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
清代:袁枚
白日不到處,青春恰自來。
苔花如米小,亦學牡丹開。
賞析:這首小詩在我的人生低潮時給了我很多鼓勵。
我也曾經被「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鼓舞過,但越是這種豪邁的句子,越會讓自己在人生低潮時對自己產生懷疑。
恰恰是袁枚的這一首小詩,讓我一步步從卑微中走出陰霾。袁枚沒有寫雍容華貴的牡丹,也沒有寫高風亮節的竹子,也沒有寫出淤泥而不染的荷花,也沒有寫四季常青的松柏,恰恰寫了身份及其卑微的苔蘚。
苔蘚生活在太陽不到的地方,沒有陽光普照,沒有溫暖的環境,也缺乏別人的關注,但是它卻能在這樣的環境裡旺盛地生存著。我們何嘗不是如此,在卑微如塵土一樣的時候,我們仍然要努力活著,努力散發著光芒,即使這光芒微弱,那也要像野草野花苔蘚一樣勇敢存在。
當我們身處逆境,窮困潦倒,人生不得志的時候,我們要像苔蘚一樣默默地野蠻生長,不拋棄不放棄。也許有朝一日成為萬人敬仰的「牡丹」,但是也不要 忘記,我們也曾經有過一顆苔蘚的心態,人生再有潮起潮落時,便會有平靜的心態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