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過的書法字帖,九成以上都是「假的」,你知道嗎?

2020-12-16 書法心法

專欄又該更新了,又拖了半個月,請叫我拖拉機。

就書法文章來說,什麼有用呢?肯定是一些能帶來思考的東西最有用。什麼能帶來思考呢?無非是對筆法字法章法的理解。

價值,從來不在結論,而在過程,思考的過程,實踐的過程。

這是我已經說爛的一句話。

如果能單憑結論就能得到東西,那每個人抱本書論就能當書法家,翻兩頁詩集就能成詩人,背一背四書五經能立起文化學者的牌坊,還要老師有個毛用?還不如貓有用。

你不得不承認,這個世界上很多偉大的發明,都是源自過程上的意外,所以思考和實踐的過程很重要。

今天主題是還是古帖。

以往講過帖中的神韻,今天就說一說古帖的「真假」。

為什麼說古帖還有真假呢?

當然不是像豐坊一樣,以作偽為樂,也不是像乾隆一樣,把高仿《韭花帖》《富春山居圖》捧在胸口當成至寶。

今天我們要說的是,當代影印技術下,你信以為真的「假」。

祭侄稿。

再看一張。

這一樣嗎?

我敢保證,你見過的祭侄稿,幾乎都是第二種這樣的,極少見到第一種。

第一種是原色,第二種是後期處理過的顏色。

有個很有意思的現象,有些初學朋友,寫完字之後總是要「調色」發出來,因為調色之後好看。

這就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結論,顏色重會掩飾掉一些細節。

這些細節是好是壞?簡答來說,水平差能遮醜,水平高就失真。

失真,很重要。

你一定要想清一個問題,我們臨帖時,筆法是自何處感悟的?

其實就倆字,細節。

臨帖,臨墨跡,唯有一個好處是,只要某一筆的墨色跟原貼上分布相似,幾乎就可以斷定,筆法感覺是對,臨的就像。

臨帖時,總能感受到墨跡中一個字墨色變化給你帶來的用筆思考,用鋒對否,輕重對否,節奏對否等等,這是帖中墨色變化,與你自己寫出的墨色變化,最直觀的思考和感受。筆法就是在這樣一步步觀察墨色重去體會,體會的越細緻,則越貼近古人的筆法。

當然,這樣講有些抽象,但我確信很大一部分愛好者可以聽懂,因為我自學時,學筆法就是靠看墨色體會的。而且時常會從墨色變化中反覆訓練,以達到與古帖相近的用筆狀態。

廢話不多說,看圖。

(我這裡都是高清大圖,不知上傳後是否壓縮)

就墨色來說,哪個更真實,更能體會出運筆的動作?

這個一定要對比一下,看單字的墨色變化。

比如「壬」,筆鋒在筆畫中的動作,原色看的很清楚,調色過的就不行了。

比如「申」,我們但看一豎,就能看出紙張的一種顆粒粗糙的紙張,跟草紙毛邊紙很像。

但是第一圖,你無論如何看,都不會如此直觀感受到「紙」的真實。

欲先攻其事必先利器,你看不懂紙,如何學?有一幫人專門拿宣紙臨祭侄稿,蘭亭序,如果能臨像,那真就有鬼了。

筆法的表現,跟紙筆墨有很大關係,紙墨筆不像,如何談筆法像?筆法不像,如何談學?

再看「節」,原色圖上明顯輕盈許多,點畫中一點一提的動作非常靈動,但是調色後就顯得有些遲緩。

為啥呢?

因為出鋒牽絲的細節變粗了,便鈍了,所以給人感覺就慢了。

看原色,明明可以看出用禿筆一抹揪出來,但是看調色,就要靠鋒去「寫」出來。

試想,一個悲憤的人,寫字是規規矩矩按法度寫出來的,還是隨意塗抹來的?

