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經濟學家阿馬蒂亞·森獲德國書業和平獎

2021-02-07 光明數字報

    八十六歲的印度經濟學家和諾貝爾獎得主阿馬蒂亞·森(AmartyaSen)獲得了2020年度的德國書業和平獎。

    評委會上周在柏林表示,森數十年如一日,致力於全球公正問題的研究,這些工作的重要性如今更甚以往。

    森生於西孟加拉的寂鄉,獲劍橋大學三一學院博士學位,後在印度、英國和美國任教,1998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他對饑荒與政治的研究尤其重要。「飢餓是指一些人未能得到足夠的食物,而非現實世界中不存在足夠的食物。」森在1981年的《貧窮與饑荒:論權利與剝奪》一書的開篇這樣寫道。

    他對「未能得到」和「不存在」加了著重號,以示強調。而不能得到往往是因為無權得到,無權得到則是因為在權利體系中被剝奪了得到的權利。

    森說,在面對饑荒問題時,我們不能「只考慮到實際中存在著什麼東西,而不考慮誰在控制著這些東西」(王宇和王文玉譯文)。他把饑荒看作權利的喪失,而權利的失敗意味著政策的失敗。因此,饑荒是經濟災難,而不只是糧食危機。

    森的其他著作,如《倫理學與經濟學》《身份與暴力》《集體選擇與社會福利》《論經濟不平等》《再論不平等》《以自由看待發展》和《慣於爭鳴的印度人》等,也已在中國出版。

    2020年德國書業和平獎的頒獎典禮將於10月18日,即法蘭克福書展的最後一天,在美因河畔法蘭克福的聖保羅大教堂舉行。森屆時還將得到獎金兩萬五千歐元,現合人民幣二十萬元。

    德國書業和平獎創辦於1950年,由德國出版商和書商協會每年評選,用以表彰對促進不同國家和人民之間互相了解有突出貢獻的文化人士。

    去年該獎的得主是巴西攝影師塞巴斯蒂昂·薩爾加多(SebastiãoSalgado)。

    (康慨)

