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均轉運近100人,揭秘從浦東機場到閔行隔離點的幕後故事!

2020-12-23 澎湃新聞

據「上海發布」消息,11月22日晚,上海浦東國際機場組織所有相關人員進行集體核酸檢測,各貨運站及貨運區域所有人員連夜參與。

此時在浦東機場的另一邊,T2到達層,作為閔行區的防疫應急保障車輛,上海惠友汽車租賃有限公司的翟俊,全副武裝,等待著下飛機的乘客。這是他堅守在轉運崗位上的第10個月零20天。

00:05,放在口袋裡的手機不斷震動著,那是總經理蘇建輝在群裡發出的一道道提醒:「我們在做轉運工作任務的弟兄們,一定要隨時隨地做好防疫保障工作,來不得半點工作上的馬虎和精神上的鬆懈。」

此前,

記者對蘇建輝和他的團隊駐守虹橋火車站,

轉運湖北籍進滬人員到指定隔離酒店進行報導。

若有戰,召必回!

隨後,在「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情況下,他們又趕往浦東國際機場,轉運來自重點國家入境人員,同時做好在隔離點內符合居家隔離條件人員的運輸保障工作。

截至目前,惠友公司分別在虹橋機場轉運高風險地區人員598車次2023人;在浦東機場共發送國外重點國家入境人員1459車次16177人,居家隔離共轉運633車次4148人。

在蘇建輝的筆記本裡,記者看到他立下的軍令狀:力爭安全零事故、服務零投訴、車輛零拋錨、保障零差錯、指揮零失誤,切實防範各類突發事件,縮短應急處置時間,為常態化疫情防控交一份滿意答卷。

從機場到隔離點,

這個環節上如何嚴絲合縫地紮實「閉環」?

01

只知白天黑夜,不知今「朝」是何「朝」

機場「疫」線就是當前疫情最前線的戰場,每一條戰線、每一個戰壕、每一個戰鬥位都至關重要。經過幾個月的磨合,整個步驟已經運作的非常嫻熟。

在閉環過程中,儘量避免讓旅客接觸除了志願者和司機外的其他人,通過點對點直通送達隔離場所。

翟俊就是浦東機場交通保障部T2轉運組組員之一,他們負責T2航站樓入境旅客的隔離轉運工作。

「這幾天明顯感覺入境旅客人數和之前差不多,白天的航班要好幾個小時才能入關,所以後半夜會比較忙。」翟俊告訴記者。

因為要與入境旅客的行李直接接觸,所以轉運組也必須穿上全套防護服:帽子,N95口罩,手套,防護服,鞋套,護目鏡,面罩……人人都穿成「大白」,一模一樣再也分辨不出誰是誰了。

和分不清人一樣,翟俊也搞不清日期。「一直是『準戰時』狀態,不分周末平時,24小時手機不關機隨時待命,黑白顛倒,忙得忘記了今『朝』是何『朝』。」

連日來氣溫下降,翟俊開玩笑說防護服還挺保暖。回想起曾經在烈日下,只要一穿上防護服,沒幾分鐘全身浸泡在汗水中,沒有一件衣物是幹的,就像水洗一樣,「難熬的是在後半夜,時間過得特別慢。整夜一直工作很容易餓,又不敢喝水,困了就原地跳。」

浦東機場到閔行華漕,近70公裡。擁堵時候,加上乘客上下車,要開3小時左右。為了降低室內病毒感染風險,全程不開空調,駕駛員旁邊的窗一直開著。「車廂裡是一個密閉和人員聚集的環境,天氣熱,不開空調,人受不了,開了空調又有傳播風險。」翟俊說,即便在最難熬的「蒸籠」模式下,防護服的穿戴依然不能有半點馬虎。

隨著天氣變冷,進入秋冬季以後新冠肺炎疫情的風險是在加大。之前,常態化的防疫氣氛又緊張了起來。蘇建輝不斷提醒:「旅客所有物品一定要在做好防護的情況觸碰,不要隨意觸碰!」他知道,看到大包小包上車的旅客,前線的他們一定會去幫忙,所以他一再叮囑做好防護。「手套一定要從裡面捂住,鞋套塞嚴實,穿戴整齊後,讓他們相互檢查,還要發照片過來,我都會放大一一從頭看到腳。他們不能有任何一個出問題,不然就是全軍覆沒」。

