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間派著名詞作家代表之一韋莊,是如何走上抒情道路的?

2020-12-16 知陽時光鋪子

用文字,記錄你我身邊的故事

文:知陽

圖片源自網絡

人人盡說江南好,遊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於天,畫船聽雨眠。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一說起花間派的著名詞作家,我們首先想到的就是溫庭筠和韋莊二人。

之所以喜歡把他們兩位詞家相提並論,主要就是兩人的詞風比較相似。

可如果仔細體會的話,其實兩位花間派代表人物分別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詞風。

簡單理解來說,溫庭筠的詞風偏向於「密而隱」,韋莊的詞風則偏「疏而顯」。從詩風來理解就是,溫庭筠接近李商隱,而韋莊則接近白居易。

而之所以二人的詞風有不同,主要是跟兩人的生活遭遇不同有關。

01溫、韋二人的不同人生遭遇

溫庭筠出身於落寞的貴族家庭,雖一生也潦倒,但一直依靠貴族而生活著。

從他的詞作品中可以看出,他的作品大多是為了宮廷、豪門娛樂而寫的。主要內容就是描寫男女間的離愁別恨,用來給宮廷、豪門的歌姬們唱的。

而為了更加適合這些唱歌的人和聽歌的人,他的作品風格就傾向於婉轉、隱約。

這種詞風在他極少抒寫自己個人情感的時候也很明顯。

溫庭筠的詞作品繼承了六朝宮廷體的傳統,以及在當時物質環境的影響,形成了他詞作品的特色:

1.外表色彩華麗,非常符合宮廷、豪門所需;

2.表情隱約細緻,典型的沒落貴族落拓文人生活感情的表現形式。

韋莊跟溫庭筠一樣,也是出身於沒落貴族家庭,但他一直到了59歲才中了進士。

他的老家在京兆杜陵,也就是今天的陝西長安附近。在唐代,杜陵的韋姓是世家大族。

韋家比較出名的一位詩人,就是韋莊的四世祖——唐代山水田園派詩人韋應物。

而韋莊出生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五代十國分裂混亂的時期,他一生都在飽受漂泊之苦。

直到晚年時才在前蜀任吏部侍郎、平章事——宰相,次年就去世了。

在此之前,韋莊的這種漂泊的生活,使他深受民間作品的影響,從而影響了他的作品風格,形成了韋莊獨有的風格。

正是兩人不同的人生遭遇,形成了他們不同的文學風格。

從時代角度來說,韋莊是溫庭筠以後的重要詞作家;從作品風格來說,兩人也是不盡相同。

02韋莊把文人的詞,重新帶回到了民間的抒情道路上來

在《花間集》裡,溫庭筠和韋莊的詞,被並稱為「溫韋」。——《花間集》是選錄了晚唐五代十八位詞作大家的五百首詞作品的合集。

從整個《花間集》作品裡,大部分內容都是在描寫上層階級的享樂生活和離情別愁,用語用詞上多以濃豔軟媚為主。

在《花間集》裡,作為花間派的代表詞作家,溫庭筠和韋莊幾乎可以說是大同小異。

但韋莊詞作裡的「疏而顯」則更加明顯,以《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為例,全首詞一氣直下,沒有一句隱晦難懂的話。

