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這屆《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引用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上篇文就寫了一下劉禹錫的昂揚人生。
不過劉禹錫的人生裡,除了昂揚,那灑脫和不羈,也很是被大家欣賞和喜歡呢。
但把劉禹錫這灑脫不羈,演繹的最淋漓盡致的,非他的《陋室銘》莫屬了!
所以我這篇文就主要寫一下它。上篇文寫出後,很多朋友都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說實話,我也是非常喜歡它的。
因為它,不但寫出了古今知識分子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它也寫出了我們每個俗人心中,最純淨最天籟的一首田園牧歌。
陋室銘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感覺唐朝真是一個神奇的文學時代,主流雖是律詩絕句,但還有樂府體,還有歌行體,還有詞,還有小散文,等等等等。
但唐朝的文學,一在和州碰到了劉禹錫,就產生了一種獨樹一幟的銘文題哈。
真的不敢想像,這樣一篇就是寫自己小屋的文字,也會流傳到如今,而且還是比詩詞更加靈氣逼人的流傳稱頌。
看來好的文學,從來都是不拘泥於形式的的,只要字句優美恰切,只要思想充滿智慧,只要感情真摯動人,它們都是人類的思想瑰寶。這對當今的文學狀態很有啟發意義。
閒話不說了,我們這就來細細的看一下這篇《陋室銘》,我大概也說一下詩的意思。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在於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聲名遠揚;水不在於深,只要有蛟龍棲留,就會顯出神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遠揚。劉禹錫這誇起自己來毫不客氣啊。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苔蘚把臺階染成綠色,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浮青。這裡談笑的人,都博學多識,與我來往的,沒有一個是大字不識的白丁。
劉禹錫的朋友圈,真的是相當牛掰的朋友圈!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平時即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還可以閱讀閱讀各種經史典籍。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勞累身心。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我這個小屋,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更像西蜀揚子云的涼亭。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這篇文,是劉禹錫在他被貶到安徽和州任通判的時候寫的,它的寫出,據說還有一個很無奈的故事呢。
因為是被貶,當時的知縣就開始故意刁難他,先安排他到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只有三間小房。
誰知劉禹錫竟然非常高興,還寫了幅對聯,貼在了他住所的門上,那就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這還真是自在愜意呢,面江而居,那個文人會不喜歡呢?
不過這讓只知道勾心鬥角的和州知縣很生氣,立馬吩咐衙裡差役,把詩人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住所面積也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
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不錯,劉禹錫仍然喜歡,並觸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劉禹錫還真是隨遇而安的鼻祖呢,無論住在何處,他都能坦然接受,似乎還很享受。
這又讓和州知縣很生氣,後果也有點小嚴重,於是劉禹錫又要搬家了。
這次搬到的是沒有風景,只有吵鬧的縣城中間,房屋也只給了他一間,僅僅供容納一床一桌一椅。
這次,劉禹錫就有點不高興了,但他轉念一想,又反其道而行之,不再給小屋貼對聯,而是寫了這篇文字,並請人刻在碑上,立在門前。
於是就有了這篇令古今稱頌,令萬千文人嚮往的《陋室銘》。看來還真是,心有多大,小屋就有多寬哈。
這篇銘文,淡雅高古,清新雋永,讀後令人心曠神怡,口舌生香,最後還能讓人,一下子領悟到活著的真諦。
劉禹錫真是牛,寫什麼都能寫到極致,寫什麼都能讓我們感受到,他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思想狀態。
他似乎,向來也不屑於凡塵裡的碌碌瑣事,他一直追求的,是那座無愧於心的精神天堂。
中國詩詞大會:董卿激動恭喜冠軍雷海為,引出劉禹錫一段昂揚人生
中國詩詞大會:北大才子錯答,令董卿等唏噓,人最大宿敵是自己
中國詩詞大會:幾首立冬詩,一個名妓戀才子故事,望警醒人世溫暖
中國詩詞大會:他曾是玄宗侍衛,後因淡雅高遠著稱,還有大悲憫心
中國詩詞大會:糾錯字引出網紅詩本尊,一瓢酒,一段人生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