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有多美?劉禹錫用這首詩寫出答案,詩中開頭兩句傳唱了千年!

2020-12-20 花神木木讀詩詞

秋天是一個充滿遐想的季節,在不同的詩人眼裡,便會有不同的秋天,曹操說「秋風蕭瑟,洪波湧起。」寫的是一個蕭瑟的秋天;王勃說「況屬高風晚,山山黃葉飛。」描繪的是一個悲涼的秋天;杜甫筆下的「萬裡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臺。」則又是一個孤獨寂寞的秋天。縱觀這些與秋天有關的詩句,似乎總是離不開悲涼與傷感,那麼秋天真的就沒有美的一面嗎?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秋詞》寫出了答案。

秋詞

(唐)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這首《秋詞》是劉禹錫在被貶時期所寫的一首詩,雖然詩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但從這首詩中看不到一絲失意,詩的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只有自信和樂觀,也正是這種樂觀與自信讓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

開頭兩句,可以說是傳唱了千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詩人用自己獨特的見解,反駁了古人「悲秋」的觀念,他說:自古以來,世人在秋天裡都顯得那麼悲傷與寂寞,而我卻認為秋日的風景遠遠勝過春天。起句的七個字展開一個「逢秋」而悲的話題,而且「自古」以來都是如此,這說明古人認為秋天蕭瑟的景象就應當是寄託悲愁的;而次句詩人便提出了反駁意見,極力誇讚秋日勝過春天。「我言」二字,鏗鏘有力,富有肯定的意味。

的確如此,秋天固然是有一些悲涼氣氛,但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又是特別美好的季節,而這一切美好正需要用心去發現。於是詩的第三句,劉禹錫用自己的視角來展示了秋景之美「晴空一鶴排雲上」,那晴朗的天空之上,一隻鶴振翅高飛直入雲霄。這一句詩人將目光轉向了天空,寫了「晴空」與「鶴」這兩個意象,既描繪了一個秋高氣爽、飛鶴入雲的畫面,又回答了為什麼「秋日勝春朝」,可以說是點睛之筆。

既然秋天有如此美好的景色,那麼詩人勃發的詩情,自然也會跟隨那一隻排雲直上的鶴飛入了雲霄,於是寫出最後一句「便引詩情到碧霄」。「詩情」本來是一種抽象的感情,很難用具體的事物來比喻,而劉禹錫卻匠心獨運的讓飛鶴來將自己的詩情引入碧霄,使自己的詩情更富有形象化,讓讀者具體地感受到此時詩人高漲的情感,堪稱神來之筆。

劉禹錫筆下的這首《秋詞》,意境優美,語句流暢,讀之如一氣呵成,尤其開頭兩句,被後世傳唱了千年。全詩一反過去傳統的格調,而是用獨特的觀念來抒發對秋天的讚美之情,詩的前兩句反對古人的逢秋悲嘆並提出自己的觀念,後兩句用秋天具體的景物來佐證自己的觀念,並抒發了自己無盡的詩情,總的來說《秋詞》這首詩是一首不可多得的秋日佳作,難道我們需要的不正是這麼一個美好如畫的秋天嗎?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

