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音樂人追憶著名詞作家鄭南:德藝皆美名 天涯永傳唱

2020-12-18 南海網

  海南音樂人追憶著名詞作家鄭南

  德藝皆美名天涯永傳唱

著名詞作家鄭南

  海南日報記者尤夢瑜

  6月27日,著名詞作家鄭南因突發心臟病在廣州離世,享年80歲。記者從廣州市文化藝術管理中心了解到,鄭南的追悼會將於7月3日上午在廣州舉行。據了解,海南省文聯、省音協將派代表赴廣州參加他的悼念活動。

  鄭南生前曾為海南寫下不少歌曲,除大家耳熟能詳的《請到天涯海角來》《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外,還有《絕美風景線》《山海哩哩美》等作品,不勝枚舉。鄭南為海南寫下的歌,有不少是他和海南本地作曲家合作完成全曲的。他離世的消息傳來,讓曾與他合作過的海南音樂人感到悲痛。

  為海南打造音樂「名片」

  鄭南一生寫下了大量歌詞,其傳唱度、知名度最高的幾首歌曲中,有兩首都以海南為主題。

  上世紀70年代,有著10餘年軍旅生活經歷的鄭南,無意間接觸到瓊崖縱隊的資料,便產生了創作一首歌頌海島上紅軍戰士的歌曲的念頭,但他當時並未來過海南島。同他一樣,這首歌的曲作者、後來曾擔任過廣州市文聯主席的劉長安也沒來過海南。當年,他們二人來到廣東汕尾海邊的一個漁村,在一間很小的舊屋裡,翻閱大量有關海南島的資料,了解這裡的風土人情,在昏暗的燈光下完成了《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的創作。

  這首歌曲的首唱,由當時廣州歌舞團歌唱家遊國屏演唱。後來,著名歌唱家李雙江再度演唱,他對歌曲的全新演繹,讓這首歌傳遍祖國大江南北,成為海南在當時的一張音樂「名片」。

  鄭南為海南寫下的第二張音樂「名片」,就是他攜手著名廣東籍曲作家徐東蔚創作的《請到天涯海角來》,寫這首歌前,鄭南已來過海南。

  這首創作於1982年的流行歌曲,有著幾分迪斯科舞曲風格。1984年,沈小岑將這首歌曲帶上央視春晚舞臺,一時間,這首節奏歡快的歌曲家喻戶曉,它也被人們視為海南島的「島歌」,充滿鮮花與果實的歌詞,將海南的熱帶風情表現得淋漓盡致。這首歌不僅讓海南成為那時的「網紅」地,歌曲本身也在廣東流行樂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時光如梭,經典不衰。2018年央視狗年春晚在三亞設立分會場,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周年之際的海南,以時尚、現代的絢麗形象展示在世人面前。與1982年相比,今天的海南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不變的是熱情的海南人民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向世界發出的邀請。當這曲《請到天涯海角來》再度響起在央視春晚舞臺上時,經典的力量令人動容,海南的發展令人感慨。

  在省文聯專職副主席、省音協主席王豔梅看來,鄭南不僅對海南的音樂創作有著很大貢獻,他對海南的對外宣傳推廣更是功不可沒。

  「當年創作《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時,鄭老都還沒來過海南,可後來他親口告訴我,除了他居住的廣州,海南是他來過次數最多的地方。」省音協副主席、省歌舞團創作室主任黃遠舫說。

  用音樂繪就海南「地圖」

  瀏覽鄭南所創作的作品,人們幾乎可以跟著他生動的歌詞畫出一張海南地圖來。「一個詞作者為同一個地方寫的兩首歌都火了,這個實屬難得。」王豔梅說,鄭南多年來特別是近年來一直在寫海南題材的作品,並為海南多個市縣創作歌詞。由於《請到天涯海角來》紅遍全國,三亞市後來還特意授予他「三亞市永久榮譽市民」稱號。

  「鄭老對海南的自然風光、人文歷史都非常喜歡,他每次來海南,我都會接待他。不僅是他在專業上孜孜不倦的態度,他真誠待人、處世的風格,也讓我們這些後輩十分感動。鄭老常常向我們講很多道理,他的平易近人也讓我們成了忘年交。」黃遠舫說,他曾在2011年、2013年與鄭南合作創作了《南中國的風》和《絕美風景線》兩首歌曲。

  1993年,鄭南前往儋州採風,創作了《儋州的風》,歌詞中的「不到儋州不知海水藍,不遊儋州不知香蕉紅」等對儋州特色風物的鮮活描寫,令人印象深刻。

  「鄭老採風時像孩子一樣對周邊環境保持著好奇,很有激情。」黃遠舫回憶道,「2013年我們見面時,鄭老還在回味儋州的紅香蕉,他說1993年來到儋州是他第一次見到紅色的香蕉,很是難忘。所以,留心於細節的他,特別將紅香蕉寫進了歌詞。」

