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詩中的等待,讀來讓人心情為之一振,卻也感慨人生無常

2020-12-25 如此品讀

「人一輩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極高的修養,方能廓然無累,真正的解脫。」 ——《傅雷家書》

人生畢竟不是下棋,對於大國手劉禹錫來說,這是再明白不過的答案。人世間,偶然中總是隱隱帶著必然,所謂世事難料。劉禹錫的一生因棋待詔王叔文而飛上高枝,也因王叔文的倒臺,而一朝淪落天涯。這一貶謫竟達23年。23年後,他終於重新又得到了朝廷的任命,在揚州遇到同樣返京的白居易,樂天寫了一詩送給他,表達了對詩豪被如此對待的極大不滿。席間,劉禹錫從容和詩一首:

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今日聽君歌一曲,暫憑杯酒長精神。——《酬樂天初逢揚州席上見贈》

譯:悽涼的我被貶謫在巴楚之地,時光匆匆,已過23年。有時候會想起自己的老師王叔文等人,就像當年向秀懷念被殺的嵇康,心感悲慟,空吟《思舊賦》,長安一去,二十三年的光景,一切已經物是人非。老舊的船隻已是衰朽不能再用,然而它的身邊,正上演著千舤競發的場景。這是不可改變的,枯萎的樹木旁邊不是也正長出了新枝來。你今天送我的詩,讓我很感激,端起酒杯來,打起精神,人生還在不遠處等著我。

漫長的等待

等待是一杯苦酒,讓人痛苦讓人心酸。巴山楚水,多生悽涼意,劉禹錫在王叔文倒臺時正值人生壯年,31歲,正是年富力強的人生最美好的時光,然而,他被貶了。於是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因政治風暴見棄於朝堂,這對於他來說就是一場悲劇。他在那等待中展開了對過往的追思,一幕幕在眼前像風雨中的漂泊的傘。天道有輪迴,善惡終有報,可看蒼天饒過誰?他只是靜中守拙,靜中守樸。姜太公用等待徵服了周文王,諸葛亮用等待取得了劉皇叔的信任。學會等待竟是人生必修課。

放下才能心安

他用懷舊空吟聞笛賦,寫痛苦的回憶,用到鄉翻似爛柯人寫自己的忘記。人總是會在經歷過才學會放下,在痛苦後才懂得珍惜。二十多年的人生苦歷,已經讓詩豪對人生看得明明白白,觀其世,如數家珍,戲其果,如探囊取物。劉禹錫等到了花開也等到了花落,痴心不改的他,卻又從容放下。54歲重返長安,仍然是風清月朗,人生快意。前度劉郎今又來!這是何等的灑脫,因為放下,因為捨得,因為對人生的正解,劉禹錫笑到了最後。在回到長安後,人生一帆風順,直到公元842年,與世長辭。

希望成就人生

在頸聯中,詩人寫出的極富哲理的一句千古名句。新舊交替是一種歷史的必然,沒有什麼能夠改變,那過去了的老朽了的不再有生命力的就得往後站。這是真理。經歷過的風雨就是為了見到彩虹,人生不能沒有希望,樂觀向上的心態很重要。這是劉禹錫,如果我們看到他寫的《遊玄都觀》充滿了煙火與諷刺,是感性的,是年輕的,那麼這首《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就是他從感性徹底奔向理性的一首。他用這句詩在點醒世人:絕處逢生,不是沒有可能,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是劉禹錫的哲學。也是一切在困境中掙扎的人們應該牢記的希望。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風雨無情人有情,道是無晴卻有晴。晴天只是你的一廂情願,但一定是你最美好的希望與祝願。經歷過世事滄桑之後,看山是山,水還是水。只是多了一點淳厚的味道。那味道是淡然也是恬適,更是隨意的,你看劉夢得一句暫憑杯酒長精神,隨性而自然,沒有刻意,話也並沒有說滿。是那種心裡裝著,卻永遠不再輕言的謙恭,也是世事老成後的自在與坦然。二十三年可以讓人劍走偏鋒,也可以讓人頹唐自憐,安好,便是修為,安好便是留得青山。