相關焦點

  • 劉禹錫的這首詩,短短四句就寫出不一樣的秋天,年年入選語文課本
    與以往的寫秋之悲不同,有一位詩人的秋詞反其道而行,寫出了清爽豪氣的秋日之景,秋日之情,用自己的方式謳歌了這原本「悲涼」的秋天。他就是劉禹錫。劉禹錫出生於中晚唐時期的722年,家庭條件不錯,劉禹錫也非常整齊,19歲就名動長安,在其後的科舉考試中也是順風順水,考取了功名。
  • 劉禹錫最有韻味的一首詩,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美得令人心醉
    李純一繼位他就開始廢除變法,王叔文首當其衝,劉禹錫和其他一些變法人士,也同樣遭受到了打擊,所以「永貞革新」並沒有持續多久,他們的變法瞬間就土崩瓦解,劉禹錫也被貶到湖南朗州(今天的湖南省常德市),可能對於很多的文人來說,遇到了這樣的人生變故,可能會很悲傷,但是劉禹錫不一樣,他依舊我行我素,還寫下了像《秋詞.其一》這種與眾不同的作品,不僅表達了一種獨特的個性,同時也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 劉禹錫的這首詩,短短20字,卻寫出了古代中國人的愛情觀!
    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詩《視刀環歌》,便是劉禹錫的千古名篇之一。它是劉禹錫創作的一首新樂府詩歌,主要用的是漢使招李陵的典故。據《漢書·李廣蘇建傳》記載,匈奴單于設酒招待漢使者,任立政「數數自循其刀環,握其足,陰諭之,言可還歸漢也」,意思便是暗示李陵可以歸還漢朝了。
  • 劉禹錫最大氣磅礴的一首詩,只是開頭7個字,就足以驚豔萬古!
    王之渙的「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寫出了黃河奔騰咆哮,滾滾南來,流歸大海的壯美;而李白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還」又寫出了黃河之水從天而降,無人能擋,一瀉千裡的氣勢。作為世界上含沙量最大的一條河流,黃河浩浩蕩蕩,奔流千年。
  • 古人喜歡悲春傷秋,寫出來的詩很傷感,唯獨劉禹錫的詩完全不一樣
    那麼在劉禹錫眾多的作品中,有一首詩很有趣,也就是這首《秋詞·其一》,在這首詩中劉禹錫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秋天。要知道在古人的眼中秋天代表著傷感,這個時候大地一片肅殺,所以對於很多的詩人來說,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是會傷感。
  • 劉禹錫這首愛情詩感人肺腑,最後兩句更是無人能及,成為愛情經典
    另外在創作手法上也是別具一格,由於他在四川等地聽到了當地的民歌,於是他便把這種民歌融入進自己的作品中,從而也使得他的詩作顯得更為有感染力,所描寫出來的愛情也就更加的能夠打動我們。中唐時期的很多的詩人,他們都顛沛流離,更是時常還被貶到外地,這也使得他們內心無比的悲痛,創作出來的作品自然也是流露出了無限的憂愁。
  • 劉禹錫被貶夔州,寫下一首詩,最後7字一語雙關驚豔千年!
    劉禹錫被貶夔州刺史期間,一共作了《竹枝詞》十一首。本文向大家分享的這首《竹枝詞·楊柳青青江水平》,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描寫青年男女愛情的詩歌。在這首詩中,我們能夠看到劉禹錫以絕妙的藝術手法,即一語雙關,刻畫了一個初戀的少女在楊柳青青、江平如鏡的春日裡,因聽到意中人的歌聲而產生的心理活動。
  • 唐詩中與眾不同的一首秋天的詩,別人悲秋,劉禹錫真誠讚美秋天
    中國詩歌史上有一句話,叫春女思秋士悲。說的是中國詩歌創作中的一個固有的現象,就是當萬紫千紅的春天到來之時,是女孩子們害相思病的時候,而到了秋天,男人們特別是文人們,感到莫名的悲傷。這種悲秋的情緒,之所以說是莫名其妙,是因為也許我們無法說出悲傷的理由,也許也從來沒有什麼實實在在的悲傷的事情,但就是有一種淡淡的不可名狀的傷感。這種傷感,是用晏殊的「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的情緒,是一種無可無不可無聊的情緒。
  • 白居易寫下這首詩安慰劉禹錫,沒想到竟催生出一個千古名句
    大唐「詩豪」劉禹錫能被冠之以「豪」相稱,足見其詩豪氣幹雲。「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一反悲秋之音,豪情沖天;「天下英雄氣,千秋尚凜然」鏗鏘有力儘是叱吒風雲的氣概。劉禹錫一生所作眾多名句中最豪者莫過於這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了。
  • 劉禹錫這首詩含義雋永,既用了典故,又抒發了熾熱的情感
    很多詩人們喜歡在詩詞中運用典故,一來可以顯示自己學識淵博,二來可以更有針對性地表達自己的思想,讓語言更加精練、含蓄,有一種張弛感。所以理解詩詞不僅要有點文學素養,還要知道歷史知識、人文常識、天文地理、軍事韜略等等。由此看來雖然寫詩是件苦差事,欣賞詩詞卻可以增長知識、涵養性情。
  • 王勃的這首送別詩,可謂是寫出了新意,沒有了以往的依依不捨!
