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瀋陽戰區部隊冬訓實字當先

2020-12-20 中國青年報

    大雪一場接一場,包裹著白山黑水。瀋陽軍區10多萬名官兵聞令而動,挺進林海雪原,開展冬季大練兵。

    全區部隊以「能打仗、打勝仗」為標準,圍繞使命課題,全員額、全要素、全過程展開實戰化訓練,摸索出防嚴寒、耐飢餓、抗疲勞和野外偽裝等數百項新戰法,有效促進部隊戰鬥力的提升。

    要投入戰鬥了,可官兵的子彈袋是空的

    冬訓命令下達後,某炮兵旅立即組織緊急戰備拉動。

    1月9日凌晨4時,緊急集合號突然響起,各營連官兵迅速起床,扛上背囊頂著茫茫夜色向預定展開地域進發。

    「前方即將通過染毒地段,戴防毒面具!」一道命令讓不少官兵出了洋相——以往,防毒面具都裝在挎包裡,戰士隨手就能拿到戴好。現在,挎包都裝進新配發的背囊中,有的官兵翻了半天也沒找到,影響了部隊行動。

    隊伍機動至某地域,旅裡下發通知,要求機關幹部檢查各營連官兵背囊,更多的「醜」亮在大家面前:有的官兵把背囊當成雜貨箱,物品放得亂成一鍋粥。

    「該裝的物品一件不能拉,不該帶的東西一件都不能裝!」旅領導揪住問題不放,並按照實戰要求下發了個人《冬季被裝攜行標準表》和《冬季被裝攜行擺放標準示意圖》,標準表裡列出從襯衣、襯褲到挎包、水壺等21種物資,示意圖則把背囊從上至下分為6層,依次擺放棉鞋、雨衣、大衣、棉被、床單和棉帽、長襯褲和內褲,左右兩邊的耳袋裡,則分別裝上迷彩膠鞋、洗漱用品。

    同時,根據實戰需要把防毒面具、圖上作業工具等從背囊裡拿出來,防毒面具仍然背在身上,圖上作業工具裝進專門的作戰包裡。

    就在同一天,駐遼南某摩步團組織高強度遠距離奔襲訓練,參訓官兵也被揪出了與某炮兵旅類似的「小辮子」。

    隊伍機動出營區沒多遠,前方不同方向突然出現幾十個靶子。電臺裡傳來團長李峰的緊急命令:「迅速整理裝具,補充槍枝彈藥,準備投入戰鬥!」

    可是,此時各連的戰備子彈早已裝在車上拉走了,子彈袋裡空空如也。赤手空拳的官兵們面面相覷,不知如何是好,只能如實向團長報告。

    「戰備子彈是幹什麼用的?為啥不發放?」面對團長的質問,營連指揮員只得承認:「以前緊急拉動一直都是這樣搞的。」 

    「演練是為了打仗,仗怎麼打,兵就怎麼練!」李峰團長當機立斷,命令迅速發放子彈,把部隊帶到射擊地域,採取臥、跪、立三種姿勢,完成對不同目標的射擊。

    「訓練是戰爭的預演,今天訓練走過場,明天打仗就會吃大虧。」這兩件事情不大,卻引起陸軍第39集團軍領導的高度關注,他們迅速組織力量對各單位冬訓攜行物資開展檢查,責令有關部門補齊了戰士背囊裡缺少的物品,調整不符合實戰要求的物資配載,確保各項作戰行動的物資儲備真正符合戰時要求。

    野炊有煙火,炊事班集體「陣亡」

    在寒風呼嘯的林海雪原裡連續機動20個小時後,某工兵團二連來到一個山腳下宿營。

    炊事班立即埋鍋造飯,嫋嫋炊煙伴著飯菜的香味兒飄出老遠,令飢腸轆轆的官兵垂涎欲滴。就在這時,電臺操作員突然收到一份加急電報:由於野炊煙火過大,炊事班暴露目標,集體「陣亡」!

