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能代表中國人品質的10句話

2020-12-19 玉面如川水

中華五千年,無數聖人先賢、名士豪傑,為我們留下了諸多或慷慨豪邁或智慧深沉的豪言精語,他們以及他們發自肺腑的話,是中國人的精神命脈與道統所在。下面這10句話,濃縮中國人品質,撐起中國人的氣質。

1、中國氣概:人若犯我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漢書陳湯傳》)

  「犯強漢者,雖遠必誅」,在司馬光《稽古錄》這部惜墨如金的《資治通鑑》簡編本中,除天象天災之外,國政幾乎從略,但司馬光卻以大量的文字記載了漢武帝時代「雖遠必誅」的事實。

  雖遠必誅的前提是被犯,屬於自衛反擊。所以,漢武帝的多數徵伐還是師出有名。國力強盛,則是底氣。

  「兵者,不詳之器」。戰爭對交戰雙方都造成大量犧牲,這是人類的悲哀。不過,當國家間尚存利益、理念的糾紛,人類還不儘是謙謙君子之時,文雖可以化人,但保障依然還需要。

2、中國品格:法乎天地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易經》)

  古人認為,在社會生活中,一個有道德的人,就應當學習和效法自然界生生不息、日新月異的精神,在人生的過程中,自力更生、發奮圖強、不斷前進、勇於拼搏。「自強不息」代表著—種開拓創新的精神,要求不斷地有新的成就。人的一生,只有在這種新的追求中,才能更有意義,才能創造出幸福和安樂。

  「自強不息」是—種積極的人生態度,也是一種人生追求的境界,是對人生意義的深刻認識和理解。—個人只有對生活充滿熱情和信心,才能始終如—地堅持這種生命不息、奮鬥不止的精神。

  「厚德載物」是一種深厚的修養和處世原則。一個有道德的人,應當像大地那樣厚實寬廣,載育萬物、生長刀物。在做人與處世上,心胸開闊、意志高遠,嚴於律己、寬以待人。

  「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精闢地概括了中國文化對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深刻認識和應對方法。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時間的考驗和興衰變化,而一直能穩固地凝聚在一起,並保持一個偉大民族的生機與活力,是同這種深刻認識分不開的。

3、中國操守:窮達不墮

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孟子盡心上》)

  不發達的時候,做好自己就好了,做一個本分人,使自己的修養素質得到提高,盡力而為。發達了,就要廣施善事,為社會多出一份力,多做好事。孟子的話,道出了儒家對於實現自我價值的方法:首先要實現個人的生存和發展,再實現個人對於社會的價值。這就是中國文化的理想所在。

  三國時的諸葛亮,就是這種操守的絕佳例證。他出山之前隱居南陽、躬耕隴畝,雖不得志,卻一直在堅持讀書和思考,不斷地修養自己,這就是「窮則獨善其身」。

  當時來運轉,劉備「三顧茅廬」請他出山打拼一番事業,他又做到了「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幫助劉備「三分天下」,並把蜀國治理得井井有條,這就是「達則兼濟天下」。

4、中國高度:天人合一

天地與我並生,而萬物與我為一。(《莊子齊物論》)

  人的存在和大自然的運作息息相關,萬物的變化,只是自然界的一種現象而已。所以,人應該由自然來觀察一切,把生命放入無限的時間、空間中去體驗。唯有體認自然的常道,超越一切束縛,才能獲得真正的逍遙。

  莊子提倡破除「我執」、順應自然,這對於我們今天這個生活節奏過快的時代,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和意義。

  而破除「我執」、懂得「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道理,以平等心對待他人與自然萬物,認識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就能提升我們的心靈境界,使我們保持一顆淡泊、寧靜的心,不過於在意得失,不在對物的追逐中迷失了本性,做到「風過無聲,雁不留影」。

5、中國格調:本色風流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菜根譚》)