答案肯定是後者。

無意識書寫,才是最考驗筆法的地方。

所以調色與不挑色,差的太遠了。

你能確定你看到的祭侄稿,是真的嗎?

當然,從外形上看,確實與真的一模一樣。

但是,蘇軾說書法講血、肉、骨、氣、神。

血是為墨法,骨肉是輕重提等筆法變化,氣為連斷變化,神為眾多因素綜合其的細節體現。

這五個字,如果對比原色個調色帖,有哪個字萬千能立得住?

好像沒有 。

五大要素沒字形,因為結字因時而變。學字學的是法,是架構字形的法,而非單純字形。

原色貼能看出什麼東西?

細節

細節多了,更趨近真實了,你會發現古人的字,今天來看,也很容易模仿。

因為你看到的東西夠真實,夠自然,書法雖然玄妙,但單字還不至於有那麼多講究,很容易就可以寫像。

寫不像是因為你沒看到古人真實的那一面。

所以看帖要看高清原色圖,要沒事多去博物館看真跡。你只有看了真跡,研究多了高清大圖,你才能在筆法上越來越像。

看調色固然也可以,只不過慢一些而已,不如原色碰撞的強烈而已。

這就是二者的區別。

為何字帖原色的很少呢?

因為原色真實,真實到看起來都不像一個古代大家寫的。尤其對初學者來說,看一些淡墨的東西,很不喜歡,他們腦子中沒有墨色變化的概念,也沒有細節的概念,所以很多淡墨本的字帖,看起來都「軟」,顯得不好看。也就是很多人所謂的「筆力」「骨力」不夠,這種人常在我評論區出現。

事實上我經歷過這個階段,很多原色貼,我在看完之後非常吃驚,古人怎麼寫的這麼差?

對,這麼差,就是內心最真實的想法。

如果告訴你這就是米芾所臨,你如何感想?事實上這個還不是原色,已經加深了一些,只不過沒有那麼離譜。

我清楚的記得,曾有有一位愛好書法經濟學教授,還是經濟領域很有名的一位教授,我就不點名了,在看到這本帖之後,他評論我說,寫的還不如你好。

我第一眼見時,不覺好笑,因為我剛開始學書法時,也見不得淡墨色的字帖,覺得這不像書法該有的樣子,書法就應該白紙黑墨才對,淡墨看起來一點神採都沒有,怎麼是書法呢?但是越到後來越覺得,原色貼更見筆法,調色反而無用。

相對比一下調過色的米芾帖,二者什麼區別?

從整體來看,調色過的確實好看,外形稜角分明,看起來很有神韻。

但從細節來看,原色才更能表現出紙筆與手部運動的關係。如果調色後,墨色一深,是看不出這些關係的。

很多人自學學不會筆法,關鍵就在此。

墨在紙張走一遍,是淡色,如果墨重疊過,則重疊部分顏色深一點。這些細微的變化會告訴你筆法動作該如何做,但很多人看不到,因為不看原色。

古代的紙張,確實複製不了,但墨色關係是可以複製的。古代相近的紙性是有替代品的,所以筆法自學並不是難事,只要懂得合理運用原色帖。

為何大多數字帖都是調色的?就是因為當代的愛好者是受著白紙黑墨的影響成長的,他們認為在宣紙上寫字才是寫字,殊不知,明朝之前,古人沒現代這種宣紙可用。所以一旦出現「字不黑」的情況,第一感覺就是摒棄。

