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蒙飛來一群大天鵝,遷徙途中趴冰面上睡覺,體內有囊能雙重呼吸

2020-12-13 雪靈谷動物地理

二月初春季節,大地回暖,候鳥們開始向北回遷。內蒙古南海子溼地自然保護區,位於包頭市東河區南側、黃河北岸段生態環境優良,是候鳥們遷徙路上的中轉站。大天鵝、灰鶴、赤麻鴨、秋沙鴨等珍禽都會在這裡停留。

據包頭晚報報導:南海子溼地保護區內水面上的冰還未完全消融,已有成百上千數量的大天鵝已經飛到這裡。包頭師範學院生物與技術學院副教授劉利表示:「今年飛來保護區的大天鵝數量較多,也比較集中,從2月5日的十幾隻,到2月21日已有2000多隻,數量每天都在變化。」

劉利副教授介紹:「大天鵝一般在10點之前在冰面上趴著休息,過了10點之後溫度逐漸上升才開始覓食。」

大天鵝全身雪白,姿態優雅,是鴨科、天鵝屬的一種候鳥,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它能飛越世界屋脊珠穆朗瑪峰,是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除了高山兀鷲之外,少有鳥類能與它比高度。

01遷徙路線:飛行約4000多千米,跨越高山峽谷與沙漠戈壁

很多人都對大天鵝的遷徙之路充滿好奇,它從哪裡來,會經過哪裡,要到哪裡去?千裡迢迢的遷徙之路,它們是如何飛過的?

大天鵝分布於亞洲,每年都要經歷兩次艱辛的遷徙之旅,秋季南遷到中國長江流域及附近湖泊過冬,春季北遷到蒙古國及西伯利亞等地繁殖。

先從大天鵝的南遷說起,每年的9月中旬天氣轉冷,大天鵝便離開繁殖地,飛往越冬地,在10月下旬左右到達。河南的三門峽天鵝湖溼地、山東的榮成大天鵝自然保護區等地都是大天鵝的重要過冬家園。

在溫暖的越冬地,大天鵝自由覓食、儲備能量。大約會在越冬地生活3-5個月的時間,待到2月中下旬,天氣開始回暖,就要開始北遷回繁殖地了。

全國鳥類環志中心張國鋼研究團隊,從2014年開始利用衛星跟蹤技術,對三門峽越冬大天鵝進行跟蹤調研。

通過衛星數據分析大天鵝的遷徙路線,總體上是:春季大天鵝遷離,沿著中上遊段黃河及支流遷徙,然後飛越我國陰山後抵達蒙古國中部和西部的繁殖地。

不過,大天鵝的遷徙路線並不一致,且在不同地方生活的族群,也會有不同的遷徙時間、路線。

榮成大天鵝自然保護區也曾給大天鵝裝上定位跟蹤器,跟蹤觀測到大天鵝的遷飛路線、中途休息地點以及停留時間。

從榮成出發的大天鵝主要路線是:跨渤海,達大連,經葫蘆島,至白石水庫,到達內蒙古。在這過程中,它們會選擇一個地方作為驛站,停留約半個月,然後繼續飛行遷徙,抵達蒙古國、西伯利亞等地區。

南海子溼地保護區近年來生態環境改善,成了大天鵝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大天鵝會在這裡停留約半個月的時間,休養生息,消除疲憊,儲備能量,為接下來的遷徙之路做準備。成百上千的大天鵝,成了一道絕美的風景。

