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生而為人,管好自己的嘴|百家故事

2021-01-07 花影故事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導讀: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生活中,最怕這種自以為是,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勸別人善良的人。

01

郭德綱說:我特反感那種都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就勸我大度的人,我這兒咔嚓被人捅了一刀,血還沒擦乾淨呢,他就在那兒嚷嚷著你得勇敢起來……

生活中,這類人也不少,沒有經歷別人經歷的痛苦,卻還在道德制高點分析著種種,以一種神的態度點評利益,甚至左右別人的思想,還覺得,你不按照他的想法走,你就是錯的。

尤其是在婚姻的這個話題裡,這種情況還特別多,明明是糟糕的婚姻,明明當事人已經苦不堪言,卻還總有那麼幾個人勸著過下去,能幫你分析年齡,趨勢,以及孩子,能把你的人生規劃完整,卻從沒真正想過當事人的悲劇。

或許對於這種人,唯有他們自己親身經歷一次,才能閉嘴。

02

鄰居家有兩個女兒,因為倆家比較熟,幾十年的交情,所以我們直接稱呼她倆大姐二姐。

大姐輟學比較早,結婚也比較早,如今兩個孩子。二姐書讀得多,後來嫁得也不錯,有房有車沒孩子。

可能在她們家,父母從小更寵愛二姐的原因,二姐的性格裡就有一種心高氣傲的姿態,姐妹倆成家之後,二姐言語間便有瞧不起大姐的態度,總給人的感覺就是「我很優秀,你很弱」的樣子。

大姐因為嫁人早,很多事情也沒看透,現在獨自拉扯著兩個孩子,她丈夫很少回家,不知道在外面鬼混什麼,有時說是去廠裡打工,有時說是去做生意,總之就是大姐一個人在苦撐自己的婚姻。

去年端午節那會兒,大姐的丈夫沒回家,倒是有一堆人找上大姐的婆家追債,說是欠的十幾萬塊錢,讓大姐還。

大姐哪裡知道這些事,就告訴追債的人,自己離婚了,這些債務和她沒關係。

追債的人無奈之下走了,大姐看著那些欠條,又到處打聽自家男人的下落,終於,兩個月之後,她丈夫帶著一個女人回來,說是他的小妹。

大姐再傻也知道這倆人的出現意味著什麼,當時一瞬間憤怒加絕望,大哭著把那倆人趕出了家門,然後揚言,如果再讓她見到的話,非要他們好看。

03

本來大姐的婚姻就很糟糕,再加上丈夫這麼不正經,已經夠傷心的了,可笑的是,作為二姐的妹妹,當時很官方的指手畫腳大姐的婚姻。

「你幹嘛要把人趕走啊,好不容易回來一趟,你能原諒就原諒吧。」

「哎,現在你也兩個孩子,該成熟一點了,他是出軌了,可他還是孩子的父親呀,這娃們需要他。」

「要我說呀,你還是把姐夫叫回來吧,誰年輕還沒犯過錯啊。」

……

作為妹妹的二姐,不設身處地的安慰大姐的難處,反倒竟說一些不著邊際的話,總之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讓大姐過下去,離婚沒好處。

當時的大姐,氣得也不想再跟妹妹爭論什麼,可妹妹依舊一副為大姐著想的樣子,不依不饒地說個不停,甚至也讓父母跟著勸勸大姐,說女人離了婚,帶著兩個孩子,日子會更難過。

最後徹底惹惱了大姐:「你要是有個這樣的丈夫,這樣的婚姻,你能不能過下去?」

二姐被這樣一說,當時就罵大姐無可救藥,而大姐也懶得再理她,只是想著怎麼跟這男人離婚,在要來兩個孩子撫養權的同時,也要讓這男人承擔起支付相應撫養費的責任。

然後這一年多的時間裡,大姐跟法院起訴離婚,在擺脫渣男的路上來回奔波。

04

大姐這事兒沒塵埃落定,二姐的婚姻就出問題了。

我聽我母親談起,大概是二姐無意中翻到老公的手機,發現老公出軌女同事已經兩三年了,倆人的幸福程度已經到了規劃未來買房結婚的程度。

這個勸別人原諒出軌男的二姐在自家經歷了背叛時,終於體會到了這種生不如死的滋味。然後哭、鬧、跳樓、威脅的戲碼通通上演了一遍,到最後,僅兩個月的時間,人瞬間老了幾歲,消瘦了一圈。

