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的《秋詞二首》,第一首是人人能背,第二首很少人讀過

2020-12-11 謝小樓

「詩豪」劉禹錫,有詩《秋詞二首》,是描寫秋天的千古經典,第一首選入高中語文教材,是高中生必背的古詩文之一,第二首則未能選教材,所以讀過的人較少。

這兩首詩,都是非常經典的,所以今天小樓就推薦這兩首《秋詞》給大家。

秋詞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淨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這兩首詩,是詩人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時所寫,詩人雖被貶,但沒有意志消沉,相反,詩中充滿昂揚向上的精神。

第一首詩寫秋氣。

自古逢秋悲寂寥。宋玉《九辨》中有云:「悲哉,秋之為氣也。」說秋天蕭條寂寥的氣息,會引起人悲傷的情緒。由此,形成了古代詩人悲秋的傳統,文人一到秋天,寫關於秋的詩詞時,往往帶著寂寥的傷感之情。

文人悲秋,本質上是感慨自己人生的不幸,感嘆自己內心的志向不能實現,是對人生的前途感到悲觀。而劉禹錫雖被貶,同樣是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志向,但他的內心卻是樂觀,他詩中的秋天,沒有寂寥悲傷的氣息。「我言秋日勝春朝」,他覺得秋天的景致,比春天早晨的景致還要好。

晴空一鶴排雲上, 便引詩情到碧霄。

晴朗的天空中,一隻仙鶴穿過白雲向上飛去,牽引著詩人的詩情,直上九霄之中。

白鶴穿雲,直上九霄,詩人的詩情,也隨之高昂。這兩句詩達到了開闊高昂的詩境,完全不同於怨婦型詩人的自怨自艾。、

第二首詩寫秋色。

山明水淨夜來霜, 數樹深紅出淺黃。

山色清明,水色潔淨,秋夜降霜,樹色深紅中現出淺黃。

秋天的色彩,有一種高雅閒淡的情韻,淡雅得如文質彬彬的君子。

試上高樓清入骨, 豈如春色嗾人狂。

嗾[sǒu]:使喚狗。這裡是「使」的意思。

秋天給人的感覺是清朗入骨,思想澄明,不像春天,色彩濃豔,便人輕浮,不信你就登上高樓,感受一下秋天的清朗。

這兩句再以春天與秋天對比,呼應第一首詩中的「秋日勝春朝」。

在劉禹錫的詩中,秋天如朗朗君子,其氣高昂激越,其色淡雅清明。詩中並不是只為了與悲秋的古詩傳統唱反調,而是重建一種對秋天的審美體驗。在劉禹錫的美學感受中,秋天有了君子一樣的風骨,秋天由寂寥變成了清朗,由蕭條變成了素淨。

