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侈品鑑定師辨假之道 「購物小票」等細節最難辨

2020-12-13 人民網北京頻道

本報記者 趙喜斌

張琛右手戴著黑手套,左手的放大鏡不停在一款市價十幾萬元的女包上移動,除了眉頭緊鎖,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作為一名箱包類的奢侈品鑑定師,鑑定真偽成了他每天的工作內容。

不久前,「奢侈品鑑定培訓班10天學費32800元」的新聞引發熱議,高昂的學費與奢侈品鑑定師都成為關注焦點。而廣州摧毀一個銷售假冒「LV」的犯罪團夥,涉案物品價值超10億元人民幣,奢侈品的真偽再度被關注。

曾在國內某知名奢侈品銷售平臺擔任首席箱包皮具鑑定師的張琛,平均每天都有200隻不同品牌、款式的包袋從他眼前經過,需要他來做最終的真偽鑑別。

不久前辭職的張琛,開始在微博中通過照片為網友免費鑑別箱包的真偽。他並不把自己視為打假鬥士,而是希望通過自己的分享,讓賣正品的商家能夠活下去,讓消費者少上當受騙。

鑑定師必備的三大利器

在一間像倉庫的辦公室中,不同顏色的包袋擺滿了鑑定師面前的方桌上。除了眼睛看以外,有時鑑定師會趴在包袋上去聞聞皮質的味道。

張琛的工位身後就是倉庫。作為箱包類首席奢侈品鑑定師,他會對其他同事篩選出的正品做最終鑑定,「如果是正品就直接入庫了,可以在網絡平臺中出售了。」30歲的張琛曾是某奢侈品銷售平臺的首席鑑定師,作為最終鑑定人,每天從他眼前經過的包袋超過200隻。

2008年在日本讀碩士時,張琛接觸到了奢侈品二手店,並成為一名奢侈品包袋的買手,為國內的買家提供奢侈品,「買手與現在的代購不是一回事兒,買手要有自己的進貨渠道,包括一些二手店、拍賣會、批發商。為了避免買到假貨,鑑定能力是買手必須具備的。代購則不需要,去專賣店按照買家的要求買就可以了。」張琛在奢侈品鑑定較為發達的日本,通過培訓考核成為一名日本奢侈品鑑定協會會員。「培訓的時候有一本五六釐米厚的書需要學,這些都是此前的鑑定師用了20多年的研究和總結得出的結論,這些內容在網絡中是無法找到的。」

在張琛看來,一名優秀的奢侈品鑑定師應該對品牌足夠了解,具有強大的知識儲備,還要有大量的實物閱歷。「同時還要了解假貨技術的更新狀況,這三方面缺一不可。」

張琛在鑑定中發現包袋的味道、手感或是輕重和自己印象裡的有差距的時候,常會提示自己要更仔細地確認這個包,「只是這個信號而已,而並不能作為和別人說『這個是假貨』的核心依據。」「同款包,根據做工時間不同,牛皮的結構也不同。據我所知,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品牌方會去稱量這塊牛皮的重量,也不會根據它過重或者過輕就判斷不符合製作標準。品牌方都沒有這樣做,但是一些鑑定師卻用這樣的方式鑑別真偽,結論就很難有說服力。」

故意買假貨跟蹤制假技術

張琛窩在沙發上,捧著平板電腦瀏覽網站中那些聲稱海外代購的包袋,這也是他了解市場的一種方式。

對於那些價格明顯低於折扣價格的貨品,他都會點擊進入網店中查看其中的價格,在他眼中,一些網店會因為需要聚集人氣,而將一兩款商品的價格調低。「但是也有個別網店中,經常很多商品的價格都低於歐美折扣店的折扣價,這就很可疑了。」

在一家知名的電商平臺中,多家商戶都在出售一款某美國品牌的錢包,均稱海外代購的專櫃正品。張琛知道,在美國的折扣店購買這款錢包的價格為780元,「那些低於780元的肯定都有問題,這樣不僅沒法賺錢,因為要快遞迴國內還得賠錢。」

張琛從兩家網店分別購買了同款的錢包,一家售價為780元,一家為920元。到貨後,張琛從五金件以及皮質等方面進行鑑定,鑑定發現780元的為仿品,920元的為正品。「但是賣假貨的那家一個月的銷售記錄為400多單,而賣正品的那家只有兩單。」

