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老人說的「隔山兄弟」、「隔水兄弟,」啥意思,不是親兄弟嗎

2020-12-11 棒奔霸

在農村對於人際關係,甚至連稱呼,各地都有不同的叫法和說法。這也是地域不同形成的特色,像我們這裡把娶一家姐妹的,稱作為「條船」、「一條船」,因為擁有共同的嶽父嶽母,時不時的就要進一家門的,這也的關係也被譽為是一條船上的人,但在很多地方則稱之為「挑擔」,或者是「一挑擔」,被戲稱為大家共同挑起嶽母家裡的各種事。雖然叫法不同,但意思其實一樣,在農村還有一種叫法被稱作:隔山兄弟或者是隔水兄弟,這樣的情況雖然不多,但也畢竟存在,這樣的稱呼是啥意思呢?

在民間蓋房子的時候,會有很多的講究和說法,認為是東方為上,蓋房子也是要東邊高於西邊,被稱之為:寧可青龍高萬丈,不讓白虎抬頭望,這裡說的東方被認為是青龍,西邊則是白虎,東方青龍為陽,西邊白虎為陰,所以西邊是決計不能高於東邊的。而對於男女在民間認為,男為山「土」,女性柔美具有陰柔之美,被認為是水,紅樓夢裡面就有此類的說法,說男人是土做的,女人是水做的,柔情似水也是女人的代稱,所以農村所說的隔山兄弟,和隔水兄弟,指的就是父母。

隔山兄弟,雖然是兄弟,但並非是真正的親兄弟,而是屬於同母不同父的兄弟,這樣的情況也是指的再組家庭,出現了哥倆來自同一個母親,但卻有各自的親生父親,所以雖然說是兄弟,但鑑於同母不同父,父親如山,這樣的兄弟關係猶如隔著一座山,所以也被叫做隔山兄弟,也是指因為父親並不是一個,兄弟關係雖然依然存在,依然隔著一座代表父親的山,和真正的親兄弟還是有很大的差別的。

隔水兄弟:跟隔山兄弟寓意一樣,也是指家庭重新組建之後,出現了同父不同母的情況,兩個兄弟擁有一個親生父親,但生母卻各自另有其人,女性為水,不是相同母親的兄弟,其中也就相隔了似水的母親,所以就被叫做了隔水兄弟。這樣的情況,也都是英文家庭重新組合形成的,同父不同母,同母不同父的情況自然而然的就出現了。而這樣的兄弟,身體上各自都擁有一半的血緣關係,畢竟相隔著一個真實的問題,所以按照民間的說法,也就等於隔著山,或者是隔著水。總之不是真正的親兄弟。

像隔山、隔水兄弟姐妹,跟離婚率有直接的關係,過去這樣的情況雖然存在,但並不是太多,這些年來隨著離婚率暴增。離婚現象頻發之後,這樣的隔山隔水現象也就變得增多起來。大家如何看待這也的兄弟姐妹關係呢?歡迎大家補充評論留言。

