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首次被貶寫下《秋詞》兩首,不開心時讀一讀,馬上變樂觀

2020-12-11 讀書燈下

關於「詩豪」劉禹錫,讀書君想先說幾句話。

一、劉禹錫實在可以稱得上是一位寶藏詩人。

二、劉禹錫不僅詩才了得,寫起論說文來也很厲害。

三、他還是位哲學家。

四、他真的怕是蘇東坡以前最為樂觀的詩人了吧!

劉禹錫

我們稍一回顧他寫的詩,有讒言?被貶謫?他寫——

莫道讒言如浪深,莫言遷客似塵沙。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

劉禹錫22歲(793年)與柳宗元同中進士,政治仕途剛開始不過幾年,在805年參加王叔文革新集團,失敗後便作為主要參與者被貶朗州司馬。此後20多年,他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偶爾有短暫的回京,都很快又被貶走。

所以在貶謫生涯終於結束的時候,他輕描淡寫地總結了一句:「巴山楚水悽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此時,劉禹錫已是60多歲的年紀,聽上去總是有些悽涼,但他接著寫下了名傳千古的詩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秋在劉禹錫筆下

而在後來身子骨瘦弱,頭髮稀疏,眼睛也不好使了的老年時候,更是寫下「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這樣不服老不嘆老、豪氣幹雲的句子。不得不說,劉禹錫刻在骨子裡的樂觀,實在讓很多人拍馬都難及啊。

而他那首著名的《秋詞》,也為很多人所喜愛,在一片悲秋之聲中顯得格外「振作」: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什麼秋到人間處處蕭瑟、草木寥落露為霜啊,明明是秋高氣爽,那展翅而飛的白鶴,直衝雲霄,多麼開闊的境界,多麼提振人心。

直上碧宵

是不是所有頹氣都一掃而空?要知道,這時候正是劉禹錫政治熱情高漲,卻遇革新失敗,初次被貶頗受打擊的時候。真的勵志,不是隨便寫寫,而是真的身處人生的逆境與低谷,依然這樣想。

別慌,如果深愛《秋詞》其一,也不妨再收下其二,也寫得清新高遠,依然勵志: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秋天裡滿目山水一片明淨,夜裡還會徐下清霜,遠處幾樹深樹紅黃相間。登上高樓,秋高氣清,澄澈入骨,不會像春之景色那般讓人覺得輕狂。

寫高潔的秋氣與絢爛的秋色,透露著積極高昂的情緒與思想。劉禹錫的詩歌語言中,透露出他對事物的不同認知。

秋之紅葉

人生短短幾十年,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遇到挫折,逆境與低谷,別讓自己一直沉浸在消沉的情緒之中,換個角度看問題,一切或許會豁然開朗。