「給我個地址,我把錢包退給你。」張琛與售假貨的賣家發去了信息,「親,怎麼了?對我們的貨品不滿意嗎?我們這個可是專櫃正品哦,沒問題的。」賣家發來了賣萌的笑臉。

張琛將發現的問題有所保留地發給賣家。賣家不再賣萌,馬上發來了退貨地址,並且叮囑張琛在退貨原因中選擇「7天無理由退貨」。

「經常看看網店造假的趨勢,也更新對他們的了解,在鑑定時才有更多的餘地。也要了解國外折扣店的最低價格是多少,從價格上就可以初步判斷出哪些有問題。」張琛遇到有問題的包袋時,就會買一個研究研究,「我退回去的時候,也不會把最關鍵的辨別方法說出來,這些要點是經過研究總結的,最怕的是這些人會根據這些去改變他們的造假手段。賣家心知肚明自己售假,就會立馬讓你退貨。」

制假者高薪邀請拉攏

鑑定間中,一款頂級奢侈品品牌的女包立在桌上,女包的市價十幾萬元。張琛經過桌子時,無意間看到了這款女包,感覺有些不同。他隨手拿起女包,仔細地觀察皮包的每一個細節,「這款包的帶子應該是與水平線呈70度角,但是這個明顯小於這個角度,有45度左右。」

這個細節讓張琛心中的疑問加深了,再翻過來看皮包底部時,包的底釘讓他更加確認自己的懷疑,「正品的包底釘是敲進去的,無法拔出來,假貨的很多是擰進去的,一擰就出來了。需要對各種品牌的做工有所了解。」張琛將這樣的鑑定方式稱為深度鑑定,不僅僅看形狀,甚至去測量包袋長度、厚度是否與正品匹配的鑑定方式。

這款幾乎快要「落網」的包被退回,這讓包的主人很難接受,「她的一個朋友到我辦公室質問『這包誰說是假的,你懂不懂』。」張琛仍舊堅持之前的鑑定結果,不為所動。

不久之後,張琛收到一條簡訊,稱為朋友介紹,幫忙看兩隻包。「我挺忙的那段時間,就讓她們第二天到公司。」

第二天,兩個穿著時尚的女人如約而至,她們的包鑑定後判斷為仿品。

她們開門見山地說:「上次他鑑定出的女包是由她們做出來的,貨品進入實體店、網店和二手店出售,也被現金買斷過很多,從未出現過被發現的經歷。」「你跟我們一起幹吧,報酬肯定是你現在的幾倍。」其中一人說出了她們此行的目的。

「雖然做假貨可能會賺得很多,但我的收入可以讓我正常生活,我也不想和她們去做假,這不是我想要的。」最終張琛拒絕了這個邀請,「我不想丟了西瓜揀芝麻。」聽了張琛的回答,其中一人說:「年輕人不要輕易下定論哪個是芝麻哪個是西瓜。」

「購物小票」等細節最難辨

張琛的手機中,常有網友發來的代購包袋的圖片,請他辨別真偽。在張琛的微博中,他發布了一條消息稱,可以為網友免費辨別包袋的真偽。「有很多人質疑我的方式,他們僅僅憑藉圖片能辨別出來嗎?」張琛說,他所要求拍的位置都是很刁鑽的位置,高明的造假者只能仿製到形似,但是卻無法仿製其中最為關鍵的點。

一名網友請張琛辨別網站代購的某一線品牌女包真偽,張琛要來了包袋的整體、身份卡、拉鏈、包內數字照片。當看到包內的四位數字時,張琛苦笑了一下回復一條信息給網友「這款女包有一些問題。」

張琛的鑑定不會直接告訴網友「包袋是假貨」,而一概回復「有問題」。「這四位數字的生產的年份和周數,二四位是年份,一三位是當年的第多少周,她包袋的年份顯示的是2026年生產的,顯然是假貨。」

「代購專櫃正品」、「帶購物小票」……成為許多網店吸引買家的招牌。但是在張琛看來,對於普通消費者來說,區別奢侈品牌的購物小票真偽並不很容易。因為,即使有「購物小票」,也並不能作為說明商品為正品的理由。

