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7句智慧箴言,讀後醍醐灌頂

2021-02-13 洞見

洞見(DJ00123987)——不一樣的觀點,不一樣的故事,1000萬人訂閱的微信大號。點擊標題下藍字「洞見」關注,我們將為您提供有價值、有意思的延伸閱讀。

來源:京博國學(ID: jingboguoxue)

♬ 點上方綠標可收聽洞見主播簡寧朗讀音頻

「長傲、多言二弊,歷觀前世卿大夫興衰,及近日官場所以致禍福之由,未嘗不視此二者為樞機,故願與諸弟共相鑑誡。」

曾國藩在沅甫九弟的書信中說:長傲多言兩個弊病,以前的世卿大夫的興與衰,以及近來官場禍福的原因,未嘗不是看這兩個關鍵。

在另一封給沅甫九弟的信中,曾國藩又提到了長傲、多言。

他說:「古來言兇德致敗者約兩端:曰長傲,曰多言。丹朱之不肖,曰傲曰囂訟,即多言也。歷觀名公巨卿,多以此二端敗家喪生。」

傲,敗亡之道。天狂有雨,人狂有禍。

一個人目中無人,就容易出事。

王陽明說,「故為子而傲,必不能孝;為弟而傲,必不能弟。」

一個高傲的人,必然不能容忍別人,無法處理好人際關係。

最終,只會在驕傲中毀了自己。

永遠懷著一顆謙遜的心,平等友善地尊重每一個人,這才是為人處事之根本。

「凡畏人不敢妄議論者,謹慎者也。凡好譏評人短者,驕傲者也。

但使志得意滿,毫無畏忌,開口議人短長,即是極驕傲耳。」

曾國藩說,喜歡諷刺批評別人短處的人,屬於驕傲的人。自己感到得志,感到滿意,沒有畏忌,開口議人短長,便叫極度驕傲。

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

經常談論別人的短處,或者誇耀自己的長處,不僅是情商低的表現,也必然給自己招來怨恨,埋下禍亂的種子。

《菜根譚》中說「:牙尖嘴利,終非福厚之人。」

言語上的「抖機靈」看似顯示出你的機智,但其實是將個人的素質暴露到大家面前。

一個嘴上不饒人,喜歡在嘴上佔便宜的人,處處說長道短之人,一定是個自私自利的人。

來說是非者,即是是非人。說話有道,損人的話少說,對人要和善一點。

「君子守缺而不敢求全。小人則時時求全,全者既得,而吝與兇隨之矣。」

曾國藩說,君子所固守的是殘缺而不敢求完滿。小人則時時求完滿,而完滿實現了,恥辱和不吉也就跟著來了。

人如果過於追求完美與完滿,就會疲憊不堪,容易求全責備、苛責於人,把人生的路越走越窄。

季羨林說:「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不完滿才是人生。」

古人云:「君子寧居無不居有,寧處缺不處完。」

水滿則溢,日中則昃,月盈則虧,這是自然之道,亦是人生至哲。

一切都到極限,不留餘地,其結果可想而知。

人生不完美、有缺憾,心中才會充滿期待,才會有進步的餘地,有努力的空間。

「牢騷太甚者,其後必多抑塞。蓋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理然也。」

曾國藩說,牢騷太重的人,今後的路一定不好走。

無緣無故而怨天,天也不會答應;無緣無故而尤人,人也不會服氣。

感應之理,自然隨之。

人生就是如此,越抱怨,越不幸。

抱怨的越多,內心的痛苦越多;抱怨的越少,樂觀就會越多。

當把抱怨當成一種習慣了,那也就是丟失了整個世界。

《論語·憲問》記載孔子感嘆:「不怨天,不尤人,下學而上達,知我者其天乎!」

孔子周遊列國,四處碰壁,但他始終沒有抱怨過。

成熟的人,懂得從自己身上找原因,而不是一味的怨天尤人。

「步步前行,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計算遠近而徒長籲短嘆也。」

曾國藩說,一步步往前走,一天天不停止,就自有到達目的地的那一天,不要老是計算還有多遠,而只知道發愁焦慮鬱悶。

曾國藩還講過:「但行之有恆,自如種樹畜養,日見其大而不覺耳。」

只要天天做,就像種樹或者養小動物一樣,你自己天天瞅著可能覺不出什麼來,而實際上它在一天天的生長。

老子說:「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裡之行,始於足下。」

小砂石可以建高樓,小火星可以燎原,量變引發質變,小中往往蘊含著無窮的力量,任何一小步都可能是成就大事的一大步。

日日精進,一天天的累積,沉下心來踏踏實實做事,時間長了自然會達到想要的結果。

「人有求於我,如不能應,當直告以故。切莫含糊,致誤乃事。」

曾國藩說,別人有求於我,如果我辦不到,就直接告訴人家。千萬不要答應的好卻不辦事,那是耽誤別人的事。

言而有信,言出必行,說到就要做到,而對於沒有把握的事情則不要輕易許諾,這是對別人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禮記》中說:「君子約言,小人先言。」

君子謹慎說話,小人妄言妄語。說話如此,做承諾亦是。

「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則靡,太剛則折。趨事赴公,則當強嬌,爭名逐利,則當謙退。出與人物應接,則當強矯,入與妻孥享受,則當謙退。」

曾國藩說,做人要剛柔互用,不可偏廢,太柔了會導致萎靡不振,太剛了則容易折斷。

做事情辦公差,就應該強矯,爭名奪利,就應該謙退;