02

舍小家為大家,錯過女兒婚禮

眼下,車隊裡30多人駐守浦東機場負責轉運工作,蘇建輝進行遠程調度。8小時一班,24小時待命。駐守的司機都是和蘇建輝合作5年以上的,在他眼裡,這批人不僅駕駛經驗豐富,而且敢於擔當。

今年46歲的許雲禮,老家在安徽。從7月開始便駐守在浦東機場,負責轉運工作。一開始得知工作「變動」,許雲禮的家人並不支持。「我沒有猶豫,說不害怕是假的,但這是非常時期,能為公司,為所在的城市出力,我義不容辭。家人看我如此堅定,也理解了。」

但許雲禮沒想到,就這樣錯過了女兒的人生大事。10月2日,許雲禮一早打電話給女兒,簡單交代了幾句便掛了。「沒去婚禮現場,心裡特別難過,希望他們理解,但為了他們的安全,存在太多不確定因素。如果我離開,堅守的兄弟壓力就更大了」。他說,「當自己穿上防疫裝備那一刻,內心一下子感覺到身上的責任。」

結束了8小時的值班回到基地後,許雲禮看到女兒發來婚禮現場的照片和視頻,女兒十分理解,為他感到驕傲,並讓他做好防護,等他回家。

最近,上海發生的幾起新冠本土病例牽動了千家萬戶的心。許雲禮每天要做的一件事便是向家人報一個平安。「視頻、電話,哪怕在微信上說一聲也好,家人非常支持我來到機場一線,他們知道這是我的責任與嚮往。這段時間,他們把家裡的一切事務都包攬了,我要做的就是在任務結束後安安全全地回家。」

雖然每天三班,但日夜顛倒,大家還是挺疲憊的,可是沒有一個人退縮,大家都打起精神做好手頭的事。

03

出車檢查,至少檢查三遍

記者了解到,目前的轉運車輛型號分別是7座、20座、53座的商務車、中巴車、大巴車,在浦東國際機場、虹橋火車站待命的有12輛,佔公司數量近10%。

見到蘇建輝的時候,他已經從轉運工作中抽身,回到公司安排企業復工的相關事項。對於企業目前的發展,他看得有些坦然:「利潤也好,發展也好,我們放小一點,未來日子還很長。轉運工作必須百分百保障,我帶出去的團隊一個也不能少地回家」。

這天正巧,司機王悠琪將轉運車開回公司檢修,全程穿戴防護服,蘇建輝得知後,遠遠地望著他,打了個電話,叮囑再三。

王悠琪告訴記者,一月一次回公司檢修是常規操作,進來前,對車輛外部進行全面消殺,檢修全程與所有公司人員無接觸。公司檢修的師傅打開引擎蓋,檢查機油是否正常,缺不缺水,電瓶能不能正常工作。「這是日常檢查,他們在一線拼命,我們提供後方保障」。

據介紹,在接到轉運消息的前一小時,負責轉運的司機要檢查車輛的水、油、胎壓是否正常,仔仔細細檢查至少三遍,確保車輛行駛安全。車輛內部座椅、扶手進行消毒工作,全面消毒。「這些工作一個也不能少,不僅對乘客負責,同時也是對我們和家人負責。」 王悠琪一字一句堅定地說。

那麼如果路上出現問題呢?蘇建輝也做了預案。「在智能化管理平臺上看,哪輛車離事故車最近,火速前去救援。但最要緊的是抓好前期檢查工作,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發生一起車輛事故。」

04

被旅客舉動暖到了

在閔行區點位,平均每天有近100名來自重點國家的入境旅客前來,其中歐美國家旅客超過三成。

世上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他們轉運過不清楚政策肆意發洩情緒的旅客,經歷過12小時連軸轉一刻不曾停歇,遇到過核酸檢測為陽性的入境人員……他們有過害怕、有過擔心、有過疲憊,但他們還是義無反顧。

「有個美國回來的阿姨,很感激半夜我們來接她回家,對我說,謝謝祖國沒有忘記他們。」翟俊回憶道,這位阿姨告訴他,從下飛機她就感覺上海對疫情防控的重視已經超乎想像,看到機場裡的一群人圍著她轉,原先路途上經歷的所有忐忑與焦慮逐漸消失。