為了顧及大多數人,也為了mai的好,大多數帖子印刷前都會後期調色,調成初學者可以接受的狀態,畢竟初學者佔書法絕大多數,而懂筆法的人看不看原色就已經問題不大了。

所以最受苦的就是卡在中間的人,既有基礎,又差一層窗戶紙,但就是看不著。

其實古代作品來說,很多作品都必須調色,因為研磨墨的黑亮不是黑的反光,而是灰色中透著黑色亮,就像上圖一樣,所以古代作品幾乎都是淡墨作品。

即便是今天,很多墨錠也都是這樣的顏色,這個很多國展作品中都能看到。包括很多作品顏色很黑,其實是在研磨墨中加了墨汁或宿墨,所以顏色變化比古人豐富。

包括有些淡色線條,如果用墨汁寫,枯筆會非常快,或者水加多的話比較洇,但是用研磨墨就沒有問題,這是它的好處。

多自然,多接地氣,這要比調色作品更直觀看出是禿筆糙紙寫的,而且速度上,厚重感上,墨感上更加真實。

曾經去故宮看趙孟特戰,給我最大的震驚就是紙墨關係。

很多趙孟的手札作品,在調色後看著神採奕奕,過去一看真跡,感覺實在不咋地,用筆確實也有「軟」的情況。這種軟在當時來看是一種錯誤,現在來看則不是,只是一種自然隨意而已,是紙墨關係到達之後,自然帶出來的東西。