回娘家的時候,都是哭著尋求安慰,整日整夜的失眠,把鄰居老兩口嚇得帶她去做心理諮詢,注射營養針。

然而當需要對這婚姻做選擇的時候,二姐猶豫了,離婚,捨不得;繼續過下去,不甘心;現在不想離婚也不願回去住,一直在娘家消磨度日,也不去上班,對婚姻絕望之後,瞬間對人生也死心了。

然後,當大姐說出「出軌男留著幹什麼」的話時,二姐徹底發飆了,罵大姐多管閒事,還說自己的婚姻輪不到她說三道四。

這個曾經勸別人善良的人,如今容不得別人勸她一句。

老實說,二姐的心態和大姐差的不是一點,大姐能在糟糕的婚姻裡苦撐沒有怨言,能在失望時瀟灑轉身不會留戀。二姐沒經歷痛苦之前,一副我永遠幸福的樣子,經歷失敗之後,一副天都塌了的樣子,著實讓人有點難以接受。

05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在沒真切的經歷過那種傷痛之前,千萬不要讓一個女人去大度,說不定你自己經歷的時候,都未必能做到別人的豁達。

婚姻中,有些原則性的傷害根本沒必要調節,像有些人喜歡調節出軌、家暴等出現嚴重問題的婚姻,勸女人過下去,勸女人在原則性傷害的面前多學會忍耐,都是本著勸和不勸分的善良,可這樣的相勸,都建立在當事人的痛苦之上,真的好嗎?

雖然這個世界沒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也請不要沒事就站在道德制高點,把別人的痛苦當作自以為是的中心,然後沒完沒了。

現實不是電視劇,不是所有的錯誤都值得被原諒,也不是所有的婚姻都值得去修復。

06

生活中,最反感的一種人就是沒經歷別人的痛苦,卻還要求別人去原諒傷害自己的人,去指點別人的生活應該怎麼過。

生而為人,先活好自己,管好自己嘴巴,才是最應該做的事。

當你在指指點點一個人冷漠不管婆婆的時候,你不知道她曾經受了婆婆的什麼苦;

當你埋怨一個新生媽媽脾氣大的時候,你不知道她昨晚經歷了怎樣的失眠;

當你埋怨一個女人對婚姻不抱熱枕時,你不知道她經歷了怎樣的失望。

也許,你勸別人的初衷是好的,或許也的確是為了對方好,但有的時候真的不需要。你可怎知,你輕描淡寫的一句話,是別人失眠了多少個夜換來的?