有配合理解的,自然也會有對相關政策規定不了解、從而產生抗拒心理的。碰上急急躁躁的旅客,他們就當起了「調解員」,苦口婆心講,一小時、兩小時……雖然對入境旅客築起「防控閉環」,但還是需要相互理解,傳遞上海這座城市的溫度。

而王悠琪印象最深刻的「彩蛋」是轉運演員成龍,當時因入境需要,在閔行區華漕鎮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點接受了健康觀察。「成龍當時說,防疫措施非常到位,措施越嚴格,我們越安心,感謝你們!」王悠琪告訴記者,「我們的工作得到了理解和認可,這便是對我們最大的溫暖。」

記者對這些轉運組人員提了同樣的問題:想家人的時候怎麼辦?等到某一天,疫情真的結束了,你最想幹什麼?

「漫漫長夜最難熬,想孩子了就翻翻照片看看視頻,疫情結束後,我只想馬上回家抱抱他。」

「此刻全靠身上的責任支撐著,疫情結束後,最想睡個天昏地暗,電話關機,誰都找不到我那種。」

「回家好好吃一頓,這裡的盒飯、餅乾真的有點膩了。好好陪伴一下家人,回老家陪伴一下父母,帶愛人小孩旅遊放鬆一下。」

「這段時間認識了很多『戰友』,希望待到春暖花開那一刻,我們把酒言歡。」

每當回到基地時他們總是如釋重負。

一直話不多的馬衝鋒說,

「寒冬終將過去,希望就在眼前,

讓我們靜待春暖花開」。

說不害怕那是假話,

但對於他們而言,

在這場上海「防輸入」保衛戰面前,

「疫」不容辭,絕不退縮。

來源:今日閔行

喜歡此內容的人還喜歡

原標題:《日均轉運近100人,揭秘從浦東機場到閔行隔離點的幕後故事!》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浦東機場全力保障「16+3」入境人員轉運接待點
    殷立勤 攝   中新網上海4月1日電(記者 殷立勤) 因為疫情,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正承受著進出港旅客量的低谷,卻在與此同時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量駐場人員——自3月6日起,上海16個區和蘇浙兩省駐點人員進駐浦東機場,3月22日安徽省駐點人員也入駐浦東機場,由此形成了「16+3」省區市點對點登記護送格局,而對於「16+3」轉運接待點的服務保障,則依然由浦東機場默默兜底
  • 探秘浦東「機場轉運人」大本營
    3月6日,上海全面啟動「機場24小時駐點值守」,閉環式轉運接送境外來滬返滬人員。在浦東機場、虹橋機場,處處有「機場轉運人」的身影。昨天,記者走進神秘的浦東新區「機場轉運人」大本營;從投入這場戰「疫」以來,這裡的280多名志願者不能回家,過著「三點一線」、黑白顛倒的生活。
  • 浦東機場入境重點航班旅客從下機到隔離,閉環式管理全流程公布,一...
    從落地到隔離,入境上海這樣形成閉環引出後臺幾百條留言和提問針對大家關心的問題今天我們再次來到浦東機場尋找答案浦東機場副總經理張敏求詳細為我們介紹了2、從飛機落地到我走出機場被安排隔離需要等多久?SU208航班今天上午8點52分降落在浦東機場,家住松江區的旅客鄭凱文走進聯檢大廳時,是上午9點多。
  • 靈魂「轉運人」&現場「開心果」,浦東首批駐守機場工作人員築起...
    40分鐘後,呂華和他的隊友們坐車來到浦東機場T2航站樓。從此刻起,到第二天上午8點,他們將一直駐守在這裡,隨時準備接送從疫情嚴重地區入境的旅客,為上海守護住「城市安全」的閉環。3月5日,正在浦東新區政協辦公室處理手頭工作的呂華,突然接到一個通知,要求他在當天晚上5點前趕到新區黨校封閉隔離點集合,準備成為浦東新區第一批駐守機場的工作人員。此時,新冠肺炎病毒在境外快速蔓延,全球病例首次突破了10萬,作為全球化程度頗高的超大城市,上海口岸面臨著巨大的疫情輸入風險。距離5點,只有兩個小時。