他還有一首「顯」得很極致的詞作品:《思帝鄉》

春日遊,杏花吹滿頭。陌上誰家年少,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

在其他如溫庭筠類詞作家在抒寫類似愛戀時,往往會更加「委婉含蓄」。這在晚唐五代時期非常流行,以至於後人把「婉約」作為了評價詞的標準。

哪怕溫庭筠最直率的詞,也只在《南歌子·手裡金鸚鵡》中提到過一句:「偷眼暗形相,不如從嫁與,作鴛鴦。」

可這句直率之詞,在韋莊「一生休」之下,在加之「縱被無情棄,不能羞」兩句,可謂是直接說到了盡頭。

正是這種把當時文人大詞帶回到民間作品的抒情道路上來,再加上韋莊又對民間抒情詞進行了加工和提升,給詞的發展做出了偉大功績。

民間剛剛興起詞的形式時,原本是一種抒情的文學載體。大都是反映民間生活的真情實感。

在當時的民間詞代表敦煌曲就是韋莊這種極「顯」風格的——韋莊的漂泊生活便是受到敦煌曲子的影響。

後來這種抒情的文學方式傳入到宮廷和貴族大家,這些階級高層之士,將民間詞抒情的思想內容全部閹割掉,把它的音樂和形勢作為酒邊花間娛樂調笑之用。

有個詞牌名叫「宮中調笑」就是整個詞從民間到宮廷、豪門演變過程的最好證明。

在晚唐五代時期,大多文人作詞的動機都是為了供皇家、貴族和大夫們娛樂而作,並不是為了抒寫自己的真情實感。

而韋莊則是那個時期為數不多的抒寫自己真情實感的文人代表之一。

清代的賀裳在《皺水軒詞筌》中評價韋莊的《思帝鄉》時說:「小詞以含蓄為佳,亦有作決絕語而妙者,如韋莊『陌上誰家少年,足風流。妾擬將身嫁與,一生休。縱被無情棄,不能羞!』之類是也。」

跟溫庭筠為代表的傳統五代宮廷體,以「婉約」為標準的詞相比之下,韋莊的詞可謂是「豪放」、「大膽」、「直率」的了。

在現存韋莊的四十八首詞裡,有十首左右都是如《思帝鄉》般的風格。同時韋莊的詞風也算是開了李煜和蘇軾、辛棄疾類「顯」詞的先河。

韋莊的詞作都是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做法,其實就是把已經流行的「宮廷體」,重新帶回到了民間的抒情道路上來了。

03韋莊詞是如何走上抒情道路的?

綜上所述可見,韋莊的詞之所以會走上抒情的道路,並非是一種偶然的結果。

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

1.詩風和詞風相同。

唐宋期間的文人,都是既擅長作詞,又擅長作詩兩種文學載體的,往往一個文人的詩風都會跟詞風相似。

溫庭筠的詩從梁陳宮體(多以豔麗華美的語言寫豔情,以及女子的容貌神態,風格浮豔輕薄)、六朝賦(一種獨立的文學體制,形式介於詩歌和與散文之間,詩歌由此衍變)而來,講究對仗、注重字面的華麗,因此他的詩風和詞風都是如此。

而韋莊的詩偏樸素平直,善於抒情,詩風接近白居易。

韋莊的長詩《秦婦吟》和白居易的《長恨歌》、《琵琶行》風格都是極其相似的。甚至他的《浣花集》(後人也稱《浣花詞》)還被誤認為是白居易的作品。

這種詩風的影響之下,韋莊的詞自然也是抒情、直率的風格。

2.人生際遇造成。

前面有提過,韋莊一生漂泊在外,飽受民間疾苦。

時局的動蕩、生活的貧困,迫使韋莊即便是五十歲了還要為了求官求食而四處奔波,這跟白居易年少時代的身世很相似。

而韋莊的詩風近似白居易,自然受到他的影響,詞風也一樣近似。

3.民間氣息。

韋莊的詩和詞都有濃濃的民間氣息,他的詞跟民間盛行的敦煌曲相似,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從情感和言語都跟接近當時的民間文學分割。

當然,這也跟他一生大部分時間接觸民間生活有關係。

韋莊的《女冠子二首》,用兩首詠一件事的形式,就是民間的連章體;而敦煌曲中的《鳳歸雲》也是連章體。

女冠子二首其一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別君時。忍淚佯低面,含羞半斂眉。不知魂已斷,空有夢相隨。除卻天邊月,沒人知。其二昨夜夜半,枕上分明夢見。語多時。依舊桃花面,頻低柳葉眉。半羞還半喜,欲去又依依。覺來知是夢,不勝悲。