相關焦點

  • 農村老人常說「隔山兄弟」「隔水兄弟」是什麼意思?
    農村老人經常說「隔山兄弟」「隔水兄弟」是什麼意思?這是古代人用形象的語言描述同父異母兄弟姐妹和異父同母兄弟姐妹之間的親緣關係。古人把常見的山與水自然現象來形象地描述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關係。把「山」比作父親,把「水」比作母親,如「父恩如山,母愛如水」,山之重量,水(海)之深度,來形象地表述父母的恩重如山,愛深似水。因此,在古代社會上就流傳著「隔山兄弟」和「隔水兄弟」的說法。~~「隔山兄弟」,是指同母異父兄弟姐妹之間的親情關係。
  • 農村老人經常說「隔山兄弟」「隔水兄弟」是什麼意思
    在現代的語境之下,"隔山"和"隔水"的形容往往會讓人想起地理上的界限。隔山兄弟、隔水兄弟的說法確實會讓人感覺這好像是兄弟之間隔著一座山,或者兄弟之間隔著一條河。不是有首歌唱的好,叫永隔一江水嘛。尤其是現在國際間的交流十分便利,那如果有人有一位兄弟或姐妹在大洋彼岸的美國,那是不是就是所謂的"隔洋兄弟"了。當然不是,老話裡的"隔山"和"隔水"其實是指的不太好直接說出口的血緣關係。至少我們可以知道,"隔山"的說法在清代就已經有了。
  • 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親兄弟,明算帳」老祖宗的話啥意思,為啥老人這樣說?在以前的社會中,計劃生育管制的沒有那麼嚴,所以,很多人家裡都有好幾個小孩。不管男孩女孩,都會生下來養大。
  • 農村怪象:農民越有錢,兄弟關係越不親,「打虎親兄弟」過時了?
    中國有句老話說的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它告訴我們無論做什麼事情都要團結一心,父子、兄弟更是如此。我國的大多農村家庭,都普遍存在這樣一種奇怪的現象,兄弟好幾個,本應該是誰家有困難只要張個口,其他人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大家互幫互助,然而,現實情況卻是兄弟不親,甚至大打出手、反目成仇,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不都說血濃於水嗎?一位老農給出了答案。
  • 農村怪象,兄弟巴不得對方比自己窮,為什麼有這樣的想法,奇怪嗎
    在農村,老一輩的時候什麼不多,孩子多,所以兄弟之間容易因為利益起衝出,有的嚴重的甚至老死不相往來,你知道為什麼?農村怪象「兄弟巴不得兄弟窮」有道理嗎?老農的回答,句句扎心。農村有很多比較奇怪的現象,尤其是城市裡面生活的人可能都不太理解,下面小編就和大家介紹一種這樣的事情,大家看看聽說過嗎?
  • 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兄弟盼窮,親家盼富」什麼意思,老祖宗的話有啥道理?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農民的日子越過越紅火。農村的環境也是越來越好。
  • 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
    歡迎大家來到《三個老頭》欄目,如想了解更多的農村人和事,請點擊右上方藍色「關注」訂閱!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話題是:農村老話「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如果從小一起玩的朋友,一下子變成了富人,那兄弟之間的感情就沒有當初那麼好。兄弟之間也會變得越來越淡。從小時候的無話不說,到現在見面後都說不上兩句話。老人常說,「平淡無奇兄弟哥,一人發財成路人」啥意思,有道理嗎?為什麼平平淡淡兄弟才會多,而發財以後,兄弟之間竟然會變成陌生人?
  • 農村俗語「兄弟巴不得兄弟窮」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其中「深意」
    農村俗語「兄弟巴不得兄弟窮」是什麼意思?看完明白其中「深意」俗語,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不如文學那般文雅,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是社會交往中總結出來的規律,流傳至今大部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其中有這樣的一句農村俗語,「兄弟巴不得兄弟窮」,這句話什麼意思,為什麼會得出這樣的一句話,兄弟之間怎麼還會希望對方是貧窮的,這句話現在還有道理嗎?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兄弟巴不得兄弟窮」這句話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句話是古代勞動人民經過多年的觀察總結出來的一句話,他們發現一個家庭有多個孩子的時候,這些兄弟之間會互相攀比。
  • 在農村,親兄弟為啥越來越不親了?有些甚至反目成仇,問題在哪?
    在這個世界上,除了父母、子女、妻子之外,與自己關係最親近的人應該就是兄弟姐妹了。俗話說的好,「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無論是在城市,還是在農村,兄弟之間的情誼都是最真摯的。也有老話說,血濃於水,兄弟之間互相幫扶也是義不容辭的事情。所以,從古至今流傳著許多有關兄弟情誼的佳話。
  • 農村老人說:「眉瞧兄弟眼瞅心,人中裡面望子孫」是啥意思?