  • 回國機票+雙陰檢測+上海隔離+蘇浙皖隔離
    浦東機場篇 (整理自@Jarlin,參考自@陳修傑)  深夜到機場,拿託運行李非常快。從下飛機到酒店,總計4-6小時(根據酒店離機場距離)。即在定點隔離的第4天,由三省安排專人專車將符合轉運要求的相關人員,從隔離點閉環轉運至三省目的地,繼續實施後續健康觀察至14天期滿。對於在上海期間出現異常情況的(核酸或抗體陽性、有症狀的、密切接觸者等),按照原有流程在上海排查診治或集中隔離醫學觀察14天。    Q2:隔離時我和家人可以同住嗎?
  • 入境航班今起縮減,浦東機場與集中隔離點發生了這些變化
    入境航班今起縮減,浦東機場與集中隔離點發生了這些變化根據民航局要求今天零點起國內各大航空公司大幅減少國際航班且航班客座率不得高於75%而從昨天零點起所有入境來滬人員一律集中隔離健康觀察體驗了從機場到集中隔離點的整個閉環凌晨 3點05分當記者來到浦東機場T1航樓各區入境登記處時這裡是一派難得的寧靜駐點工作人員說
  • 李強、龔正赴浦東機場和集中隔離點檢查
    入境人員來自五湖四海,情況各有不同,要更加耐心地做好政策宣介,更有針對性地提供服務保障,爭取理解支持,形成防疫合力        昨天下午,市委書記李強,市委副書記、市政府黨組書記龔正先後前往上海浦東國際機場和入境人員集中隔離點,實地檢查口岸、地區嚴防境外新冠肺炎疫情輸入工作,看望慰問夜以繼日、持續奮戰在防疫一線的各條戰線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們。
  • 16個區24小時駐紮兩大機場,專車、專人集中接送!從落地到隔離,入境...
    也就是一律隔離14天為了實現無縫銜接和閉環管理,保證這些旅客不和社會公眾接觸,上海16個區都在虹橋機場1號航站樓、浦東機場1號航站樓和2號航站樓,3個點設置了登記臺,派專人、專車在此守候,集中接送需要隔離健康觀察的人員。
  • 聽聽上海浦東機場怎麼說?
    嚴防境外輸入的上海浦東國際機場戰「疫」一線,除了「120模式」外,還有一個「130模式」。何為130?即對於被海關甄別為「症狀不明顯但有旅居史、風險較大」的入境旅客,需通過大巴轉運至指定隔離點,實施醫學觀察,此即「130模式」。 截至3月25日,在浦東機場「130模式」下,已轉運253批次,共計3490人。
  • 浦東機場「130」模式:從零點到零點,只為一個目標
    上海海關對有明確症狀的旅客立即啟動「120模式」,直接由120車輛轉運至指定醫療機構診療;對症狀不明顯但有旅居史、風險較大的旅客啟動「130模式」,直接轉運至指定隔離點,集中採樣,根據檢測結果,再做後續處置,有效管理傳染源,阻斷傳播途徑,避免交叉感染,防止疫情擴散。  如此高風險重任,落在了浦東機場的肩膀。
  • 從落地到隔離,上海拼了!16個區24小時駐紮機場,大巴接送,陪到小區
    從落地到隔離,上海真的拼了!為了避免這些旅客與公眾接觸,不允許用網約車和計程車離開機場,親屬或者是公司派車來接是可以的。工作人員會陪同旅客到停車場,確認車輛信息和駕駛員信息沒有問題後,才會送他上車離開機場。與此同時,車輛的信息、駕駛員的信息都要登記,並且拍照上傳到工作群,由所屬街道進行後續銜接。從日本回滬,家住閔行的章先生就被帶到了閔行區的登記臺,填寫表格。
  • 5個月累計接送轉運16000多名入境人員!來看浦東機場「轉運人」如何...
    守一道關,護一城人為應對國際疫情形勢,根據上海市委部署安排,今年3月,浦東新區派出工作組承擔浦東國際機場入境人員轉運保障任務,並成立中共浦東新區派駐機場疫情防控工作組臨時支部委員會,在外防輸入第一線守好「東大門」。一聲令下,我們就能往前衝。
  • 上海浦東機場防輸入閉環式管理如何進行?細緻的流程解讀來了
