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首有關垂柳的絕句,韋莊與劉禹錫的爭鋒,語意相反,而技法相同

2020-12-22 品詩賞詞

折柳贈別一直是古代的風俗,幾乎人人皆知,但詩人總能推陳出新,借別情以贊楊柳,不賞其多姿,而賞其多情,顯示了詠柳詩的創造性。

南朝的江淹曾說,黯然銷魂者,唯別而已矣。李白也寫過,春光白門柳,霞色赤城天,表達了對友人的一番深情。後來描寫垂柳的作品更是層出不窮,下面介紹兩首有關垂柳的絕句,韋莊與劉禹錫的爭鋒,語意相反,而技法相同。

臺城

唐代:韋莊

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

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

韋莊是晚唐著名詩人,也曾擔任五代時前蜀宰相。韋莊工詩,與溫庭筠同為花間派代表作家。唐代中和三年,韋莊客遊江南,於金陵憑弔六朝遺蹟,感嘆歷史興亡,於是寫成這首弔古傷今之作。

首句寫景,長江之上、細雨霏霏,長江之濱、芳草萋萋,自古以來,從來如此。江山如畫、萬古常新,然而人事滄桑、變幻莫測。

次句接寫古都金陵,風景雖然如舊,而六代豪華卻像夢境一般幻滅消逝,只剩下一片啼鳥之聲,似乎在感嘆這幾百年來的成敗興亡。但往事如夢,鳥啼何益,無非空啼而已。作者先寫所見,次抒所懷,由景及情地表現了對臺城變化的觀感。

後半首以物之無情,反襯人之多情。雨也好、鳥也罷,年年自落悲啼,根本不管朝代興亡、人事盛衰,似乎應該算得最無情了。然而在詩人看來,那繁盛、活躍的楊柳,才是那些無情物中之最無情的。春天時發葉抽枝、含煙惹霧,長條拂地、飛絮漫天,依舊牢牢地佔領著十裡長堤。

一個「舊」字,使人感到似乎六朝以來,事事依舊、無所變化,卻更見其無情,因而必須以「最是」加以形容。這兩句抒寫是所見,而所懷即在其中。

詩人親身經歷了唐末的農民起義,親眼目睹了大唐帝國的滅亡。所以他對於這種題材有特別深切的感受,作者雖不明說傷今,而傷今之意自見。

詩人將無知之物人格化,賦予它以生命,從而描寫其無情或多情。同時,又以「最是」等字勾勒,從許多相似的事物中突出一種、加以誇張的手法,能夠深化所要表達的感情。

楊柳枝詞

唐代:劉禹錫

城外春風吹酒旗,行人揮袂日西時。

長安陌上無窮樹,唯有垂楊綰別離。

劉禹錫是中唐傑出作家,他的很多詩篇都膾炙人口,而且被後世津津樂道,讀者也從中深受啟迪。此詩是作者晚年所作,作者借寫別情以詠楊柳,後者是主,前者是賓。

長安城東有一座灞橋,從長安出發東行之人,都要經過其地。長安城外的陌上垂楊,即灞岸橋邊的柳樹。作者先指出城外、酒旗,點明送別之地;「春風」二字,又點明送別時間,而餞別惜別之情境,已暗暗包含在內。

接著又寫紅日已經西斜,行者不得不去,雖然戀戀不捨,也只好揮袂為別。這時的行者與送者,都覺得離愁別緒充塞於天地之間,然而無此遭遇之人,又有誰能體會呢?

有情之人都不管,何況無知之樹?然而依依楊柳,千絲萬縷,卻從不拒絕為了贈別而供人棽折;陌上縱有無窮之樹,唯有垂楊獨自多情,也顯然可見。

縱覽這兩首絕句,描寫細膩,寓意深遠。韋莊的作品惜墨如金,作者選擇垂柳為高度凝聚的媒介形象,即景抒情,感受六朝如夢,更聯想到嚴峻的現實,悲悼大唐的江河日下。詩人面對生機無限的煙柳,排遣無計中,抒寫臺城柳之無情。