    吃一塹,長一智。二連炊事班的警惕性提高了,第二天午飯時,他們把鍋灶支在遠離陣地的地方。可沒想到的是,火還沒升起來就被告知:「你們已闖入敵防禦區!全班被『生擒活捉』。」

    「野外炊事保障同樣是戰鬥行動,若忽視了戰場要求,戰時就會付出血的代價!」上級考核組警告說。

    秉持這樣的理念,瀋陽軍區各部隊在冬訓場上一次次亮出「紅燈」,引導部隊改變野戰條件下炊事裝備和人員訓練模式,對搞好偽裝、消除煙塵、減小熱輻射提出嚴苛要求,逼著部隊提高戰場安全意識。

    有一天,某團四連展開對陣地防禦之敵進攻戰鬥演練。連續三晝夜,紅、藍雙方你來我往,圍繞嚴寒條件下機動行軍、野戰生存、後裝保障等課題展開對抗演練。

    司務長閆文清說,師團兩級冬訓考核組嚴密監視「戰場態勢」,炊事人員只能採用制式給養器材、自製野戰食品等保障方式,在沒有熱輻射的情況下保證供得上、吃得飽。

    臨近晚飯時間,上級下達燈火管制命令,閆文清從副食箱內拿出一袋袋自熱式野戰食品,分發給參訓官兵。眼見著一把雪、一塊冰竟然成了「柴禾」,放進食品袋內,一會兒工夫,裡面就出現了熱氣騰騰的紅燒肉盒飯,色香味俱全。

    儘管保障官兵們吃的不錯,司務長閆文清還是在演練中被上級亮了不少「紅牌」和「黃牌」。

    陸軍第16集團軍軍長高光輝說,長期不打仗,讓一些後勤保障人員滋生出不少「和平積習」,比如「敵人打進來了,炊事班還在做飯」、「明明是敵人陣地,送飯車還是硬要通過」等,這些毛病打起仗來要吃大虧!

    冬訓中,全區部隊後勤保障人員對照實戰找差距,按照「完成一個課目,總結一批成果,完善一次方案」的思路,對不同天候和地域條件下容易出現的上百種情況進行梳理、歸類,逐一找到了最佳解決方案。

    肉眼看不見,可無人機看得一清二楚

    某通信團指導員陳仁輝多次帶領連隊參加冬訓,每次都表現很突出。可就在幾天前,他卻受到團指揮所領導的嚴厲批評。

    原來,連隊奉命構設某新型通信指揮車半地下掩體,冰天雪地中戰士們一鍬下去,只能鑿出一個白點,任務困難重重。沒有挖到規定深度,陳仁輝就收了兵。結果,某新型通信指揮車被「敵」無人偵察機發現,遭到「敵」精確制導武器的毀滅性打擊。

    事情過去一周多,團領導的批評仍然在陳仁輝耳畔迴響:「只有隱蔽保存自己,才能更好地消滅敵人。作為一名指揮員,必須牢記這個道理,絕不能圖一時省事而遭滅頂之災!」

    讓陳仁輝更難以忘記的,還有一夜之間從陣地上全部消失的各色旗子。過去,這些不同顏色的旗子在冬訓場上代表紅藍雙方戰車、指揮所,如今代替它們的是與現地景觀一致的掩體、機動指揮所,儼然一個「地下城堡」。

    冬訓督察組的緊盯,讓各種「假把式」無處藏身。陳仁輝所在集團軍後勤部在冬訓中下發了《工事偽裝手冊》、《人員偽裝需知》、《武器裝備偽裝細則》等11份規範性文件,要求所屬部隊從實戰出發進行隱蔽偽裝,努力做到「天上看不見,地上難發現」。