所以生活啊,先活好自己,不要用你的思想去綁架別人的人生,說白了就是誰都沒有資格去指點別人的日子應該怎麼過。

【本文源於「花影故事」。花影故事,你心中的故事,在晨曦陪你甦醒,在夜裡陪你安眠。】

相關焦點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說的,是對?是錯?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會遇到很多的「熱心腸」,在您稍微遇到點鬧心事之後,他就「欠欠」的過來了,勸你要想開點,勸你要大度點,勸你要心胸開闊點,別總那麼鑽牛角尖,想不開什麼的。來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之前,我們先來聊聊這麼一個問題。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話雖不錯,也要分清情況再用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這句話,起初是在老郭的發言中聽到的,至於出處,遍查網絡也沒有個確定的答案。不過,這個詞最近似乎挺流行,很多網友在評論的時候總喜歡帶上這麼一句,只是不知道用它之前有沒有細心考慮過,用的地方合適不合適呢?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9句真言說透世間百態!
    過分善良,別人就會得寸進尺,太過懂事,自己就會受盡委屈。人生苦短,最多七分對人好,最少三分愛自己。2、不受天磨非好漢,不遭人妒是庸才不經歷磨難的人不是真正的英雄好漢,沒有遭受別人嫉妒的人多半是庸才。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不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你若吃我苦,未必有我善。你沒經歷過這樣的事情,你又能知道什麼呢,你能了解什麼呢,你又能為他做什麼呢? 生活中就是有很多這樣的人,替你操心,總覺得自己啥都明白,其實根本不了解情況,以前年輕的時候總會爭論幾句,現在年齡越大,越無語。真是越大越要學會忍承受孤獨。
  •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一種觀點認為,張玉環是唯一的嫌疑犯,而且是有證據的,他也不能證明清白,目前只是程序進步疑罪從無,並不能證明他完全無辜。27年,世界都變了樣,路不認得,人不認得,沒有住所,沒有工作,沒有朋友,自己的孩子認不得自己,自己也認不得孩子。看上去失去的是27年的光陰,但27年後只剩下自己。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你沒有經歷過別人的經歷,你沒有吃過別人吃過的苦,就別去勸人大度,因為,當你處在別人的位置的時候,你不一定能夠大度得起來。真的,很多時候,我們總覺得自己是那個最不容易的人,然後總是勸著別人要大度,到最後卻發現,別人比你難多了。不知他人的不易,就不要勸人大度,不要自以為自己更不容易,就有資格勸人大度,其實,我們誰也沒有資格勸人大度,因為這個世上,只有一個人有資格,那就是他自己。
  • 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不管是劉能還是謝廣坤?他們都需要吃飯
    謝廣坤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二人轉演員都是生活在社會最底層的人了,他們沒什麼文化,但是他們也需要吃飯,他們也在努力,他們的表演都是真功夫,用寬容的眼光去善待他們吧。自己霍出老臉在媒體前鬧騰,又有人給錢,幹嘛不賺?比我們打工仔黑白幹強百倍。等熱乎勁過了後,人家遊山玩水,享受一且物質生活。過平民生活。這才叫人生。
  • 未經他人事,不勸他人善!暴露了什麼心態?
    前幾天我寫了一篇關於王永強的文章,表達了自己的觀點:那就是儘管父母有歷史局限性,也不完美,但並不應該成為我們逃避給父母養老的理由。很多網友評論說我道德綁架,不了解詳情,不曉得王永強有多苦,但是我依然堅持自己的觀點,是非面前沒有退路。
  • 《重塑》向道德綁架說「拜拜」,郭德綱:未嘗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特別是一個女人可以捨棄掉工作、捨棄掉自己的社交圈子,一心一意做全職太太,這已經是很偉大的付出了。她的人生不再豐富多彩了,她的人生裡面孩子是第一位,老公就是第二位,最多閒暇時和鄰居們多多交流,但也很難有空閒出去玩。
  • 不經他人苦,莫勸人大度
