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首白居易感慨頗多詩,艱辛,憂愁,青春,讀來不禁讓人動容!

2020-12-16 民俗文化與詩詞

總有某段路,只能你一個人走;總有許多事,需要你一個人扛。別畏懼孤獨,它能幫你劃清內心的清濁,是你無法拒絕的命運歷程;別躲避困苦,莫讓冷世的塵埃,冰封你的笑容,遲滯你的步履。走得越久,時光越老,人心越淡。忘不掉昨天,它就是束縛你的陰影;嚮往著明天,你才能描繪它的模樣。

1.《哭劉尚書夢得(其一)》

四海齊名白與劉,

百年交分兩綢繆。

同貧同病退閒日,

一死一生臨老頭。

杯酒英雄君與操,

文章微婉我知丘。

賢豪雖歿精靈在,

應共微之地下遊。

賞析:

詩人一開始便陳述二人深厚的友情:「四海齊名白與劉,百年交分兩綢繆。」抬眼望去,詩壇裡劉白齊名,兩人的交往算得上情深義厚。

接下來的四句敘述二人友情的基礎:「同貧同病退閒日,一死一生臨老頭。杯酒英雄君與操,文章微婉我知丘。」我們同時在洛陽任閒職,年近古稀,老病纏身,兩位摯友同病相憐,心心相印。我和劉禹錫就像劉備與曹操那樣煮酒論英雄,他的文章委婉如同孔子的《春秋》。詩人將自己和劉禹錫比作三國時煮酒論英雄的劉備與曹操,說明兩人都是詩壇的集大成者,水平也是在伯仲之間,可謂惺惺相惜。

「賢豪雖歿精靈在,應共微之地下遊。」劉禹錫這樣的詩豪雖然離世,但英靈還在,應該是和元稹一起在另一個世界漫遊。詩人以揣測的口吻認定劉禹錫雖然逝去但英靈還在,而且還和他的另一位好友元稹在另一個世界裡結伴遊玩。

2.《客中月》

客從江南來,

來時月上弦。

悠悠行旅中,

三見清光圓。

曉隨殘月行,

夕與新月宿。

誰謂月無情,

千裡遠相逐。

朝發渭水橋,

暮入長安陌。

不知今夜月,

又作誰家客?

賞析:

本詩寫作時間不詳,但從內容看,應該是中年以後的作品。「客中月」,就是旅途中的月亮。「客」指詩人自己。全詩圍繞自己和月亮的關係展開詩文。詩人離開江南回長安,旅途整整三個月,一路陪伴的只有那輪千古明月。作者對月亮充滿了感激之情,也說明詩人一路無人相伴,旅途孤寂清冷。

這首詩以「客」開場,以「客」結尾,全詩都圍繞「客」與「月」的關係展開描寫。古人與月亮有著深深的淵源,中國文人更是有很重的月亮情結。人在旅途,一輪明月掛在天空,身邊又無家人好友相伴,詩人必是感慨頗多。這首詩在流露出對月亮感激之情的同時,也表現出了詩人一路的艱辛與寂寞。

3.惜牡丹花

惆悵階前紅牡丹,

晚來唯有兩枝殘。

明朝風起應吹盡,

夜惜衰紅把火看。

賞析:

《惜牡丹花》,看到題目如若依常理去推測,內容一定是看到花落而感到惋惜!但白居易這首詩一反常情,由鮮花盛開之時想到紅衰香褪之日,表現了對牡丹的無限憐惜,寄寓了歲月流逝、青春難駐的深沉感慨。

此詩雖然通俗淺顯,但白居易惜花的表述方式很獨特,不是直接去描寫殘花落紅,而是獨闢蹊徑從其他角度入手,「明朝風起應吹盡,夜惜衰紅把火看。」拿著火把晚上看花,這才是惜花的極致。

4.《楊柳枝詞》

一樹春風千萬枝,

嫩如金色軟於絲。

永豐西角荒園裡,

盡日無人屬阿誰?