  何謂本色?本色就是平常、本分;何謂風流?風流就是豪放、瀟灑、灑脫、自然。只有大英雄、真名士,才能才敢平常本分、灑脫自然。他們出言吐語、舉手投足、處人行事之間不矯揉、無造作,真乃是本地風光。這就是禪的意味、道的內涵。

  我們常形容一個人英雄本色,這在歷史上有很多,後來儒家出來做官的人,雖做到官至極品,一旦回家以後,仍然是鄉巴佬一個。

  有位歷史上的名人,官至極品,當了幾十年的宰相,退休以後,穿了一件舊衣服,帶了一個傭人,步行出來遊玩。真正有高度修養的人是樸實無華的,這就是「復歸於樸」的道理。

  「唯大英雄能本色,是真名士自風流。」所謂大英雄,就是本色、平淡,世界上最了不起的人就是最平凡的,最平凡的也是最了不起的。換句話說:一個絕頂聰明的人,看起來是笨笨的,事實上也是最笨的;而笨到了極點,就是絕頂聰明。

6、中國氣節:寧折不彎

鐵可折,玉可碎,海可枯,不論窮達生死,直節貫殊途。(南宋汪莘《水調歌頭》)

  人的骨氣,是靈魂的骨頭。一個人必先有靈魂,然後才可能有骨氣。骨氣是骨子裡的東西,它首先是一種氣質、一種人格,然後是一種人格深處的高貴。

  中國第一個有骨氣的文人,無疑是莊周。他以一生在潦倒中的堅守,最終把自己變成了中國文人的一個精神源頭,也為更多的人擺脫生命的庸俗找到了一條可能的途徑。

  塵世是把雙刃劍,可以磨蝕掉人格,也可鑄造出人格。入世的文人,也不乏有骨氣者,如屈原的正道直行。如果沒有莊子,我們從一開始可能就少了一種自由的精神;如果沒有屈原,我們從一開始可能就少了一種偉岸的人格。

  一個人的人格,是因為先有了靈魂,然後才有骨頭。而要把一種人格一直保持下來,保持一生,幾乎都是一種長期的受難。那些把自己的人格一直保持到最後的文人,幾乎無一例外都是命運最悲慘的人,他們的靈魂無一不在精神與肉體的煉獄中把血熬幹,最終只剩下了靈魂和骨頭。而他們靈魂的骨頭,最終構成了中國古典人文精神的脊梁。

7、中國抱負:向道而行

道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孟子公孫丑上》)

  信仰也許看不見摸不著,也許中間充滿無限阻撓,甚至有人終其一生也無法得到。但這樣的「道」值得我們用血、用淚、用生命去追求,因為它是精神的支點,是「人」字不可缺少的一筆。

  真正的勇氣不是好勇鬥狠,而是站在真理一邊,只要是道義之所在,即使面對強權和暴力,即使千萬的人阻撓、反對和不理解,也決不氣餒,決不改變自己的志向。

  在那個封建傳統的時代裡,孔子所提倡的仁義、禮儀似乎很不合時宜,但是他沒有向強大的世俗低頭,而始終維護著天命所要求的道義。在尋常人難耐的寂寞和苦難裡,以看似弱小的一個人的堅守和不懈的弘揚,最終將他們的思想流傳千年。

8、中國氣度:俯仰天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清林則徐)

  此聯為清末政治家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在總督府衙題書的堂聯。意為:大海因為有寬廣的度量才容納了成百上千的河流,高山因為沒有勾心鬥角的凡世雜欲才如此地挺拔。上下聯最後一字「大」與「剛」,意為這種浩然之氣最偉大、最剛強。

  《尚書君陳》云:「有容,德乃大。」人的德行要廣大,也要有像海一樣的廣闊胸懷。寬則得眾,宋代晁說之說:「惟有德者能以寬服人。」有了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和氣度,就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就能與人與己無所不容。

  這種對他人所表現出的寬容,就是儒家所倡導的「恕」,即以仁愛之心待人和凡事都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