    不久前的一天,長白山腹地某陌生地域氣溫降至零下22攝氏度,某炮兵團經過三天兩夜緊急構工和精心偽裝,眾多火炮、突擊炮、大型運輸車等重型裝備全部進入地下、半地下掩體,一張張雪地偽裝網讓指揮所和保障車輛與雪野融為一體,官兵們心想:「這下藍軍肯定沒轍了。」

    然而,數公裡外的指揮方艙內,該團所在師保障部戰勤科參謀關殿新,將無人機上熱成像偵察系統回傳的實時畫面投影在大屏幕上,把洋洋得意的官兵們驚得目瞪口呆:一個個肉眼難以發現的目標,在熱成像偵察系統面前暴露無遺,該團人員、裝備的數量和隱蔽地點在大屏幕上一目了然。

    團長齊瑞臣說:「我們現在請來的還只是師裡的偵察力量,如果遇上具備紅外偵察、合成孔徑雷達偵察、衛星偵察等多種偵察力量的『強敵』,那麻煩就更大了!」

    官兵們如坐針氈,各營連對照構工偽裝暴露的問題獻計獻策,想出了100多個「金點子」,其中管制電磁信號、地下工事披上隔熱偽裝網、放置角反射器等5類17種招法被上級推廣。

    炮火不停,搶修裝備還得進行

    1月14日,陸軍第40集團軍的裝備保障演練正在瀋陽軍區某訓練基地開展得如火如荼。

    激戰中,電臺裡傳來緊急呼叫:「03,我是09,一輛給養車戰損,請求維修支援!」

    但「09」所在高地炮彈不斷落下,擔任搶救搶修組長的集團軍修理營營長高峰急了眼,操起電話喊道:「炮火還在繼續,我怎麼上得去!?」那邊也不客氣:「仗結束了再修裝備,那還有啥用處?」

    高營長這邊剛放下電話,那邊指揮部命令又來了:「1號高地附近兩輛坦克、1輛輪式車輛遭『敵』炮火毀傷,命令你部立即趕赴現場搶修!」

    「上!」高峰營長只好冒著槍林彈雨帶上搶修搶救車,駛向毀傷裝備所在高地。硝煙中,他們把受損裝備拖至20米開外的隱蔽地帶,立即開始搶修。

    一聲巨響,一枚炮彈落在搶修點附近,爆炸的衝擊波把兩名修理工掀倒在地。在場的人都驚呆了,兩名修理工一身塵土,好在只是頭部受了些皮外傷,並無大礙。

    炮火沒有減弱的跡象,短短十幾分鐘,就有4發炮彈落在搶修點周圍。望著3輛修好的受損裝備呼嘯著重新投入戰鬥,帶人快速撤出的高營長長出了一口氣,滿臉苦笑地說:「當兵20多年了,大小演習也參加過幾十次,但離炮火這樣近搶修裝備,還真是頭一回!」

    實戰化練兵,不能怕出安全事故

    不久前,瀋陽軍區某摩步旅組織的嚴寒條件下戰術綜合演練在遼北某複雜山林地域打響。藍軍10多個電磁幹擾分隊同時向紅軍發起進攻,紅軍指揮中樞當即癱瘓,各級指揮員成了「聾子」和「啞巴」。

    紅方也不甘示弱。他們運用「一鍵雙機、快改快通」等戰法多網交替指揮,不斷與藍方周旋,依靠「電磁遊擊戰」,始終保持了對部隊的實時指揮。

    激戰中,右翼攻擊群的一輛坦克前進途中滑進冰潭。裝備搶修人員趕到後,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總算把坦克拖出來,但裝備已經出現嚴重機械故障,駕駛員和兩名乘員的頭部、膝蓋受傷。

    演習出現了多年不見的安全事故。機關有人向旅領導吹風,建議把演練的節拍放慢一些、難度降低一些,免得「年初出事,一年白幹」。

    「繼續演練,加大難度!」旅長李寶東和政委曲升雲的意見不謀而合,他們迅速向右翼攻擊群下達命令:「6號高地發現『敵』一個加強營,命你群迅速合圍,限1小時內到達並組織攻擊戰鬥!」