  黃遠舫見鄭南對儋州有著如此深厚的感情,就帶他又前往儋州、洋浦採風,隨後便合作創作了《絕美風景線》。「我們當時去了古鹽田、白馬井,隨後又去看了現代化的洋浦港,這『一古一今』的鮮明對比,給鄭老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賦予他創作靈感。在洋浦,他一直感慨海南日新月異的發展。」

  「除了《絕美風景線》,鄭老當時還寫了一首《白馬井》,邀請我來譜曲,後因各種原因,到現在還未譜完曲,但我一直珍藏著這份歌詞。」黃遠舫說。

  2009年,臨高縣邀請鄭南到臨高採風,鄭南隨後寫出了《山海哩哩美》歌詞。當時,臨高邀請省內歌手許瀟尹演唱這首歌。「鄭南老師的這首歌詞寫得很美,打動人心,我就主動提出來可否讓我來試著譜曲。讓我想不到的是,名聲那麼大的鄭老師不僅爽快答應,還鼓勵我說『小姑娘有想法就試一試』,他也給予了我不少指導。」現任海南大學藝術學院音樂系主任的許瀟尹回憶道,她與鄭南的接觸僅這一次,但鄭南對後輩的鼓勵,特別是對海南音樂創作的關注讓她難忘。

  「還記得當時鄭南老師解釋他所寫下的詞,說哩哩美就是大家一起唱,山也唱,海也唱,鳥兒也唱。我想正是因為鄭老師對海南這片山水的熱愛,才讓他寫出這麼美的歌詞。」許瀟尹說。

  除了儋州、臨高,鄭南還曾寫下《情系五指山》《福山咖啡天下醉》等多首反映海南地域特色的作品。

  為海南音樂帶來深遠影響

  「就在6月初,廣東儋州商會在廣州成立,鄭老因為創作過多首與儋州有關的歌曲,因而也被邀請參加。晚宴上,我們還說好了等他今年再來海南採風。沒想到他卻如此突然地離開了我們。27日當天我就得知了他離世的消息,非常遺憾,也感到非常悲痛。」黃遠舫說。

  鄭南的歌詞中,飽含著他對海南的一片深情,而他對海南的音樂創作所產生的影響也十分深遠。鄭南多年來在廣州歌舞團工作,如果說,1988年以前,他為海南創作是出於工作要求,那麼,1988年以後,他對海南的創作更多的是出於對這座島嶼的熱愛。據了解,鄭南近年來也與海南音樂界保持著緊密聯繫。當他得知海南音樂人的作品發表時,會發來祝賀,當他自己有新的作品發布時,也會主動與海南同行交流。

  「鄭老的作品見證著海南的成長,上世紀70年代,他寫海南的紅色文化,讓人們知道了海南有過這樣一段崢嶸歲月,更讓五指山、萬泉河成為知名文化符號。到了1980年代初期,改革開放伊始,流行歌曲剛剛進入內地,《請到天涯海角來》算得上是中國第一批流行歌曲中的佼佼者,清新的唱法,脫俗的歌詞,讓人們感受到了海南島的魅力。可以說,他為海南寫下的每首歌,背後都有深刻的時代印記。」王豔梅說,對海南的愛以及對海南音樂創作的使命感,讓鄭南積極推動著海南音樂創作,他的作品也為海南的音樂創作帶來了深遠影響。

  (本報海口6月29日訊)