  堅韌不拔的志向源自何方?無欲則剛。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對於一個東西過度地熱愛會導致個人的迷失,誤入歧途。王勃曾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豪言壯語,諸葛亮也有「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警句,儒學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佛教也有克制「貪嗔痴」,個人境界才能提升。

  突破名聲、色慾、物質欲、控制欲,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堅持正確的方向。

9、中國理想:千秋萬世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北宋大儒張橫渠)

  這四句名言,被馮友蘭稱為「橫渠四句」,歷代流行不衰,最能表示儒者的襟懷,也最能開顯儒者的器識與宏願,是懷抱入世與濟世理想的中國人的最高追求。

  將這四句話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為社會重建精神價值,為民眾確立生命意義,為前聖繼承已絕之學統,為萬世開拓太平之基業。人間事業,再也沒有比這更大的抱負了。

10、中國性格:為大丈夫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謂大丈夫!(《孟子滕文公下》)

  這幾句話是孟子與別人辯論什麼叫做「大丈夫」時提出的準則。我國歷史上這種「大丈夫」很多,比如西漢時的蘇武。他奉命出使匈奴,匈奴首領脅迫他投降,先引誘他,不成之後又罰他到極其艱苦的偏遠地方牧羊,斷絕他的飲食來源。蘇武始終不為所動,在匈奴被囚19年,最終回到漢朝。

  這是三種純粹而光明的人格。富貴不能淫,有些人抵擋不住富貴的誘惑而喪失了人格和操守,有些人富貴起來了就驕奢淫逸放縱無度,非大丈夫所為。

貧賤不能移,一個人有沒有志向和品格,在他貧賤的時候是最能體現出來的,因為貧賤之時心最容易卑微,行最容易卑賤,甚至無恥下作不擇手段,非大丈夫所為。威武不能屈,人在權勢和強力面前很容易怯懦、退縮和屈服,甚至同流合汙,非大丈夫所為。

  做人要做得頂天立地,在什麼時候都能保持住自己的品格。一個人能否抵禦各種的誘惑和威脅,可以看出他是否具有堅定的意志。只有意志堅定的人,才能夠義無反顧地向自己的目標邁進。