而劉禹錫的這首詩化無情之柳為多情,從無窮樹中突出柳樹,翻進一層來寫。詩人圍繞惜別主題,創造了一種恬靜、淡遠的美妙意境,顯得意思更深、感情更厚。

相關焦點

  • 淺析劉禹錫《臺城》與韋莊《臺城》藝術上的精巧構思
    下面選取唐代詩人劉禹錫《臺城》和韋莊《臺城》來進行比較閱讀,淺析其中的藝術手法。《臺城》劉禹錫臺城六代競豪華,結綺臨春事最奢。韋莊江雨霏霏江草齊,六朝如夢鳥空啼。無情最是臺城柳,依舊煙籠十裡堤。二、抓住描寫對象的共同點從這兩首題目中我們可以知道,兩者在內容上同屬於懷古類的古詩,且都是選擇古城——臺城作為描寫的對象。
  • 劉禹錫高水平的一首六言絕句,開篇的兩組疊字句,寫得氣勢磅礴!
    劉禹錫與白居易的友誼也是很令人感動,晚年兩人經常一起詩詞唱和,再加彼此有著相同的人生經歷,自然有共同的愛好和興趣。劉禹錫是由於參與了「永貞改革」被貶到湖南、嶺南、貴州、四川等地,直到晚年才回到洛陽;白居易被貶是由於上書議論了宰相武元衡被刺一事,於是被人抓住了把柄,認為他越權議事,從而被貶到江州(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相同的人生經歷,相同的人生感悟,兩個人在晚年的友誼成為了唐朝文壇的一段佳話。生活中的無奈,還有所經歷的痛苦,那都是成為了他們最富貴的財富。
  • 劉禹錫寫的不是秋,而是一種精神,這首《秋詞》讓我們愛上秋天!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詩豪」之稱。今天,我們一起品讀劉禹錫的一首絕句《秋詞》,這首絕句最能體現詩豪的特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唐代才子的兩首佳作,寫作技法高超,值得細細品讀
    下面介紹唐代才子的兩首佳作,寫作技法高超,值得細細品讀。怨詩二首·其一崔國輔妾有羅衣裳,秦王在時作。為舞春風多,秋來不堪著。崔國輔,唐代詩人,以五言絕句著名。他的五絕多寫宮闈兒女之情,含思婉轉,深得南朝樂府民歌的遺意。《唐詩品匯》中以崔國輔與李白、王維、孟浩然並列為五絕「正宗」。崔國輔系開元進士,官至禮部員外郎,天寶間被貶。詩人借寫宮怨以寄託諷刺,感嘆個人身世。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最後一句語意雙關妙絕千古!
    《竹枝詞二首·其一》是劉禹錫的一首經典詩作。而《竹枝詞》是我國古代四川東部的一種民歌,其演繹形式為邊舞邊唱,用鼓和短笛來伴奏。劉禹錫正是因為喜愛這種民歌,便採用了這種民歌的曲譜,改制成了新的《竹枝詞》,以此來描寫當地的風土人情。
  • 陳與義醉酒後的兩首絕句,灑脫奔放,閒情雅趣躍然紙面
    下面分享的是陳與義醉酒後的兩首絕句,灑脫奔放,閒情雅趣躍然紙面。尋詩兩絕句(其一)宋代:陳與義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雨百般紅。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他觀察細密,造語工致,七言絕句重在意趣,格調清婉。詩人平時愛喝酒,有時一醉不醒,首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就表達了詩人的這種嗜好。俗話說,酒醉心明,詩人看似爛醉如泥,可是當一場春雨飄過,園中奼紫嫣紅,色彩豔麗,這位醉者卻立即精神抖擻。春雨不僅清新了空氣,也清醒了詩人的大腦,他打個哈欠、伸個懶腰,然後再整理好衣冠,緩步走出戶外。
  • 王勃絕句律詩8首,首首精彩,千古傳誦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唐代詩人王勃的一首經典五言律詩。這首詩通過送別朋友,抒寫了詩人不滿現實,感嘆人生悽涼悲苦的情緒。詩的首聯語意雙關,借送人上路指出世路艱難,前途悲涼。頷聯和頸聯使用工穩的對仗句式,不僅揭示了友人將會在自然之路和人生之路中可能遭受的厄運,也表達了詩人在人生旅途中的切身感受。最後一聯綰合題意,抒寫雙方將承受的離別後的相思之苦。
  • 他被認為是古今律詩第一,卻有絕句入選了唐詩三百首
    《唐詩三百首》由清代孫洙也就是蘅塘退士所編輯,完成於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唐詩三百首首》務實編制,篇幅適中,通俗易懂,所以成為了至今唐詩最流行的版本,是清代之後孩童學詩最成功的啟蒙教材,人們常說的「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講的就是《唐詩三百首》。
  • 韓愈春日踏青,這首絕句技法高超,令人享受閱讀的樂趣
    一首絕句短短四句,卻非常講究章法,不僅需要平仄對仗,還對起承轉合要求很高。如果「轉」的合理而且恰當,就顯得非常生動形象。比如李白的《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雲間,千裡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若沒有第三句的襯墊,讓語氣舒緩一點,整首詩就一瀉千裡,沒有跌宕起伏之感。
  • 劉禹錫被貶寫了首詩,豁達豪氣,短短四句通篇皆名句,激勵無數人