外出與人應酬,就應該強矯,在家與妻兒相處,應該謙退。

剛是一個人的骨架,靠著這副骨架人才能站立於世,才能克服困難險阻,戰勝恐懼、悲觀、消極和畏難等心理,使生命之潛能釋放出來。

但是,過剛則易折。

人不能只具備骨架,還要具備血肉,如此才能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人。

而「柔」就是一個人的血肉,是最富生命力且使人挺立長久的東西。

看更多走心好文章

請長按下方圖片

識別二維碼 關注洞見

3秒加星標,再也不擔心找不到洞見君↓↓

你若喜歡,為洞見點個哦 

相關焦點

  • 哲思|《老子》六句智慧箴言,讀後醍醐灌頂
    《老子》短短六句箴言,叩問著人生和命運。熟悉了解《曾國藩家書》的,就會發現這個很有趣的地方:曾國藩特別懂得這方面的進退。曾國藩消滅太平天國之後,名聲達到極致。但當時他很害怕,因為他掌握著整個湘軍,皇帝肯定會猜忌他。於是,曾國藩就撤湘、在家書裡做些瑣碎無聊的事。
  • 曾國藩講透人生的4句告誡,讀後醍醐灌頂
    答案只有4個字:優質教育曾國藩在二兒子曾紀鴻只有7歲的時候,就經常和他書信來往,給到他人生忠告,這樣的習慣也被他的後代延續了下去,每一代子孫都非常重視對後代的教育,所以才讓曾家近200年人才輩出。這樣一個牛逼的人物,我們若能學到半點智慧,後面的人生之路都會好走很多。今天這篇文章,阿胖分享給你曾國藩的4句告誡,講透了人生,讀後醍醐灌頂,無論你是自己看,還是分享給孩子,都會受益匪淺!
  • 一生不吃虧的10句箴言,看完醍醐灌頂
    今天,為大家帶來了10句醍醐灌頂的箴言,越早知道,吃虧越少。做事保持清醒,做人學會糊塗誠然。做事,乃立命之本;做人,乃處世之基。兩者一字之差,方法卻截然不同。做事最忌盲目蠻幹,理清事情裡外的因果曲直,才能高效地完成。做人則最忌清醒,身處江湖,任何人躲不過是非恩怨,太過在意,只會徒增煩惱。
  • 熟記曾國藩的這四句「修身箴言」,知行合一,至臻至善!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熟記曾國藩的這四句「修身箴言」,知行合一,至臻至善!
  • 曾國藩六副對聯,寫盡了一生智慧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洞見,ID:DJ00123987】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曾有人評價曾國藩:「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為師為將為相一完人。」眾人皆知曾國藩是晚清第一名臣,殊不知其也是大清金句大神。
  • 熟記曾國藩的這三句箴言就可以了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曾國藩:如何戒掉人性中的「貪嗔痴」,銘記住這三句箴言就夠了!比如,南宋理學家朱熹、明朝「陽明心學」創始人王陽明、晚清中興名臣曾國藩等等。佛教中最經常提到了就是「三毒」,即貪嗔痴,這「三毒」不僅殘害人的身心,而且使人沉淪於生死輪迴,為惡之根源,所以我們要努力戒除這「三毒」!如何戒掉佛教中所說的這三毒呢?作為「中華千古第一完人」的曾國藩將這個問題看得比較透徹,而且他用三句箴言給出了答案。
  • 洪蘭博士七句家教箴言,哪句引你共鳴,哪句令你醍醐灌頂