衛星跟蹤發現,大天鵝在遷徙途中,要經過高山、峽谷、沙漠、戈壁等惡劣的地理環境。據估算,大天鵝遷徙總裡程約4000多千米。

02能飛過珠穆朗瑪峰,靠羽毛保暖防水,體內有「囊」可進行雙重呼吸

大天鵝遷徙之路,既遙遠又艱辛,要面對諸多問題,也要面臨許多危險。它們要抵禦低溫、缺氧,要面對天氣突變,還要尋找食物,躲避天敵。

現代鳥類專家指出,大天鵝可以飛越海拔8000多米的珠穆朗瑪峰,最高飛行高度甚至可達9000米,大天鵝成為世界上飛得最高的鳥類之一。

大天鵝擁有先天的優勢,幫助它完成一年兩次的遷徙之旅,秋天飛往南方過冬度假,春天飛回繁殖地繁衍後代。

首先,大天鵝的潔白的羽毛,非常細緻而密集,具有很強的保暖性和防水性,所以它一點也不怕冷。之所以遷徙到南方,是因為冬天繁殖地結冰後,無法將長頸伸到水底覓食。

其次,海拔越高,氧氣越稀薄,我們人類在高海拔地區容易因缺氧而出現不適反應,但大天鵝卻不會因缺氧而昏迷,為什麼呢?

天鵝的呼吸器官跟人類不一樣,它體內除了有肺以外,還有很多可以用來儲存空氣的「囊」。天鵝在吸進氣體時,會將空氣的一部分吸進肺部,另一部分沒有進行血液交換的氣體會進入「囊」中儲存起來備用。

當天鵝在呼氣時,「囊」中的氣體被擠出去,經過肺部排出體外,而在經過肺部時,空氣中的氧氣會進入血液進行交換,這也就是說,天鵝不論是呼氣還是吸氣,都會吸入氧氣。

生物學家將像天鵝這樣經過一次呼吸活動,肺部就會發生兩次氣體交換的現象叫做「雙重呼吸」。

如此一來,氧氣就能源源不斷地供應,大天鵝在高海拔地區飛翔時,不會受到低溫、缺氧的影響。

當然了,想要完成遠距離的遷徙,大天鵝除了這個特殊結構外,還具備了鳥類特有的中空高強度骨骼,龐大的翼展,以及大體型的大量儲備和耐低溫能力。

03趴在冰面上睡覺,嘴巴能挖到淤泥下0.5米深的食物

能飛越珠穆朗瑪峰的大天鵝,有修長的頸部,有漂亮優美的外表,也有翱翔高空的能耐。成群大天鵝在高空上飛翔,儘管長途跋涉,但姿態依然十分優雅,在天空中形成一道美麗的景致。

其實,大天鵝不僅羽色潔白、姿態優雅迷人,而且蘊藏著文化內涵,被人視為純潔、忠誠、高貴的象徵。

我國古代,將大天鵝稱為鴻鵠、黃鶴、黃鵠,不少文學佳作都歌頌過大天鵝。《鴻鵠歌》:「鴻鵠高飛,一舉千裡。羽翮已就,橫絕四海。」就是讚美大天鵝的詩篇。

屈原《楚辭》中也有寫到大天鵝:「黃鵠一舉兮,知山川之紆曲。再舉兮,知天地之圓方。」可見,自古以來人們歌頌大天鵝,以大天鵝來表達自己的鴻鵠之志。

又因為大天鵝對伴侶忠貞不渝,所以人們看到大天鵝總會聯想到浪漫的愛情,常以大天鵝比喻愛情。

大天鵝外形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那就是喙部由黑黃兩色組成。與小天鵝相比,大天鵝喙部的黃色部分更大,向前延伸至鼻孔。

無論是遷徙,還是平常時期,大天鵝都喜歡熱鬧,一大家子在一片水域內,緩慢而優雅地遊水、覓食,從容不迫。

主要以水生植物葉、莖、種子和根莖為食,如蓮藕、胡頹子和水草。也吃少量動物性食物,如軟體動物、水生昆蟲和其他水生無脊椎動物。

喜歡成群結隊一起去覓食,嘴巴的掘食能力很強,能挖掘埋藏於淤泥下0.5米處的食物。一般,棲息地與覓食地距離不遠,但在遷徙途中,只能將就一下,飛到中轉站,結冰的湖面還未消融,只能趴在冰面上睡覺,恢復體力。