相關焦點

  • 欒冬:武俠精神代表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
    欒冬認為,武俠精神代表了中國人不屈不撓的意志品質,體現了咱們中國人熱愛和平,崇尚自然的這種人文精神,所以這次創作性的將民族管弦樂和武俠的音樂元素相結合,也是為了給觀眾帶來一場前所未有的這種震撼或者是享受。
  • 日本人來中國旅遊,最討厭中國人說這句話,日本人表示很疑惑!
    要說我們大家最熟悉的一個國家必然是日本了,或許不應該說熟悉而是知道,無論是孩子還是年近花甲的老人,都知道這個國家。今天我們暫且放下歷史和內心的隔閡,僅僅把它當做一個普通的國家,我們來聊一聊日本和我國的文化上的一點有意思的小差異。
  •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45句話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45句話:  1. The house is really A-1.  (誤譯)那間房子的門牌確實是A-1號。  (正譯)那間房子確實是一流的。  10.Angela is a man of a woman。  (誤譯)安吉拉是個有婦之夫。  (正譯)安吉拉是個像男人的女人。  11.Nellie is a man of his word。  (誤譯)內莉是他所說的那個人。
  • 《孟子》最經典的10句話,句句霸氣十足,影響中國千年!
    在孔子之後,最有影響力的儒家學者,就是孟子。孟子的文章說理暢達,氣勢充沛並長於論辯,邏輯嚴密,尖銳機智,代表著傳統散文寫作最高峰。一路行來,我們讀過許多孟子的經典名句,今天,隱娘要分享《孟子》最經典的、流傳最廣的十句話,影響了中國人千年,希望能啟迪你的人生。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
  • 學英文必知:中國人最易誤解的45句話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45句話:  1. The house is really A-1.  (誤譯)那間房子的門牌確實是A-1號。  (正譯)那間房子確實是一流的。  2.He bought a baker’s dozen of biscuits。
  • 「我代表著芝加哥的堅毅品質」,貝弗利生涯後期會到公牛打球嗎?
    而貝弗利在採訪時也談到了芝加哥,他表示:「芝加哥對我而言意味著堅毅,我代表著芝加哥的堅毅品質」,看得出這句話流露出貝弗利對家鄉的熱愛之情,也能通過這句話表達芝加哥的堅毅品質是由貝弗利發揚光大的。貝弗利是個防守悍將,這點眾所周知,他雖然沒有特別出色的身體素質,但是他憑藉著他的防守意識和上面所說的堅毅品質在聯盟獲得了一席之地。
  • 實用英語必知:中國人最易誤解的45句話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45句話: 1. The house is really A-1. (誤譯)那間房子的門牌確實是A-1號。 (正譯)那間房子確實是一流的。 2.He bought a baker『s dozen of biscuits. (誤譯)他買了麵包師做的12塊餅乾。
  • 「紅」與「白」:亞洲人眼裡最能代表日本的顏色
    人民網東京7月30日電 據日本雜誌《DIME》網站報導,日本株式會社INTAGE與株式會社日本色彩設計研究所在包括日本在內的亞洲四個國家,進行了一項關於「最能代表日本的顏色」的調查。調查對象為日本、中國、泰國、越南的20~59歲普通男女民眾,每個國家約80人。實施時間為2013年1~4月。
  • 以色列小夥吐槽:中國人常對我說這句話,現在才知道是謊言!
    以色列小夥吐槽:中國人常對我說這句話,現在才知道是謊言!中國人講究含蓄內斂,經常會說一些場面話,很少會讓人當面難堪。但是外國人對此卻不了解,性格直爽的他們會覺得你說的話都是發自內心的。有位以色列小夥吐槽:中國人常對我說這句話,現在才知道是謊言!這位叫傑瑞的以色列小夥子是一位了留學生,對於中國這個國家他仰慕已久,一直希望能學普通話。而在中國待了幾天之後,他學會了幾句簡單的漢語,為了練習自己的口語能力,他時不時會去找一些街頭老大爺老大媽們聊天。
  • 身為非遺傳承人的90後上海姑娘,在BBC代表中國人向世界道歉了
    在這裡,耳朵只想說一句:中國人,不是一個人可以代表的;中國,也不欠世界一個道歉。02不知是不是好日子過得久了,以至於某些人開始忘記疫情爆發之初,中華兒女遭遇的歧視和打壓。就在BBC精心炮製「中國人道歉」新聞的同時,一位英國著名作家也在西方媒體上叫囂要用炮艦逼迫中國就新冠疫情賠款。他們恬不知恥地拿鴉片戰爭說事,不斷刺激著中國人心頭最敏感的那道傷疤。
  • 都2020年了,李孝利退出INS社交,哈韓的粉絲還在代表中國人道歉