其實蘇黃米蔡的作品,去看真跡的話,收穫會非常大。

這種收穫在於思考,而不在於結論。

這種思考所能收穫到的東西,往往是以後練習創作中常能用到的。

它不僅僅是一個原色和調色的問題。

舉個例子來說,調色作品像史書,而原色作品則是歷史重現,即便史書記錄與真實歷史一模一樣,但重現的歷史總會多一層「溫度」。

這種溫度,給這個迷茫階段的人帶來的思考,是深遠的,不僅僅只在於臨帖,還在於理解古人的筆法,情感等。

古人能力再高,也是筆墨紙硯而已,與今天無異。我們用不同紙有不同差異,古人自然也有。善書者總是擇紙筆,善書者總是隨紙筆而改變字的神韻。

這其中蘊含的關係,確實無法用言語描述,只能多看去體會。

結論是有的,會影響什麼,影響多少,就在那寫著,但真正有價值的,真正讓你把古人這點東西為你所用的,是建立在結論下對過程的思考推演,這個別人教不了,只能在適當引導後去自己悟。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小學生都不練《龐中華字帖》?看過龐中華的課,你就知道了
    龐中華字帖曾經作為80後一代學生的語文練字臨摹字帖,是每一位80後學生的語文記憶。每一年的寒暑假,語文作業中都有一項必寫作業,臨摹龐中華字帖。有條件好的家庭,還會給孩子買上一些蠟紙,影印臨摹。可以寫了這麼多年的字帖,能寫出龐中華的字體的學生,卻沒有一個。年年練習,從一年級練到六年級,龐中華是伴隨著每一位80後學生的語文學習夥伴。
  • 跟字帖能練好字嗎?書法老師告訴你實話!
    現在隨著經濟的蓬勃發展,無論男女老少,幾乎都沉迷於電子產品,影響身心健康。但我還是勸你,在有限的時間裡,多接觸中國傳統文化,多了解國粹,不僅提高自己文化素養,還能培養氣質,陶冶情操。對於寫一手工整的字,成人的做法大多都是買本自己喜歡的字帖,認為臨摹字帖就能把字練好,其實不然,書法老師告訴你為什麼在臨摹一段時間字帖之後,寫字的水平還是沒有長進。
  • 宰相劉羅鍋大名鼎鼎,他的書法你見過嗎?小楷寫得漂亮適合當字帖
    說劉羅鍋你就知道了吧。今天我們就從他的書法來了解這個人。劉墉小楷作品現在我們開始重視傳統文化,在學校中英語的比重被削弱,書法等傳統文化的課程變得多起來。還有很多朋友雖然不是學生但也喜歡練練字,在練字的時候常需要找字帖來臨摹,選擇字帖就變得很重要。
  • 【書道】田英章字帖的泛濫是對書法活生生的閹割!
    也許田先生教書法賣字帖初衷是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粹書法,本無壞意,但是由於教學方法、個人對書法認識上的狹隘性,以及全社會對書法認識的不足,導致這一悲劇的泛濫愈演愈烈,幾乎成為書法界的災難!田蘊章·楷書有人對我說:田英章楷書是天下第一!學習書法如果寫不好楷書那就啥體也寫不好!我的答覆是:田英章先生的楷書是否天下第一我不敢說,你認為田先生的行草書如何?
  • 硬筆書法巧「入門」,附10個主要筆畫的書寫技巧及練習字帖
    其實每一個人拿起硬筆來都能寫字,但是一上升到書法的高度,就有很多的講究了。因為書法有法,就不可能像以往那樣隨心所欲,你得放棄一些舊東西,同時接受一些新東西。3、對照著字帖寫還可以,一離開字帖實際書寫的時候又寫不好了。4、小孩子在書法班上寫的作品還可以,但寫作業還是一塌糊塗。 這些問題都是實際發生的問題。那為什麼會產生這些問題呢?
  • 硬筆書法入門,可以直接練習古代的書法字帖嗎?
    硬筆書法入門,我覺得如果有老師指導的話,可以直接練習古代的書法字帖,如果沒有老師,僅僅靠自己自學的話,我還是建議先從現代的硬筆書法練起,等熟練和上路以後,再去學習古代人的經典書法字帖。古代的經典書法字帖雖然很好,但是理解起來比較難,加上又是繁體字、很多字帖也並不是很清晰,初學者學習起來肯定比較吃力,而學習現代人的書法字帖就不一樣了,市場上有很多硬筆書法字帖可以選擇。
  • word字稿模板:如何製作書法字帖與作文稿紙模板
    因此,不管是在生活或工作中,如果能有書法字帖、作文稿紙模板讓我們直接套用,是不是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開銷。那你知道這些專用的書法字帖、作文稿紙模板是如何製作的嗎?很簡單,只要你電腦中安裝有Word軟體,就能輕鬆製作出來了。【一】打造書法字帖模板  1.
  • word字稿模板:如何製作書法字帖與作文稿紙模板
    因此,不管是在生活或工作中,如果能有書法字帖、作文稿紙模板讓我們直接套用,是不是就能減少不必要的開銷。那你知道這些專用的書法字帖、作文稿紙模板是如何製作的嗎?很簡單,只要你電腦中安裝有Word軟體,就能輕鬆製作出來了。