04對伴侶忠貞不渝,從孵卵到育雛,雄鳥一直守護在旁

春季4月,北方結冰的湖面已經融化,春水蕩漾,大天鵝經過長途遷徙,回到繁殖地。遊在美麗的湖水上,消解長途跋涉的疲憊。有的結伴戲水,有的交頸摩挲,有的翩翩起舞,千姿百態,畫面十分和美。

大天鵝對自己的伴侶忠貞不渝,保持著「終身伴侶制」,一旦認定一個伴侶,就不會變心,無論是覓食還是休息,都成雙成對,形影不離。

當它們到達繁殖地後,就開始結婚生子,已有伴侶的大天鵝也開始為繁衍後代做準備。

在2周的時間內,在湖泊岸邊選擇一個地方營巢,雌鳥獨自營巢,會拔下自己腹部的絨毛鋪墊在巢內。

雌鳥也獨自孵卵,不過這段時間,雄鳥不離不棄,會一直守護在伴侶身旁,如果遇到敵害就大聲鳴叫,讓雌鳥趕快逃離。它自己拍打翅膀上前迎敵,勇敢的與對方搏鬥。

每窩產卵4-7枚,雛鳥破殼後不久就隨著天鵝媽媽去覓食了,天鵝爸爸充當「保護神」,負責保衛巢穴與天鵝寶寶。

小天鵝三四月齡時,毛色逐漸轉變成白色,六月齡後就具有與成年天鵝一樣的體型和體重了。

到了10月上旬,大天鵝鳥寶寶已經長大,具備了長途遷徙的能力。大天鵝會領著剛長大的天鵝寶寶,向南飛往越冬地,開始新一輪的生命遷徙。

結語

潔白優雅的大天鵝,成群結隊在湖面上遊泳嬉戲、翩翩起舞,是一道迷人的天然美景。看到這樣的畫面,你會想到什麼?純潔高貴的象徵,還是忠貞不渝的愛情?

雪靈谷動物實驗室/出品參考資料:中國林業網、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中國鳥類志、中國動物志、CCTV、包頭晚報

