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詩詞大會:縣令刁難劉禹錫,卻成就灑脫自在《陋室銘》

2020-12-16 趙二小的文藝江湖

因為這屆《中國詩詞大會》的總冠軍,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引用了「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上篇文就寫了一下劉禹錫的昂揚人生。

不過劉禹錫的人生裡,除了昂揚,那灑脫和不羈,也很是被大家欣賞和喜歡呢。

但把劉禹錫這灑脫不羈,演繹的最淋漓盡致的,非他的《陋室銘》莫屬了!

所以我這篇文就主要寫一下它。上篇文寫出後,很多朋友都說,他們最喜歡的就是劉禹錫的《陋室銘》。說實話,我也是非常喜歡它的。

因為它,不但寫出了古今知識分子最理想的生活狀態,它也寫出了我們每個俗人心中,最純淨最天籟的一首田園牧歌。

陋室銘 劉禹錫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感覺唐朝真是一個神奇的文學時代,主流雖是律詩絕句,但還有樂府體,還有歌行體,還有詞,還有小散文,等等等等。

但唐朝的文學,一在和州碰到了劉禹錫,就產生了一種獨樹一幟的銘文題哈。

真的不敢想像,這樣一篇就是寫自己小屋的文字,也會流傳到如今,而且還是比詩詞更加靈氣逼人的流傳稱頌。

看來好的文學,從來都是不拘泥於形式的的,只要字句優美恰切,只要思想充滿智慧,只要感情真摯動人,它們都是人類的思想瑰寶。這對當今的文學狀態很有啟發意義。

閒話不說了,我們這就來細細的看一下這篇《陋室銘》,我大概也說一下詩的意思。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山不在於高,只要有仙人居住就會聲名遠揚;水不在於深,只要有蛟龍棲留,就會顯出神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一間簡陋的居室,因我的美德使它芳名遠揚。劉禹錫這誇起自己來毫不客氣啊。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苔蘚把臺階染成綠色,草色映入竹簾映得漫屋浮青。這裡談笑的人,都博學多識,與我來往的,沒有一個是大字不識的白丁。

劉禹錫的朋友圈,真的是相當牛掰的朋友圈!

「可以調素琴,閱金經。」平時即可以彈奏清雅的古琴,還可以閱讀閱讀各種經史典籍。

「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繁雜的音樂攪擾聽覺,沒有文牘公務勞累身心。

「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我這個小屋,好比南陽諸葛亮的草廬,更像西蜀揚子云的涼亭。孔子說:「這有什麼簡陋呢?」

這篇文,是劉禹錫在他被貶到安徽和州任通判的時候寫的,它的寫出,據說還有一個很無奈的故事呢。

因為是被貶,當時的知縣就開始故意刁難他,先安排他到縣城南門,面江而居,只有三間小房。

誰知劉禹錫竟然非常高興,還寫了幅對聯,貼在了他住所的門上,那就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

這還真是自在愜意呢,面江而居,那個文人會不喜歡呢?

不過這讓只知道勾心鬥角的和州知縣很生氣,立馬吩咐衙裡差役,把詩人的住處從縣城南門遷到縣城北門,住所面積也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

新居位於德勝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不錯,劉禹錫仍然喜歡,並觸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劉禹錫還真是隨遇而安的鼻祖呢,無論住在何處,他都能坦然接受,似乎還很享受。