    02生而為人,誰都不必委屈自己假裝大度,不原諒,是對自己最好的保護。還記得前段時間聊城「冒名頂替上大學」的事件嗎?出身農家的女孩陳春秀,平白無故被人冒名頂替了16年。俗話說得好:「不經他人苦,莫勸人大度」。道歉,是犯錯者的本分;原諒,不是受害者的義務。03在熱播劇《二十不惑》中,有一個情節,引發了熱議。
  • 「不知他人苦,莫勸人大度」:世上哪有那麼多感同身受
    亦舒說:「每個人說另外一個人,道理總是一籮筐一籮筐,丈八的燈,照見別人,照不見自己。」昨天我跟對門的鄰居大吵了一架,順便也感受了一波人間冷暖。當初我們還勸她說「大家都是同學,大度一點,沒必要搞得很僵,抬頭不見低頭見的。」現在都覺得十分後悔。我勸那個同學大度,就像我的鄰居們勸我大度一樣,都對別人的心理造成了傷害。所以說,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不知他人苦,千萬不要勸別人大度。
  • 聽郭德綱一句勸:管好自己的嘴,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
    此時此刻,旁觀者往往會站在道德制高點上去勸當事人要大度,要以德報怨。但是說出這句話的人真正理解了什麼是德,什麼是怨了嗎?著名相聲演員郭德綱是草根出身,年輕在北京闖蕩的時候經歷過不少苦難。為了掙一頓飯錢,他曾經在一個玻璃容器裡面呆了48小時,供遊客觀賞逗樂,期間不吃不喝,也不可以大小便。
  • 未經他人之事,勿勸他人善良
    郭德綱說:我特反感那種都不知道我經歷過什麼就勸我大度的人,我這兒咔嚓被人捅了一刀,血還沒擦乾淨呢,他就在那兒嚷嚷著你得勇敢起來……在一次節目訪談中,嶽雲鵬談起當年的屈辱,數度哽咽,稱多年無法釋懷,坦言自己還是恨他,不會原諒。主持人數次打圓場說我再給你六塊錢好了,他不知道,這不是六塊錢的事,這有關一個貧窮自卑的少年的尊嚴。
  • 691分「清華生」工地搬磚激勵龐大爭議:未經他人苦,莫笑他人窮
    691分「清華生」工地搬磚激勵龐大爭議:未經他人苦,莫笑他人窮趙桂寧家庭前提不太好,曉得被清華登科後,他尚未多享用幾天的喜悅和放鬆,就趕快跑到了設備工地打工。設備工地上的工作又苦又累,關於一個剛畢業的孩子來說難度並不小,不過關於行將上大學要面對種種價格的趙桂寧家庭來說,一天酬勞,可以或許解當務之急。
  • 未經他人苦,莫談他人壞
    從某個角度說,歐洲的思想寬容度,確實要比我們好得多,在很久以前就接納了同性戀這群「離經叛道」的人,給予他們足夠的尊重。相比於歐洲,我們的同性婚姻合法化道路一直很坎坷,李銀河曾經提交過相關法案,但由於草案並不完善,所以並沒有成功,但相信這一天不遠了。
  • 90後媽媽:不知他人苦,莫勸他人善,超媽是這樣煉成的
    後來娃大些了,為了減輕娃爸的負擔,我出來上班,記得第一次出門離開娃,我從鎮上的中巴車一路哭到縣城,車上的人都看著我不知發生啥事,只勸我別哭了,我還把自己缺失的那份母愛也給寶寶。尤其記得我第一次抱著寶寶回家,在高鐵站老爸看見79斤的我,瞬間紅了眼眶,心疼哽咽好半天才說出一句話「爸回去給你做好吃的」。
  • 691分清華學生工地搬磚,引來網友熱議:未經他人苦,莫笑他人窮
    而另一部分的網友則痛斥上述這類「何不食肉糜」的評論:「未經他人苦,莫笑他人窮」。不過大多數人都認為這孩子其實很懂事,雖然家裡貧苦,但是想必他在家也是個非常體恤父母,很懂事的孩子,也希望自家孩子能向他學習學習。
  • 管好自己的嘴,不要窺探打擾他人
    把自己的快樂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我覺得用這句話來說那些喜歡深度挖掘別人隱私,來滿足自己內心深處的欲望。自己不惜化身成小偵探,調查研究別人的內心深處。有一點點小細節都不會放過,但凡有少許收穫就被捏造成新聞。熱衷於窺探別人隱私的人,大多數是能力各方面比你差的,想要用打擊你獲得快樂。惡語傷人六月寒,讓你精神受到刺激。這種人不懂得尊重人,靠挖掘別人的隱私,來獲取滿足自身的需求,這種人心理素質太差,口碑也不好。
  • 未經他人苦,莫勸他人善,有些事是一輩子都忘不了的……
    女人結婚後最需要婆婆的時候,恐怕就是坐月子而已,沒有之一,平時再苦再難都能熬過來,但唯獨坐月子不能含糊……特殊孕期的我,從孕32天就開始吐,喝水都吐的那種,最後起不來,不得不去醫院輸液,我在床上躺了半個月,娘家媽過來照顧了我半個月,都說熬過3個月就好了,我熬到了6個月還是每天必吐兩次,後來乾脆順其自然吧,不過還好,後來只是每天早上吐一次,一直吐到生,婆婆從沒有說反應這麼大,我幫幫你吧
  • 管好自己的嘴,是為人智慧
    有人說,世上最好的和最壞的都是嘴編織出來的。它是每個人的福報與風水。生活中,要與人打交道,"會說話"就顯得特別重要,不僅暴露出自己的品行,也讓一試便知智商,情商高低。真正的人生贏家都會管住自己的嘴,讓人如沐春風,從而控制住自己的人生,開拓出廣闊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