相關焦點

  • 趴桌子上睡覺打嗝有氣怎麼回事 為什麼趴在桌子上睡覺會打嗝
    很多人都有過趴在桌子上睡覺的時候吧,其實那樣是很不舒服的,但是也沒有辦法,下面來一起看看。正文趴桌子上睡覺打嗝有氣怎麼回事很多人趴桌子上睡覺會打嗝而且產生胃脹氣,這是因為在吃午飯的時候空氣會一同進入胃裡,午睡過程中也會有氣體進入胃部,而趴桌子上睡覺肚子彎曲著導致胃裡的空氣不能及時排出,因此全堆積在胃裡了就會產生打嗝和脹氣的情況。
  • 三月的威海送走了大天鵝,還可以來偶遇海鷗!
    隨著天氣的轉暖,大天鵝們已經陸續離開威海飛回故鄉,仍有許多不隨季節遷徙的「留鳥」,以及隨著天氣轉暖飛來的夏候鳥在威海可以觀賞。在威海漫長的海岸線上,有很多適合海鷗棲息覓食的地方,在海邊、海港,在盛產魚蝦的漁場上,成群的海鷗漂浮在水面上,遊泳,覓食,低空飛翔、喜歡群集於食物豐盛的海域。在威海公園、海水浴場等地方也有許多海鷗可以近距離觀看。
  • 趴桌子上睡覺有危害嗎?
    那麼,趴桌子睡覺有什麼壞處呢?「桌趴族」是網上流行的一種稱呼,對於白領一族來說,中午午休時間短,幾乎沒有午睡時間,而且也沒有舒適的午睡環境,中午能趴在桌子上睡一會是可以緩解疲勞,讓下午的工作更有狀態,但是專家提醒說「桌趴族」要警惕影響呼吸致頭昏耳鳴。正確做法:還是躺著睡比較好,實在沒有條件可還是墊一個枕頭趴在上面睡比較好。
  • 大天鵝小天鵝常見,南八家河段又來一隻疣鼻天鵝
    目前人們比較熟悉的天鵝種類是大天鵝和小天鵝,但對疣鼻天鵝卻很少知道。這是因為疣鼻天鵝在我國數量較少,在我市停歇更是鮮見。日前,人們有幸在大凌河南八家河段,發現一隻疣鼻天鵝。 發現這隻疣鼻天鵝的是我市幾名野保志願者。
  • 隨野保巡護員在官廳水庫調查今冬候鳥遷徙,今年飛過北京的候鳥最多
    上午10時,遠處的一陣鳥鳴讓已趴了三個小時的我們來了精神。循聲望去,北邊的天邊一列排成「人」字形的灰鶴已飛過海陀峰。「來了。」李理拿著對講機說。幾分鐘後,一群灰鶴緩緩從高空滑翔到水面……李理迅速按下快門,拍下一組組珍貴的照片。
  • 寶寶睡覺愛趴著,這樣到底好不好?
    寶寶現在四個月已經自己學會翻身了,而且是翻的很自如,學會自己翻身以後就老喜歡趴著不願意仰臥了。有幾天白天和她躺床上玩,她動不動就翻身趴下了,剛開頭還支撐不住,抬幾下就會一頭栽下來,我最擔心的就是不知道趴著好不好,頭還抬不穩老是栽著鼻子會不會把鼻子砸塌下去了,一系列的擔心湧上心頭。
  • 讓西伯利亞大天鵝不遠萬裡前來,山東這個天鵝之城究竟有多美?
    大天鵝對生存環境要求很高。這兒三面環海,分布著風景秀美的10大港口,115個島嶼和10大天然海水浴場,「自由呼吸·自在榮成」就是這個城市的氣質寫照。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豐富的海洋生物資源,淳樸的民風,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為越冬的大天鵝營造了溫暖的棲息地。
  • 北京今春候鳥遷徙呈現三大特點
    本報記者 馬雨晶 尚文博  候鳥遷飛季,北京野鴨湖溼地自然保護區成了現實版的天鵝湖,每日可觀測到200多隻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在湖中嬉戲。  在2020年這個特殊的春天,北京88個候鳥監測站監測到遷徙候鳥140餘萬隻。監測結果還顯示,今春候鳥遷徙具有時間早、數量多、停歇地點廣泛三大特點。
  • 天鵝北遷途中又返回是怎麼回事?是大自然的預警嗎?看完漲知識
    陽春三月,正是天鵝北飛回遷繁殖地的季節,但是位於山東威海榮成市大天鵝保護區,卻出現了一件稀罕事。工作人員在對天鵝北遷路線進行持續觀測中意外發現,竟然有天鵝家族穿越渤海灣去而又返,非常罕見。那麼天鵝北遷途中又返回是怎麼回事?是大自然的預警嗎?天鵝作為一種候鳥,跟隨著天氣的溫度而不斷的遷徙。一般在冬季就會往南方遷徙,一旦天氣變暖,在初春的時候開始向北方遷移,主要到那裡繁育後代。因為北方地區的食物非常的豐富,氣候以及優雅的環境更適合天鵝的繁育後代。為什麼天鵝途中又返回來呢?下面簡單的列舉一下個人的觀點。