  相關新聞>>>

  歌曲《請到天涯海角來》詞作者鄭南突發心臟病離世

責任編輯:謝軍輝

相關焦點

  • 著名詞作家鄭南追悼會今舉行 一生留下4000多首詩歌和歌詞
    家屬提供資料圖著名詞作家鄭南的生命,在邁入80歲門檻後畫上句號——因突發心臟病,鄭南於6月27日在廣州逝世。今天上午,鄭南同志追悼會在廣州番禺殯儀館內舉行,不舍的人們紅著雙眼,前去看望他最後一眼。肉體會消逝,但音樂這個載體仿佛讓鄭老從未離開。鄭南的一生留下了4000多首詩歌和歌詞,足跡遍布祖國大好河山。作品不僅抒發著個人的喜與憂,更傳遞著中國人熱烈的精神風貌和豪邁的改革氣魄。鄭越評價父親:「他的歌都是走出來的!」
  • 鄭南老師,一路走好!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6月28日消息 (南海網記者陳望)   著名詞作家、國家一級作家鄭南因突發心臟病搶救無效,6月27日上午7
  • 重慶籍著名詞作家新作《十月一日》為國而歌
    頌歌獻祖國    重慶籍著名詞作家新作《十月一日》為國而歌    本報訊 (記者 趙迎昭)10月3日,記者獲悉,由重慶籍著名詞作家胡適之和青年作曲家楊一博聯袂青年歌唱家王凱打造的歌曲《十月一日》,於國慶節前夕完成單曲錄製,並在國內各大音樂平臺上線
  • 吉林籍著名詞作家陸新橋勵志歌曲《唱給男人的歌》上線
    娛道文化傳媒訊 吉林籍著名詞作家陸新橋勵志歌曲《唱給男人的歌》上線。近日,由陸新橋作詞、小莫作曲、關天天編曲、石頭演唱的勵志歌曲《唱給男人的歌》,在QQ音樂及各大網絡音樂平臺正式上線。《唱給男人的歌》一經推出,深受聽眾喜愛,引發極大共鳴。
  • 著名書法家薛裕霖 德藝周厚淨心致遠
    著名書法家薛裕霖 德藝周厚淨心致遠時間:2017-08-29 16:26   來源:中國網   責任編輯: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著名書法家薛裕霖德藝周厚 淨心致遠 書法家薛裕霖 薛裕霖,字:子山,號:化之,別署雨霖軒,好古博雅,精進書法。
  • 唱響「新絲路」,弘揚正能量,著名作曲家朱思思創作《絲路彩虹》
    2015年,著名女作曲家朱思思老師在參加北京市文聯文藝志願者服務系列活動——走入新疆文藝支教工作時創作出了《絲路彩虹》。於是,她和著名詞作家李幼容老師合作,創作了這首謳歌新時代「新絲路」的原創歌曲——《絲路彩虹》。朱思思是我國著名女作曲家、音樂教育家。現為中國音樂學院古曲研究中心理事,亞洲愛樂樂團作曲,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中國文藝志願者協會會員,北京音樂家協會會員,世界華人女作曲家協會會員,全國民族樂器演奏藝術水平考級委員會高級指導教師,被編入《中國音樂家名錄》。
  • 海內外知名音樂人齊聚杭州 為亞運音樂創作共謀良策
    杭州日報訊 舉辦一屆成功的亞運盛會,需要一批優秀的亞運音樂作品。11月20日至22日,來自海內外的知名音樂創作人和文化界人士齊聚杭城,共同參與杭州亞運會音樂作品徵集採風活動。著名策劃人,詞、詩、劇作家朱海;著名作曲家,音樂製作人撈仔;著名詩人,詞作家和撰稿人田地;奇大音樂創始人、金牌音樂製作人許環良等大咖齊齊亮相,通過現場採風和座談會形式,共謀亞運音樂創作良策。
  • 東莞「十佳童謠作品」精品傳唱展演評審會舉行
    此次評選活動,共收到來自全市各鎮街(園區)選送的「十佳童謠作品」傳唱展演視頻作品80件,將評選精品傳唱展演優秀表演獎10個,其中一等獎2個(獎金5000元),二等獎3個(獎金3000元),三等獎5個(獎金2000元)。
  • 青年詞作家|陸新橋藝術簡介
    青年詞作家陸新橋【青年詞作家】陸新橋,青年詞作家,著名音樂人。聽覺動力音樂傳媒創始人。吉林市音樂文學學會副主席,中國音樂文學會會員,吉林省音樂文學學會會員,「全國優秀青年詞曲作家高研班」第六期學員。2007開始歌詞創作,十餘年創作各類風格詞作千餘首。
  • 馮磊:讓海南本土音樂在自貿港絢麗綻放
    20世紀90年代,作為最具代表性的海南話歌手,馮磊創作了許多首膾炙人口的海南話歌曲,盡情謳歌海南的發展成果和風土人情。《三姐》《老家海南》《天下父母情》《生在海南》……這些歌曲,成了很多海南人的共同記憶。在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之初,本土音樂人才十分缺乏,瓊籍歌手少之又少。
  • 著名作曲家孟文豪會見作詞搭檔王新、向明,探討新歌曲創作
    10月7日下午,著名作曲家孟文豪在北京「上加一線」音樂工作室會見了他的兩位作詞搭檔王新、向明,三人一起就當前歌曲創作方向進行了深入探討交流。而且,隨著抖音、快手等這樣的短視頻平臺的出現,好的歌曲往往只需要一兩句「抓人」的閃光點即可脫穎而出、傳唱開來。所以,我們更多需要創作這樣的好的歌曲作品。王新和向明也紛紛表示,當前在諸多網際網路平臺抖音、快手乃至傳統媒體平臺廣播電臺、電視臺,大眾能聽到的更多的依然是通俗歌曲。通俗方向歌曲已成為當前最受大眾歡迎的一種音樂風格。