    坦克分隊機動途中,一個40多度的山坡橫亙在面前,已經超過訓練大綱規定的坦克爬坡安全角度,稍有不慎就會車毀人亡。但如果此時繞道前行,肯定會貽誤戰機。

    「訓練就是打仗,平時避風險,戰時會更危險。」正當官兵們猶豫不決之時,電臺裡傳來命令:「左右通路被炸毀,坦克群迅速爬坡通過衝上高地!」

    軍令如山。四級軍士長王來達是頭輛坦克的駕駛員,這位特一級駕駛員參加大大小小演習上百次,卻是頭一次遇到如此高難的演練課目。他心一橫,駕駛著坦克向山頂衝去。

    山坡上凹凸不平,結滿冰碴,履帶不停打滑。炮彈落在附近,炸飛的碎石濺在坦克上噼啪作響。王來達減小油門,增大履帶與地面的摩擦力,並不斷與車長溝通修正方向,使坦克平穩行駛。15分鐘後,坦克群全部越過「鬼門關」,成功引導步兵佔領了高地。

    冬訓中,瀋陽軍區某摩步旅把過去不敢練的40多個課目搬進險境絕地,14種武器彈藥全部在嚴寒環境下實現精確打擊,某型新特彈藥首次在冰天雪地實射檢驗中打出好成績,10多項戰訓法和20多種革新成果接受了演習檢驗。

    信息化裝備價值昂貴,但不能是「嬌小姐」

    去年以來,陸軍第40集團軍建立起橫向互聯、縱向互通的信息指揮系統,他們決定藉助冬訓,來檢驗這套系統在嚴寒條件下的實戰能力。

    前兩天,演練地區室外溫度降到零下20攝氏度。裝備拉到野外調試時,指揮車上的電腦無法開機。車內加熱後,系統運行存在反應速度慢、接收無線數據成功率不高、通信距離縮短等問題。

    有些單位開始犯嘀咕:信息化裝備價值昂貴,好像「嬌小姐」,林海雪原氣候惡劣,不安全因素多,萬一出個啥事,弄壞了這些寶貝疙瘩,怎麼向上級交代? 

    「裝備配發下來就是讓訓練的,誰能預料未來戰爭是在什麼天氣打響?」集團軍黨委「一班人」的命令擲地有聲,「哪裡溫度低,就在哪裡練兵,並且要從難從嚴設計信息化條件下作戰演練課題。」

    很快,集團軍所屬部隊立即打開庫房,把全部指揮控制裝備拉出營區,開展野戰生存訓練,進行裝備效能測試。一切準備工作剛剛就緒,集團軍就下達了演練課題。

    受領演練課題後,某旅首長機關從方案擬制到組織戰術推演,著實下了一番功夫,上下都覺得成竹在胸。

    然而,演練一開始,旅後指的電臺車只發出兩道指令,「敵」精確武器便將其摧毀。他們迅速命令應急通信保障方艙火速馳援指揮所,可方艙開設後不到15分鐘又遭到強電磁幹擾,通信再次中斷。

    比後指更慘的是預指。演練剛剛過半,一道「敵」情通報把預指調動到30多公裡外,一干人馬行至某山谷時,無線電通信遭到不明幹擾,無法進行通聯。指揮員拿出地圖一看頓時驚呼:「我們被『涮』了,附近是礦山,有磁性幹擾!」

    最受煎熬的是擔負主攻任務的兩個營,一天之內遭受網絡攻擊、電磁幹擾等13個波次「大考」,官兵們運用通信方艙信道調度、路由探測儀偵測等手段一一應戰。演練結束時,1名報話兵累得暈倒在地。

