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事關陀螺設計和製造的秘密

2020-12-13 騰訊網

經常有人會好奇地問「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為什麼自行車輪子轉起來不倒?」,其實這種問題更嚴格的問法是「快速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為什麼自行車輪子快速轉起來不倒?」。之所以強調快速,是因為「慢轉的陀螺肯定倒!」,」慢速的自行車也肯定倒!」。

對「快速旋轉的陀螺為什麼不倒」的最直白答案是「剛要倒一點,又轉過去了」。如果快轉的陀螺的轉速不變,那麼「倒」和「轉過去」的兩個因素會達到平衡,陀螺就一直不倒地(軸還是有點小斜度)。可是陀螺下面的再光滑「尖尖」,它與支撐之間有摩擦力,周圍的空氣對轉動的陀螺也是有阻力的,所以陀螺的轉速要漸漸地慢下來,直到「轉過去」的因素鬥不過「倒」的因素,陀螺就倒了。

為了讓陀螺不倒,就不能讓「轉速」慢下來,所以要時不時地抽陀螺,保證「轉過去」因素壓過「倒」的因素。

以上是定性分析,但「快速轉起來的陀螺不倒」不只是玩具的原理,也不只是騎騎自行車。「陀螺不倒」的性質是用在子彈、飛彈、飛機這類「重器」的飛行穩定性控制中,甚至手機中也有陀螺儀。一個「玩器」問題一旦變成「重器」,就得更精細地控制,這就不得不上數學和力學公式了。這當然需要專業知識。像下面這樣分析需要有很多鋪墊,就不聊了。

陀螺究竟啥時倒掉?這就是陀螺穩定性問題。真正地掌握它,也需要複雜的公式,所以也只能定性說說。

定性說來,影響陀螺穩定性因素有自轉角速度、陀螺的轉動慣量、重不平衡力矩和摩擦力矩、陀螺起始的各種轉動軸的方向之間夾角。

自轉角速度高,轉動慣量大,穩定性越好。因為這兩者越大,在同樣的幹擾力矩作用下自轉軸的穩定性越好,自轉角速度與轉動慣量的向量積就是轉子的角動量(動量矩),陀螺的穩定性實質上是角動量力圖保持其方向不變的特性。

陀螺的重不平衡力矩和摩擦力矩是影響陀螺穩定性的內部因素。不平衡力矩與陀螺形狀很有關係。對彎矩陀螺,摩擦力與地面有關,也和陀螺的氣動形狀有關。對於「重器」中的陀螺,它是置於重器中的,所以他們與陀螺的設計和製造關係密切。

