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詩人,以其詩「雄渾老蒼,沉著痛快」被稱為「詩豪」。但他最為後世人們所熟知的,當屬《陋室銘》,僅僅81個字的小品文,卻打動了無數人的心,常被製作成各式書法掛在客廳或書房裡,至今仍能在很多人家見到。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劉禹錫從「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起筆,引出自己居住的「陋室」,然後從室外寫到室內,從景物寫到人物,借「陋室」表現自己志行高潔、不合流俗的人生境界。
相信很多人讀《陋室銘》,都會把作者當成一位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隱士,就像那位「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陶淵明。
劉禹錫作《陋室銘》時52歲。往前推319年,40歲的陶淵明最後一次出仕,任彭澤縣令八十天後即掛印而去,歸隱田園。之後至少三次拒絕出仕,成為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隱士之一。
不同於陶公的低調與質樸,身居「陋室」的劉禹錫高聲吟誦著「惟吾德馨」,總讓人感覺有一種自我標榜的意味,這背後的真相又是什麼呢?他真的是超然物外、與世無爭嗎?
「陋室」在今天的安徽省和縣。和縣在唐代稱和州,劉禹錫當年是被貶來到這裡,並非像陶淵明那樣「歸田園居」。老劉現在的身份是貶官,虎落平陽被犬欺。相傳當地縣令姓策,是個勢利小人,知道劉禹錫不被上面待見,就存心刁難他。
按照當時的規定,劉禹錫應該住在城內的衙門裡,並且應該有三間房。但是卻被安排在偏僻的城北門外,面江而居。策縣令大概是想給劉禹錫一個下馬威,讓對方知道地頭蛇是多麼不好惹。但是,他顯然沒有搞清楚眼前這個老劉頭是「何許人也」,他的小動作不僅沒能讓對方臣服,相反卻好好領教了一番大唐高級知識分子的鬥爭藝術。
劉禹錫寫了一副對聯:「面對大江觀白帆,身在和州思爭辯」,貼在門上。策縣令感覺自己一拳打在了石頭上,人家一點都不疼。他很不甘心,於是又把劉禹錫的住房調到城北門外,由原來的三間縮減為兩間,面對的是一條河。
劉禹錫又寫了一副對聯:「楊柳青青江水邊,人在歷陽心在京」,貼在門上。這分明就是不把和州(歷陽)放在眼裡嘛,何況你一個小小的和州縣令呢!策縣令很惱火,就把劉禹錫的住所又調到城東門外,這次只剩下了一間房。
房子越來越小,越住越簡陋,劉禹錫這次沒再寫對聯,他索性寫了一篇短文,請人刻在石頭上,立在門前。這就是膾炙人口的《陋室銘》。
劉禹錫寫《陋室銘》,卻原來是為了和一個勢力眼的地方官作鬥爭,而且一戰再戰,越戰越勇,面對對手始終保持著強大的心理優勢,絲毫沒有妥協的意思。而策縣令則用自己的無知成就了那間「陋室」,被他擠兌的陋室主人更加名揚天下,你說他能不氣出個好歹來嗎?
所以,說劉禹錫與世無爭是不準確的,他不僅爭,而且與人鬥,其樂無窮,是大唐排名第一的「刺頭」詩人。不要說對付一個沒見過世面的小小地方官,就是朝廷大員也沒少了他的諷刺、挖苦、奚落,就算被貶,一貶再貶,也沒讓他低下頭顱。
劉禹錫第一次被貶,是因為參與「永貞革新」得罪了一幫權貴,被趕出京城。十年後他奉詔回京,卻依然沒看到朝廷有任何新的氣象,反倒多了一些投機取巧的的政治新貴,滿眼都是無所作為、趨炎附勢之徒。
「刺頭」的鬥爭精神就上來了。他寫了一首詩:
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裡桃千樹,儘是劉郎去後栽。
長安城裡有個玄都觀,玄都觀裡種著很多桃樹,此時正值桃花盛開的季節。「詩豪」賞花歸來,詩興大發,似乎也沒礙著誰啊!但還是有人看出了事。「桃千樹」不就是暗指那些靠著攀附爬上來的新貴們嗎?要是他老劉當年不被趕走,哪有你們這些人的今天!
這是赤裸裸的諷刺啊!老劉是罵痛快了,被罵的新貴們可沒有他那樣強大的內心,他們一鼓搗,一攛掇,又合夥把劉禹錫趕出了京城。
對於一般人來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誰沒有幾個看不慣的主兒,看不慣就不看,又何必那麼在意,那麼嫉惡如仇呢?但劉禹錫不是一般的人。
在外漂泊了幾年後,劉禹錫再一次回京。這時候皇帝都換兩茬了,劉禹錫還是那個劉禹錫,刺頭依然是刺頭,他又去了一趟玄都觀,然後又寫了一首詩:
百畝庭中半是苔,桃花淨盡菜花開。種桃道士歸何處,前度劉郎今又來。
這首詩更加直白,鋒芒畢露。滿眼荒涼的玄都觀裡,開著一片油菜花,曾經的桃花不見了,種桃樹的人也不見了,可我老劉又回來了!仿佛能聽到一名永不低頭的戰鬥者的嘲笑聲,這笑聲被權貴們聽到該是多麼的刺耳!
結果一點都不意外,劉禹錫再一次被迫離開了京城。這位刺頭詩人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被貶的路上,鬥罷艱險又出發,這難道會是「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正確打開方式?
再回過頭來看《陋室銘》。開篇即言「山不在高」「水不在深」,我老劉身居陋室,就是山中的「仙」,水裡的「龍」,全然一副傲視天下、不服來戰的姿態。結語又自比南陽諸葛、西蜀楊雄,無論經邦濟世,還是道德文章,我老劉哪樣慫過,就問你服不服?
你還認為他是一個超然物外、與世無爭的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