賞析:

這首詩借描寫楊柳而言志,是一首詠物詩。柳樹在詩人筆下常常與春天緊密關聯:「一樹春風千萬枝,嫩如金色軟於絲。」春風吹拂,千萬枝柳條隨風起舞,那些嫩黃的枝條像絲帶一樣輕盈。一棵柳樹有千萬枝條,可見柳樹之繁茂。在春風的吹拂下,如此茂密的柳枝隨風招展,煞是好看。「嫩於金色軟於絲」表現的是柳枝的狀態——嫩黃、柔軟。「金色」「絲」貼切形象,將柳枝的顏色與狀態描繪得淋漓盡致。「如」,也作「於」,與後面「於」連用,一方面突出了柳條的軟與嫩,另一方面讓詩文的節奏更加靈巧輕快。

5.《春詞》

低花樹映小妝樓,

春入眉心兩點愁。

斜倚欄幹臂鸚鵡,

思量何事不回頭?

賞析:

「斜倚欄幹臂鸚鵡」,女子斜倚著欄杆,背後是鸚鵡。滿面的愁容,又倚靠著欄杆發呆,由此可見女子心事之重。那麼她到底在想什麼呢?是莫名的傷感還是因為丈夫的無情?是迫於生計還是苦於名利?這一切詩人沒有交代,給讀者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間。一個女子如此憂愁地發呆,陷入深深的思緒中,即便後邊的鸚鵡嘰嘰喳喳的吵鬧也不回頭。這一畫面讓人疑惑,於是詩人不禁發出了感慨:「思量何事不回頭?」她究竟是因為什麼而這麼投入呢?

這首詩細膩含蓄,韻味深厚,《唐詩鏡》評價說「每覺淺出藏情」。全詩圍繞著「愁」去寫,描繪一個在春光爛漫的日子裡,斜倚欄杆、背向鸚鵡、眉目含愁的年輕女子形象。景美人愁,以「思量何事不回頭」問句作結,輕輕一撥,引而不發,意味深長。

謝謝閱讀!喜歡小編的可以關注一下!

