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染上毒癮,我媽餵的!」新型毒品正在悄悄接近孩子,看完後怕

2020-12-18 騰訊網

文 | 積木育兒(ID: jingguanyuer)

01

前幾天,是「國際禁毒日」(6月26日),一則熱搜的視頻新聞看得我毛骨悚然:

6月22日,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

不同於以往新聞中報導的販毒(粉末狀毒品)案件,這次毒販分子竟然將毒品偽造成飲料的模樣(液體狀),試圖混入當地市場進行販賣。

這些「偽裝」後的毒品到底長什麼樣?

看到它們的真面目,真的把我驚到了,這和普通的飲料根本沒什麼兩樣!

圖片來源:三亞廣播電視臺

細思極恐!

這樣炫酷的包裝,顯然不是給「久毒成癮」的「癮君子」準備的。

警方介紹,這個看起來跟飲料一樣的新型毒品,成癮性非常高,是專門用來迷惑青少年的!

更可怕的是,這些新型毒品已經流入市場了!

學校附近的KTV、某個不知名的小超市、小商店飲料貨架上,孩子可能隨手就能買到,然後毫無防備地把毒品當飲料喝進肚子……

據了解,這款名為「咔哇潮飲」的飲料中,含有「γ-羥基丁酸」(第一類管制精神類藥品)。一旦濫用就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噁心、嘔吐等症狀,如果與酒精並用會加劇危險性,甚至會失去意識、昏迷及死亡。

不少網友直呼:太恐怖了!真的很容易騙到未成年人,千萬不能碰啊!

誰能想到,毒品換個包裝、換個身份,居然輕易地就被人們買到,更被毒販子大搖大擺地送到我們的孩子身邊,讓人防不勝防!

可更讓人想不到的是,還有一些毒品化身為「補藥」,不僅迷惑了孩子,還迷惑了家長,被父母親手餵進孩子的嘴裡!

02

去年,新京報曾報導過一個高三女生,在高考前染上了毒癮。

而這個所謂吃了能讓孩子提高學習成績的「聰明藥」竟然是媽媽買給她的!

田靜(化名)是一名高三學生,高考在即,可成績卻不太理想。

媽媽遞給她一粒白色藥丸:「有人吃了這個成績就變好了,你試試。」

田靜想都沒想,混著水吞了下去。

那陣子,在媽媽的督促下,田靜每天都會吃兩粒,甚至三粒。

沒想到,這之後田靜覺得自己頭腦特別清醒,像電腦一樣能記住任何東西,學習上「開掛」狀態啟動。

兩個月後,田靜的學習效率真的提高了,月考穩坐年級前十的寶座。

那時候她覺得,媽媽給自己的白色藥片,簡直是助力學習的神器啊。

可慢慢地,媽媽發現了孩子的異常:

服藥一個多月的時候,田靜開始大量掉發、失眠的症狀,整夜整夜輾轉反側,痛苦不堪。

擔心孩子出什麼問題,媽媽立馬停了藥。

本希望孩子停了藥後能恢復正常,沒想到,停了藥後的田靜,比沒停藥前的狀態還要差,她經常感覺全身都不舒服,頭疼、噁心,根本沒法集中精力好好學習。

直到媽媽帶她到醫院檢查後才發現:

原來,這種所謂的「聰明藥」,真正的商品名稱叫「利他林」「專注達」,跟冰毒成分苯丙胺,有相似化學結構,成分差不多。

在國內,利他林被列為「第一類精神藥品」,和冰毒同等級別。醫生介紹說,這種藥越吃會越上癮,劑量也會越來越大,非常危險。

媽媽當初買它,也是聽說這種藥能夠讓一個人在短時間內提升「智力」,對於正在上高三的學生來說,是一個「好東西」。

可是沒想到竟讓孩子因此染上了毒癮!

媽媽愚蠢的行為讓人感到氣憤,這相當於毀了自己的孩子啊!

但更可恨的是這些不法毒販,打著「聰明藥」的旗號,將毒品專門賣給那些想變聰明的學生!

據調查,像田靜一樣吃「聰明藥」提高學習成績的學生還有很多,有的賣家甚至成立了「聰明藥」交流群,用「高考」「考研」等字眼進行宣傳,還有人每天在群裡分享用藥經驗。

因聰明藥而染上毒癮的患者中,最小的年僅14歲!