相關焦點

  • 小小的陀螺為什麼能長時間轉動不倒呢?
    ▼日本人做了一件事在最有影響力的廣播電視機構NHK做了一期節目▼讓大家做陀螺兩兩進行比賽看誰的陀螺轉的時間長▼將近16分鐘,兩個陀螺還在轉我們能從中看出來日本強大的精細加工技術和軸承技術全民對於機械加工製造的重視程度
  • 旋轉、跳躍還能不倒,人工製造的「雞頭」了解下
    陀螺儀主要是由一個位於軸心且可旋轉的轉子構成。由於轉子的角動量,陀螺儀一旦開始旋轉,即有抗拒方向改變的趨向。陀螺儀多用於導航、定位等系統,一直是航空和航海上航行姿態及速率等最方便實用的參考儀表。陀螺儀為什麼能旋轉不倒?
  • 陀螺儀為何旋轉不倒,原理是什麼?
    這個堪稱神奇的玩意兒就像變魔術一樣,只要中心保持高速旋轉它就是不倒翁,給它一個支點不但可以傾斜著旋轉,還能站在一根細線上甚至筆尖上旋轉,給我都能玩一整天。我們通常說的和玩的陀螺儀,就是一個簡單的機械裝置,裡面由一個陀螺轉子與旋轉軸相連,外圍是由兩個支架組成。
  • 童年的疑問終於解開了,為什麼陀螺旋轉時不會倒下
    陀螺旋轉時不倒下是一個重要的物理規律--力矩與角動量的作用造成的   大家如果仔細觀察,你會發現下列現象:   在陀螺旋轉比較快時,陀螺軸線搖晃的慢;   在陀螺旋轉比較慢時
  • 騎起來的自行車為什麼不會倒?科學家想了200多年,終於有頭緒了
    騎自行車時為什麼不會倒?花了200多年都沒弄明白,現在還是個謎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這其中最典型的問題,就是自行車不倒之謎。作為最常見的交通工具之一,自行車曾經風靡全球,它價格合理,一定程度上還能為人們提供更多鍛鍊的機會,在節能減排方面也是數一數二的。人們對自行車的駕駛原理都十分熟悉,卻都不知道為什麼自行車在行駛過程中從來不會倒。
  • 傾而不倒 有了「陀螺車輪」學騎車不會再摔
    原理簡單  這款由美國傑羅自行車公司開發的「陀螺車輪」裝置外觀與普通的自行車前輪相似,只不過在輻條的位置加裝了一個由蓄電池驅動的獨立飛輪,再用外殼覆蓋。   這一裝置的基本原理十分簡單。顧名思義,它與陀螺有異曲同工之妙。   高速旋轉的陀螺穩定性強,可以豎立在地面上而不傾倒。
  • 傾而不倒 有了「陀螺車輪」學騎車不會再摔(圖)
    原理簡單  這款由美國傑羅自行車公司開發的「陀螺車輪」裝置外觀與普通的自行車前輪相似,只不過在輻條的位置加裝了一個由蓄電池驅動的獨立飛輪,再用外殼覆蓋。  這一裝置的基本原理十分簡單。顧名思義,它與陀螺有異曲同工之妙。  高速旋轉的陀螺穩定性強,可以豎立在地面上而不傾倒。同理,車輪裡面的獨立飛輪也可以通過高速旋轉幫助自行車保持直立。
  • 自行車為什麼可以平衡不倒,答案出乎意料
    今天苦惱了半天,不知道今天該寫什麼,一直想把相對論總結出幾篇科普文章出來,但是感覺自己才疏學淺不敢動筆。下午和媳婦在小區溜達,突然聽到了「啪啪啪」的聲音(不要想歪了!),我倆循聲而去,發現有一個老大爺在小區裡面抽陀螺(老家方言叫de(二聲)螺兒)。
  • 不停旋轉的「小陀螺」
    雷轍 攝12月的一天,武警海南總隊新兵團營區內傳來陣陣歡聲笑語,伴隨著有節奏的掌聲,一名新兵輕盈地舞動起來,他時而踮腳旋轉,時而振臂跳躍,引得圍坐的戰友連連叫好。新兵舞者名叫黃一淮,當兵之前,他已經度過了近十年的舞蹈生涯。
  • 年輕人不盤核桃,他們盤指尖陀螺:展開講講當代減壓玩具
    80後從小接觸的陀螺也能高速旋轉,但阻力大、不平穩、驅動難度不低這三個門檻帶來了三個問題:旋轉快感通常會在一分鐘之內消失,再次驅動需要時間綁繩發力,旋轉質量和時長取決於發動技術。這個過程並不純粹減壓,反有增壓的可能——如果不是標準的寸勁發力,分分鐘拋出去後轉不動。
  • 「不倒神器」平衡車的秘密全在它