  • 趴睡訓練導致寶寶身亡,睡覺姿勢的科學,你了解多少?
    寶寶趴睡訓練身亡「她真的「悶」到了,沒呼吸了。」4月16日,一名新手媽媽購買寶寶睡眠課程後,按照機構指導讓自己3個月大的女嬰訓練「趴睡」,孩子母親通過房間外監控看到孩子掙扎哭鬧,曾在課程群裡反映,群友表示老師建議不幹預。大約1小時後,這名媽媽發現孩子流鼻血、嘴唇變紫、沒有呼吸。
  • 世界上的天鵝有7種,它們分別是:大天鵝、...
    世界上的天鵝有7種,它們分別是:大天鵝、小天鵝、疣鼻天鵝、黑天鵝、黑頸天鵝、黑嘴天鵝及扁嘴天鵝。在我國能見到的野生天鵝有三種,分別是:大天鵝、小天鵝和疣鼻天鵝。三種天鵝的形態遠看非常相似,都有著白色羽毛,長長的脖頸,黑色的腳趾和蹼。
  • 半數以上孕婦睡覺呼吸困難,孕晚期呼吸困難怎麼辦?
    許多年輕的準媽媽第一次經歷呼吸困難就是在懷孕的時候,而且晚上睡覺尤為嚴重。這篇文章講述了孕婦睡覺呼吸困難的原因、如何緩解。孕婦睡覺呼吸困難的原因懷孕後期,需要為胎兒提供更多的氧氣;再加上胎兒發育胸腔上移,因此孕媽媽會呼氣困難,變得難受。尤其在晚上睡覺的時候,呼吸困難的現象更加明顯。
  • 大天鵝連接「一帶一路」第三屆國際海洋油畫學術高峰論壇在威海...
    齊魯網·閃電新聞威海11月2日訊11月2日,在大天鵝之鄉山東榮成,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山東藝術學院、山東大學(威海)、威海市委宣傳部共同主辦的第三屆國際海洋繪畫高峰論壇暨「國際海洋繪畫展」在榮成市好運角旅遊度假區盛大舉辦。
  • 6000餘只大天鵝飛抵「中國大天鵝之鄉」山東榮成越冬
    本文轉自【中新網】; 12月8日,在山東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成群結隊的大天鵝或覓食遊弋或振翅飛翔,成為冬季裡美麗的風景。記者當日從山東榮成大天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獲悉,目前已有5000多隻來自西伯利亞等地的大天鵝飛抵該保護區越冬,另有1000隻左右分布在榮成其餘的湖河、溼地等。
  • 3個月大的寶寶能趴睡?專家:趴睡不是訓練出來的
    對於新聞中孩子到底要不要趴睡?趴睡需要注意什麼?記者專門諮詢了北京某三甲醫院兒科醫生。孩子能趴著睡嗎?有哪些壞處?嬰兒趴著睡是有風險的,很可能增加窒息風險,不管是食道嘔吐物、哭鬧時的分泌物或者不太合適的枕頭,都有可能在寶寶趴睡的時候出現氣道梗阻甚至窒息。
  • 大天鵝在水中遊泳,看到飼養員後,它衝上了岸,網友:這是幹什麼
    大天鵝在水中遊泳,看到飼養員後,它衝上了岸,網友:這是幹什麼說起天鵝,我們都是比較的熟悉,在公園中也是經常能夠看到它們的身影,可是對於「大天鵝」,很多人可能就不是很了解了。「大天鵝」雖然也叫「天鵝」,但是「大天鵝」卻還是並不是長大了的「天鵝」,它們兩個本身是兩個物種,一種是遊禽,一種是候鳥。不過大天鵝和天鵝還是有著相似的地方的,都是屬於鴨科動物,有著扁扁的嘴巴,不過大天鵝的嘴巴是黃黑色,而且體型一般很大!這不,前一段時間,就有網友分享了一件關於大天鵝的趣事,引起了網友們的關注。
  • 秀水國家溼地公園:遷徙候鳥奏響「春日戀曲」
    近日,扎蘭屯秀水國家溼地公園揚旗山水庫迎來了大量遷徙水鳥。成群的水鳥時而閒散漫步,時而凌空飛翔,鳥語啁啾,佔盡春光,奏響了水鳥王國的「春日戀曲」。隨著天氣轉暖,大天鵝、鴻雁、灰鶴、鳳頭鸊鷉、蒼鷺、鸕鷀、黑嘴鷗、黑鸛等鳥類陸續開始遷徙,扎蘭屯秀水國家溼地公園以其良好的生態為過往遷徙鳥類提供了優質的覓食棲息環境。近年來,扎蘭屯市不斷加大生態建設力度,加強秀水國家溼地公園保護與修復工程,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