    那麼說起王勃最著名的詩作,當屬他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這首詩中,有這麼兩句詩,非常的經典,即使是你沒有讀過,那麼在現實的生活中一定也聽說過,那便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這兩句詩便是出自於王勃之手,可見王勃的才氣,在當時可以說是眾多詩人中最高的一位。
  • 劉禹錫最與眾不同的一首詩,不走尋常路,寫出不一樣的秋色美景!
    這種獨特的人生經歷,也讓劉禹錫顯得與眾不同,可能對於大部分的人來說,遇到了這樣的事情,一定是會傷心欲絕,可是劉禹錫不一樣,他積極地融入到生活中去,依舊過著悠然自得的生活,即使是遭受了再大的打擊,那也是從來沒有放棄過,始終是堅持了自我,也正是這個原因,也讓他的作品顯得與眾不同,其中最經典的要數這首《秋詞.其一》,這也是他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
  • 劉禹錫的浪淘沙意蘊深厚,三首詩寫出了人生的三個階段
    唐代大詩人劉禹錫是一位很有個性的文人,他雖然仕途坎坷,多次被貶謫他鄉,但依然能樂呵呵地生活。傳說有一次他被貶為和州通判,知縣有意刁難他,安排給他的房間非常小,僅能容下一床一桌。浪淘沙 其三 劉禹錫汴水東流虎眼紋,清淮曉色鴨頭春。君看渡口淘沙處,渡卻人間多少人。先欣賞第一首,詩人在詩中寫道:曲折的黃河,萬裡航程萬裡黃沙,狂風卷著波濤,泥沙好似從天邊流來。如今我要沿著黃河之濱直上銀河,與它一起去拜訪牽牛織女的家。
  • 劉禹錫這首愛情詩寫得很是傷感,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
    唐詩裡最令人感動的作品,應當是愛情詩,這一類詩作往往寫得很深刻,也非常的細膩,讀來更是讓人會有一種身臨其境之感,特別是有過愛情經歷的朋友,讀這些愛情詩篇,更加能夠被詩作中的那一份深情所感動。那劉禹錫也是寫過很多的愛情詩篇,尤其是他後來被貶到了四川之後,他結合當地的民歌,寫出了一系列的愛情詩,而他的這些愛情詩,每一首都感人肺腑,特別是他的這首《竹枝詞二首·其一》,這首詩通篇描寫的很是細膩,也非常的感人,詩人把女子內心的那種相思之情,以一種充滿詩意的方式,描繪的淋漓盡致。
  • 這首詩具有鮮明的個性風格和極高的藝術成就,是劉禹錫代表作之一
    今天咱們來欣賞劉禹錫的詩詞。「秋詞」即詠秋之作。劉禹錫所作同題詩共二首,這裡選的是第一首《秋詞(其一)》。同《秋風引》一樣,這也是一首詩人在朗州司馬任上的作品。在次句裡,作者立場鮮明地表明了自己的觀點:在前人看來,秋天總是充滿了衰敗肅殺的意味;而在我眼裡,這秋天的風景比明媚的春光還要美麗。「我言」二字與首句的「自古」針鋒相對,氣勢上咄咄逼人,更有傳神寫照之妙,使人仿佛可以想見作者斷然喝出這一全新見解時的自負神情;他不但要向前人翻案,更要為秋天正名。這兩句語氣決斷,情懷豪邁,可謂振響入雲,別開生面。
  • 劉禹錫回京赴宴,這首詩包含1個成語,最後7個字直扣人心
    比如暮春時節,落花遍地,文人墨客就覺得惆悵滿懷,而參禪修行之人卻覺得這只是輪迴的一個階段。唐代詩人劉禹錫也曾有這樣的感受,他回京赴宴,這首詩包含1個耳熟能詳的成語,最後14個字直扣人心。贈李司空妓唐代:劉禹錫高髻雲鬟宮樣妝,春風一曲杜韋娘。
  • 劉禹錫一反常態寫下兩首詩,雄渾壯麗,意蘊幽遠,成千古名作
    唐順宗也因此被迫退位,王叔文被賜死,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 當時劉禹錫只有三十四歲,在人生得意的時候,突然遭受這樣重大的挫折,這種失落感可想而知,但是劉禹錫卻沒有因此而消沉下去,反而越發振奮,他做事本就與眾不同,現在更加不願意人云亦云了,在這種背景下,他寫下了這兩首振奮人心、一反常態的《秋詞》詩。
  • 劉禹錫被貶寫了首詩,豁達豪氣,短短四句通篇皆名句,激勵無數人
    劉禹錫是一位大家都非常喜歡的詩人,雖然他在文學上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仕途上他卻並不如意,曾有過被貶的經歷。但是與很多文人不同的是,仕途上的不順並沒有把他打倒,相反,卻讓更多的人看到了他那灑脫的性格以及豁達的心態。比如那首非常經典的《陋室銘》,就鼓舞了無數人的心,今天為大家分享的也是一首這樣的作品,希望大家在讀到這首詩的時候,能夠從中學習到他的那種心境。
  • 劉禹錫的思鄉詩,短短4句把傷感寫到極致,凡是獨在他鄉的人都懂
    但就算是他,其實心中也是不好過的,在被貶的這些年,他寫下了很多思念家鄉的作品,而今天為大家推薦的就是一篇他在被貶期間所寫下的詩,在這首詩文之中,他將自己羈旅的艱辛與對家鄉的思念寫得淋漓盡致,無比感人。秋風引唐代:劉禹錫何處秋風至?蕭蕭送雁群。
  • 元稹的這首詩,僅用開篇的十四字,就寫出了悼亡詩一種絕美的境界
    他與薛濤的斷舍離,使他成為《西廂記》張生的原型人物,但是元稹卻不是一位薄倖的人,當他後來遇到了韋叢,倆人的愛情中成為唐朝的一段佳話。在韋叢死後,元稹寫過數首悼亡詩,並且每首詩都寫得十分出色,這在整個唐代都少有,因此顯得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