    編者按:可以說平衡車這個曾經風靡一時的神器讓大家認識了陀螺儀,但也正是陀螺儀的特性讓平衡車成為「不倒神器」,大放異彩。一、陀螺儀的工作原理陀螺儀器最早是用於航海導航,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它在航空和航天事業中也得到廣泛的應用。陀螺儀器不僅可以作為指示儀表,而更重要的是它可以作為自動控制系統中的一個敏感元件,即可作為信號傳感器。陀螺儀的工作原理是高速旋轉的物體的旋轉軸,對於改變其方向的外力作用有趨向於垂直方向的傾向。
  • 相比水槍,孩子們為什麼更喜歡玩陀螺?
    它有著像風扇一樣的形狀,不用充電也會旋轉。你們猜猜是什麼玩具?沒錯,就是陀螺。寶寶每天玩陀螺,還玩出了各種花式。寶寶媽很納悶,為什麼寶寶這麼容易就喜歡上陀螺,現在連水槍都不要呢?我們一起來解答。一、方便攜帶,適用於各場景與水槍相比,陀螺的體積小,更方便攜帶,而且不需要像水槍一樣充了水才能玩,相當的簡單,無論是外出還是在家裡,都可以玩,並不受客觀條件限制,更能滿足寶寶愛玩的天性。
  • 「旋轉吧,小陀螺!」
    旋轉吧!小陀螺 「你們玩過陀螺嗎?你們知道陀螺有哪幾種嗎?」在旋風陀螺公益講座活動現場,志願者老師一開始就向同學們拋出問題,學生們紛紛舉手回答。
  • 設計鬼才,西斯維克的「陀螺椅子」
    吳恙先生喜歡借用咖啡店裡服務員手中的原子筆或鉛筆和下單時用的紙, 來記錄他的方案,所以很多奇思妙想就是這樣在小紙片上誕生的,包括最近《新南國博興影城》獲得2017年第九屆「祝融獎」娛樂空間一等獎,穿越式設計也都是誕生於此。夜已深,最後一個走出咖啡廳的我,便是更加的寒冷。
  • 第一講《旋轉陀螺》
    第一講《旋轉陀螺》 2020-07-15 20: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生活中有哪些地方應用了陀螺儀的不倒特性?
    小時候,很多人都玩過陀螺,它的特點就是不會倒,科學家就是看到了這個特徵,發明了陀螺儀。陀螺儀在很多領域都有應用,它的優點很多,比如精度高、穩定性好等,在手機、輪船和航天等領域都有應用。陀螺儀是怎麼保持不倒的?
  • 陀螺摺紙教程,簡單好玩的旋轉陀螺摺紙
    今天我們分享一款小朋友們都喜歡的玩具摺紙——可以高速旋轉的陀螺,非常有趣的組合摺紙,沒有難度。摺疊要點:這款陀螺由三個外側、內側和旋轉軸三個部件組成,最後組合要注意順序。每個部件在摺疊的時間,四角折向中心時一定要摺疊整齊。
  • 這個手機可以像陀螺一樣不停旋轉,只需20美元即可「殺死」無聊
    不知道你有沒有留意過,我們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會有一些不經意的小習慣和小動作。比如在平時發呆或者思考問題的時候,有的人會時不時地抖個腿、換個坐姿;有的人可能會一直用手指撥弄頭髮,從上到下反反覆覆;還有一些人可能會把玩一些小玩意兒,比如轉個筆、盤個核桃之類的,習慣讓這些東西在手指或掌間旋轉穿梭。
  • 永動機:為什麼不可能被製造,但大自然卻存在?
    相信大家從小就聽說過永動機,並且知道永動機是不可能被製造出來的。不過,這裡還是再介紹一下。永動機是指不需要外界能量輸入或者只給一個初始能量就可以永遠不停做功獲取能量的機械裝置。人們為什麼會想要製造永動機呢?原因很簡單。如果不用自己動手還不用消耗其他能源,就可以源源不斷地獲取能源,何樂而不為?
  • 「騎不倒」的自行車 困惑科學家兩百年了
    因為這麼一個結構簡單的交通工具,時至今日卻仍弄不明白它的穩定性問題,即為什麼它在騎行過程中不會倒?不僅如此,當人們在平地上把一輛自行車推行到一定速度後撒手,自行車也會無控制地穩定前行一段,即使中途擾動一下,它也能夠恢復穩定。  為解開這個謎團法國科學院甚至在1897年還專門設立了一個獎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