    優化航班停靠、通道設置、秩序維護、現場消毒、人員轉運等方方面面,都有細緻而完善的舉措。機場、航司、上海16個區、鄰省駐機場工作人員協同做好旅客中轉、集中隔離點和居家隔離轉運工作,做到面對面交接、封閉式管理。
  • 「大本營」現「花式投餵」 溫暖機場「轉運人」
    人民網上海3月20日電(葛俊俊)3月16日中午12點29分,來自浦東新區區委黨校的機場「轉運人」範礦生,在經過幾個小時的休息後打開房門,看到擺放在門口的一大堆物資,他的眼眶溼潤了,第一時間在朋友圈致謝:「感謝小夥伴們的精準投喂,因為有你們,我們更有戰鬥的底氣。」
  • 離浦東機場最近發熱門診的三個故事|發熱門診|浦東新區人民醫院|...
    △ 浦東新區人民醫院發熱門診診室這是普通發熱門診,工作人員均穿著防護服,難以辨別其模樣。35歲的陳玄博是值班醫生,當天已接診了20多個病人。一個女孩戴著口罩小步走入診室。她是從社區的哨點診室轉運來的。「昨晚開始發燒,嗓子疼。」根據流程,陳醫生問了住址、職業、是否出差、是否接觸過機場物流人員或冷鏈、境外包裹、汽配等問題。
  • 浦東機場貨運區連夜檢測結果出爐,已完成核酸檢測11544人,結果均為...
    11月22日夜間,機場集團組織力量對浦東機場貨運單位人員進行核酸檢測。截至今天9時30分,累計採樣17719人,已完成核酸檢測11544人,結果均為陰性,其餘6175人的樣本尚在檢測過程中。浦東新區副區長李國華介紹:11月22日,浦東新區在追蹤排查確診病例的密切接觸者時,發現兩例新冠肺炎可疑病例。一例為浦東機場UPS上海國際轉運中心西區貨運站確診病例吳某某的同事,另一例為浦東機場UPS上海國際轉運中心西區貨運站確診病例王某的妻子。經市、區疾控中心對上述2人進行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陽性。
  • 機場防疫最吃緊的時候,上海浦東使出了這個大招,防控閉環變得更...
    中午11點,正是浦東機場境外航班抵達最密集的時候。往常此時,胡紹寶都會非常焦慮:現在哪個臨時留驗點人較少,可以派車過去?早上派出去的志願者,到哪裡了?再派人出去,後續人力還能跟上嗎?作為浦東新區派駐浦東機場T1航站樓的駐場指揮,他常常面臨艱難的選擇。 不過昨天,胡紹寶卻顯得從容了很多。看到航班降落的信息,他拿出手機,點開剛上線的「浦東入境人員轉運留驗共享平臺」小程序,各個留驗點的實時數據,包括可用房間數量,人員準備情況以及每個駐場志願者的動態,他都一目了然。「準備接送下一個航班入境人員前往第二號留驗點。」胡紹寶果斷地下達了指揮命令。
  • 從落地到隔離 國內機場嚴守第一道關卡
    上海機場進滬前14天內,有過(韓國、義大利、伊朗、日本、法國、西班牙、德國、美國、英國、瑞士、瑞典、比利時、挪威、荷蘭、丹麥、奧地利)16個國家旅行或居住史,一律隔離14天 上海居家隔離標準將更加嚴格:①明確居家隔離條件,一戶一人或一家;②集中接送,重點國家入境人員抵達後,全部由各區工作人員集中接送到各區臨時留院點;③增加核酸檢測環節
  • 心手相牽,同守「東大門」 ——浦東機場第四輪第三戰隊T1分隊
    來自司法局矯正處、辦公室、法務處、公服處和浦東公證處的5位同志,響應組織號召,積極報名參加浦東新區回國人員機場分流轉運工作,於2020年4月17日至5月4日作為浦東機場第四輪機場轉運工作志願者入駐大本營,負責浦東國際機場T1航站樓入境旅客接送轉運工作。
  • 直擊浦東機場:24小時不間斷嚴防死守,入境旅客說很安心
    即便入境人員各項檢查沒問題,也必須接受隔離健康觀察。根據最新決定,3月27日起,凡需經上海口岸入境轉往其他省市(除蘇浙皖外)的人員,一律在滬實施為期14天的隔離健康觀察。對上海口岸入境轉往蘇浙皖三省的人員,繼續發揮長三角聯防聯控機製作用,由三省派駐工作組到上海機場直接送至目的地,確保做好封閉式轉送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