    老人說:古代有一個識人觀相術,在這個識人觀相術裡有這麼一句話----「眉瞧兄弟眼瞅心,人中裡面望子孫」。說實話,我對於面相學說是比較排斥的,我總認為這些所謂的學說都是唯心主義的東西,並沒有什麼現實當中的案例能夠支撐,因此,平時無論是誰聊起這方面的東西,我都是不願意接受甚至不願意聽的。
  • 農村俗語「兄弟不共財,姐妹少往來」啥意思?親戚常走動不好嗎?
    大家好,我是山九,很高興和大家再次見面,今天我們繼續來聊農村人農村事。在我國民間有很多經典俗語流傳,這些俗語大多都是老一輩人通過日常生活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其中一部分具有很強的社會實踐性,對於指導人們生產生活有很大的幫助作用。
  • 農村怪象:親兄弟關係卻不好,甚至是斷絕關係,3個原因很戳心
    農村雖然圈子不大,但是卻有著非常多的人際關係,有鄰居有朋友還有親人,這裡邊按理說最親近的是親人,但是在農村很多親兄弟之間相處的卻不好,小編所在的村子裡,一對老人有三個兒子,都在一個村裡住著,平時卻幾乎沒有往來。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農村怪象:親兄弟關係卻不好,甚至斷絕關係成為陌生人,三個原因很戳心。
  • 在農村,老人常說「九子十三孫,臨老葬孤墳」,啥意思呢?
    在農村住久了,常和農村老人言談,往往能聽到一些有趣的話語,讀來朗朗上口,聽來生動有趣,我們稱之為農村老話。這些農村老話大都是經過老一輩的農民根據多年的生活經驗,以及對生活現象的細緻觀察總結出來的,言簡意賅,卻包羅萬象,蘊含著各種道理。
  • 農村常言道「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下一句卻鮮為人知,心酸
    家裡有父母有兄弟姐妹,這就是最大的幸福,「兒行千裡母擔憂」也是描述家庭的含義,而在農村老輩人常說「父母在,兄弟姐妹是一家」。這句話首先我們用幾個事情來闡述下,農村有「五幅」的說法意思就是支脈的意思,到達重孫輩再往後就不算親戚了,另外還有就是「斷親」,即便在城市,有的孩子連自己的親姑姑都沒見過,而這些問題的所在就是「父母不在,兄弟姐妹是親戚」,長輩離世之後,兄弟姐妹之間關係也就慢慢淡化了。
  • 農村俗語「好兄弟高打牆,親戚朋友遠離鄉」,是不是兄弟都要分家?
    而我國的農村,儘管沒有那麼多的華美的文字,但是卻有很多值得傳承的老話或者俗語,這是我國農民的智慧結晶和經驗總結,其中蘊含著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其中就有這麼一句話「好兄弟高打牆,親戚朋友遠離鄉」,大家知道是啥意思嗎?
  • 在農村兄弟姐妹合資建房,晚年抱團養老可以嗎?比養兒防老更實惠
    陽春三月,春暖花開,今天看到一個有關三農的話題,就是在農村兄弟姐妹合資建房,報團養老可以嗎?在農村,老年人養老一直是一個備受關注的話題,因為農村老年人很少有購買養老保險的,就算有也是百十塊的基礎養老金,「老有所養」,對於農村老年人來說大多數還是「養兒防老」的養老模式,但是現在農村很多的農村年輕人因為生活的壓力外出四處打工,很難經常在老人身邊,於是就出現了農村兄弟姐妹合資建房,報團養老的現象。
  • 在農村,有人指責老人「一碗水端不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啥
    寫在前面:在農村,有人指責老人「一碗水端不平」,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啥?不知道小編的讀者中,有沒有人曾經在農村地區生活過?如果你有在農村生活的經驗,對下面這句話一定不會陌生:一碗水端不平。說這句話的,一般是農村老人的子女,他們指責老人偏愛這一個孩子,卻不愛那一個孩子。應該說,在農村,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小編是一個喜歡刨根問底的人,當一種社會現象出現的時候,小編就想挖出根源,找一找,原因到底是什麼?比如這個「一碗水端不平」現象吧,為什麼老人總是「一碗水端不平」呢?是因為人老了力氣不夠嗎?
  • 農村諺語「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說的太現實了!
    三農戶口本的農民朋友們大家好,今天來給大家分析分析這句農村的諺語」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酒肉」有茶有酒多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這句諺語是啥意思呢?其實說的就是咱們現在農村的很多現象,當您家有好酒好肉或者這朋友能在您身上得到一些好處,或者能蹭飯的時候,這周圍的兄弟可以用」成群「來形容,一個電話馬上就能跑到您家來蹭飯。
  • 農村怪事,為什麼有些親兄弟關係卻不好?
    都說,除了爹娘以外,兄弟之間是最親的了,但是為什麼,在農村,有些親兄弟關係卻十分不友好?我認為應該是以下幾種原因造成的:俗話說好,親兄弟明算帳,你拿他幾頭蔥,幾頭蒜人家都記得清清楚楚,假如你不還,等待你的將是各種的挖苦諷刺。
  • 在農村感覺有很多親兄弟不和睦?都是一母同胎,互相讓讓不行嗎?
    好兒不圖分家利,在排除性格、行事風格不同所造成的誤會隔閡之外,大多數農村家庭兄弟不和睦的原因應該就是天下攘攘皆為利來,利益金錢會讓很多人產生摩擦紛爭,繼而大打出手,然後有老死不相往來,清宮之中的皇位之爭兄弟之間勾心鬥角你死我活,普通人自然不會免俗,農村人城市人、是人大都如此,在利於面前沒有地域身份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