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科普作家黃杏貞說:
「養孩子是一場修行,修的是父母們的情緒智慧。」
最近,演員舒淇因為一句「我是沒有童年的」引無數網友心疼。
她成長在一個信奉「棍棒教育」的家庭,童年記憶非打即罵。
媽媽面對採訪大方承認:說我虐待她,這是真的。
在這樣的環境裡,舒淇小小年紀就養成了察言觀色的能力:
「他如果今天心情不好,就離他遠一點,要不然很容易被罵。」
聽到爸爸開門回家的聲音,都會本能選擇躲避:「能跑多遠就跑多遠,哪怕三更半夜的,我都會躲起來。」
即便過了這麼多年,舒淇依舊難以釋懷:我心裡頭那種純真感就在於,我的童年太悽慘。
教育家蒙臺梭利說:
「我們對兒童所做的一切都會開花結果,不僅影響他的一生,也決定他的一生。」
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
那些父母脾氣暴躁的孩子長大都怎麼樣了?
高贊答案寫道:
不能平靜地面對他人和自己,不能感知幸福和細膩的感情,無法接受他人合理訴求和建議,擅長髒字訣,永遠被情緒左右,自私,任性,一事無成,過不好一生。
演員黃磊曾發過一條微博,收穫11萬贊。
小女兒妹妹早晨發了脾氣,中午回來的時候黃磊問:今天早上誰發脾氣?
妹妹看了一眼說:你明知故問。
黃磊調侃:啥時候學會用成語了?
面對孩子發脾氣,黃磊不但沒有指責和打罵,還跟孩子開玩笑,用一種逗趣的方式化解了矛盾和尷尬。
網友紛紛表示:這樣的父母,太高明了!
著名作家巴金曾說:
父母的榜樣力量非常大,在我小時候,父母脾氣都好,父母從未打罵過孩子。
想來想去,我想不出從他們身上學到什麼壞的東西。
你什麼脾氣,孩子就是什麼命運。
什麼是最貴的教育?
不是上貴族學校,報高價馬術班,而是給他一個情緒穩定的爸爸媽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