    近日韓國初代韓流巨星李孝利疑似辱華事件就再次鬧得沸沸揚揚,要知道李孝利是中國人心目中好感度很高的藝人,她一直以來給人的印象都是健康和性感,出品了很多優秀的音樂作品,有亞洲麥當娜之稱。但是近期復出之後再節目上戲言,為了能夠國際化我要不要取個中國名字?這個名字就掀起了軒然大波,引起了強烈的網民反彈情緒。
  • 情感:謙虛是中華民族的優秀品質,每個中國人應具備這種品質
    謙虛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優秀品質,幾乎每一個中國人都具備這種品質。有人說中國人是內秀的,我對這一說法很是贊同。有一位同學考試考了全校第一名,他的同學們都羨慕她,誇獎她,這種情形如果發生在國外,這位同學很可能就虛心接受了,但如果發生在中國考全校第一的學生可能會說:「也不是很厲害啦,就是運氣好。」這便是中國的謙虛。
  • 清朝中國人反洋教士 曾用「豬精」代表耶穌
    好,這裡面我說句話很有意思,他就講到清末的時候,比如說有一些流傳於常德地區的揭帖,就在街上貼的一些大字報一樣的東西,是老百姓寫的,用詞極為粗俗,裡面就用了不少的這種動物化的字眼來醜化洋人跟洋教士。比如說這裡面這麼講,洋人蘇俄禮王八蛋,屢次來我們常德紛擾,要立天主教,傳他娘的教。
  • 2019中考實用英語必知:中國人最易誤解的45句話
    中國人最易誤解的45句話: 1. The house is really A-1. (誤譯)那間房子的門牌確實是A-1號。 (正譯)那間房子確實是一流的。 2.He bought a baker『s dozen of biscuits. (誤譯)他買了麵包師做的12塊餅乾。
  • 最能代表中國美的動物居然是它!
    說起最能代表中國的動物很多人的第一個念頭可能就是大熊貓萌萌噠不過除了大熊貓之外仙鶴在中國人心中象徵著仙人廣成子駕仙鶴梅豔芳在《仙鶴神針》所飾的高手白雲飛也是乘著仙鶴而來在外國人眼中仙鶴也是最能代表中國的動物之一
  • 華人留學生:世界上最「歧視」中國人的就是他們,中國人還很歡迎
    華人留學生:世界上最「歧視」中國人的就是他們,中國人還很歡迎在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我們中華民族遭受了來自世界各國的侮辱,弱小的軍事實力讓我們這個泱泱大國成為了他人欺負的對象。但是出國留學生馬某表示,當今社會還存在著一部分鄙視中國人的群體。通過馬某上傳的視頻我們可以了解到,鄙視國人的這部分人正是另一部分中國人。相信很多人都會有些感觸,在日常生活中,各個場所出現的外國人好像能受到更好的待遇,酒店中的外國人通道,景區內的外國人專用檢票口。
  • 打造國民品牌 《創業中國人》助力企業未來
    熱愛與堅持,是小創業者們最原始的生命力。他們總是不斷超越自我, 把那些別人夢裡出現的念頭紮實地耕耘成現實。因此,那些冒著風險走出「穩定」的人,因他們的勇敢和樂觀,都應當受到人生的嘉獎。7月10日周五晚21:20天津衛視《創業中國人》節目中,上海來伊份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子公司總經理陳瑋、11&77創始人葛雲鋒、原時烤肉創始人呂飛向我們講述了他們的創業故事。
  • 這十句話,凝聚中國人的精氣神,值得我們仔細思考!
    老子的這句話是最合乎自然哲理和科學規律的名言,是中國文化追求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源頭。其中「道」「法」二字蘊含著深邃的文化精神,永存在中國文化的基因庫裡。可以說中國人是最有家庭觀念的民族之一,父母健在,夫妻和睦,幾個兒女,平平安安,這就是中國人的天倫之樂。古人留下了大量表達夫妻分散、親人離別哀傷情緒的詩文,都源於《詩經》中的一個約定: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 在韓國這座城市,最不能惹的就是中國人,中國人有自己的學校
    在韓國這座城市,最不能惹的就是中國人,中國人有自己的學校說起韓國這個國家,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狗血的偶像劇和精湛的整容技術。單憑這兩點就已經俘獲了萬千少女的心,她們紛紛想去韓國面基長腿歐巴,順便再整個容,變得美美噠!
  • 人最基本的這三種品質,讓人不得不具備啊!
    自古以來中國人就講究,「仁義禮智信」這六種品質貫穿咱整個中國的歷史,可以說他們就是咱中國的最基本的品質。但是今天不講」仁義禮智信「來說一下另外一種不可不讓人具備的品質。第一就是誠信。第三就是大度,俗話說宰相肚裡能乘船,大度對於人來說至關重要,何為大度,大度是不計較,不認真。更代表的是一種寬容,《莊子·天下》:「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可謂至極。」可見寬容對於人來說至關重要,當你寬容了,別人會有一種如遇春風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