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日本博主用這個詞自稱,被大眾點評刪評)
到一家餐廳吃飯,事後在大眾點評上給餐廳打分評價,逐漸成為了時下年輕人的一種生活習慣。
最近,博主@InoRyusei 到北京一家據稱是將牛內臟處理得不錯的燒烤店用餐。結果當天的體驗讓這位博主很不舒服,事後他在大眾點評上對燒烤店進行評價。讓人沒有想到的是,相關評價沒過多久就被刪除了。
於是,他就在微博上曝光此事,並獲得官方的關注和回應:他得到的解釋是,因為他的評價中出現「小日本」這個帶有辱罵性質的詞彙,涉嫌違規。
可是很多網友卻注意到,博主本人就是日本人。
7月18日晚,博主@InoRyusei 發微博稱,自己慕名去到北京朝陽的一家燒烤店用餐,結果光是排隊就排了6個多小時。他表示,可以理解疫情期間控制用餐人數的做法,但是排隊時間如此之長仍然顯示出店家缺乏應對機制。
真正進店後,菜品和醬料的選擇之少也讓這位博主感到名不符實。
不過,博主@InoRyusei 還是看到這家燒烤店的亮點,例如服務態度良好,以及環境寬敞明亮等。
用餐結束後,他在大眾點評上對這家燒烤店進行評價,既提到了讓自己體驗不佳的方面,也提到了好的方面,總的來說並不是無的放矢的評價。
據稱,這是博主他第一次在大眾點評上寫評價。
讓他沒有想到的是,相關的評價沒過多久就被刪了,於是@InoRyusei 就在微博上曝光此事。
微博發出後,大眾點評方面聯繫到@InoRyusei 並進行溝通。
但是據他所述,大眾點評的工作人員聯繫的時間是凌晨兩點、凌晨四點,自己每一次都有及時回復,可是這卻足以顯現與自己溝通對接的工作人員完全沒有身為一個客服的基本禮儀。
在這條吐槽大眾點評客服的微博下,大眾點評的官方微博再次留言:
您好,您反映的問題我們非常重視,馬上私信您,請您注意查看私信,私信收到您的回覆後,馬上安排處理您反饋的問題。
這樣的留言讓@InoRyusei 感到火大。
事情持續發酵到了21日下午,@InoRyusei 更新事情進展。
全文如下:
大眾點評剛才給我打了個電話,大概是這麼一個處理結果:
1.日本人稱呼自己是小日本是違反中國法律法規的,所以刪除了我的評論
2.大眾點評客服凌晨騷擾是他們的責任,他們會進行內部處理,但是處理結果不告知也不公示
3.大眾點評客服不會進行公眾道歉,因為是公司機制
很帥,你們完美解決了提出問題的人
可以看到,整件事情中最為關鍵的地方,即刪評的原因和理由,按照@InoRyusei 的說法,大眾點評方面給出的答覆是博主的評價中出現「小日本」一詞,違反了中國的法律法規。
@InoRyusei 還原的對話如下:
他對此感到不解,尤其是在自己已經表明了日本人身份的情況下。
據查詢,大眾點評最新發布的、今年1月8日起生效的點評規則,對於用戶使用美團系產品進行點評的行為做出了十分詳細的規定。
其中第三章《點評管理及處理》中的第六條提到:
用戶通過美團點評發布的點評內容系用戶的消費體驗,而此類體驗存在較大的個體差異性。因此,美團點評原則上充分尊重用戶發布的點評信息,除按照現有法律法規及平臺規則對點評違規情形進行必要處理外,不會任意進行刪除、屏蔽。但為了確保評價體系的公正性、客觀性和真實性,將基於有限的技術手段,對違法違規侵權點評、惡意點評、不當點評、抄襲/雷同點評、炒作點評等破壞點評信用評價體系、侵犯消費者知情權的行為予以堅決打擊。
該章節接下來的條款又進一步解釋不同違規類型分別是什麼樣子的。
第八條「違法違規侵權點評」提到:美團點評有權處理存在「違反相關法律法規內容」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權益」的點評,包括但不限於涉及政治敏感、色情、暴恐、反政府言論、破壞社會穩定以及侵犯他人智慧財產權、人格權等內容的點評。
第十條「不當點評」則是:點評內容中包含汙言穢語、涉及他人隱私信息、廣告信息、灌水刷分、與商品或服務無關等無實際意義信息、低俗及其他有違公序良俗、有違社會道德規範的信息,構成不當點評。美團點評有權自主判別不當點評,並對其予以處理。
對於以上規定,大眾點評方面還特別提醒用戶在寫評價時要遵守法律法規,秉持包容與善良的原則,始終尊重他人,務必不要發表中傷他人、帶有威脅和辱罵性質,或進行人身攻擊的言論。
最新發布的微博中,@InoRyusei 稱自己當下遇到的這件事情,仿佛是幾年前某件事情的復刻。
如果大家有印象的話,可能依稀記得,2018年12月,@InoRyusei 曾發微博吐槽日本巖手大學到清華大學交流學習的交換生。因為用詞粗鄙了一些,就有為數不少的網友通過私信的方式對其進行謾罵,認為他的言行有損清華大學的形象。
在@InoRyusei 亮出了自己的日本護照後,依然有一些極端網友不依不饒,指責其本身是「小粉紅」,卻在故意裝日本人破壞中日友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