在韋莊的《思帝鄉》則是在情感表達和用詞用語上接近民間的真情實意表達方式。

04從為了音樂而作,到為了抒發感情而作的深遠影響

前面我們提過晚唐五代時期,大部分詞作家都是為了宮廷、豪門的歌姬唱歌而作詞。

因而非民間的文人詞作品,都極少有描述個人真情實感的作品出現。

韋莊的詞,我們不能斷定他不是為了音樂而作,因為在那個時代詞本身就是應歌而作的。

只是跟單純「為了應歌而作」的詞不同的是,韋莊詞有了他自己的生活內容,因為他是拿詞來抒發自己的情感。

這就跟傳統的為歌而作的詞區別開來了。

這就好比我們現在市場上的「流水線歌曲」和創作人投入了真情實感的抒情歌曲的區別一樣。

當文人把詞作用來抒發感情時,那麼它就開始逐漸脫離了音樂,從而有了獨立的文學生命。

當這種文學本身有了其真實的生活、情感之後,那麼它就不必再倚仗於其他的條件,如華麗的字面和動聽的音樂等等。

韋莊之後的李煜、蘇軾、辛棄疾的詞就是這樣衍變而來的。

而相較於溫庭筠創作動機就是為了取悅於宮廷豪門,應歌而作,韋莊的詞雖說也是應歌而作,但創作動機則是為了抒發自己的感情。

這便是溫韋二人詞作品的根本區別之處。

韋莊詞在五代文人詞作品逐漸走向空虛墮落之時,將詞的形式重新帶回到了民間抒情詞的道路上來。

他讓詞逐漸脫離了音樂的束縛,從而讓詞有了獨立的文學生命。

這種成就,影響了後來的李煜、蘇軾、辛棄疾等諸多文豪大家。

當然,因為時代、生活遭遇的不同,這幾位大家又分別有不同的成就。

李煜是亡國之君,所以他的詞作品裡大多是家國之痛,算是用血淚抒寫的作品。

而蘇軾、辛棄疾則是開創了一個詞作上的新的流派——豪放派。

縱觀整個詞作發展史,蘇軾、辛棄疾的貢獻和影響力自然遠超韋莊,但作為唐宋詞的主流源頭,韋莊詞的影響也是不可忽視的。

如今卻憶江南樂,當時年少春衫薄。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叢宿。此度見花枝,白頭誓不歸。——韋莊《菩薩蠻·如今卻憶江南樂》

