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吃漢堡薯條時,第一時間會想到哪裡?
應該不是肯德基就是麥當勞。
他們在我們心中的分量不言而喻,國民級洋快餐。
麥當勞和肯德基什麼都好,就是9塊錢的配送費讓人恨得牙痒痒。
毫不留情地擊碎了大部分人在家時也想吃上熱噴噴的薯條\辣翅的幻想。
這些時候,和兩家口味有一點像、直接免配送費或者意思一下收個五毛錢的——華萊士,立刻舉手下場替補。
美團的《中國餐飲報告2019》顯示,2018年華萊士的全平臺總訂單量排名第一,超過正新雞排、麥當勞和肯德基。
不止外賣,一直以來,麥當勞和肯德基顧不到的地方,就是華萊士迅速接檔替補的好去處。
悄無聲息又光明正大地把錢賺了。
「人狂路子野」
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麥當勞肯德基進入中國後,去一次可能要擠破頭。
一個品牌一旦火了,就會有滿懷熱血的「愣頭青」打心底裡認為「俺也行啊」。
不少人開始發揮強大的「跟隨」精神,「頭鐵」地也做起了洋快餐。
市場也很快就讓他們體會到了社會的毒打是什麼滋味。
消費者們眼看他高樓起,眼看他高樓塌;紅高粱、榮華雞們倒下了。
唯獨華萊士熬到了最後,熬死了一批批對手。
細細品品「華萊士」這個名字,隱隱中故意帶點洋範,不像我們非要接地氣的金拱門。
就是中國本土西式快餐企業的這個定位,要素過多,人設稍微有點拗口。
華萊士的創始人,是兩個會做生意的溫州人。
「溫州皮革廠倒閉了,老闆帶著小姨子跑路了……」不好意思,亂入了一段BGM。
他們照版畫葫蘆,2001年在福建福州開了第一家華萊士。
肯德基是怎麼樣的,當時的華萊士就是怎麼樣的。
當然了,手藝沒能像隔壁莆田做鞋那樣,可以到以假亂真的地步,充其量就是粗糙版。
21世紀初,漢堡對於當時的絕大部分人是新奇事物,不過同樣「新奇」的定價、10塊一個的漢堡直接讓人的嘗試欲望降為0。
何況那時候華萊士還是開在大學旁邊的學生街。
沒幾個月,對手德克士來了,就開在華萊士斜對面。
眼見就要涼涼了,華萊士一拍大腿,搞起了大促銷:可樂1元、雞腿2元、漢堡3元。
有羊毛不薅,顯然不是當代消費者的生活準則;錯過資本家羊毛的心情,相當於錯過微信群裡一個億。
特價搞起來,生意就明顯好了起來,嘗到甜頭的華萊士開始將刺激貫徹到底。
香過肯德基麥當勞?
他們改變了「不講武德」的山寨打法,把促銷搞起來、成本降下來,將店開到了麥當勞肯德基夠不到的地方去!
一方面,他們在搞活動這條路上越走越遠。
佳佳還清晰記得當年用為數不多的6塊零花錢,買了兩根雞肉卷,開心到出店門口時一蹦一跳的畫面。
到現在華萊士也最愛耍這種招數,外賣漢堡0.1、免費吃雞排、10塊三個漢堡、逢6會員日全場 6元……
有耐心蹲點、蹲活動的話,免費薅一頓也不是什麼難事。
另一方面,麥當勞肯德基還沒去到的地方就是開店賺錢的好地方。
肯德基麥當勞在一二線城市,華萊士就在三四五線城市以及更深的縣城;
逐漸開到一二線城市的時候,華萊士也是小心翼翼地繞開,正面剛根本不是他的作風。
這些打法放到現在一樣好使,毫不過時;不少大佬的作風也還是這個味呢。
比如火速開店的瑞幸,農村包圍城市的拼多多,山寨中又有自己風格的名創優品。(沒有說他們不好的意思)
屢試不爽的、集大成的手段幫華萊士站穩了腳跟,開的店甚至比肯德基和麥當勞加起來還要多。
截至2019年底,麥當勞的門店數為3383家;截止2020年6月末,肯德基的門店是6749家。
而華萊士的門店數已經超過1.2萬家……
如果按開店總數算,華萊士幾乎算得上中國最大的西式快餐連鎖公司,聽懂掌聲!
