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變革日新月異,可能只是一個打盹的功夫,你所學的一切技能便有可能被更新的技能所替代。
BOSS直聘發布的《2020年人才資本趨勢報告》中,職業科學實驗室負責人薛延波博士更是指出:目前新職業人才存量已無法跟上行業發展速度,企業反而成為新職業人才培訓的核心基地。
可見,各大企業的HR也很無奈,招聘時除了海歸人才第一順位,國內基本上招不到崗職對口,上來就能幹活的那種。
很多人追求名校光環固然沒錯,名校光環確實能夠為你開啟許多戰場的入場券。但是,讓你能夠在戰場上深遠持久走下去的,是名校為你帶來的人文素養教育、社會責任感、思考問題的方式、學習知識的方法和思維以及開闊的視野。
這也是名校生在本質上的競爭優勢所在,懂得獨立思考,審時度勢,以及,更早的進行未來職業規劃。畢竟時代的發展太快,沒有太多時間留給迷茫。
2019屆最新國內頂級院校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已出,我們一起來看看名校生在畢業季,都會做出哪些選擇:
1、同濟大學
同濟大學作為QS中近兩年不可忽視的黑馬力量,2020年QS藝術設計專業排名更是超過史丹福大學3名之多。這麼好的成績當然得益於同濟大學別開生面的戰略眼光與切實可行的發展規劃。比如將教學致力於少數前沿性專業、比如依託於自身強大的理工科學術與教育資源提出專注於「面向產業轉型和未來生活的智能可持續設計」、再比如與芬蘭阿爾託大學合作辦學、聯合招生的國際設計創新學院……
這些舉措都讓同濟大學的專業學科發展逐漸向國際化靠攏。但即便是這樣自身已經擁有國際化視野的學校,其本科畢業生的深造率仍然高達57.71%。
圖源:同濟大學官網
而在925名出境深造的學生中,一半都被世界排名前50的高校錄取。
也正是因為同濟大學學生們在校期間視野的開闊,才更知道國外藝術設計教育的優勢以及競爭提升在未來的重要性,他們大多數也都在大一大二便進行好了留學規劃,目標也基本鎖定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羅德島設計學院、藝術設計中心學院等全球頂級的藝術設計學府。
2、清華大學
談及清華大學,無需濃墨重彩。
但需要為大家的視野稍微補充一道視線——GIX,清華大學全球創新學院。由清華大學與華盛頓大學、微軟公司強強聯手,於2015年6月聯合創辦。GIX在學術界擁有最先進的創新教育模式,達成「清華大學、華盛頓大學和微軟」——跨學術、跨業界、跨國界的合作模式,並將綜合設計思維、技術開發和創業能力,在教學之中融於一體。
GIX西雅圖校區
GIX在美國華盛頓州西雅圖地區建設有先進的教學科研設施,配備世界一流的設計工作室、多媒體教室,由清華大學和華盛頓大學分別派出著名教授職教,微軟則指派實戰導師,並由中美雙方為畢業生對接最好的產業資源。
圖源:GIX官網
而清華大學的高深造率也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如今穩定崗職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僅從高校任教教師崗職需求來看,絕大多數的崗位任職要求仍是博士學位,但是海外研究生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錄取。在未來碩士學歷擴招,逐漸成為職場入門標配的趨勢下,越穩定的就業崗職在學歷門檻這層的把關則會越來越嚴格,相信繼續深造的比例也會只增不減。
圖源:清華大學官網
而清華大學的高深造率也在某種程度上意味著如今穩定崗職對學歷的要求越來越高,僅從高校任教教師崗職需求來看,絕大多數的崗位任職要求仍是博士學位,但是海外研究生在同等條件下可優先錄取。在未來碩士學歷擴招,逐漸成為職場入門標配的趨勢下,越穩定的就業崗職在學歷門檻這層的把關則會越來越嚴格,相信繼續深造的比例也會只增不減。
同濟與清華的畢業生並非個例,從2019年各大頂級院校最新就業質量報告中我們也不難看出,越是優秀的學校,其畢業生深造率便越高:
圖源:軟科
為什麼越好學校的學生越願意深造?相信看到這,大家也都有了自己的答案。
美國高校之間流傳著這樣一句俗語:「一代藤校,代代藤校。」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是因為精英家庭比底層家庭更懂得教育和知識的力量,因此他們會儘可能的利用自身的資源和財富為自己的孩子早早的規划起高高的教育壁壘,一步步將孩子送到社會上層。
這也從側面反映了美國嚴重的社會分層導致的嚴重教育分層。還好,中國從古至今「有教無類」的教育特點讓很多孩子目前仍然有機會,通過知識去改變命運。雖然這句話很俗,但是在目前全世界都在面對嚴峻挑戰、時代巨變的大背景之下,想要隨時主動擁有選擇權,而不是隨時被選擇,還有比「學習」更好的裝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