    劉禹錫是一位大家都非常喜歡的詩人,雖然他在文學上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仕途上他卻並不如意,曾有過被貶的經歷。但是與很多文人不同的是,仕途上的不順並沒有把他打倒,相反,卻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那灑脫的性格以及豁達的心態。比如那首非常經典的《陋室銘》,就鼓舞了無數人的心,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這樣的作品,希望大家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能夠從中學習到他的那種心境。
  • 七言絕句技法56種
    1986年齊魯書社將其與《詩詞雜話》、《七言律髓》並為《詩詞作法舉隅》出版,新增詩例117首,而56種作法之分類未變。「《七言絕句作法舉隅》精選了唐至清代七言絕句佳作1381首,按類比法分成56類,在每類末精當扼要地指出其藝術技巧作法的特徵和奧妙之處,無論是初學者還是研究者,凡讀之,都足以發人深省」 (黨玉敏《馮振傳略》),周振甫並專門著文引介(《<七言絕句作法舉隅>小引》)。
  • 如何續詩:「垂柳褪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後面怎麼接呢?
    有朋友邀請續四句詩:垂柳退色山空濛,紅葉知秋石榴紅。天高雲淡收夏色,第四句應該怎麼寫?這首作品寫了前三句,要求連上最後一句。從起句便知,這是一首不遵守平仄格律的古風作品。「垂柳退色」,「平仄仄仄」,「山空濛」,「平平平」,是三連仄加上三平尾,于格律是失替大忌。但是作為古風,因為「柳」字為上聲,和「退色」兩字音調區分開來,所以讀起來還是很清朗,用字平熟,也很通順。首句是不錯的古風句子,藉助」垂柳退色「這一特殊景色描寫交代了時間——這必然是深秋了,順便再用」山空濛「交代了當下環境——山中細雨迷濛。
  • 《絕句學習入門淺談》(上)
    且前人絕句多數不用對仗,所以,規定了律絕對仗的四種情況:(1)截取律詩首尾兩聯,均不對仗;(2)截取律詩後半首,前兩句對仗;(3)截取律詩前半首,後兩句對仗;(4)截取律詩中二聯,四句全對仗。但不管採取哪種對仗方式,都要根據詩人的表達需要而定。在對仗中需要注意的就是「合掌」。所謂合掌,就是上下聯講的是同一個意思。
  • 【詩海一瓢第166首】五言絕句的對仗
    詩詞欣賞欄目第166期,繼續欣賞五言絕句。 今天重點閱讀張文啟先生去年慶祝國慶70周年時的作品,同時閱讀一下另外五首五絕。另外五首五絕中,一首是古人的,四首是黑莊戶地區朋友的。目的是了解五言絕句的對仗。 此前四期,我們學習了五言絕句的四種格式。
  • 中國詩詞大會:縣令刁難劉禹錫,卻成就灑脫自在《陋室銘》
    因為這屆《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引用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上篇文就寫了一下劉禹錫的昂揚人生。不過劉禹錫的人生裡,除了昂揚,那灑脫和不羈,也很是被大家欣賞和喜歡呢。但把劉禹錫這灑脫不羈,演繹的最淋漓盡致的,非他的《陋室銘》莫屬了!所以我這篇文就主要寫一下它。上篇文寫出後,很多朋友都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說實話,我也是非常喜歡它的。
  • 劉禹錫的七絕《秋詞二首其一》賞析
    《秋唱二首.其一》唐 劉禹錫自古逢秋皆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等我們讀一下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我們就應該會感覺到,原來秋天並非是一貫的老氣愁悲的,也可以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性情。劉禹錫傳下來的詩詞一共有八百多首,世人都稱他為劉賓客,因為他在暮年曾經做過太子賓客的官職。劉禹錫的詩歌以精煉含蓄著稱,詩句多豪邁之氣,盡顯古時侯儒生士子威武不屈,百折不撓的氣節和精神,因而被後世之人譽為「詩豪」。
  • 劉禹錫的3首唐詩,都和風有關,讀來浪漫而深邃!
    劉禹錫是唐朝著名詩人之一,他有著千古才名,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一起讀讀他的3首唐詩,都和風有關,讀來浪漫而深邃!1、《秋風引》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季節變換對內心敏感的人來說總是更加傷感,情緒都在風裡,在樹裡,千種萬種情懷無人訴說,便只能付諸紙筆,詩人便是其中最富才情的一類,能在詩人輩出的唐朝留下名姓的劉禹錫更是如此。劉禹錫愛寫秋天,他筆下的秋天和秋風真是太迷人了!2、《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 五言絕句(40首)選讀
    五言絕句(40首)選讀宮中題
  • 劉禹錫的兩首愛情詩,一語雙關,且意境簡潔柔婉
    而唐朝詩人劉禹錫又會怎麼描寫他心中的愛情?劉禹錫的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獲得「詩豪」美譽。他出身在世儒大家中,性格剛毅、樂觀,雖然多次被貶謫,在憂患相仍的艱難歲月裡,他始終不曾絕望,一個錚錚鐵骨的鬥士,隔著漫漫時空依然驚豔了世人。但我們不談他的執著,也不談他的豁達,卻來欣賞他的兩首愛情詩。
  • 杜甫唯一入選《唐詩三百首》的七言絕句,堪稱其七絕壓卷之作
    七言絕句雖只有短短四句二十八字,但方寸之間往往意境其大,短小精悍而多言外之音,或含蓄雋永、或深婉幽怨,言有盡而意無窮,總是讓人讀罷意猶未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