每次讀這首劉禹錫的詩,也常常想起《陋室銘》或者是他的《秋思》。是開闊的,也是守成的。在那人生最暗的時光裡,他完成了一個詩人的理想那就是向沒有光的地方,尋得方向。

相關焦點

  • 感慨人生無常,李商隱、杜牧各寫下一首詩,這次李商隱輸了!
    生活背景不同,兩人的詩作風格截然不同,李商隱詩作風格穠麗,愛情詩寫得纏綿悱惻,廣為流傳;杜牧詩風俊雅清麗,獨樹一幟。因感懷人生無常,他倆各寫下一首七言絕句,孰高孰低,請你裁判!李商隱的知己蕭濣被貶,夕陽樓是蕭澣任鄭州刺史建造的,詩人登樓懷人,感慨命運無常,寫下這首詩。「花明柳暗」春色浪漫之時,詩人卻無心賞春,只看到愁雲萬裡。「繞天愁」強調愁緒悠長、紛亂,以樂景寫哀情,寫出有我之境。從「上盡重城更上樓」中,我們感受到詩人心情的沉重、腳步的緩滯,與王之渙的「更上一層樓」截然不同。
  • 讀劉禹錫《與歌者何戡》,二十餘年別帝京,重聞天樂不勝情
    這兩句詩是寫:「我」離開長安到如今已經二十多年了,今天重回到這裡又聽到了當年宮中演奏的音樂,感慨萬千。「二十餘年」可謂片語表深情,這二十餘年的貶謫生活,其中的酸甜苦辣,多少的悲歡離合,一時間怎能一一說清。劉永濟先生說:「禹錫詩多感慨,亦由其身世多故使然也。」詩人又聽到了當年那熟悉的音樂,可這一晃就是二十年,一句「不勝情」,包含了極其豐富深刻而又難以言表的情感內涵,的確是「往事只堪哀,對景難排」。
  • 劉禹錫回贈白居易的一首詩,其中一句傳遞進取精神,激勵了無數人
    人生總會有跌宕起伏,失意之事在所難免。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似容易,實則很難。但是人生能在經歷過坎坷之後,還能笑看風雲,怎能說不是一種幸福呢?既然如此,我們更需要在困難中不斷的蛻變與完善,只有堅定目標,始終努力,才能在風雨過後擁有晴朗的天空。唐代詩人劉禹錫曾經遭遇貶謫數十年,人生的大好年華就這樣浪費掉了,沒有為國家效力,沒有實現自己的抱負,始終被小人算計。
  • 劉禹錫|初心不忘,一世豪情
    劉老回贈之詩的前六句是對白老贈詩中人生老態的補充,但一生豪闊疏朗的劉老卻並沒有對人生老態表達過多的消極慨嘆,相反他筆鋒一轉,後六句則對「年老」進行了頌讚,尤其最後一句「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更是表達了其老驥伏櫪,志在千裡的豪氣,令人為之一振。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寫得非常悽美,讀來真是令人百感交集!
    劉禹錫世稱「詩豪」,唐朝著名的詩人,而且他還是名門之後,漢朝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所以也被人們稱為「劉郎」,他的詩寫得非常的悽美,這也是與他的人生經歷有關,儘管他有著名門的這一身份,但是這一身份,並沒有給他帶來什麼,更多的是令他處處受到打擊,所以他一輩子鬱郁不得志,這也使得他的詩作,
  • 共君一醉一陶然,白居易在洛陽,與劉禹錫閒飲,寫下這首詩,很美
    白居易曾經寫過這樣一首很有名氣並且流傳很廣的詩詞《與夢得沽酒閒飲且約後期》,詩中這樣寫道:「少時猶不憂生計,老後誰能惜酒錢?共把十千沽一鬥,相看七十欠三年。閒徵雅令窮經史,醉聽清吟勝管弦。更待菊黃家釀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首詩,有一種大徹大悟之感,懂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劉禹錫,字夢得,中唐時期著名的詩人,也被後世稱為「詩豪」,他的詩別具一格,寫得也是極為深刻,一些看似很普通的作品,但是充滿了獨特的韻味,還充滿了深刻的哲理,所以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明白什麼是人生,什麼才是真正的生活。
  • 詩豪劉禹錫經典詩詞,23年被貶我又何懼,一切挫折皆是詩的養料
    這正是其中的一點,劉禹錫的「詩豪」更重要的是在這個「豪」字,這個「豪」,不僅指詩風之「豪」,更多的還是對劉禹錫人之「豪」的讚美故被稱為詩豪。今天我們就來看看詩豪的經典詩詞,從詩詞中去了解劉禹錫一生。《賞牡丹》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淨少情。
  • 兩首苦中作樂的七律,人生無常,不要總是幽怨彷徨
    生活充滿了艱辛,漫長的人生中,沒有誰最幸福,只有誰更感到快樂。人活於世,既然充滿了無常和彷徨,既要學會自我調適。李白經常以酒澆愁,「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劉禹錫就懂得苦中作樂,「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 詩人劉禹錫的人生三起三落,而他又憑什麼被稱為詩豪呢
    詩中,把嘲弄的鋒芒指向在歷史上曾經佔據一方、但終於被覆滅,對於當時驕侈腐敗的唐王朝來說,也是一面很好的鏡子。而此詩看出雖然他被貶了很遠的地方,可依然牽掛朝事。史書上對他情感生活介紹的很少,但是從他的竹枝詞中看以看出,他也個感情豐富,生活浪漫的之人。一、竹枝詞其一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