    演練晝夜連貫實施,在強電磁幹擾下,集團軍2號指揮網「失靈」,被迫轉入備用信道通聯。預指通信樞紐節點被「摧毀」,指揮部採用3種預先準備的通信手段才得以繼續指揮。

    官兵們也想法設法應對嚴寒。一些部隊採取提高燃油、潤滑油指標的方法,解決車輛啟動、天線升降問題。還有的採用包裹、遮蓋方法,給各種電臺、車載通信裝備加裝防寒棉罩,為各類耳機話筒、電池製作保暖護套,提高它們的低溫工作能力。

    據了解,全區部隊針對冬季信息化條件下作戰中部隊機動變化多、電磁環境複雜化、參戰力量多元化的實際,集中破解加強機動通信訓練、抗幹擾訓練等數十個重難點問題,錘鍊了指揮控制系統和信息化主戰裝備在嚴寒條件下的作戰能力。

相關焦點

  • 瀋陽軍區冬訓創數十種新戰法 不再只練「鐵腳板」
    冬訓年年搞,今年大不同。春節前夕,記者踏訪位於林海雪原的瀋陽軍區部隊多個冬訓場,一些信息化含量高、未來打仗急需的新內容成為練兵重點。瀋陽軍區領導告訴記者,軍區各級緊貼實戰創新組訓模式,改革訓練內容,使冬訓實現了「從練『鐵腳板』到練信息化、從注重傳統課目到突出網聚能力、從適應嚴寒到突出打仗」的三大轉變。
  • 中部戰區總醫院
    11月7日下午,中部戰區總醫院成立大會在原聯勤保障部隊武漢總醫院(原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總醫院)召開,正式宣告了中部戰區總醫院的誕生。根據指令,原聯勤保障部隊武漢總醫院、原解放軍第161醫院以及位於武漢各軍隊院校的門診部共同成立中部戰區總醫院,並在原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的基礎上更名組建。
  • 解放軍五大戰區空軍司令員及政委名單公布
    解放軍五大戰區及戰區軍種機關調整組建完成之後,官方媒體近日漸次披露各戰區調整組建後將領任職信息。據澎湃新聞2月6日報導,澎湃新聞記者從空軍政治部出版的《空軍報》獲悉,東南西北中五大戰區空軍司令及政委曝光,分別為: 原瀋陽軍區空軍司令員丁來杭中將已出任新組建的北部戰區空軍司令員,原濟南軍區空軍政委白文奇中將已經出北部戰區空軍政委;原南京軍區空軍司令員黃國顯中將已經出任新組建的東部戰區空軍司令員,原南京軍區空軍政委劉德偉已出任東部戰區空軍政委
  • 五大戰區總醫院全部成立
    「醫學界」於11月8日報導了中部戰區總醫院成立的消息。根據中央軍委指令,原聯勤保障部隊武漢總醫院、原解放軍第161醫院以及位於武漢各軍隊院校的門診部共同成立中部戰區總醫院,並在原廣州軍區武漢總醫院的基礎上更名組建。另據瀋陽廣播電視臺報導,原瀋陽軍區總醫院和原解放軍第202醫院已正式合併組建北部戰區總醫院。
  • 中國五大戰區示意圖曝光 解放軍五大戰區劃分圖
    論面積西部戰區相當大  根據圖片可見,西部戰區基本由原成都軍區、蘭州軍區合併而來。2月2日,《人民日報》刊發題為《西部戰區陸軍:闊步啟程再出發》的報導稱,「西部戰區陸軍部隊來自原蘭州、成都兩大軍區。」根據人民日報客戶端消息,西部戰區聯合指揮部駐地在成都。
  • 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管轄省份範圍、駐地及兵力(圖)
    西部戰區:由原成都軍區、蘭州軍區合併而成(剔除雲、貴兩省),司令部駐蘭州。領導和指揮四川、西藏、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和重慶的所屬武裝力量。  北部戰區:轄東三省加內蒙古(即原瀋陽軍區轄區加內蒙古),司令部駐瀋陽。領導和指揮遼寧、吉林、黑龍江和內蒙古的所屬武裝力量。
  • 中部戰區陸軍基層部隊爭當「大功三連」式連隊
