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道修好後,歌樂山索道再次有了生機。 |
蔣勇是歌樂山森林公園景區的副主任,1993年便進入景區工作。說起步道經濟,他並不陌生,「由於健身步道的逐漸推廣和人們登山健身意識的增強,歌樂山受益匪淺。」
當初 索道幾乎被閒置
事實上,歌樂山的步道歷來便有。從四川外語學院靠山一邊向上,穿過廢棄的鐵路,再向上,便到了歌樂山森林公園。
不過,由於這條步道要穿過樹林,並不好走,經過相關部門的整修,現在比以前寬闊多了。此外,還有從白公館往上的「健康大道」。
除了這兩條步道,還有上山索道。作為公園的管理者,蔣勇現在還能回憶起索道當年的點點滴滴,他說,步道與索道可謂是密不可分的「夥伴」。
蔣勇向重慶晨報記者介紹說,歌樂山上山索道於1998開通,下起白公館,上至歌樂山森林公園觀景平臺,至今已運行了14年。
「最初開通的幾年,或許是因為新鮮,或許是因為真的大家覺得很方便,人流量還是能夠保持的。」蔣勇說,不過,那時候喜歡登山的人並不多,隨著最初的新鮮感消逝之後,歌樂山的索道漸漸成了「大擺設」。他回憶說,最少的時候,一年只有3萬人乘坐索道上下山,平均下來,一天100人都不到。
蔣勇坦言,索道當時的建設成本為600萬元,但人工、電費以及折舊費、維護費用等,都是成本開銷,「沒有進來的錢,一進一出地計算,那就相當於虧損了。」
蔣勇說,看著索道幾乎被閒置,作為公園的管理者,他們心裡也焦急萬分。
如今 步道拉了索道一把
隨著全市步道的興建,特別是2009年以來政府對市區步道的逐漸推廣,市內各大景區的步道也迎來了越來越多的遊客。
「高峰期一天有上萬人登山!」蔣勇說,歌樂山步道較陡,但走步道的人依然很多,不過選擇原路下山的卻比較少,「而這些爬山的人們走到觀景平臺看到索道後,許多人還是會選擇嘗試一下。」
「同時,由於公園實行早上9點之前和下午4點半之後入園不收門票,許多老年人都會選擇這兩個時段進入公園。而老年人下山也會選擇乘坐索道。」蔣勇說。
「相對來說,年輕人選擇上山時坐索道的要多一些。」蔣勇說。他還告訴記者,歌樂山索道自建成以來,收費一直沒有變過,即單面索道票10元,「放在目前來看,這樣的價格並不算高,因此選擇坐索道的人比那幾年有了一定增加。」
那麼目前歌樂山索道一天最多能接待多少人呢?蔣勇表示,由於森林公園防火的要求很高,從去年起,每年七八月份都將全面封山,索道也會同時關閉,但即使這樣,歌樂山索道目前一年的遊客量都有近12萬人,比起最低谷時增長了至少3倍左右。
「僅索道收入一年差不多就是120萬!」說到這裡,蔣勇會心地笑了。他同時說,現在索道的載客量越來越大,儘管相關部門都會定期對其進行檢修,但由於建成時間太長,為了保證遊客安全,目前公園也在考慮對其進行更新換代。
據透露,歌樂山索道的收班時間本來是下午5點30分,不過,有時由於山上的人太多,索道工作人員一般會稍作延長,6點左右才正式關閉,「而且,歌樂山的步道都有照明燈設施,即使傍晚六七點,上山的人依然不少,相關工作人員還會沿途執勤,保證遊客安全。」
未來 還將有更多配套設施
據介紹,歌樂山森林公園是自收自支的事業單位,除了門票和索道收入外,公園還依靠一些娛樂休閒設備盈利。蔣勇說,目前這些娛樂設施的「上座率」也順著步道經濟的發展提高了不少。
「但由於登山者大多是成年人,因此這些娛樂設施沒有與登山者的人數成正比例增長,只大約增長了20%。」蔣勇說,如何利用步道為自己贏得更多的利潤空間,歌樂山森林公園的管理層也正在商討中。
「這是一個很大的市場。」蔣勇透露說,目前歌樂山公園關於新建休閒度假設施的計劃已提上了議事日程,包括農家樂、養老院等經濟業態的推出,均正在商議之中,「同時,由於歌樂山的特色飲食辣子雞早已遠近聞名,歌樂山森林公園以後可能還會針對本地特色推出一系列餐飲項目。」
對於度假區和餐飲區的操作方式,蔣勇坦言,由於單位性質和運作能力等因素,公園可能不會直接參與這些項目的開發,會以招商的形式來完成。這對於想要分步道經濟一杯羹的投資者來說,可謂是一條不錯的好信息。
歌樂山森林公園位於重慶市沙坪垻區中部,總面積3000畝,主峰海拔693米,是重慶近郊群峰之冠。自從2008年景區內建成5條生態登山步道後,登山的市民絡繹不絕。其中一條登山步道由歌樂山索道的上行站沿山壁而上,止於下行站,共1956步階梯,全長2公裡,是歌樂山最長的登山步道。有關方面統計顯示,近年來,已有超過100萬市民通過這些登山步道攀登過歌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