這又讓和州知縣很生氣,後果也有點小嚴重,於是劉禹錫又要搬家了。

這次搬到的是沒有風景,只有吵鬧的縣城中間,房屋也只給了他一間,僅僅供容納一床一桌一椅。

這次,劉禹錫就有點不高興了,但他轉念一想,又反其道而行之,不再給小屋貼對聯,而是寫了這篇文字,並請人刻在碑上,立在門前。

於是就有了這篇令古今稱頌,令萬千文人嚮往的《陋室銘》。看來還真是,心有多大,小屋就有多寬哈。

這篇銘文,淡雅高古,清新雋永,讀後令人心曠神怡,口舌生香,最後還能讓人,一下子領悟到活著的真諦。

劉禹錫真是牛,寫什麼都能寫到極致,寫什麼都能讓我們感受到,他有一種超然物外的思想狀態。

他似乎,向來也不屑於凡塵裡的碌碌瑣事,他一直追求的,是那座無愧於心的精神天堂。

中國詩詞大會:董卿激動恭喜冠軍雷海為,引出劉禹錫一段昂揚人生

中國詩詞大會:北大才子錯答,令董卿等唏噓,人最大宿敵是自己

中國詩詞大會:幾首立冬詩,一個名妓戀才子故事,望警醒人世溫暖

中國詩詞大會:他曾是玄宗侍衛,後因淡雅高遠著稱,還有大悲憫心

中國詩詞大會:糾錯字引出網紅詩本尊,一瓢酒,一段人生浮沉

相關焦點

  • 中國詩詞大會:劉禹錫九首《浪淘沙》,淘盡時光斑痕,驚豔古今
    因為《中國詩詞大會》裡冠軍的一句話,已連著寫了兩篇關於劉禹錫的文字。對於這個被稱為是「唐朝蘇軾」,神一般存在的人物,兩篇文又怎麼能寫盡呢?所以我打算寫一個他的系列,希望喜歡的持續關注。這篇文,我想寫一下劉禹錫的組詩《浪淘沙》。
  • 別再被《陋室銘》誤導了,劉禹錫的真實人生,與人鬥其樂無窮
    劉禹錫作《陋室銘》時52歲。往前推319年,40歲的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任彭澤縣令八十天後即掛印而去,歸隱田園。之後至少三次拒絕出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隱士之一。 不同於陶公的低調與質樸,身居「陋室」的劉禹錫高聲吟誦著「惟吾德馨」,總讓人感覺有一種自我標榜的意味,這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呢?
  • 詩豪劉禹錫與他的陋室銘
    今天與大家一起學習劉劉禹錫的《陋室銘》,在學習之前,我們先了解這位唐代大詩人與哲學家吧。劉禹錫(772年—842年),字夢得,河南洛陽人,自稱「家本滎上,籍佔洛陽 ,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為中山靖王劉勝。唐朝文學家、哲學家,有「詩豪」之稱。劉禹錫,其祖先為漢景帝賈夫人之子劉勝,七代祖劉亮,事北朝為冀州刺史散騎常侍,隨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  。
  • 《陋室銘》的作者是誰,史書記載了另一人,竟不是劉禹錫
    和州知縣見劉禹錫被貶,故意刁難之,先安排在城南面江而居,劉禹錫不但無怨言,反而很高興,還隨意寫下兩句話,貼在門上:「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和州知縣知道之後非常生氣,又將劉禹錫的居所搬到縣城北門,面積由原來的三間減少到一間半。但新居緊鄰河邊,附近垂柳依依,環境也還可心,劉禹錫仍不計較,並見景生情,又在門上寫了兩句話:「垂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
  • 唐代文學家、哲學家 「詩豪」劉禹錫《陋室銘》
    《陋室銘》選自《全唐文》卷六百零八集。一說為劉禹錫所著,另一說則為早於劉禹錫所著。「銘」本是古代刻於器具和碑文上用於警戒自己或陳述自己的功德的文字,多用於歌功頌德、祭奠祖先與昭申鑑戒。後來逐漸發展演變為一種獨立的文體,這種文體一般都是用韻的。
  • 劉禹錫因被貶官住房越來越小,一氣之下寫出《陋室銘》