    經典語錄之七:智慧家長為孩子的犯錯而歡呼。洪蘭教授說,不要因為孩子做錯事而罵他。因為罵會讓孩子對這個東西恐懼,產生抗拒,離得更遠。允許孩子犯錯,讓他從錯誤中學習經驗。愛因斯坦說:「不曾犯過錯誤的人,表示他從未嘗試過新的事物。」
  • 以色列智慧之王所羅門的40句箴言
    他以智慧聞名當日世界,曾作箴言、詩歌數千,歷史上一向視他為一位偉大的以色列智者,「當時天下列王都來聽他的智慧言語」,可謂一位「智慧之王」。他的箴言涉及處世哲學、道德規範、生活教訓、人生智慧,精闢優美,字字珠璣。所羅門在箴言裡格外教導人要看重智慧,以誠立身,推崇勤勞,言語美善,為人謙虛,教導兒女,節制自守,持守公平,踐行正義。
  • 《曾國藩家書》10句智慧語錄,經典睿智,引人深思!
    《曾國藩家書》10句智慧語錄,經典睿智,引人深思。1. 至於擔當大事,全在明強二字。——《曾國藩家書》至於成就大事業,全在「明強」二字。2.——《曾國藩家書》這樣的人憂慮的是,自己不如舜,不如周公,自己的德行沒有修煉好,學問沒有講習好。4. 弟若能謹守星岡公之八字,三不信,又謹記愚兄之去驕去情,則家中子弟日趨於恭謹而不自覺矣。
  • 老子:六句箴言講透成功秘訣,成功者八九不離十
    老子畢生思想的結晶《道德經》,幾千年來,一直被譽為中華文化的一座智慧和精神超級富礦。上至宇宙變化、天地法則,下至謀略治國、為人處事,萬象森羅。 其環環相扣,奧妙無窮的智慧,取之不盡,用之不竭,時至今日,穿越歷史興衰,影響力絲毫不減,反而與日俱增。 今天,我們分享的是其中6句箴言,大家都能夠做到一定是生活中的得道高人。
  • 曾國藩:想要改寫孩子平凡人生,就要讓娃牢記4字箴言
    而曾國藩對出身平凡的孩子提出了4字箴言,牢記這四個字,可能會讓你重寫自己的人生篇章。一、「志」字箴言:胸有凌雲志,無高不可攀曾國藩雖不像其他名人那樣,出身顯赫,天資聰穎,但他依然堅信,並非只有富貴之人,才能有所成就。
  • 為學、為官、為人的智慧,揭秘曾國藩的「八本格言」
    曾國藩的故居上面掛著一個大的牌匾,上面寫著三個字八本堂,那為什麼叫八本堂呢?其實這個名字啊,就來源於曾國藩給自己立下的人生箴言,八本格言。其實和孔子說的「色男」,曾國藩說的是親以得歡心為本,是一個意思。第四句,養生以少惱怒為本,真正的養生採取的是內外兼修,外在是從飲食上,作息上,生活習慣上進行調理,但是起到至關作用的還是內修,就是有一個好脾氣,好性格好心態。俗話講百病由氣生;為了自己的健康,還是把自己的脾氣啊磨練的圓滑一些。
  • 箴言知多少陳希曾
    傳道書 第十二章9至10節   我們試著來看聖經中的一卷書:「箴言」。箴言一共有三十一章,我們試著對它有一番簡單的認識,也是最基礎的認識。當我們讀箴言的時候,會發現箴言充滿了智慧話,帶給我們許多幫助;但是讀後,不禁會問一個問題,聖靈為什麼把箴言賜給我們?
  • 曾國藩:人生中疲憊不堪時,不妨多讀讀這5字,教你處世大智慧
    曾國藩作為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和千古第一完人,一直都被許許多多的後世人尊為偶像,雖然曾國藩在歷史上的風評褒貶不一,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的一生就是一個傳奇。少年時候的曾國藩天資魯鈍,一篇課文常常背一晚上還記不住,甚至於藏在他家牆頭上的小偷,聽了一晚上都聽會了。他的同僚左宗棠也不止一次說他「蠢笨」,就連曾國藩自己也知道自己這個缺點。