我是知陽,感謝閱讀。

相關焦點

  • 花間派著名詞人韋莊一首愛情詞,寫得纏綿悱惻感人至深,相思入骨
    韋莊是花間派最重要的詞人之一,他與當時的溫庭筠並稱為「溫韋」,兩個人都擅長描寫愛情,創作手法別具一格,常常是用女子的視角來表達愛情,這樣也使得作品更具有感染力;宋朝的詞人也是經常模仿,但是很顯然溫庭筠和韋莊的詞別人是模仿不來,畢竟他們的對於情感的把握,還有優美的文風,那都是獨樹一幟
  • 唐末「花間派」代表詞人,韋莊詩詞女冠子兩首淺析
    作者介紹:韋莊(836—910),字端己,長安杜陵(今西安市東南)人。唐詩人韋應物的四世孫。他生活在唐帝國由衰弱到滅亡、再到五代十國分裂割據的混亂時期。五十九歲舉進士,七十二歲幫助王建創建「前蜀」小朝廷,並任吏部侍郎同平章事,卒諡文靖。
  • 韋莊最有爭議的一首詞,可用兩種觀點解讀,你贊同哪種觀點?
    作為花間派的代表人物,韋莊無疑是非常善用白描手法的。白描最先作為中國畫的一種繪畫技巧,講究用簡單的線條來勾勒出物體的形狀而不著色;後演變為文學上的一種表現手法,用簡潔幹練的語言來描寫所要表達的形象,並反映出作者所要表達的感情。
  • 兩首有關垂柳的絕句,韋莊與劉禹錫的爭鋒,語意相反,而技法相同
    後來描寫垂柳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下面介紹兩首有關垂柳的絕句,韋莊與劉禹錫的爭鋒,語意相反,而技法相同。 臺城唐代: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韋莊是晚唐著名詩人,也曾擔任五代時前蜀宰相。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唐代中和三年,韋莊客遊江南,於金陵憑弔六朝遺蹟,感嘆歷史興亡,於是寫成這首弔古傷今之作。首句寫景,長江之上、細雨霏霏,長江之濱、芳草萋萋,自古以來,從來如此。江山如畫、萬古常新,然而人事滄桑、變幻莫測。
  • 韋莊夢中驚醒,寫下一首孤獨的詩,短短二十八個字,字字入心
    千年前的一個夜晚,唐代詩人張繼落榜了,他在姑蘇城外的一艘客船上寫了著名的《楓橋夜泊》。其實在唐代像他一樣難以入睡的還有韋莊,韋莊不是因為落榜,而是因為漂泊。韋莊在夢中驚醒,寫下一首詩,將孤獨之美寫絕了。
  • 重慶籍著名詞作家新作《十月一日》為國而歌
    頌歌獻祖國    重慶籍著名詞作家新作《十月一日》為國而歌    本報訊 (記者 趙迎昭)10月3日,記者獲悉,由重慶籍著名詞作家胡適之和青年作曲家楊一博聯袂青年歌唱家王凱打造的歌曲《十月一日》,於國慶節前夕完成單曲錄製,並在國內各大音樂平臺上線
  • 韋莊很有寓意的一首詩,往來千裡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道路千萬條,有人喜歡登山望遠,有人愛好崎嶇小徑。晚唐一位詩人在驛道眺望,路迢迢,徵程遠;情切切,難遂願,似乎有一種無路可走的悲嘆。 關河道中 唐代:韋莊槐陌蟬聲柳市風,驛樓高倚夕陽東。往來千裡路長在,聚散十年人不同。
  • 晚唐詞人韋莊的一首詞,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
    韋莊,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宰相,與溫庭筠並稱為「溫韋」,也是「花間派」代表作家之一,韋莊留下來的優秀詞作很多,有反應戰亂中婦女之不幸的《秦婦吟》,還有詩集《浣花集》。但說起韋莊最膾炙人口的詞作,就不得不提到《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江南到底哪裡好呢?
  • 詞林掃地僧:亂世中,被遺忘的花間派
    所以,儘管在五代來臨以後,有無數的花間派詞人都在寫「雪胸」向溫庭筠致敬,但早生了半個世紀的溫庭筠顯然沒趕上那樣的「好時代」。在現實中,他「活該」被正襟危坐的士大夫摒棄。不過,與溫庭筠率性而為、愛咋咋地的個性相反,韋莊在整個國家流落,最終卻活成了亂世中的勵志榜樣。唐僖宗廣明元年(880年),韋莊在長安科舉失敗。同年十二月,黃巢起義軍攻入長安,唐僖宗逃往四川,韋莊滯留長安,與弟、妹失散。一年多後,他才得以離開長安赴洛陽。在洛陽,韋莊完成了著名的長篇敘事詩《秦婦吟》。全詩長達1666字,是現存唐詩中最長的一首。
  • 韋莊這首詩寫的是3歲女兒,句句說到心窩裡,養過孩子的都明白!
    作為一名89年的新手父親,自然會關注一些適合孩子讀的詩詞,而剛好在翻閱唐詩集的時候,發現了一篇專門為孩子寫的詩,來自於晚唐著名詩人——韋莊。提到韋莊自然都很熟悉,他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