  • 書法入門字帖推薦,這才就是正路子!
    提示:請點上方藍字↑↑楷書行書硬筆書法 訂閱關注《楷書行書》 書法作品欣賞
  • 在word中如何設置稿紙和字帖?學會幫你省下字帖錢
    在我們小的時候,父母為了讓我們寫得一手漂亮的字,真是沒有少讓我們在字帖和作文稿紙中練習字體呀!那麼大家知不知道在word中是可以設置稿紙和字帖的嗎?一起來看看吧!字帖設置想要將word內容以字帖的格式列印出來是需要設置以下的。點擊【文件】,然後在新建的模板中找到書法字帖。選擇新建這個模板。然後就可彈出修改字體的對話框,我們可以在書法字體和系統字體中選擇字體。
  • 練書法到什麼程度就可以換字帖了?
    不僅僅是學習書法,學習任何東西淺嘗輒止都是大忌。所以基本上所有的書法老師都是不主張學生隨意的更換所學的字帖的。對於書法愛好者來說,字帖的誘惑是非常大的,因為每一個字帖的風格都不一樣,每一種風格都能給學習者帶來不一樣的體驗,但是中國書法史上留下來的經典的字帖有成千上萬種,我們一生的時間是很有限的不可能面面俱到,每一個字帖都去學習。
  • 想學書法了,學硬筆買誰的字帖比較好
    對於初學者來說,買誰的書法字帖比較好呢?字帖是學習書法最好的老師,所以學習書法一定要選擇一本好的字帖。由於市場或書店出現各種粗製濫造的字帖太多,初學者選帖比較隨意,不知道該學誰的好。一本好的字帖對你練字是多麼的重要,影響深遠。
  • 名家鋼筆書法字帖——《寫字本》系列,助你高效學習、輕鬆練字!
    名家鋼筆書法字帖《寫字本》系列助你高效學習輕鬆練字教育部門指定學生書法字帖,由中國硬筆書法家協會會員趙國偉書寫。他既是一位頗有成就的硬筆書法家,又是一位經驗豐富的教師,不僅精通硬筆書法楷則,結字俊美,用筆入微,而且深諳學生書寫時易出的毛病和常犯的錯誤。他自己對書法的領悟和從教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規律、經驗,在這本字帖中都做了凝練準確的提示。
  • 硬筆書法臨摹字帖方法
    提示:請點上方↑硬筆書法作品 免費關注 置頂公眾號《硬筆書法作品》 鋼筆字帖精選無論學什麼都少不了要模仿,從模仿階段開始
  • 正楷毛筆書法入門字帖
    提示:請點上方↑硬筆書法作品 免費訂閱關注《硬筆書法作品》 鋼筆字帖精選楷書是絕大多數人學書法的入門字體。
  • 七天書法速成班真的靠譜嗎?
    21天書法速成班真的靠譜嗎?一個小孩初學寫字,或者一位成年人的字很醜需要練字,去報名書法速成班,通過半個月甚至一周的學習,就能把字提升一個層次嗎?在半個月內把書寫提升一個層次,至少在我看來是不太實際的,七天練字書法班能夠教你一些速成的技巧,讓你的一些字寫起來要好看一點,但是要讓所有的字都寫得工整漂亮就只有花大量的時間去臨摹別人漂亮的字,這樣才能有質的提升!
  • 認真練字卻仍寫不好字,語文老師在作業中發現原因,練字帖是假的
    雖然不做統一要求,但是每天都需要交寫字作業。同學們可以交摘抄、日記、臨摹書法、硬筆抄寫生字詞等練字作業。在不同的年級段,我會對學生有不同的要求。比如,一二年級的學生,要把筆畫、字的結構寫對寫準確。三四年級需要把字寫工整,保持作業的乾淨整潔,五六年級的書寫,則要整體美觀清晰,沒有錯別字。到了五六年級,語文老師也能見字識人,通過作業就知道這是誰寫的。
  • 硬筆書法鋼筆臨摹小楷字帖推薦
    否則,只能做到「熟練」二字,一旦離開了字帖,則眼前一片空白,茫茫然不知道從何處下筆。摹帖時,要注意按照原帖的筆順次序寫,這樣才能重複書寫原帖者的運筆動作,從運筆動作中尋找出書寫的規律和方法來。如果筆順寫錯了,筆勢也錯了,便把握不住書寫者的脈搏。初學者可以先從摹一本字帖入手,不要同時摹幾本字帖。一本字帖摹熟了,再換別的字帖摹。
  • 寫書法,臨摹硬筆字帖,為什麼最好不要用凹槽字帖?
    我認為這兩個學習書法的方法還是有很多區別的。首先,我們進行臨摹的時候,實際上我們是高度緊張的,我們的大腦是高度緊張的。我們的手和我們的眼,都能夠調動起來,能夠讓我們仔細觀察這個字的字形,它的姿態是什麼樣子的,然後我們在寫的時候可以直接把我們寫的狀態呈現出來。
  • 硬筆書法入門:臨摹字帖方法
    否則,只能做到「熟練」二字,一旦離開了字帖,則眼前一片空白,茫茫然不知道從何處下筆。摹帖時,要注意按照原帖的筆順次序寫,這樣才能重複書寫原帖者的運筆動作,從運筆動作中尋找出書寫的規律和方法來。如果筆順寫錯了,筆勢也錯了,便把握不住書寫者的脈搏。初學者可以先從摹一本字帖入手,不要同時摹幾本字帖。一本字帖摹熟了,再換別的字帖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