希望透過劉禹錫的詩,我們能感到「詩豪」的豪邁與激情,能汲取到奮發向上的力量。

相關焦點

  • 劉禹錫的七絕《秋詞二首其一》賞析
    我們所讀的詩並不總是關於兒女情長,憂國憂民的,也可以是對事物的詠嘆,比如小到青苔蟲豕等,大到高山流水,古木花草;可以是性情品味,比如嗜酒愛茶,弈棋垂釣,彈琴作畫,遊山玩水,四季風情等等。而今立秋,讓我們讀一讀關於秋天的詩歌吧。等我們讀一下劉禹錫的《秋詞二首》其一,我們就應該會感覺到,原來秋天並非是一貫的老氣愁悲的,也可以是另外一番與眾不同性情。
  • 劉禹錫的《秋詞二首》,第一首是人人能背,第二首很少人讀過
    「詩豪」劉禹錫,有詩《秋詞二首》,是描寫秋天的千古經典,第一首選入高中語文教材,是高中生必背的古詩文之一,第二首則未能選教材,所以讀過的人較少。這兩首詩,都是非常經典的,所以今天小樓就推薦這兩首《秋詞》給大家。
  • 詩豪劉禹錫兩首發人思索,耐人吟詠的《秋詞》
    秋詞二首唐代: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這兩首詩是詩人被貶朗州司馬時所作。劉禹錫貶到朗州(湖南常德)時,是三十四歲。正感到春風得意,卻被趕出了朝廷,其苦悶是可想而知的。但他這個人求異心理很強,做事都想與眾不同,不肯人云亦云。《秋詞二首》就是被貶朗州時這種心情下寫的。提起描寫秋天的詩,大家會很自然地記起宋玉在《九辯》中寫的「悲哉,秋之為氣也」的這一悲秋名句。
  • 劉禹錫寫的不是秋,而是一種精神,這首《秋詞》讓我們愛上秋天!
    劉禹錫貞元九年(793年),與柳宗元同榜進士及第。劉禹錫詩文俱佳,涉獵題材廣泛,與柳宗元並稱「劉柳」,與韋應物、白居易合稱「三傑」,並與白居易合稱「劉白」。有「詩豪」之稱。今天,我們一起品讀劉禹錫的一首絕句《秋詞》,這首絕句最能體現詩豪的特點,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讀劉禹錫《秋詞》:人到中年,誰說只有油膩和危機
    在一眾「悲秋」之聲中,有一個昂揚的聲音格外響亮,那朗聲高唱《秋詞》的便是向以豪闊舒朗蜚聲詩壇的一代「詩豪」劉禹錫。這首詩的前兩句,詩人面對自古以來文人們「喜春悲秋」的一貫思想,開宗明義,直接表明了自己截然相反的觀點:秋天遠遠勝過春天。這當然不是詩人譁眾取寵的故作驚人之語,他在《秋詞·其二》中對自己的觀點做了解釋。秋詞·其二 唐·劉禹錫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 劉禹錫一反常態寫下兩首詩,雄渾壯麗,意蘊幽遠,成千古名作
    然而,大詩人劉禹錫,卻在他人生最應該「悲」秋的時候,寫下了兩首一反常態的詩作,尤其是前一首,非常經典,知名度極高,還被選入課本,流傳千古而不衰。在劉禹錫的筆下,秋天不再是蕭瑟悲涼的,而是高昂且美麗的。 秋詞二首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試上高樓清入骨,豈如春色嗾人狂。
  • 「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
    大家好,我是」文以載道,成風化人」的小夜,今天和大家聊的主題是:「詩豪」這首《秋詞》,一反「悲秋」傳統,最後2句氣勢不凡!立秋,預示著秋天的到來。偏偏有一個人不願「隨大流」,別出心裁,一反文人們「悲秋」的傳統觀念,創作了一首詩,僅僅讀了開頭就讓人感覺意境開闊,驚豔絕倫!這個人就是「詩豪」劉禹錫,一起來欣賞下他的這首《秋詞》。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詩豪劉禹錫經典詩詞,23年被貶我又何懼,一切挫折皆是詩的養料
    劉禹錫和柳宗元而立之年,經過十年的遊歷和為官生涯,深刻意識到只要變革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讓唐朝走向富強。當時主政的王叔文和王怌也是一腔熱血,幾人一拍即合,籌備多年的改革計劃,就此拉開帷幕。但是僅僅140天,改革就宣告失敗了。王叔文賜死,王丕被貶後病亡,柳宗元去永州,劉禹錫去朗州。柳宗元去了永州不到半年老母親也撒手而去,心情非常低落。劉禹錫的心情影響不大,很看的開,就寫了這首秋詞寄給柳宗元。
  • 劉禹錫最有韻味的一首詩,寫出了不一樣的秋色美景,美得令人心醉
    公元805年(貞元二十一年)秋,大詩人劉禹錫被貶湖南,從長安出發的路上他並不悲傷,依舊如往常一樣,這種獨特的個性,這在別人看來覺得不可思議,畢竟馬上就要離開故鄉了,從此再也不可能回來,也就意味著所有此前所有的努力,還有人生理想也不可能實現,可他就是個性十足,根本不去理會。
  • 被貶的劉禹錫
    這裡距離柳宗元似乎不遠,但是,他們是罪臣,誰也不可離開貶謫地。柳宗元在永州「……得善地,無分毫事,坐食俸祿……」劉禹錫在朗州也一樣,閒得冒泡。劉禹錫現存800餘首詩歌和240多篇文賦中,有200多首(篇)是在朗州完成的。
  • 劉禹錫被貶寫了首詩,豁達豪氣,短短四句通篇皆名句,激勵無數人