    水不在深,有龍則靈……」這是唐朝大詩人劉禹錫在和州任刺史寫下的千古名文《陋室銘》。可是,很少有人知道劉禹錫在當時是怎樣寫出這篇傳世佳作的。住房越來越小,一氣寫出《陋室銘》資料顯示,唐貞元年間,劉禹錫任監察御史時,曾參加了王叔文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
  • 為什麼教科書會把《陋室銘》的作者標為劉禹錫?
    歐陽修:反對民間說法不過,和《新唐書》看法不一樣,民間一直都流傳著陋室銘是劉禹錫所作的說法。到了宋時,宋人所編的《古文集成》就直接把《陋室銘》放在了劉禹錫名下。。歐陽修也則據顏真卿文確切指明《陋室銘》的作者為崔沔,卻未提及劉禹錫也曾作過《陋室銘》。但到了清朝康熙年間吳楚材編印《古文觀止》之後,民間久已流傳的劉禹錫作《陋室銘》說才演為定論。在此之前,劉禹錫作《陋室銘》說不過是自宋初以來民間的傳言而已。
  • 《中國詩詞大會》裡這36句古詩詞名句,是你不得不讀的經典
    《中國詩詞大會》是央視首檔全民參與的詩詞節目。作為央視一檔大型演播室文化益智節目,自2016年以來,已經連續播出了六季,深受廣大幼青老觀眾的喜愛。同時《中國詩詞大會》本著「賞中華詩詞、尋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基本宗旨,力求通過對詩詞知識的比拼及賞析,帶動全民重溫中華傳統文學中經典的古詩詞句,分享詩詞之美,感受詩詞之趣,從古人的智慧和情懷中汲取營養,涵養心靈。
  • 龍洋用劉禹錫名句回應,詩詞大會冠軍彭敏贈詩,專家:詞不達意
    在本屆的《中國詩詞大會》上,有兩個焦點人物,第一個就是彭敏。一開始就因為他已經兩奪亞軍,而深受關注。對於,觀眾朋友們的關注,彭敏一點也沒緊張,並沒有說「友誼第一,比賽第二」之類的話,直言自己這次就是奔著冠軍來的。
  • 獻縣張志祥:公僕贊(仿劉禹錫《陋室銘》作)
    公 僕 贊一仿劉禹錫《陋室銘》而作張志祥位不在高,有德則名;官不在大,有才則靈。斯是公僕,為官必清,廉潔入府門,公正在堂廳,談笑有百姓,往來互關心,可以調上下,獻終生,無靡音之亂耳,無酒色之勞形;蘭考焦裕祿,西藏孔繁森,群眾雲:公僕典型!
  • 《中國詩詞大會》的這些題,你能答對幾道?
    春節期間,《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上線,讓不少觀眾大呼過癮。而讓《中國詩詞大會》備受推崇的,不僅僅是這些「行走的詩詞庫」,還有整個節目所展現出來的中國詩詞之美。《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作為春節期間播出的一檔文化類綜藝節目,拯救了無數玩手機的低頭族,被網友稱為「詩詞界的饕餮盛宴」。央視在演播室內搭建起了絢麗的水舞臺,讓觀眾在波光粼粼中傾聽詩意人生;
  • 《中國詩詞大會》董卿開場詞堪稱寫作範本,這些「金句」還記得嗎
    2月5日《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開播主持人董卿用王安石的《元日》引出了《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寥寥數語道出每一位詩詞愛好者對此次文化盛宴的期待《中國詩詞大會》是與大家一年一度的相約,今年已經是第四個年頭了,我們攜手走過了一個又一個春夏秋冬。一起看「人面桃花相映紅」,一起聽「稻花香裡說豐年」,一起嘆「霜葉紅於二月花」,一起盼「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季節有四季,詩詞也有四季,代代相傳,生生不息,就讓我們在《中國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再一次來感受中華文明的璀璨輝煌,品詩意人生,看四季風光。
  • 此人灑脫的個性,絕妙的文筆,成就了一個時代詩詞的典範