相關焦點

  •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阿馬蒂亞·森《正義的理念》面世
    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唯一東方學者)的最新力作!推進世界上的正義和消除不可容忍的非正義是一個全球性問題,也是中國亟待解決的問題。看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如何分析,如何在不摧毀體制的前提下改善人們的生活。【書籍信息】書名:《正義的理念》作者:[印]阿馬蒂亞·森出版社: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定價:58.00元上市時間:2012.6【作者簡介】阿馬蒂亞·森(Amartya Sen),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 獨家|黃有光:哪些華人經濟學家與諾獎失之交臂?
    : 哈佛大學與麻省理工學院的三位學者:Abhijit Banerjee 【印度出生】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Cambridge, USAEsther
  • 三名經濟學家因減貧研究成果獲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這是10月14日在瑞典斯德哥爾摩瑞典皇家科學院拍攝的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新聞發布會現場。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新華社斯德哥爾摩10月14日電(記者和苗)瑞典皇家科學院14日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授予阿比吉特·班納吉、埃絲特·迪弗洛和麥可·克雷默三名經濟學家,以表彰他們在減輕全球貧困研究領域作出的突出貢獻。
  • 拍賣的「新形式」獲 2020 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兩美國學者獲此殊榮
    他指出,這兩位經濟學家奠定了拍賣理論及其應用的基礎,他們參與了對1993年美國電信管理當局首次拍賣國內無線電頻率的設計,這一設計後在全球得到應用。他表示,現在,拍賣已成為管理的一種「全能工具」。 2020年度諾獎各獎項均名花有主 這樣,本年度諾貝爾獎各獎項得主名單公布完畢。
  • 2018出版新星、書業年度評選翻譯獎揭曉
    8月22日晚,由《出版人》雜誌主辦的「出版人之夜暨出版新星、翻譯獎頒獎典禮」在京舉行。百餘位中外出版人、學者、譯者光臨現場,共同見證了這場中外出版界交流的盛會。典禮現場頒發了「書業年度評選·翻譯獎」與「2018出版新星」兩項大獎。「書業年度評選·翻譯獎」是國內首個由出版行業媒體設立的專業翻譯獎項。
  • 「窮人的經濟學家」—— 經濟學的良知
    65 年後, 這個昔日的孩子因為他對經濟學的貢獻而被授予了1998 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 成為第一個獲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亞洲人, 他就是阿馬蒂亞·森( Amartya Sen) 。森生於印度的孟加拉灣, 在印度完成他的學士學位後便赴英倫求學。
  • 書業觀察|德國書業協會何以起訴網店打折促銷:圖書定價制度
    2020年1月,德國書業協會就一紙訴狀將eBay告上法庭,控告其在2019年的聖誕季打折銷售定價圖書。對書的打折促銷和低價競爭,這在德國違反了一條已經有百年多歷史的規則——圖書定價制度。而這個圖書定價制度,在英國、法國等許多國家都實行過。
  • 美國諾貝爾經濟學獎第一人薩繆爾森逝世
    199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阿馬蒂亞·森 挪威經濟學家霍韋爾莫因提出驗證經濟理論的方法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法國經濟學家阿蘭因市場理論和高效利用資源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 糧食計劃署獲諾貝爾和平獎
    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公布:授予世界糧食計劃署(WFP),以表彰他們為改善受衝突影響地區的和平條件作出的貢獻。關於諾貝爾獎諾貝爾獎是指根據諾貝爾1895年的遺囑而設立的五個獎項,包括:物理學獎、化學獎、和平獎、生理學或醫學獎和文學獎,旨在表彰在物理學、化學、和平、生理學或醫學以及文學上「對人類作出最大貢獻」的人士;以及瑞典中央銀行1968年設立的諾貝爾經濟學獎,用於表彰在經濟學領域傑出貢獻的人。
  •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獲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
    據諾貝爾官方網站消息, 2015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於當地時間13點(北京時間19時)揭曉。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安格斯·迪頓因在消費、貧窮和社會福利方面的貢獻獲獎。安格斯·迪頓(Angus Stewart Deaton),1945年10月19日出生在蘇格蘭愛丁堡,是一位微觀經濟學家。
  • 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 兩位美國經濟學家獲獎
    騰訊財經訊 北京時間10月12日下午,2020年諾貝爾和平獎正式揭曉!據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消息,保羅·米爾格羅姆(Paul R. Milgrom)和羅伯特·B·威爾遜(Robert B.Wilson)被授予2020諾貝爾經濟學獎,其原因是改進了拍賣理論和新拍賣形式的發明。
  • 「書業年度評選·翻譯獎」揭曉
    海外網電(楊 帆)由《出版人》雜誌主辦的「出版人之夜暨出版新星、翻譯獎頒獎典禮」日前在京舉行。本屆「書業年度評選·翻譯獎」分文學、社科兩大類,獲得文學類獎項的是王曄翻譯的《尤斯塔·貝林的薩迦》(復旦大學出版社)與陶澤慧翻譯的《偷書賊》(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新經典文化),獲得社科類獎項的是胡翠娥翻譯的《思想史:從火到弗洛伊德》(譯林出版社)和周欣宇翻譯的《當代弗蘭肯斯坦:誤入歧途的現代科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餘淼傑教授獲2018年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
    近日,中國青年經濟學者論壇學術理事會和學術委員會公布了「中國青年經濟學家優秀論文獎」的2018年度獲獎論文。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餘淼傑教授獨作論文:《中國的貿易自由化與製造業企業生產率》(《經濟研究》2010年第12期刊)獲這一殊榮。
  • 改進拍賣理論和發明新拍賣形式 兩美國經濟學家獲諾貝爾經濟學獎
    北京時間10月12日,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揭曉。據諾貝爾獎委員會官網消息,兩位來自美國,且同為史丹福大學教授的經濟學家保羅·米爾格羅姆和羅伯特·威爾遜被授予202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獎理由是他們「改進了拍賣理論和發明了新拍賣形式」。
  • 德國書業統計數據發布,2020法蘭克福書展備展中
    雖然德國書店停業的幾周導致銷售額降至全年最低點,但出版社和書店依然對後半年的銷售情況保持樂觀。在過去的幾周中,圖書行業在持續減少虧損。從四月中旬書店恢復營業一直到六月底,書業的虧損比例已經從14.9%減少到了8.3%;實體書店上半年的營業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13.9%(四月中旬的數值是21.1%);少兒書則實現了盈利。7月8日,德國書業協會發布了相關的經濟數據。
  • 詩人露易絲·格麗克獲諾貝爾文學獎,多年陪跑的村上春樹還有希望
    露易絲·格麗克(Louise Glück,1943— ),美國桂冠詩人,生於一個匈牙利裔猶太人家庭,1968年出版處女詩集《頭生子》,至今著有十二本詩集和一本詩隨筆集,遍獲各種詩歌獎項,包括普立茲獎、國家圖書獎、全國書評界獎、美國詩人學院華萊士·斯蒂文斯獎、波林根獎等。
  • 書業觀察|書店關門、亞馬遜不送書⋯⋯德國書業如何面對疫情
    3月11日,德國大大小小的劇院宣布取消4月19日之前的所有演出,其他活動,如各類圖書集市、講座、工作坊也悉數取消。3月17日,默克爾總理少見地發表了電視講話,所有學校和幼託機構關閉至復活節,除了藥店、日用品店、超市、快遞站等民生相關的營業機構之外,其他商店也都停業,包括遍布德國街頭巷尾、幾乎每個地鐵站都有的書店。
  • 俠客島:六位諾獎得主同臺談中國,都講了什麼?
    這次聽會,索性來了個諾貝爾經濟學獎主題。一天六位諾獎得主,在只容得下數十人的小會議室,每人半小時,到點鈴響,換下一位。哪怕神往已久的阿馬蒂亞·森,也要顫顫巍巍走下臺去當觀眾。 一天信息量很大,但幾乎每個人都談了中國。不妨以此為主題,我儘量簡短點,你們儘量耐心點。
  • 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獲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
    人民網伊斯蘭瑪巴德10月10日電 (記者 楊迅)為女童爭取教育權而遭塔利班槍擊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和印度兒童人權活動家薩蒂亞爾希10日獲得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獎委員會表示,兩人之所以獲獎,是因為他們幫助受壓迫的年輕人進行抗爭,並為兒童爭取受教育的權利。
  • 郭一鳴:馬拉拉獲和平獎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
    核心提示:十月十日,2014諾貝爾和平獎塵埃落定,年僅17歲的巴基斯坦女孩馬拉拉成為2014年諾貝爾和平獎的獲得者之一。 鳳凰衛視11月1日《環球人物周刊》,以下為文字實錄: 馬拉拉獲諾貝爾和平獎 成諾獎最年輕得將者解說:她是一個花季少女,卻擁有成為政治家的遠大理想,小小年紀,卻已是巴基斯坦首位國家和平獎的得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