把毒品偽裝成能有助學習的「聰明藥」,除了讓人毛骨悚然外,也給我們敲響了警鐘:

世上沒有後悔藥,同樣,也沒有聰明藥。

千萬別想著不動腦就能變聰明,任何想一勞永逸、走捷徑的事情都是騙人的。

或許,就是因為一次的好奇或從眾心理,就會在壞人的誘騙下掉入永遠無法回頭的深淵。

03

然而,壞人之所以壞,是因為他們沒有人性的底線。

近年來,各種極具迷惑性的新型毒品不斷出現,悄悄地盯上了我們的孩子!

毒販不擇手段地牟取暴利,毒品的偽裝也越來越五花八門,很多看似正常的糖果、零食、玩具……它們的背後都暗藏殺機!

然而,多一人知道,少一份傷害。

下面,我們整理了一些專門針對青少年而偽裝的毒品,希望父母都能提高警惕,同時也教會孩子如何識別和鑑別這些新型毒品。

郵票

新型毒品LSD,俗稱「郵票」,外觀與普通郵票無異,主要成分為麥角醯二胺(LSD),屬於半人工致幻劑,毒性是一般搖頭丸的3倍,幾微克就足以讓人產生幻覺。

可怕的是,這種「郵票」只用接觸皮膚就能起效。

使用後通常會心跳加速,血壓升高,並出現急性精神分裂和強烈的幻覺,嚴重的會產生輕生念頭,甚至曾有人服食後跳樓自殺。

奶茶

「奶茶」以粉末狀為主,與正常的咖啡、奶茶外形無異,即衝即飲,衝泡後散發奶茶香味。

這種「奶茶」多為冰毒和K粉混合而成,食用後會使人產生強烈的興奮感,且極易成癮。

長期食用會消耗人的體力,降低人體的免疫功能,嚴重的還會導致神經中毒反應,甚至會致人死亡,對身體傷害十分巨大。

果凍

這種果凍狀物品與市面上售賣的食用果凍大小、形狀基本相同,外包裝上有特殊的標記。

其含有冰毒、大麻等成分,形式比較新穎,有強烈的致幻作用,一旦誤食,後果不堪設想。

跳跳糖

又叫「爆炸糖」,包裝上寫著「跳跳糖」字樣,還畫著可愛的卡通圖像。

「跳跳糖」是多種毒品的混合物,遇水即溶,即衝即飲。與各種飲品混合後口味都不發生變化,甚至香味都相似。

這種新型毒品後勁很強,喝一次兩天大腦都會處於興奮狀態當中。

巧克力棒

這種巧克力棒,又名「雅典娜小樹枝」「維納斯香薰」等。

經國家毒品檢測,其中含有我國管制的MDMB-CHMICA成分。

經專家論證,1克MDMB-CHMICA的依賴性潛力相當於10.5克海洛因,吸食後,人會產生強烈幻覺,嚴重的神經中毒反應還會危機生命。

可樂

「可樂」的包裝很像我們平時喝的可樂縮小版,是跟藿香正氣水一樣的小型藥劑瓶。

其主要成分為氯胺酮,吸食微量就會致人產生幻覺,引起發狂症狀。

與冰毒相比,「可樂」的市場售價高出冰毒10倍,吸食方法不同,對人體危害也更大。

曲奇餅乾

從外表看,與某款曲奇餅乾並無差異,非常仿真。但打開包裝袋後,並沒有真正餅乾的香氣,從氣味上其實很好辨別。這種大麻餅乾價格昂貴,一片售價高達50元人民幣。

大麻 「麻痺性」很大,與香菸相比,大麻煙對肺部的危害是香菸的十倍。

長期吸食大麻會破壞中樞神經,人會變得焦慮、暴躁,甚至可以出現幻覺;嚴重的還會損害心腦血管和免疫系統。

巧克力

與真正的巧克力相比,這種「巧克力」包裝簡陋,沒有任何品牌商標。

雖然形似巧克力,但它其實是毒販用大麻熬成的油摻製成的「巧克力」。大麻的危害不言而喻,這裡再次提醒家長教會孩子辨別毒品。

彩虹煙

因人在吸食的時候,會產生五彩斑斕的煙霧,「彩虹煙」因此得名。

它的外形和普通香菸很像,自帶香氣,混雜的毒品成分不明,因此危害更大。

更令人擔心的是,彩虹煙的使用者平均年齡不足18周歲。不法分子將「彩虹煙」的目標直接瞄準青少年群體,讓很多未成年人接連中招。

04

鍾南山在今年的國際禁毒日的宣傳片上這樣說道:

「吸毒是絕望和死亡的代名詞,生命只有一次,少年更應珍惜。」

面對這些形態各異、五花八門的新型毒品,我們做家長的究竟如何做才能保護好我們的孩子呢?

多給孩子普及毒品知識,而不是諱疾忌醫,避而不談。

只有讓孩子了解毒品,知道毒品的危害,「知己知彼」才能更好的避免他們誤食毒品,甚至被有心人欺騙和利用。

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學會接納和傾聽孩子的心聲。

《正面管教》一書中說到:父母不願意傾聽、理解孩子的話,最終可能會喪失傾聽的機會,到最後孩子什麼都不願意和父母說。

很多誤入歧途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孩子,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極少得到父母的關心,他們不會跟父母交流、更不會將心事說給父母聽。

所以,我們除了在生活上照顧孩子以外,更要關注孩子的精神世界,學會接納和傾聽。別讓孩子把「找刺激」作為情緒的發洩口,讓毒品有機可趁。

告訴孩子,人生的底線在哪裡。

「我只是好奇」「我只是想試一次」「別人說不會上癮」……

殊不知,多少孩子就是因為不知道人生的底線在哪裡,而被好奇心驅使、被朋友慫恿、被壞人引誘,從而走上了吸毒,甚至販毒的不歸路。

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能碰,什麼必須遠離,人生的底線在哪裡,父母們必須清楚明白的告訴孩子!

除此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還應時常提醒孩子:

少去人員混雜、管理混亂的娛樂場所,朋友結伴也不行。

外出就餐時,確保食品在視線範圍,拒絕來路不明的茶水和飲料。

不要輕易食用別人給的食物,尤其是已開封的,好朋友給的也不行!