相關焦點

  • 白居易長恨歌非常出名,在這首詩中,白居易恨的是什麼?
    白居易長恨歌非常出名,在這首詩中,白居易恨的是什麼?我們都知道古代的四大美人,分別是西施、貂蟬、王昭君、楊玉環。從白居易的這首長詩中,我們能夠知道楊玉環的傳奇又悲劇的人生,她與天子唐玄宗的愛情悲劇在這首詩歌中千古傳誦。那麼,詩歌為什麼取名「長恨」呢?作者恨的到底是什麼?這首詩歌是我國唐代的著名詩人白居易所作,我們都知道,白居易在唐朝詩壇佔據重要地位,他有很多膾炙人口的名篇流傳,而這篇《長恨歌》,作為一首敘事長詩,更顯得非同一般,尤其是其中名句迭出,令人稱奇。
  • 白居易這首詩,由鮮花盛開想到衰退之時,寄託了歲月流逝的感慨
    白居易這裡惜花詩中的別具一格,由眼前的豔麗的紅牡丹,到日後它衰敗時的樣子。時光流逝苒苒物華休,再豔麗的花朵也會有花瓣萎蔫之時。詩人這裡是由花落而想到歲月青春的逝去。詩人非常惆悵地看著臺階前豔麗的花朵,再美麗的花也會枯萎,再美好的事物也會消散,自然心情非常惆悵。到晚些時候陪伴自己的衰紅了,「唯有」兩字也是在感嘆花落的一種落寞的情懷。
  • 讀這首詩你就知道了,太撩人了
    不過元稹的寫作風格倒是與白居易有著一些差別,他最為擅長的就是豔情詩和悼亡詩,尤其是在他的妻子去世之後,他為妻子所寫的那一系列的悼亡詩,更是廣泛地受到人們的稱讚,比如說那句最為經典的「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堪稱悼亡詩中的絕頂佳作,被後世無數人引用,其中所蘊含的深厚情感,令無數人感到動容。
  • 一首《春詞》詩,把少女的憂愁寫得委婉新穎,別出蹊徑
    白居易這首詩,寫的是春天裡失意女子的哀愁。詩中先描繪一個斜倚欄杆、背向鸚鵡、眉目含愁的年青女子形象,接著以「思量何事不回頭」的問句,輕輕點撥,引而不發,意味深長。劉禹錫和白居易是好朋友,看到白居易的《春詞》後,欣然和了一首 ,所以叫《和樂天春詞》。
  •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
    白居易 舟中讀元九詩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鑑賞:此詩是詩人在寂寞的謫戍旅途中所作。唐憲宗元和十年(815),白居易因上書得罪朝中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赴任途中,詩人想起了先於自己遭貶的好友元稹,於是在這個深秋的夜晚,他借著燈光,細細品讀元稹的詩卷,寫下了這首詩。整首詩對詩人在船中燈下捧讀友人詩卷的情景做了細緻入微的刻畫,由此詩人抒發了心中的萬般感慨,表這了詩人對好友深沉、真摯的思念。
  • 白居易讚美老師的詩,誇人不露痕跡,是「桃李滿天下」最早出處
    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人,除了親人,就是老師。老師陪伴我們走過人生的很長的一段旅程,教會我們做人的道理、教會我們知識。在我們成長的路上,老師的影響無處不在。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年華培育了無數學生,最終只留下了沙啞的嗓音,蒼白的頭髮。他們不求回報,用年復一年的操勞與關愛,培養了無數學生。
  • 元稹的一首詩,只有四句,卻堪比白居易的《長恨歌》
    詩中元稹借宮女的無窮哀怨之情,抒發了自己的盛衰之感,以小見大的點明了唐朝衰敗的重要原因。這首詩也以短小精悍,字字珠璣,具有深邃的意境,歷來評價很高,併入選《唐詩三百首》。清代沈德潛更是在《唐詩別裁集》中評價此詩:「只四語,已抵一篇《長恨歌》矣。」從詩的內容上看,這首詩的主旨在於末尾的那一句「閒坐說玄宗」。至於前面三句,則點明了此詩的時間、地點和人物。
  • 白居易的一首冬至詩,通篇沒有一個「思」字,卻字裡行間都是深情
    而此刻,33歲的白居易卻獨居驛館,孤單寂寞冷,想起家中熱鬧的燈火,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於是就寫下了這首《邯鄲冬至夜思家》詩。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唐.白居易《邯鄲冬至夜思家》白居易的這首冬至詩,通篇不見一個「思」字,卻處處都是濃濃的思念之情,讀來令人動容,堪稱冬至思親的經典之作。01邯鄲驛裡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 白居易年輕時候的這首詩,題目太長了,一口氣讀不下來!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本期我們的主題是:白居易年輕時候的這首詩,題目太長了,一口氣讀不下來!古詩是我國文學上的詩歌體裁。從詩句的字數看,有所謂四言詩、五言詩和七言詩等。但是有的詩,並不是按照這樣的規律來寫的,有很多讓人覺得奇葩的作品,一起來看看!《彈歌》——先秦《吳越春秋》斷竹,續竹;飛土,逐肉。這首二言詩,選自《吳越春秋》。
  • 白居易這首詩寫出了一種豁達的人生態度,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蘇軾的這種豁達其實正是來源於內心的堅強,那麼詞中的意境很顯然是化用了白居易的詩句,也就是這首《初出城留別》,我們通過對比就會發現,蘇軾完全是借用這首詩的最後兩句:「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白居易也正是由於在現實生活中遭受到了打擊,為此內心極為痛苦,可是他的這種痛苦與別人有不一樣,並不會表現出來,只是把悲痛化為力量,這一點著實是難得,大概也只有白居易這樣的詩人,才能夠有這樣的一種人生態度,而我們從他這首詩中,同樣也能夠感受到那份從容的態度,只要學會了對於自己也是有幫助。