門店數超肯德基麥當勞說明華萊士香過他們?那倒不是。
2019年華萊士總營收為25.5億元人民幣;肯德基是60.4億美元。
這個不低的數字意味著華萊士確實在低調地賺著錢,但和肯德基在營收上沒有任何可對比的地方,麥當勞也同理。
再一個,當肯德基、麥當勞開到三四五線城市後,華萊士就變得有些微妙了,人們開始發現「噢,這才是正版」。
剛開始,華萊士算是直接復刻了肯德基和麥當勞的菜單,就算後來有起色以後,門店裝潢等方面沒再照搬;
產品方面依然有肯德基和麥當勞的特點或者說是影子。
比如肯德基有嫩牛五方,華萊士也有;麥當勞有各種派,華萊士也有;
麥當勞12塊的1+1隨心選,在華萊士上也看到了1+1=11的套餐,就是選擇上少得有點一言難盡。
這也是肯德基、麥當勞和華萊士之間的區別之一,華萊士的產品創新力度完全跟不上。
有意思的是,華萊士似乎不是很在意,消費者也不是很關心。
相對於華萊士是不是新品多,他們更關心的是:為什麼華萊士逢吃必拉肚子?
拉肚子玄學
在民間,華萊士有著各種精彩的稱號:便秘神器、人間瀉藥、腸胃清理小能手。
只要在社交APP上輸入「華萊士、拉肚子」這兩個關鍵詞,就能收穫無數網友或簡短或生動的親身經歷。
而且這不是普通的拉肚子那麼簡單,華萊士最絕的一個稱號是:噴射戰士。
拉肚子就是一個普通的描述,「噴射」可是有畫面感的詞。當火箭噴射時帶著火和氣的畫面放到菊花上……
網友的形容能力果然永遠都不會讓人失望,永遠都那麼到位。
吃了以後拉肚子這點不是最奇怪的,最奇怪的是很多人只是淡淡地闡述了這一點,並沒有多大的憤怒、怨恨、生氣的情緒在裡面。
甚至不少人抱著測試、獵奇的心情去體驗;知道還是去吃;拉完以後還是去吃。
「真有這麼邪門?我倒是要試試!」
通常他們的下場就是在廁所裡顫抖著寫下答案告訴屏幕前的朋友們。
實不相瞞,佳佳也去試了,但最後本能的求生意識指揮我的手點了非「噴射套餐」。畢竟身體要緊、菊花要緊嘛。
民間裡對這方面的解釋很多,其中個人認為最靠譜的一個是:冷鏈運輸不過關。
華萊士的大量門店分布在三四線城市,如果可以做到從供應商那全程-30度冷鏈配送到全國各個鎮上的門店的話,那想必大家吃的漢堡薯條就不是現在這個價錢了。
運輸的過程中,就容易導致食材變質、受汙染等。
再一個說法是華萊士的炸雞、辣翅、辣堡裡加的辣椒麵對腸胃刺激比較大,容易導致拉肚子。
可以說,吃完後拉不拉,就看的你運氣和身體能不能扛了。
那衛生方面有沒有問題呢?
華萊士的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一直被曝光和吐槽。
在2019年315時就被曝光:賣不完的食材第二天會二次油炸再賣;過期的漢堡繼續賣;油變黑了也不換……
可其實這些很難成為打倒華萊士的致命理由。
凡是做餐飲,衛生和食品安全問題都少不了,但不是所有的餐飲品牌都能做到像華萊士一樣便宜又好吃的。
便宜這兩個字本身就帶著滿滿的誘惑力,一個套餐一個人吃到撐有時也不超過二十,比如經典的香辣雞腿堡+雞肉卷+可樂。
性價比不低,對得起價格,味道該有的都有。
現在的華萊士,已經不停地貼近一二線城市的人的生活,同時和三四五線城市的人越加緊密。
在縣城的話,想嘗點西式的味道,想暫時放鬆一下,應該算是為數不多的好去處;
在城市的話,這也能成為想吃的時候不用多加考慮就可以下手的選擇。
不香嗎?
真香!
版權聲明:文中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