那些號稱「比菸酒危害小」的不明食品,更要堅決拒絕。

永遠牢記: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

保護孩子,遠離毒品,是我們每個父母應盡的職責和義務。

識毒、禁毒、防毒,更是每一位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

願世間再無毒品,人人喜樂安康。

點「在看」給我一朵小黃花

相關焦點

  • 「高考前染上毒癮,我媽餵的!」新型毒品混在奶茶裡,多名00後已受害
    警方表示,這類新型毒品外包裝比較有迷惑性,成癮性也非常高。近幾年,這類層出不窮的新型毒品,一直在威脅著人們的健康。各類毒品都偽裝成食品飲料的樣子,讓人防不勝防!甚至還有些新型毒品,直接威脅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媽媽,別餵我吃「聰明藥」前段時間,就曾爆出這樣一則事件。一名媽媽看到女兒田靜艱苦備戰高考,打算去找點「偏方」給她助攻。她悄悄購買了一瓶「聰明藥」塞給女兒,並告訴女兒:「這是聰明藥,吃了成績會變好,你試試。」
  • 「高考前染上毒癮,我媽餵的!」毒品混在奶茶裡,多名00後已受害
    甚至還有些新型毒品,直接威脅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前兩天,廣州警方在奶茶店破獲一起毒品案。這些毒品,有一個很迷惑人的名字,叫「聰明藥」,隱藏在奶茶店內,主要賣給學生。一名媽媽看到女兒田靜艱苦備戰高考,打算去找點「偏方」給她助攻。她悄悄購買了一瓶「聰明藥」塞給女兒,並告訴女兒:「這是聰明藥,吃了成績會變好,你試試。」因為是媽媽給的藥,田靜想都沒想就吃下了。吃完藥之後,田靜發現自己更容易專注,學習起來更加容易了,成績在一段時間內穩步上升。
  • 「高考前,我服用了搖頭丸,我媽餵的!」這些新型毒品就在孩子身邊
    近日,海南三亞警方破獲了一起新型毒品案。 據調查: 飲料製作原料中,含有的「γ(讀伽馬)-羥基丁酸」,屬於新型毒品。 濫用含有這種物質的飲料會造成暫時性記憶喪失、噁心、嘔吐等症狀。
  • 「我吸毒了,我媽餵的」:別把毒品當成保健品吃
    媽媽看女兒田靜備戰高考辛苦,給她準備了小藥片:「這是聰明藥,有人吃了成績就會變好,你試試。」田靜想也沒想就吃了,媽媽給的嘛,能有什麼問題。果然,田靜吃完聰明藥,上課專注度提高了,還進了班級前十名。但同時,田靜不停地掉發,掉到媽媽都後怕了,讓她別吃聰明藥了。想停也得停得了。斷藥後,田靜開始頭疼、噁心,再做題也不行了。
  • 他們緣何染上毒癮……
    楊某是重慶人,父母經商,從小家境優越,本人也勤奮上進,高考時以優異的成績考上重慶一所重點高校。然而,近日她卻因涉嫌販賣毒品被抓獲。從一個原本擁有光鮮亮麗人生的女高材生到販毒團夥的頭目,楊某究竟經歷了什麼?
  • 普通人怎樣染上毒癮的?9名吸毒者百字自述告訴你
    原標題:普通人是怎樣染上毒癮的?9名吸毒者百字自述告訴你!6月26日是第31個「國際禁毒日」,毒品,被稱為「白色瘟疫」。說起毒品,你想到什麼?是神情恍惚般的飄飄欲仙?是失去親人的家破人亡?還是白髮人送黑髮人的傷心欲絕?
  • 新型毒品悄悄瞄準00後,皮膚一碰就沾毒:孩子,世間多險惡,你得會防備
    請所有人為自己、為孩子、為家人、為朋友,認真地看完這篇文章!! 以前覺得吸毒是離我們特別遙遠的事兒,販毒就更別說了,那都是新聞裡才有的事兒。
  • 19歲少女孕期吸毒生下畸形兒,孩子出生就染上毒癮不久夭折
    01失去父愛,她卻變成白富美3歲,正是應該受到父母萬千寵愛的年齡,但小美的生父卻在這時染上毒癮,弄得家裡雞犬不寧。終於,父親在一次聚眾吸毒活動中被警察當場抓獲,送進了強戒所。母親也因此跟父親離婚。
  • 「高考完,我差點染上了毒癮」:這款電子菸是毒品,千萬別碰!
    高考後,又有一大批高三生終於解放,能盡情玩樂舒緩長久以來的壓力。然而在享樂的過程中,這種名叫「上頭電子菸」的產品,就潛伏在好奇心強的年輕人周圍。從外表上看,它與普通的電子菸並沒有什麼不同。但煙油,卻內含稀釋的大麻合成素,吸食後會出現飄飄然的眩暈感。
  • 「高考完,我差點染上了毒癮」:這款電子菸是毒品
    普通電子菸的主要成分是水、丙二醇、甘油、尼古丁和調味劑等,而這種「電子菸」卻被不法分子摻入了四氫大麻酚或合成大麻素類新精神活性物質,對人體危害極大! 那麼,如何辨別這種「大麻電子菸」呢?這種「大麻電子菸」長度在30cm左右, 外表酷似普通電子菸,存在一定迷惑性。