在一次微博鑑定中,網友發來了包袋的細節照片,並附帶了賣家發給他的配件和購物小票。張琛發現,在這套配件裡,一個配件與商品發售時間不匹配。POS機打出的小票上沒有使用*****遮蓋部分卡號,顧客聯和店鋪留存聯在一起,並且沒有客戶籤字。「一看小票包袋肯定是假的了,還有聲稱從香港代購的包袋,小票上面蓋了個章,寫著『已開發票』,這樣的基本上也都是假的,因為在香港沒有開發票的說法。」

在張琛看來,許多買家並不了解奢侈品的一些基本信息,造假的賣家也利用這一點矇騙買家。一些賣家也通過微博向張琛發來了照片請求鑑定,當他鑑定為假貨時,對方則一再詢問從哪裡辨別出來,「一般的賣家在我說具體細節不便於透露時便不再追問,而造假的賣家就會不停地問,他想知道這些細節,然後改進他們的假貨。」

「我不是打假鬥士,我只希望賣正品的賣家能活下去,少一些消費者受騙。」張琛說,國內目前沒有第三方的權威鑑定機構,也沒有像日本一樣的奢侈品鑑定協會,而奢侈品的發展卻十分迅速。雖然他的力量薄弱,但他仍舊會分享一些基礎的鑑定方法。 J209