君子處逆境之中,亦自有清剛之氣,其風彩氣度,雖百折而不可奪。

相關焦點

  • 劉禹錫的七絕《秋詞二首其一》賞析
    我們所讀的詩並不總是關於兒女情長,憂國憂民的,也可以是對事物的詠嘆,比如小到青苔蟲豕等,大到高山流水,古木花草;可以是性情品味,比如嗜酒愛茶,弈棋垂釣,彈琴作畫,遊山玩水,四季風情等等。而今立秋,讓我們讀一讀關於秋天的詩歌吧。等我們讀一下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我們就應該會感覺到,原來秋天並非是一貫的老氣愁悲的,也可以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性情。
  • 〖五更詩詞〗《秋詞二首》
    〖五更詩詞〗《秋詞二首》(劉禹錫) 秋詞二首 唐·劉禹錫 其一 自古逢秋悲寂寥, 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寫的不是秋,而是一種精神,這首《秋詞》讓我們愛上秋天!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詩豪」之稱。今天,我們一起品讀劉禹錫的一首絕句《秋詞》,這首絕句最能體現詩豪的特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首次被貶寫下《秋詞》兩首,不開心時讀一讀,馬上變樂觀
    關於「詩豪」劉禹錫,讀書君想先說幾句話。一、劉禹錫實在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寶藏詩人。二、劉禹錫不僅詩才了得,寫起論說文來也很厲害。此時,劉禹錫已是60多歲的年紀,聽上去總是有些悽涼,但他接著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詩豪劉禹錫兩首發人思索,耐人吟詠的《秋詞》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唐德宗貞元九年(793)進士,後又中博學宏詞科,曾任監察御史,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
  • 劉禹錫最經典的一組詩,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組詩,是同一個主體,內容雖不同但互相有所關聯的多首詩所組成。組詩中的每一首詩都是獨立而完整的,但當他們組合在一起時,其內在的感情聯繫能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面、不同的時空讓詩歌的內涵與情感得到更為透徹的表達。古代詩人大多都有其經典的組詩代表作。
  • 讀劉禹錫《秋詞》:人到中年,誰說只有油膩和危機
    秋風不解心中苦,可與人言無二三,索性便都賦予詩詞之中吧!在一眾「悲秋」之聲中,有一個昂揚的聲音格外響亮,那朗聲高唱《秋詞》的便是向以豪闊舒朗蜚聲詩壇的一代「詩豪」劉禹錫。這首詩的前兩句,詩人面對自古以來文人們「喜春悲秋」的一貫思想,開宗明義,直接表明了自己截然相反的觀點:秋天遠遠勝過春天。這當然不是詩人譁眾取寵的故作驚人之語,他在《秋詞·其二》中對自己的觀點做了解釋。秋詞·其二 唐·劉禹錫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 「詩豪」劉禹錫經典詩詞10首 值得收藏
    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唐---劉禹錫巴山楚水悽涼地, 二十三年棄置身。懷舊空吟聞笛賦, 到鄉翻似爛柯人。沉舟側畔千帆過, 病樹前頭萬木春。竹枝詞二首·其一唐---劉禹錫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 書寫經典50期回顧——唐·劉禹錫《秋詞二首其一》
    【書寫經典】活動從2020年9月17日開展以來,今天是第50期了,來自北京、天津、河北、河南、湖南、山西、甘肅、廣東、陝西等全國各地24位老師積極參與,累計書寫古詩詞50首848幅作品,其中篆、隸、楷、行、草書都有。
  • 杜牧這首《山行》誰都會背,但有些問題,你可能至今沒搞明白
    秋,是個多情又多愁的季節,一片落葉,一縷清風,都能勾起無限的愁思。「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鴉棲復驚」、「誰念西風獨自涼,蕭蕭黃葉閉疏窗」……正因為古人大多悲秋,所以劉禹錫的《秋詞》才會那麼受後世推崇。而除了這首《秋詞》,唐朝還有一首詩也是關於秋日的讚歌,抒發了豪爽向上的精神。
  • 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和極高的藝術成就,是劉禹錫代表作之一