  • 新型兒童毒品竟然是貼紙?!誰來保護我們的孩子
    文 | 米粒媽 (公眾號 米粒媽愛分享)米粒媽前天看新聞,嚇到手機摔裂了屏保。一旁的米粒爸忙問我:「咋了?」是這樣的。「郵票」這玩意兒,劇毒,不用吃,光皮膚接觸也會染上毒癮。僅僅幾毫克就能讓人很快產生幻覺。
  • 網紅減肥藥被曝涉毒:小心,這種新型毒品正在朋友圈泛濫
    最可怕的卻是,碰上皮膚就會沾上毒癮的新型毒品:,新型毒品甚至無需注射,它以更多不為人知的方式在年輕人群體中流傳。15歲的孩子,從此沾染上了毒癮,一發不可收拾。父母給予更多的關注,別再親手把毒品餵給孩子。青少年自身提高防毒意識,保持警惕。
  • "我吸毒了,我媽餵的":「新型毒品」來襲,家長千萬注意!
    「郵票」其實是一種新型毒品LSD,屬於第三代毒品。 它是一種半人工致幻劑,是迄今發現藥效最強的精神藥品。「保護孩子,人人有責」第三代毒品除了這種「郵票」形式,還有其他花樣百出的面目,讓人防不勝防:去年10月,新型毒品
  • 19歲女孩吸食毒品導致長期穿戴紙尿褲 新型毒品危害驚人
    接下來我們要關注的是青少年與新型毒品。首先要走近一位長期吸毒、身患毒癮的女孩小鳳,她向記者講述了自己如何被騙吸毒、染上毒癮,不能自拔的痛苦經歷。今年20歲的小鳳,來自湖南永州,剛出生沒多久父母就外出打工了,常年見不到面,小鳳從小就隨爺爺奶奶去了海南,性格叛逆的她在13歲時由於交友不慎,第一次吸食了毒品K粉。
  • 新型毒品悄悄瞄準00後,皮膚一碰就沾毒:世間多險惡,你得會防備
    200小袋、260餘克,新型毒品LSD1片。警察局一驗,小琪染上毒癮。小琪當然不認:「不可能,我有沒有吸毒自己還不知道?」2017年6月,成都海關公布一起網絡走私新型毒品案,查獲附著在「郵票」上的新型毒品LSD,這是四川地區首次查獲該類新型毒品。
  • 惠特尼因前夫染上毒癮 盤點那些被愛毀掉的女人
    2004年,有婦女將他告上法庭,稱與他一起生下過一個孩子,但Bobby卻拒絕支付撫養費。  頻繁進入戒毒所 事業跌至低谷  而讓惠特尼事業跌入低谷的最大原因——吸毒,也是因Bobby染上的。 Bobby 是圈內有名的吸毒歌手,曾因吸毒被拘禁過好幾次。在嫁給他之後,惠特尼也染上了毒癮,這也成為她音樂事業的最大殺手。
  • 新型毒品可被皮膚接觸吸收,通常被做成小孩喜歡的貼紙
    新型毒品可被皮膚接觸吸收,通常被做成小孩喜歡的貼紙一直以來,我國對於毒品的打擊力度是十分大的,這幾年也經常有歌手和演員因為染上毒癮導致事業一落千丈,甚至永遠不能翻身的事件,可見國家和人們群眾對於吸毒人員的容忍度是很低的。但毒品作為一種利潤巨大的產品,依舊令許多亡命之徒鋌而走險,每年我們犧牲在緝毒崗位上的警察同志也是越來越多,可見這些販毒人員有多麼地喪盡天良。
  • 高考前,請勿迷信「聰明藥」,警惕新型毒品,別讓孩子變成癮君子
    文/素顏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高考推遲一個月。如今,越臨近高考,各位考生和家長越緊張。有些家長甚至想要通過「捷徑」讓自己的孩子提高注意力,以應對這場特別的高考。於是市場上悄然出現的一種「聰明藥」成了家長們的首選,這種在其他國家濫用嚴重的「聰明藥」正在悄然荼毒著廣大的考生。
  • 新型毒品混在奶茶裡,多名00後已受害……
    甚至還有些新型毒品,直接威脅到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02前段時間,就曾爆出這樣一則事件。為了女兒能好好備戰高考,媽媽竟找到一種「聰明藥」,買來給女兒吃。因為是媽媽給的藥,孩子沒多想就吃下了。吃完藥之後,女兒學習的確更容易專注,成績也穩步上升。
  • 一杯「奶茶」可能讓你染上毒癮 揭秘生活中的毒品小陷阱
    種植即違法自家「涼菜苗」 竟是「大煙花」一個月前,昌平區崔村鎮社區民警巡邏發現,轄區一位農戶家中種植了大片罌粟。昌平公安分局禁毒大隊立刻聯合派出所出警,當場查獲罌粟植株340餘株。前不久,家住回龍觀地區的一位老人也被民警找上了門。原來,老人家中的保姆在家中陽臺上種花,還把盛開的花朵拍下來發到了網絡上,有人一眼看出這是「大煙花」,便報了警。民警訊問時,保姆稱她確實不知道自己種植的是罌粟,種子則是一個朋友贈送的。因涉嫌非法種植毒品原植物,上述案件涉案人員均被昌平警方予以行政處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