相關焦點

  • 奢侈品鑑定培訓班十天學費三萬多 揭秘奢侈品鑑定師辨假之眼
    高昂的學費與奢侈品鑑定師都成為新聞中關注的焦點。幾天前,廣州摧毀一個銷售冒「LV」的犯罪團夥,涉案物品價值超10億元人民幣,奢侈品的真偽再度被關注。曾在國內某知名奢侈品銷售平臺擔任首席箱包皮具鑑定師的張琛,平均每天都有約200隻不同品牌、款式的包袋從他眼前經過,需要他來做最終的真偽鑑別。曾有奢侈品包袋制假者用高薪引張琛加入,但被他拒絕。
  • 奢侈品鑑定師:十秒判斷名包真偽
    作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國,中國消費者卻常常跌入假貨陷阱。  如果有這樣一群人,通過「望聞問切」,最快十秒之內就能知道你買的香奈兒、LV包是真還是假,你會信任他們嗎?如果有這樣一群人,一天至少要驗500個名牌包,你會對他們的工作好奇嗎?他們就是「奢侈品鑑定師」,一個新興的職業群體,帶點「洋氣」,又有點神秘。
  • 揭秘奢侈品鑑定師:禮品是假冒奢侈品「重災區」
    幾十秒發現奢侈品「李鬼」憑藉「火眼金睛」鑑別奢侈品真偽、最快幾十秒便能發現奢侈品中的「李鬼」……作為一個新興職業,奢侈品鑑定師讓人感覺神秘和好奇。禮品是假冒奢侈品「重災區」講述人:奢侈品鑑定師梁辰已經從事奢侈品鑑定行業4年的梁辰,大學學習的專業卻是醫科,在做了10個月牙醫後,他毅然辭掉了別人眼中的「鐵飯碗」,進入一家國內知名的二手奢侈品電商企業,從最基礎的鑑定助理開始從頭學習奢侈品鑑定。
  • 「假小票」撐起奢侈品代購騙局
    北京商報記者隨即在淘寶網上搜索,「代購小票」、「定製小票」等涉及法律的敏感關鍵詞已被網站屏蔽,但輸入「奢侈品包裝」、「奢侈品全套配件」等,顯示出40餘頁的產品列表中,幾乎都有配套銷售代購小票的業務。  其中一家專做品牌包裝的網店「潮流坊ing」,除了出售禮品袋、絲帶、盒子、吊牌、會員卡等之外,也經營「購物小票」,各大奢侈品牌的小票一律10元。
  • 奢侈品代購大騙局 假小票騙你沒商量
    北京商報記者隨即在淘寶網上搜索,「代購小票」、「定製小票」等涉及法律的敏感關鍵詞已被網站屏蔽,但輸入「奢侈品包裝」、「奢侈品全套配件」等,顯示出40餘頁的產品列表中,幾乎都有配套銷售代購小票的業務。    其中一家專做品牌包裝的網店「潮流坊ing」,除了出售禮品袋、絲帶、盒子、吊牌、會員卡等之外,也經營「購物小票」,各大奢侈品牌的小票一律10元。
  • 揭秘奢侈品鑑定師 三秒可判斷名包名表真假
    有一個特殊的職業,通過「望聞問切」,最快3秒之內就能辨別你買的名牌包是真還是假。入行四年,奢侈品鑑定師羅成摸過的包袋不下2萬個,他希望打造一個奢侈品博物館,讓更多的人接觸奢侈品、了解奢侈品,不再覺得遙不可及。培養一名「奢侈品鑑定師」需要耗費大量時間和金錢成本,這個職業本身也是「奢侈品」。
  • 新行業亟待規範 奢侈品鑑定師成金牌職業定師成金牌職業(圖)
    「他們每天的工作就是在這些價值上萬甚至幾十萬元的皮包、服裝上查看各種細節。」這一鑑定機構負責人黃建偉帶著記者參觀了他們的奢侈品鑑定整個流程。在一位鑑定師旁邊,還擺放著用於對比的皮毛製品。  「我們幾個商家聯合成立的這個鑑定聯盟,前提是大家都遵守約定不賣假貨,再培養、吸納專業人員提供鑑定服務,最終目的是把假貨擠出奢侈品市場」,說起這家鑑定聯盟的由來,黃建偉說,目前最難的還是人才與資質,「奢侈品鑑定師不僅要求有過硬的專業水平,還要有正直的人品,這與鑑定機構的信譽和資質相輔相成」。
  • 專業正規的奢侈品鑑定師培訓教科書,助力新手奢侈品真假辨別書籍
    法國哲學家赫內·吉拉德的這句名言揭示了人們對於奢侈品的胃口是不可饜足的,追求更優質的生活是人類的天性。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已經成為奢侈品消費的第二大主力市場,與日本相繼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購物高消費市場。愛馬仕CEO派屈克·託馬斯曾在接受媒體採訪時直言不諱地說,80%在網際網路上以愛馬仕之名販售的商品都是假貨。
  • 奢侈品鑑定:今天,帶你了解奢侈品鑑定師~
    8月份,優奢易拍奢侈品鑑定師閆闖接受了中國新聞網的採訪,通過中新視頻《微視界》欄目的報導,奢侈品鑑定師被更多人所了解。奢侈品鑑定師是一種怎樣的神秘存在?上萬的包包、幾十萬的名表,對於普通人而言,這是難得一見的東西,但對於奢侈品鑑定師來說,這只是日常工作的一部分。
  • 神秘的奢侈品鑑定師,怎麼辯解鑑定師的資質,奢侈品包包怎麼鑑定
    奢侈品去哪裡鑑定,如何辨別奢侈品真假,網上奢侈品鑑定靠譜嗎,資質比較好的奢品鑑定師靠譜嗎? 奢侈品鑑定師是作為奢侈品的仿品誕生的職業,而奢侈品鑑定師一直是很稀缺的職業,因為隨著市場和企業的需求不斷擴大,不管是想成為鑑定師,還是想經營二手奢侈品店、微商,學習奢侈品鑑定的人越來越多。
  • 你敢委託「奢侈品鑑定師」嗎?