    今天咱們來欣賞劉禹錫的詩詞。「秋詞」即詠秋之作。劉禹錫所作同題詩共二首,這裡選的是第一首《秋詞(其一)》。同《秋風引》一樣,這也是一首詩人在朗州司馬任上的作品。內容同樣是因秋生感,然而這首《秋詞》與《秋風引》之間的區別是十分明顯的,《秋風引》表達的是作者政治受挫之後低沉悲苦的心境,而這篇《秋詞》卻寫得奮發激昂、大氣磅礴,充分表現了作者在逆境之中不甘沉淪、勇於抗爭的雄心壯志;更跳出前人窠臼,打破了「文士悲秋」的傳統。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和極高的藝術成就,是劉禹錫的代表作之一,在中國詩歌史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 「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立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偏偏有一個人不願「隨大流」,別出心裁,一反文人們「悲秋」的傳統觀念,創作了一首詩,僅僅讀了開頭就讓人感覺意境開闊,驚豔絕倫!這個人就是「詩豪」劉禹錫,一起來欣賞下他的這首《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用這首詩寫出答案,詩中開頭兩句傳唱了千年!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秋詞》寫出了答案。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秋詞》是劉禹錫在被貶時期所寫的一首詩,雖然詩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但從這首詩中看不到一絲失意,詩的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只有自信和樂觀,也正是這種樂觀與自信讓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開頭兩句,可以說是傳唱了千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劉禹錫一反常態寫下兩首詩,雄渾壯麗,意蘊幽遠,成千古名作
    然而,大詩人劉禹錫,卻在他人生最應該「悲」秋的時候,寫下了兩首一反常態的詩作,尤其是前一首,非常經典,知名度極高,還被選入課本,流傳千古而不衰。在劉禹錫的筆下,秋天不再是蕭瑟悲涼的,而是高昂且美麗的。 秋詞二首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 劉禹錫被貶寫了首詩,豁達豪氣,短短四句通篇皆名句,激勵無數人
    想必只要是熟悉我國古典詩歌史的朋友都已經發現了,雖然古代時有許多非常出名的詩人、詞人,他們也留下了許多讓人驚豔的經典佳作,但是實際上,這些文人墨客們的命運卻並不是很好。劉禹錫是一位大家都非常喜歡的詩人,雖然他在文學上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仕途上他卻並不如意,曾有過被貶的經歷。但是與很多文人不同的是,仕途上的不順並沒有把他打倒,相反,卻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那灑脫的性格以及豁達的心態。比如那首非常經典的《陋室銘》,就鼓舞了無數人的心,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這樣的作品,希望大家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能夠從中學習到他的那種心境。
  • 《唐詩三百首》中劉禹錫最經典七首古詩,堪稱千古絕唱
    這首詩表面上是描寫人們去玄都觀看桃花的情景,實際上卻是諷刺當時權貴的。京城的大路上行人車馬川流不息,揚起的灰塵撲面而來,人們都說自己剛從玄都觀裡賞花回來。玄都觀裡的桃樹有上千株之多,全都是在我被貶離開京城後栽種的。
  • 劉禹錫的這首詩,短短四句就寫出不一樣的秋天,年年入選語文課本
    與以往的寫秋之悲不同,有一位詩人的秋詞反其道而行,寫出了清爽豪氣的秋日之景,秋日之情,用自己的方式謳歌了這原本「悲涼」的秋天。他就是劉禹錫。劉禹錫出生於中晚唐時期的722年,家庭條件不錯,劉禹錫也非常整齊,19歲就名動長安,在其後的科舉考試中也是順風順水,考取了功名。
  • 劉禹錫的3首唐詩,都和風有關,讀來浪漫而深邃!
    劉禹錫是唐朝著名詩人之一,他有著千古才名,留下了很多膾炙人口的詩篇。今天我們就一起讀讀他的3首唐詩,都和風有關,讀來浪漫而深邃!1、《秋風引》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季節變換對內心敏感的人來說總是更加傷感,情緒都在風裡,在樹裡,千種萬種情懷無人訴說,便只能付諸紙筆,詩人便是其中最富才情的一類,能在詩人輩出的唐朝留下名姓的劉禹錫更是如此。劉禹錫愛寫秋天,他筆下的秋天和秋風真是太迷人了!2、《浪淘沙》九曲黃河萬裡沙,浪淘風簸自天涯。
  • 劉禹錫的兩首愛情詩,一語雙關,且意境簡潔柔婉
    柳永在楚館秦樓醉酒,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秦觀在花前月下盟約,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蘇軾曾悲情地表白,不思量,自難忘;張籍也忘情地傾述,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而唐朝詩人劉禹錫又會怎麼描寫他心中的愛情?劉禹錫的詩沉穩凝重,格調自然,獲得「詩豪」美譽。
  • 劉禹錫這首愛情詩感人肺腑,最後兩句更是無人能及,成為愛情經典
    劉禹錫比起別的詩人來顯然是要更加的傷感,一輩子更是被貶多地,這也令他對於人生有著更為深刻的認識,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就更為憂愁。他描寫的愛情那也是感人肺腑,譬如他的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那更是一首難得的佳作,整首詩更是營造出了一種悽美的意境,尤其是最後兩句更是無人能及,成為愛情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