    新華社石家莊7月4日電(李清華、楊慶民)6個基層先進連隊和4名先進個人4日向中部戰區陸軍團以上黨委書記匯報學習「大功三連」取得的成果,引起熱烈反響。這是中部戰區陸軍開展「學系列講話、育『四有新人』、建『四鐵』部隊」活動取得紮實成效的縮影。  「大功三連」學講話、信講話、用講話的典型經驗在中部戰區陸軍基層部隊得到廣泛實踐。
  • 原瀋陽軍區裝備部長高潮少將任北部戰區副參謀長
    高潮 資料圖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從《解放軍報》獲悉,原瀋陽軍區裝備部部長高潮已任北部戰區副參謀長。  3月3日出版的《解放軍報》頭版刊發《中流擊水勇奮楫——軍隊代表委員熱議全面實施改革強軍戰略》一文,其中,全國人大代表、北部戰區副參謀長高潮參與發言。  高潮在上述發言時強調,強國必強軍,強軍要改革。
  • 北部戰區陸軍四大集團軍曝光 李橋銘少將任司令
    【環球網綜合報導】據山東電視臺報導,2月8日,北部戰區陸軍司令員李橋銘、政委徐遠林等分別向16、26、39、40集團軍基層官兵拜年,向他們致以節日問候。公開資料顯示,李橋銘(1961.4)是河南偃師人,1976年參軍。
  • 軍隊文職的「東西南北中」戰區,哪個適合你?
    在招考職位表中,許多招考崗位會提到「戰區」二字,比如「東部戰區某部隊」、「中部戰區某部隊」等,那麼戰區到底是什麼,不同戰區在軍隊文職招考中又有什麼區別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分享一下~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 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瀋陽總醫院緊急救治腦出血排長
    來源:軍報記者-北部戰區 作者:特約記者白天任、劉童 責任編輯:劉守金近日,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瀋陽總醫院緊急抽調神經外科專家前往海城中醫院,為一名突發性腦出血的排長進行治療,成功挽救了排長生命。當日下午6時許,北部戰區陸軍某旅的排長小唐在下午訓練時突然發病,出現呼吸急促、神志不清、噁心嘔吐等狀況,不時便陷入深度昏迷。由於駐地沒有軍隊醫院,在救治無效的情況下,部隊領導派專人護送唐排長前往當地中醫院進行搶救。經檢查唐排長的情況非常嚴重,當地醫院無法為其進行相關手術,部隊緊急與瀋陽聯勤保障中心瀋陽總醫院取得聯繫,申請抽調專家前來對唐排長進行救治。
  • 軍隊文職的「東西南北中」戰區介紹及招考情況分析→
    在招考職位表中,許多招考崗位會提到「戰區」二字,比如「東部戰區某部隊」、「中部戰區某部隊」等,那麼戰區到底是什麼,不同戰區在軍隊文職招考中又有什麼區別呢?本期我們就來一起分享一下~2016年2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五大戰區成立大會在北京舉行。
  • 軍委總部近期來了哪些新人:兩名戰區級空軍將領履新
    「八一」建軍節前後,解放軍及武警部隊人事變動信息頻繁釋出。在本輪夏季調整中,軍委總部機關也有不少重要崗位迎來新人,其中不乏戰區級將領換防。  例如,在軍委總部中兩個由軍委委員擔任一把手的部門軍委聯合參謀部、軍委政治工作部,近期都有新鮮血液注入。
  • 原54軍軍長石正露任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圖)