    市區無奢侈品鑑定機構  消費者戴女士曾在某奢侈品購物網站上購買了一款價值3000多元的某大牌女士小肩包。到貨後她發現,該包的部分縫合處及顏色存在明顯瑕疵,為此她致電該網站的客服人員,投訴這款包為假貨,對方則要求她出具相關的鑑定書。於是,她拿著包包來到該專櫃,希望該專櫃能幫她驗貨並出具鑑定書,卻被工作人員拒絕了,理由是「專櫃不提供驗貨服務」。
  • 奢侈品鑑定師速成班大行其道 行業培訓亂現象曝光
    在中國已發展成為全球最大的奢侈品消費者來源國的大趨勢下,市場對奢侈品鑑定師的需求成倍增長,很多相關產業的從業者也有了轉行鑑定師的想法,在外行人眼中,奢侈品鑑定師是一個看上去很美的職業,成日徜徉於奢侈品箱包服飾的海洋中,能以慧眼迅速識穿制假售假商販的伎倆。
  • 奢侈品鑑定師人才短缺,奢侈品鑑定培訓需求日益增加
    隨著二手交易興起,二手奢侈品交易和鑑定行業逐漸滲入到消費者的生活中,市場上也湧現出大批二手奢侈品鑑定和交易平臺。二手奢侈品常常存在成色標準不一、真偽難辨等問題,奢侈品電商平臺的鑑定能力、鑑定水平仍難以預測,可能對消費者利益以及行業的定價機製造成損害。
  • 二手奢侈品瘋長 神秘職業奢侈品鑑定師浮出水面
    奢侈品鑑定師,專職「識假」的時髦職業奢侈品鑑定師,這個在國內剛嶄露頭角的新職業,不少人對它感到陌生,甚至連大牌的Sales都直言「從未聽說過」。「奢侈品鑑定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辨別奢侈品的真假,由於學習過大量專業知識,並有長時間的實踐訓練,比一般人的鑑定更可靠,在日本,出自鑑定師之手的鑑定報告,可以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
  • 鹿憶課堂|二手奢侈品包包的誤區,你真的都知道嗎?
    專櫃驗貨一般來說,奢侈品品牌的專櫃員工是不會進行專業的奢侈品鑑定培訓的(但是員工自己考了證就另說),專櫃員工主要業務是銷售,是不具備相應的權利和技術能力去判斷一個包包的真偽。首先在科普之前解釋一個熱知識,一些奢侈品自己掌握核心技術和設計,但會將部分手工密集型的工作分發到中國、東南亞等國家,比如縫紉、裁剪、定型等等,也就是所謂的代工工廠。
  • 電商奢侈品授權書基本都是PS 真假難辨困擾消費者
    在淘寶網上找代購已經成為國內眾多消費者購買奢侈品的一種途徑,然而真假難辨成為困擾消費者的一大問題。日前,一份《淘寶網奢侈品牌商品整頓公告》引發賣家關注,公告稱,自5月20日起,賣家在淘寶網上出售奢侈品,包括代購商品,必須上傳商品的相關憑證,在淘寶網審核後,才可以正常發布商品。昨天,淘寶網負責人對北京青年報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
  • 揭秘奢侈品鑑定師 資深級拿50萬年薪
    「奢侈品鑑定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辨別奢侈品的真假,由於學習過大量專業知識,並有長時間的實踐訓練,比一般人的鑑定更可靠,在日本,出自鑑定師之手的鑑定報告,可以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日本奢侈品交流促進協會秘書長李娜說,她在奢侈品行業多年,做過6年的國際買手,3年的奢侈品鑑定師。
  • 探訪奢侈品鑑定師 教你辨別名牌包包小技巧
    探訪奢侈品鑑定師 教你辨別名牌包包小技巧  【解說】LV的包、卡地亞的手錶、梵克雅寶的首飾,8月31日,記者走進位於杭州的一間擺滿奢侈品的工作室。工作室的主人雷雨春是一位奢侈品鑑定師,至今已經工作有十年了,還出了一本奢侈品箱包鑑定書籍。他告訴記者,經他鑑定過的包已經超過十萬個,由於職業習慣不管是走在路上還是等電梯,都會不自覺地辨別女生身上的包,並能快速的得出結論。
  • 安潔利奢侈品鑑定師培訓機構,奢侈品行業專業人才的「黃埔軍校」
    總體來看,中國消費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過5000億元人民幣,相當於貢獻了近三分之一的全球市場。面對如此豐厚的市場經濟,奢侈品市場背後隱藏的假貨製造商也愈加瘋狂。財富品質研究院的調查還發現,奢侈品假貨在市場上的可見度是正品的6倍之多,街上隨處可見的奢侈品牌絕大部分都是假貨。
  • 奢侈品鑑定師 國內A貨鑑定得手發軟
    奢侈品定師,這個在國內剛嶄露頭角的新職業,普通人對它感到陌生,一些大牌直言「從未聽說過」。奢侈品定師的主要職責就是辨別奢侈品的真假。在日本,出自鑑定師之手的鑑定報告,可以得到相關部門的認可。想要拿到奢侈品鑑定師的證書,最低的門檻是必須通過鑑定考試,並擁有一年以上在二手奢侈品店工作的經歷,當然,如果想要成為中級鑑定師,則需要3到5年的相關工作經驗。在日本、韓國、中國香港等地,奢侈品鑑定早已職業化。目前國內還沒有針對奢侈品鑑定師開出的培訓課程,也沒有相關的認證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