  • 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12字箴言,教你輕鬆識別小人和君子!
    大家好,我是「琢磨君」,歡迎大家一起來學習更多國學智慧和歷史知識。如果您想持續收看本欄目,請點擊上方藍色字「關注」。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識人術:熟記老祖宗的這四句箴言,通過一個人的言語辨別其品性!所以,我們可以用老祖宗的這句箴言——「讒言巧」來辨別出小人,而且是那種喜歡進讒言的小人!★2、佞(nìng)言甘,釋義:諂媚的話說得很甜。
  • 聖經圖文 | 幫助你讀懂《箴言》
    可按下面之組別而讀,先讀一至九章,主論「智慧」。然後讀十至二十四章,共有三百七十五句箴言(十至二十二章十六節);和十六句諷刺詩(二十二章十七節至二十四章)。再讀二十五至三十一章兩遍,包括了亞古珥之箴言(三十章);利慕伊勒母戒子之言(三十一章一至九節),和論賢婦(三十一章十至三十一節)「箴言即是用最簡練之言語來表達最深邃的意思的句子,好叫人易於記憶,又能恆久思想。
  • 曾國藩:真正內心強大的人,往往有這3個特徵,佔一個都不簡單!
    我們不妨牢記曾國藩的這3句箴言,如果能悟透,我們也能讓內心強大!1、舉止端莊,言不妄發——曾國藩意思就是:行為舉止端莊、得體,不會隨便發表意見、亂說話。「言不妄發」是一種「少」的處世大智慧,是一種「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的高明。所以,那些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有這個特徵——「舉止端莊,言不妄發」。如果我們想做一個內心強大的人,不妨熟記曾國藩的這句箴言,幫助我們自己修煉強大的內心!
  • 《金剛經》中五句箴言,靜心拜讀,領悟佛家智慧
    《金剛經》中這五句箴言,若能靜心拜讀,就可領悟佛家的無邊大智慧。第一句:是法平等,無有高下。佛家有八萬四千法門,誦經也好,持咒也好,念佛也好,參禪也好,這些修行法門都是平等無二,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麼多的法門都是為了方便修行之人早日得法修行入道。
  • 曾國藩六條箴言,助你大器晚成
    張愛玲35歲曾國藩,陷入人生低谷,經過痛苦思索,終於大徹大悟,抓住命運機遇,復出後的曾國藩,長袖善舞,和光同塵,成為「人見人誇」曾中堂,不但平定太平軍,而且還開創了洋務運動,在歷史留下絢麗一筆(《教父》)今天就把曾國藩這六句箴言,也被後人稱為「曾國藩六戒」,結合當今時代,分享給大家!拋磚引玉,期待大家討論和互動!久利之事勿為,眾爭之地勿往字面的意思很簡單,就是不要相信有長久獲利的事情,也不要去眾人都相爭的地方!
  •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老祖宗留下的智慧
    古人云:兩腮無肉不可交,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很多人只知道這句「兩腮無肉不可交」,但其實後半句才是經典:滿臉橫肉為兇相。一臉橫肉的人,往往都是些兇狠額角色,這樣的人給人一種不好相處的感覺。這句俗語的重點就在一個「橫」字,古人更是將「橫」描述為「兇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