    古時候的文人們一心都嚮往仕途,但是在封建社會那樣的大環境之下,這些文人的發展可以說是步履薄冰,站錯隊、說錯話、甚至是寫錯了一句詩,可能就會遭受到幾位不公的待遇,所以我們也可以看到很多與"被貶"相關的作品。劉禹錫是一位大家都非常喜歡的詩人,雖然他在文學上面取得了非凡的成就,但是在仕途上他卻並不如意,曾有過被貶的經歷。
  • 劉禹錫被貶夔州,寫下一首詩,最後7字一語雙關驚豔千年!
    李白曾三過夔門,寫下了「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的千古絕唱。杜甫也曾在夔門的最高處寫下「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的千年一嘆。夔門所在的古代夔州,也就是今天的奉節,無疑成了一座被千年文脈築就的詩城。
  • 劉禹錫點石成金之作,僅28字被明代兩文豪譽為神品,白居易尷尬了
    劉禹錫一生有三大豪情之作,第一篇是《陋室銘》,「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可謂是從頭狂到尾,這是當年被貶安徽被芝麻小官欺負時所寫;第二篇是《秋詞》,「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寫出了文壇最具豪情的秋,這是他初次被貶時所寫;第三篇是《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這是吃了23年苦頭後所寫,其中那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安慰了世間多少絕望。
  • 劉禹錫用這首詩寫出答案,詩中開頭兩句傳唱了千年!
    唐代詩人劉禹錫的一首《秋詞》寫出了答案。秋詞(唐)劉禹錫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這首《秋詞》是劉禹錫在被貶時期所寫的一首詩,雖然詩人在仕途上遭遇挫折,但從這首詩中看不到一絲失意,詩的字裡行間流露出的只有自信和樂觀,也正是這種樂觀與自信讓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美好。開頭兩句,可以說是傳唱了千年,「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古人喜歡悲春傷秋,寫出來的詩很傷感,唯獨劉禹錫的詩完全不一樣
    讀他的作品最是能夠讓人感受到唐詩所有的魅力,所以他的作品也是最值得我們一讀。那麼在劉禹錫眾多的作品中,有一首詩很有趣,也就是這首《秋詞·其一》,在這首詩中劉禹錫寫出了完全不一樣的秋天。要知道在古人的眼中秋天代表著傷感,這個時候大地一片肅殺,所以對於很多的詩人來說,在這樣的環境下自然是會傷感。
  • 劉禹錫|初心不忘,一世豪情
    改革失敗的代價便是著名的「二王、八司馬事件」,即改革集團核心的王叔文、王伾被先貶後殺,而劉禹錫、柳宗元、韋執誼等八人均被貶為偏遠之地的司馬。劉禹錫被貶朗州(今湖南常德),一去十年。秋詞二首·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秋詞二首·其二山明水淨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
  • 劉禹錫一首愛情詩,講述自不為人知的愛情經歷,讀完美得令人心醉
    他曾經參與了永貞革新,也是因此他遭受了極大的打壓,先是被貶到湖南,而是後又是被貶到安徽,嶺南,四川等地。這些地方在古代是典型的窮鄉僻壤,可以說他的生活一時之間陷入了無比的困境之中,可是他卻仍舊以一顆積極樂觀的心態去面對人生,這點讓人無比佩服,同時也值得我們去向他學習。
  • 劉禹錫經典詩文十六篇
    簡析:劉禹錫的《秋詞》,一反常調,另闢蹊徑,它以其最大的熱情謳歌了秋天的美好。更為難得可貴的是,《秋詞》還是詩人被貶朗州後的作品,讓人佩服劉禹錫的待人處事。原詩兩首,所選的是第一首。「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 秋天裡,劉禹錫寫下一首古詩,開篇10字便升華了秋的含義
    但劉禹錫的《秋詞》,僅是開篇10字,就為秋天下了新的定義: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秋詞》 自古以來,你們一遇到秋天,想到的就是悲寂、悽涼,可我劉禹錫卻說秋天比春天更有朝氣。仔細品味之後,劉禹錫目空一切、直指本源的執念令人動容。
  • 劉禹錫的這首詩,短短四句就寫出不一樣的秋天,年年入選語文課本
    唐朝的詩人們也不例外,有的一生順遂,其詩風即為風月雅致的;如果一生坎坷多舛,其詩風必定會滿含悲情並不乏深刻。與以往的寫秋之悲不同,有一位詩人的秋詞反其道而行,寫出了清爽豪氣的秋日之景,秋日之情,用自己的方式謳歌了這原本「悲涼」的秋天。他就是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