  • 著名詞作家陸新橋作詞歌曲《漢中戀》MV榮獲國際大獎
    娛道文化傳媒訊 日前,由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選送的歌頌漢中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的原創MV歌曲《漢中戀》在第七屆亞洲微電影藝術節上榮獲「優秀音樂作品獎」。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給漢中市文化和旅遊局頒發了這個獎項。
  • 花間派著名詞作家代表之一韋莊,是如何走上抒情道路的?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一說起花間派的著名詞作家,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溫庭筠和韋莊二人。之所以喜歡把他們兩位詞家相提並論,主要就是兩人的詞風比較相似。
  • 詞作家李俊偉成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會員 李俊偉都有哪些作品
    ­  從第一首歌曲《美麗的日子》到央視春晚歌曲《相逢春天》,青年詞作家李俊偉用了6年的時間。六年裡,除了創作大量的歌曲之外,李俊偉還涉及了各類晚會活動的撰稿。從一個平凡的大學生,一步步走進了文工團,再從文工團走上社會,把自己的歌曲和知名度一點點的放大、傳播。近日,青年詞作家李俊偉被吸收為中國音樂家協會,正式成為其會員。­  「很早以來的夢想。」
  • 擅寫「大歌」的填詞人:踏平山路寫好歌
    中新網廣州3月19日電 題:擅寫「大歌」的填詞人:踏平山路寫好歌中新網記者 李凌提起《我愛五指山我愛萬泉河》、《請到天涯海角來》、《大地飛歌》,相信不少人都能哼上幾句,亦能說出唱紅它們的歌唱家,但創作者,知道的人並不多。
  • 青年詞作家陸新橋參加第六期全國優秀青年詞曲作家高研班學習
    青年詞作家陸新橋與著名作曲家戚建波青年詞作家陸新橋與著名詞曲作家何沐陽作為一名倍受大家喜愛的青年詞作家,陸新橋與來自全國各省區市和產業文聯音協推薦遴選的近50名優秀青年詞曲作家一道,在新冠肺炎抗疫鬥爭和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的特殊情況下
  • 王晰王俊凱大年初一傳唱經典 流行男低音與著名男中音的經典碰撞
    2月16日農曆大年初一晚,央視一套新春巨獻詩詞經典傳唱節目《經典詠流傳》迎來第一期節目,歌手王晰作為首發陣容的經典傳唱人,與青春偶像王俊凱、著名男中音歌唱家楊洪基,和歌手譚維維一起,用流行的方式把經典唱給全國的觀眾朋友們聽!
  • 海南周刊|大電影裡的海南音符
    這是因為《海外赤子》是中國首部華僑題材音樂片,該片講述一位海外歸僑報考部隊文工團的故事。作為音樂片,其與故事片具有較大不同,大多先把音樂寫好,再根據音樂拍攝。  鄭秋楓後來曾表示,他構思《我愛你,中國》這首歌時覺得首先得抓藝術性,影片中黃思華是位「百靈鳥」,唱歌唱得特別好聽,很大氣;第二要抓民族性;第三是抓特點;最後要抓時代性。
  • 海南日報數字報-《海南寶貝》唱出闖海人心聲
    周年文藝演出《崛起》中,由我省著名音樂人王豔梅作曲的歌曲《海南寶貝》引起了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  「寶貝,我的海南寶貝,正是花開的年歲······」《海南寶貝》起句呈現出寧靜、安詳、呵護與深愛的情緒,音樂隨即展開,回顧闖海人後輩與大特區同沐風雨、共擔艱辛一起成長的歷程。音樂逐漸推進至高潮,寄託了闖海人對下一代為建設海南奉獻青春的期許,對幸福海南願景的憧憬與展望。
  • 【紫牛頭條】7歲寫的兒歌半個世紀後被譜曲演唱,南京草根詞作家圓夢
    拿到終於如願地插上音樂翅膀的作品時,郝朝陽聽了一遍又一遍,難掩內心的激動,他給揚子晚報紫牛新聞打來爆料電話,希望將自己的快樂與人分享,也順便說說這半個多世紀以來,自己「走火入魔、如痴如醉「的創作之路。他已創作出200多首作品陸續在各種報刊上發表他告訴紫牛新聞記者,最初覺得作品能在報紙上發表出來已經很好了,後來還是受到別人的啟發才萌生了譜曲傳唱的想法。「有一次發現我在報紙上發表的歌詞《回家》被人譜成了曲子,當時高興得不得了,還專門聯繫去感謝人家,問要不要錢。後來才意識到,自己辛辛苦苦創作出來的作品無償給別人還不如自己完成後續過程申請自己的版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