  • 中唐大詩人劉禹錫性格剛毅,這十首詩境界高揚,含有濃厚的哲理
    中山靖王的後代中,有兩位如雷貫耳的名字。其一是三國時期的政治家劉備,其二是唐中期的大詩人劉禹錫。後者被冠以「詩豪」的稱號,他在中唐與「韓孟」、「元白」分庭抗禮。劉禹錫的詩含蓄自然,境界高揚,尤其山水詩極有特色,半虛半實,每一首都是詩壇佳作。
  • 2018七夕節讓單身狗感到為之一振的祝福語 七夕節,勇敢去愛吧!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七夕節讓單身狗感到為之一振的祝福語 七夕節,勇敢去愛吧! 2018七夕節送給單身狗的祝福語?相信大家的身邊都會有單身狗這類人的存在,那麼我們應該怎麼樣給單身狗發祝福語呢,小編幫大家收集了一些,大家一起來看吧。
  • 劉禹錫一首詩樂觀豁達,芳林新葉催陳葉,流水前波讓後波
    唐代詩人劉禹錫就非常具有前瞻性,早就在千年之前就知道天命不可違,於是寫下一首寓意深刻的詩。樂天見示,傷微之、敦詩、晦叔三君子,皆有深分,因成是詩以寄 劉禹錫吟君嘆逝雙絕句,使我傷懷奏短歌。世上空驚故人少,集中惟覺祭文多。
  • 古人喜歡悲春傷秋,寫出來的詩很傷感,唯獨劉禹錫的詩完全不一樣
    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唐詩所有的魅力,所以他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那麼在劉禹錫眾多的作品中,有一首詩很有趣,也就是這首《秋詞·其一》,在這首詩中劉禹錫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秋天。要知道在古人的眼中秋天代表著傷感,這個時候大地一片肅殺,所以對於很多的詩人來說,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是會傷感。
  • 劉禹錫這首詩才真正的大徹大悟,寥寥幾句,寫盡世間的繁花與落幕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著名的詩人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天才詩人,但是儘管他很才華,可是他的人生經歷,卻是大起大落,晚年的光景更是悽慘,少年時代的劉禹錫,不僅風流倜儻,而且無論是詩,還是文章,那都是堪稱一絕,他在19歲的時候在長安遊學時,便是在眾多的士子中,獲得了很高的聲譽,為此他還結識了另一位偉大的詩人柳宗元
  •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劉禹錫對陋室的態度,值得每個人參考
    其實,這句詩不僅寄託著劉禹錫低調中的自信和優越感,而且對現代的買房一族有著啟示作用。創作背景:屢遭貶謫,等待春天劉禹錫21歲進士及第,懷抱高昂的入世熱情,積極投入王叔文領導的 「永貞革新」,反對宦官和藩鎮割據勢力。
  • 讀一首詩劉禹錫《竹枝詞》,讀到「東邊日出」句,縱使無情也動情
    ——唐代:劉禹錫《竹枝詞》昔日楚國詩人屈原因嫌楚地祭祀迎神的樂歌太過鄙陋,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進而作《九歌》。唐代詩人劉禹錫任夔州刺史時,見巴蜀人民口頭傳唱的民歌《竹枝詞》,俚俗且難以聽懂,於是效仿屈原的做法,在原有的曲譜上填新詞,變俗為雅,創作了《竹枝詞九首》。從此就有了新竹枝詞,將民歌變成詩體,對後世產生了深遠影響。
  • 五首白居易感慨頗多詩,艱辛,憂愁,青春,讀來不禁讓人動容!
    詩人以揣測的口吻認定劉禹錫雖然逝去但英靈還在,而且還和他的另一位好友元稹在另一個世界裡結伴遊玩。2.《客中月》客從江南來,來時月上弦。悠悠行旅中,三見清光圓。人在旅途,一輪明月掛在天空,身邊又無家人好友相伴,詩人必是感慨頗多。這首詩在流露出對月亮感激之情的同時,也表現出了詩人一路的艱辛與寂寞。3.惜牡丹花惆悵階前紅牡丹,晚來唯有兩枝殘。
  • 劉禹錫的《秋詞二首》,第一首是人人能背,第二首很少人讀過
    「詩豪」劉禹錫,有詩《秋詞二首》,是描寫秋天的千古經典,第一首選入高中語文教材,是高中生必背的古詩文之一,第二首則未能選教材,所以讀過的人較少。這兩首詩,都是非常經典的,所以今天小樓就推薦這兩首《秋詞》給大家。
  • 劉禹錫很有氣勢的一首詩,只是開篇10字,便氣吞山河,響徹古今!
    千百年來,文人們對月亮傾注了太多的情感。或是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懷人之思;或是李白「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的鄉土之思;或是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的哲學之思。不同的文人,不同的心境,月亮表現出的意蘊也就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