  • 韋莊最經典的一首詩,短短的28個字,寫盡了世間的繁華與落幕!
    韋莊大家比較熟悉的他的身份,可能還是詞人,他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兩人寫過了無數令人驚豔的優美名篇,並且他們的作品對於後世的詞起到了極為深遠的影響,應當說整個兩宋期間的作品,那都是從花間派吸收了養料,為此才有了後來名揚天下的宋詞。
  • 花間派詩人韋莊最經典的一首詩,具有很強的藝術感染力!
    《臺城》是唐代詩人韋莊創作的一首憑弔六朝古蹟的詠史懷古詩,臺城在唐朝末年已經是荒廢不堪了,韋莊生活在唐朝末年,這時期的唐王朝已經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華盛世已經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馬亂,唐僖宗中和三年(883),韋莊遊歷江南,在目睹六朝古都金陵繁華銷盡之後,作此詩以抒發世變時移的感慨
  • 【薦讀】詩詞界的一股清流,韋莊才是最清新
    韋莊(約836年― 約910年),字端己,漢族,長安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晚唐詩人、詞人,五代時前蜀宰相。文昌右相韋待價七世孫、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並稱「溫韋」。
  • 吉林籍著名詞作家陸新橋勵志歌曲《唱給男人的歌》上線
    娛道文化傳媒訊 吉林籍著名詞作家陸新橋勵志歌曲《唱給男人的歌》上線。近日,由陸新橋作詞、小莫作曲、關天天編曲、石頭演唱的勵志歌曲《唱給男人的歌》,在QQ音樂及各大網絡音樂平臺正式上線。《唱給男人的歌》一經推出,深受聽眾喜愛,引發極大共鳴。
  • 唐代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古詩欣賞及解析 漲知識
    創作背景: 根據中國古典文學專家葉嘉瑩教授的研究,韋莊的《菩薩蠻五首》詞中的「江南」,都是確指的江南之地這組詞創作於韋莊晚年寓居蜀地時期,是作者為回憶江南舊遊而作。本首詞就是組詩中的第二首。 韋莊簡介: 韋莊(約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中國陝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詩人韋應物的四代孫,唐朝花間派詞人,詞風清麗,有《浣花詞》流傳。曾任前蜀宰相,諡文靖。
  • 「堅毅勇敢,大步向前的歌者亦品行高潔、以詞育人的詞作家」
    就在眾人以為他會沿著詩歌的道路堅實地走下去時,一個不經意的「玩笑」,讓他走上了詞作家的道路。一次,他和熟悉的幾位國內大牌作曲家聚會,話題自然是文藝創作。席間,《走進新時代》曲作者、著名作曲家印青老師說:「冰潔,你那麼會寫詩,而且經常在《人民日報》上發表作品,你也應該能寫歌詞,不妨試試。」前輩的鼓勵是最大的前進動力。
  • 小龍的詩詞小析——情深語秀的韋莊
    、蘇州刺史韋應物四世孫,唐末五代時傑出的詩詞大家,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並稱「溫韋」。韋莊父母早亡,家境寒微,但才學過人,疏曠率性。早年屢試不第,直至五十九歲才考中進士,謀了一個校書郎的官職。韋莊的中晚年見證過黃巢起義、大唐滅亡以及五代前蜀的建立,可謂看盡人間苦難,歷經滄桑之變。唐亡之前,曾以判官之職奉命入川,配合諫議大夫李詢前往調停西川節度使王建和東川節度使顧彥暉之間的紛爭。勸說未成,韋莊反而得到了王建的賞識和重用。
  • 蘇軾的《菩薩蠻》、韋莊的《菩薩蠻》、溫庭筠的《菩薩蠻》
    蘇軾大量創作婉約詞,既吸取了晚唐以來婉約詞委婉抒情的寫作技巧,也隨時在創作實踐中不斷提高其詞格。在二十二首《菩薩蠻》中,蘇軾不僅肯定了婉約詞,更發展了婉約詞。當然,蘇軾二十二首《菩薩蠻》中也有遊戲之作,也有充斥著傳統婉約詞香軟靡豔之格調的詞作。
  • 著名詞作家陸新橋作詞歌曲《漢中戀》MV榮獲國際大獎
    這次盛典由央視著名主持人趙保樂和朱迅主持,斯琴高娃、陸樹銘、廖京生、張國強、牛莉、王姬、翁虹、李丹陽等30多位著名藝術家出席。本屆電影節共收到來自中國、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等20多個國家的參賽作品4773部,經過幾個輪迴的評選,評出最佳作品獎42部,優秀作品獎80部,好作品獎125部。《漢中戀》是獲獎的優秀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