    隨著歷史的進程我們能夠不斷的看到那些個詩人的灑脫,看到他們安貧樂道的品質,看到他們憂國憂民的內心,看到他們書寫詩詞的灑脫與浪漫。詩人劉禹錫對於金錢的淡薄,詩人賀知章對於內心的發掘,那在桃園之中的詩人還拿著一把鋤頭在夕陽下做活,那戰場上拿著長矛的將士還在騎著戰馬奮勇殺敵,太多的美景展現在我的心中,而我卻唯獨喜歡一生都在過著飄搖生活卻又如此瀟灑的李白。
  • 朱雀橋邊野草花,中國詩詞大會,陳更答題《烏衣巷》
    劉禹錫是唐代的大詩人,在詩壇具有崇高的地位。劉禹錫去過很多地方,但是唯獨沒有去過金陵,他的朋友寫了幾首關於金陵的詩,讓劉禹錫和詩,於是劉禹錫就寫下了《金陵五首》,其中有一首就是著名的《烏衣巷》,讓烏衣巷成為了熠熠生輝的風景名勝。朱雀橋邊野草花,烏衣巷口夕陽斜。
  • 劉禹錫的衝動一怒成就了《陋室銘》
    著名詩人劉禹錫就在生氣的時候揮筆成就千古經典《陋室銘》,你對孩子生氣發怒是怎麼看的。舉例:偉大領袖周恩來總理,在舊中國看到外國人在中國領土上欺負中國人,年輕的他很憤怒呢?「偶爾生氣有利於聰明才智的發揮」我相信大家讀書的時候學習過劉禹錫《陋室銘》,當時劉禹錫中了進士後是太子賓客,加上禮部尚書。自從得罪了當朝權貴和寵臣,官位被貶到地方以後按當時規定,他本應該住三間三廈的官邸。當地知府見是貶官就為難他,半年之間讓搬家三次,住房一次比一次小。這首詩就是在生氣的時候創作出來的,當時這首詩轟動了朝野。同時他也被後人稱為「憤怒詩人」。
  • 《中國詩詞大會》第四季完美收官,董卿教科書式唯美開場白,堪稱...
    那今天,就讓我們在《中國說詩詞大會》花開四季的舞臺上,用愛和思念編織成最美的詩篇,獻給我們的母親、獻給我們的家。今天已經是《中國詩詞大會》第八場的比賽了,在這裡也要祝願所有的選手們越賽越勇,努力去實現自己的詩詞夢想,「更喜岷山千裡雪,三軍過後盡開顏」。
  • 品讀《陋室銘》,落魄之人「阿Q」式的自我精神麻痺
    名篇《陋室銘》《陋室銘》一文,我想大多數人要麼學過,要麼聽過,反正多少會有耳聞,文章的意思,即便是不知道內容,聽這個名字,大概也能猜到文章的意思,無非便是歌頌身處簡陋的環境,但依舊保持高尚的品質。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其實,《陋室銘》的背後,有著劉禹錫的悲催經歷故事。劉禹錫參與了想要挽救唐王朝的「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
  • 又是一年清明時,柳花飄飛陋室銘,從這些詩詞中品春日氣息
    古典文籍中的「楊」是「柳」的一種,即蒲柳,中國古代最早的詞典《爾雅》說:「楊,蒲柳也。旄,澤柳也。檉,河柳也。」 楊、旄、檉通謂之柳。《詩經·小雅·採薇》中的「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之楊柳是柳樹。源自《戰國策》的成語「百步穿楊」的楊也是柳葉,「楚有養由基者,善射;去柳葉者百步而射之,百發百中。」神話傳說裡觀音菩薩手持的「楊枝淨水瓶」中,插著的也是柳枝。
  •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詩豪劉禹錫的負氣調侃
    這一句名言出自「詩豪」劉禹錫的小駢文《陋室銘》,但就這個句子來說,本身並沒有多麼奇特,只是說一個人的朋友圈子層次問題。這是古代自視清高的文人的一種表白,是對自己身份的一種摘除。意思很簡單,我談笑的人都是「鴻儒」,大學問家,交往的人中沒有「白丁」,白丁本意是指沒有功名的男子,後來泛指普通老百姓。
  • 寫作素材 | 《中國詩詞大會》85句詩詞
    大年初二晚8:00,倍受期待的《中國詩詞大會》第六季開播了,一場文化的盛筵再次開啟。在第一期中,「萌娃」王恆屹讓所有人大開眼界,3歲時小恆屹已經能夠認識2000多個漢字,現在5歲多的他更是大有進步,已經認識3000多個漢字,還可以背誦580多首詩詞了。在現場,王恆屹還根據大家的姓氏,即興對出相應的詩詞,讓蒙曼老師也誇讚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