  • 李商隱這首詩意境獨特,憂愁的人能讀到悲傷,快樂的人能看到美好
    這也正是人們所說的那樣,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哈姆雷特,所以才會說一千個人讀《哈姆雷特》,則是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也正是文學作品最具有魅力的一個地方,而我們去理解這些作品時,應當還是要遵從各個不同的視角來解讀,只有這樣才能夠真正地理解一首詩,或者是一部偉大的文學作品。
  • 白居易的三首詩,寫出了「懶」的最高境界,讀來令人捧腹
    不過能犯懶犯成一首詩的人,就不過多了。而唐代著名詩人白居易,犯懶也忘了寫詩。那麼,這位大詩人究竟怎麼刻畫自己慵懶的狀態呢?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犯懶」的白居易。 如果說這首詩中的白居易的「懶」,還算是有一個正當理由的話,那麼他的另一首「懶」詩,就是實實在在的懶了,懶到了極致。
  • 白居易此詩無人知曉,劉禹錫的和詩卻家喻戶曉,還選入唐詩三百首
    人生百年,能夠遇到一個懂得自己的知音,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理想。中唐詩人白居易就是這樣一個幸運的人,他在詩壇上遇到了兩個知音,一個是元稹,另一個就是劉禹錫。白居易和元稹並稱「元白」,形成了追求通俗易懂的元白詩歌流派;白居易和劉禹錫並稱「劉白」,白居易將兩個人之間100多首唱和詩編成了《劉白唱和集》。
  • 白居易在橋上與一位女子分別,多年後念念不忘,寫下一首經典的詩
    元稹那就不用做過多的介紹了,他一輩子與多位才女相戀,以至於現在很多人認為他只是一位深情的男子,但是卻一點也不專情。那麼白居易與元稹比起來稍稍要好一些,至少他還是比較專一,即使是在少年時代與一位美女在橋上分別後,他也是在多年之後依舊還是念念不忘,為此還專門寫下一首經典的愛情詩,也就是他的這首《板橋路》,可能有的朋友對於這首詩並不是很熟悉,這也是唐詩裡的愛情經典,整首詩也是描寫得極為深情,也很是傷感,讀來更是令人感慨萬千。
  • 白居易寫下一首詩,全詩無一生僻字,卻讓人感嘆杯酒見真情
    但除了李白的圈子很廣之外,白居易也有很多朋友,他的真誠和率真吸引了很多的人與他結識,在白居易的眾多好友之中,元稹便是其中之一。元稹和白居易之間有著深厚的友誼,由於他們兩人都在詩詞方面有所成就,所以被人合稱為「元白」。古代的交通沒有現代這邊便利,主要的代步工具就是馬車和船,但是這並沒有阻隔兩人之間的友誼,他們經常有書信來往,這也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二人的友誼。
  • 白居易的這首詩很少有人知道,卻能讓你明白友情的可貴,值得一讀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就有不少詩是抒寫友情的可貴。如白居易的《藍橋驛見元九詩》。《藍橋驛見元九詩》是白居易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它寫於公元815年,也就是唐憲宗元和十年,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期間。題中所說的「藍橋驛」,即古代驛站名,在陝西省藍田縣東南藍溪之上。「元九」,則是唐代詩人元稹的別稱,因為他排行第九,故稱之。元稹是白居易的摯交,常有詩歌往來。
  • 「櫻桃口」和「小蠻腰」都出自白居易的詩,白居易到底有多風流?
    因為,白居易在分離期間,寫過許多首懷念湘靈的詩。其中的《寄湘靈》、《寒閨夜》、《長相思》等詩非常著名。《長相思》裡還寫:「願作深山木,枝枝連理生。」  兩年之後,白居易如願考上了進士,向母親流露出了要與湘靈結婚的意思。
  • 白居易這首詩,黯然神傷,其中的一句話,不知所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光明史冊,詩詞能提高人的文化素養和知識情懷,而書法能增進人們的生活情趣和人生感悟。在這裡有著朗朗上口的詩詞和飽含氣韻的名碑名貼,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呢,那就趕快來看一看吧唐詩在文學史上佔有重要的地位,唐代誕生出了許多優秀的詩人,就比如「詩王」白居易,他有一首樂府詩,可以代表他自己在詩作方面的最高水準之一。
  • 白居易最經典的五首詩,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白居易最經典的五首詩,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 白居易存詩3800多首,他的詩歌題材廣泛,語言平易通俗,五律如《賦得古原草送別》,七律如《錢塘湖春行》,七絕如《暮江吟》等,都是膾炙人口的佳作。
  • 白居易這首罵人詩,專罵有眼無珠的人,卻成了千古名句!
    在白居易的所有詩中,最被人稱讚的應該就是那首《長恨歌》了,這首詩排在盛唐詩歌的前幾,其中的用詞更是華麗美觀,如「回眸一笑百媚生,後宮粉黛無顏色」這也使人們認為白居易的詩歌應該是陽春白雪的,他本人也是優雅的,但是筆者這一期要介紹的這首詩,白居易一改平日的豁達,相反,他罵起了那些有眼無珠的人,其中的14個字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不得不說詩人有自己的想法,膽子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