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
從近5年的爆款名字中,我們可以看出如今的取名風潮悄然發生了變化,父母越來越注重孩子名字內涵文雅。
小區一位媽媽給我們分享了自家在給孩子取名的軼事。丈夫看到可愛的女兒出生之後,絞盡腦汁想要給孩子一個美好的名字,經過深思熟慮,丈夫給女兒取名"念姝",他認為這個名字特別文雅,適合女孩子的氣質。
之後他和妻子說的時候,妻子嘲笑了他不會取名字,說了句"也不看看你姓啥"。丈夫才反應過來,自己姓白,孩子的名字"白念姝"念起來諧音"白念書",妻子說孩子叫白念姝將來白念書那可咋辦。
現在很多年輕的父母都期望給孩子取一個好聽又文雅的名字,卻忽略了一些"諧音梗"。
給孩子取名字時,父母要特別注意諧音或有其他含義,容易讓孩子被其他小朋友起外號,被嘲笑,這會讓孩子自卑。
比如沈晶冰對應"神經病"、朱達昌對應"豬大腸"、吳仁耀對應"無人要"。
名字是跟著孩子一輩子,外號也會對孩子的成長造成影響,容易讓孩子覺得自卑,不利於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也可能讓孩子對父母存在怨恨,影響親子關係。
荊州曾有一位男孩叫"武發春",諧音是"我發春",在上小學和初中的時候,當時還沒有被同學嘲笑,所以成績很不錯,中考也如願取得了好成績,進入了重點高中讀書,而在高中的時候,他因為名字的諧音,不斷被同學嘲笑,他的內心受到了傷害,靜不下心學習,也不願和同學走太近,本可以考一本學校的是他,考試失利,只考取了三本線。
名字是孩子的第一印象,也可以說名字是孩子的一個代表,如果沒有好名字,會對孩子的學習、工作和生活造成影響。
在老一輩看來,取名不是隨便想想就可以的,這可是一件大事。在孩子取名字之前,老一輩會拿孩子的生辰八字去算一下命,查查五行缺什麼,再來給孩子確定最後的名字。
還有的老一輩認為年幼的孩子取名字最好不要和祖輩的名字有重疊,單字或諧音都儘可能地避免。
比如戚薇女兒,戚薇丈夫李承鉉去給女兒取名字的時候,原本打算給孩子取名李戚薇,戚薇聽後立馬拒絕了,原因是上一輩和下一輩不能叫一樣的名字。
那麼家長該如何給孩子"取名"?
名字的確是很重要,那麼擔任取名重任的家長自然不能兒戲,那麼家長應該如何才能給孩子取個好名字呢?
1、避開生僻字。有的家長為了文藝或顯得文化,總是絞盡腦汁去找生僻字,雖然顯得文藝,卻會給孩子帶來困擾,特別是辦事很麻煩,很難找到孩子的名字;旁人也無法直接說出孩子的名字,影響交際。
2、注意"諧音"。取名需要注意的諧音,這很容易成為孩子取外號的一個依據,容易讓孩子對自己的名字感到自卑或是產生厭惡,取名要考慮方言和姓氏,這個很重要。
3、參照古詩詞。古詩詞文化匯聚傳統精髓,有的單字不僅是好聽,含義也特別美好,像是姝、淑,這樣有豐富內涵的名字才是更好的選擇。但是在取名字的時候,也要特別注意諧音。像"念姝"這兩個字讀起來就很文雅,但是加上姓氏白,讀起來就容易讓人笑話了。
給孩子取名字的確是個技術活,想要簡單糊弄過去很簡單,但卻會影響到孩子的一生。不用過度追求文藝,有好的寓意就是好名字,家長要避免名字成為孩子的一個痛處。
圖片源自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我是奶嘴媽媽育兒師,在教育孩子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可以來問我,希望我的一點建議能有助你解決帶娃過程中的困惑與煩惱,讓我們的孩子能更好的成長!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我們,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讚或分享給更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