是人為的因素。總會有些原因會造成所謂的合同有效期內沒有交付貨物。那麼這樣的貨物又不能直接做銷毀處理,比較普遍的做法就是直接流入市場,同樣的商品確實完全不同的價格。但是這種情況大牌很少會出現,基本都允許一定時間的延期交貨,而且大牌一般不會太用合同卡工廠,他們的新款大批量貨外流對誰都沒好處,畢竟已經花了那麼多廣告費。
3、按照合同規定正常出尾貨
通常每個款式按照要求的數量交貨後,工廠可能會剩下幾件,或者幾十件尾貨,幾年下來積少成多,租倉庫放置這些貨也是有成本的,因此工廠會定期的陸續的清貨。但是這種渠道的弊端就是,你不可能在尾貨裡面找到近期的新款就是了!
4、海外渠道
隨著人工勞動成本的增加,近幾年有很多工廠陸續搬到人力資源更加廉價的海外工廠,比如柬埔寨、越南等。工廠雖然搬了,但是其他的部分都不會改變,所以貨源渠道還在,只是運輸成本和時間增加了。為了節省運費,海外渠道貨一般都沒有包裝,所以,包裝是到了品牌銷售地再配,或者乾脆是分批次分地區的供應。甚至,可能不是原版包裝,如果很介意這個,覺得包裝和專櫃不一樣就不是正品,建議還是不要選擇海外渠道。
當然也有是質檢不合格的瑕疵產品。因此,原單貨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如果是入坑原單貨不久的小夥伴,選擇的時候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本文為原創,圖片來自網際網路,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