    石正露官方消息近日披露,中部戰區陸軍原第54集團軍軍長石正露少將已升任北部戰區副司令員兼參謀長。據貴州茅臺集團《國酒茅臺》報消息,2017年7月17日至21日,貴州茅臺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明燦率隊到吉林、遼寧開展軍企共建活動,走訪了北部戰區總部、北部戰區陸軍某集團軍等部隊,與官兵們開展座談。《國酒茅臺》報(原名《茅臺酒報》)創刊於1986年10月,隸屬貴州茅臺集團公司黨委領導。
  • 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與駐訓軍兵種部隊聯合互動施教
    原標題: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與駐訓軍兵種部隊聯合互動施教優質資源共享激活教育課堂「在排長郭忠田指揮下,志願軍官兵巧借地形進行戰鬥,殲敵200多人,我軍無一傷亡。受這個戰例啟發,我們創新戰法,破解多個訓練難題……」近日,在東部戰區空軍某場站「向戰而行」戰鬥故事分享會上,來自火箭軍某部的幹部王鑫登臺,講述學習抗美援朝戰爭中葛峴嶺阻擊戰的體會,引發官兵共鳴。隨著練兵備戰深入推進,多軍兵種部隊聯演聯訓成為常態。該場站每年都有不少其他軍兵種部隊前來駐訓,不同單位官兵面對面交流學習的機會明顯增多。
  • 東部戰區陸軍總部駐福州 五大戰區居首
    據東部戰區陸軍機關報《人民前線報》披露,1月24日,東部戰區陸軍在福州舉行成立大會。陸軍司令員李作成將軍旗授予東部戰區陸軍司令員秦衛江、政委廖可鐸。《人民前線報》是原南京軍區機關報,此次軍改中,大軍區撤銷,該報轉隸東部戰區陸軍。
  • 原南京軍區總醫院網站已經更名為東部戰區總醫院網站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11月8日查詢發現,原南京軍區總醫院網站已經更名為東部戰區總醫院網站,網站首頁掛出「熱烈祝賀東部戰區總醫院成立」字樣的浮動信息公告。網站版權所有已變更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東部戰區總醫院。
  • 軍改後,2020年解放軍「五大戰區」機構編制詳解!
    3.派駐機構:東部戰區紀委+東部戰區軍事法院+東部戰區軍事檢察院+東部戰區軍事審計局4.所轄部隊:陸軍第1集團軍+陸軍第12集團軍+陸軍第31集團軍+海軍東海艦隊航空兵+海軍上海保障基地+海軍舟山保障基地+海軍福建保障基地+海軍上海寶山水兵訓練基地+空軍漳州指揮所+空軍上海指揮所+空軍福州指揮所+火箭軍第52基地+6省市武警總隊+東部戰區戰略支援部隊5.所轄
  • 五大戰區成立後,首任司令員分別來自哪個軍區,誰最先晉升為上將
    南部戰區首任司令員:王教成晉升上將時間:2014年7月南部軍區是由原來的廣州軍區和成都軍區大部分合併而成,主要防禦南部,南部戰區是唯一擁有兩個海軍陸戰旅艦隊的戰區,其中還有南海艦隊。南部戰區首任司令員是王教成將軍,王教成將軍在擔任南部戰區司令員之前擔任的是瀋陽軍區司令員。2014年7月,時任瀋陽軍區司令員的王教成由中將晉升為上將軍銜。
  • 軍報追蹤報導北部戰區陸軍某部百名「提幹生」成長情況
    記者前不久對北部戰區陸軍某部近百名「提幹生」成長情況進行了追蹤調研發現,盧志新於他們更像是一面多稜鏡,折射出了「提幹生」們在堅守什麼、在追求什麼、在期盼什麼。「這些年,很多人都說『提幹生』沒有發展後勁,我們先不去管究竟有沒有發展後勁,只問一點:我們要那麼多後勁幹什麼?」頗有見地的宋東光曾專門做過一個統計:自己所在單位現任師、團職領導幹部中,軍校生佔83.1%(含戰士考學和地方青年考學),「提幹生」佔4.2%,國防生佔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