扔扔扔撿撿撿 孩子的空間敏感期腫麼治

2020-12-22 和訊科技

  從0歲開始,孩子要經歷視覺敏感期、口的敏感期、聽覺敏感期、手的敏感期、空間敏感期、模仿敏感期、自我意識敏感期等等。今天要和大家聊得是其中之一的空間敏感期,般是在1歲前出現。喜歡探索空間,最早表現為爬,抓,移動物體等,稍大一點則喜歡爬高,旋轉,扔東西等。

  科學家們對孩子們的成長過程研究發現,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經歷這個過程。除了扔東西,當寶寶喜歡藏貓貓、轉圈圈,還喜歡拿各種東西壘高樓,喜歡蓋子或小孔時,也表示寶寶進入了空間敏感期。

  同時,沒有空間感的孩子出門特別容易迷路。因而,雖然每天重複彎腰撿東西很累,可是你必須給寶寶「扔」的自由,這是寶寶發育過程中的必經階段。那寶寶扔東西,到底該怎麼辦呢?

  儘可能滿足寶寶「扔」的願望,可以給寶寶不易損壞的玩具,比如毛絨玩具、橡膠玩具、塑料玩具、積木、皮球等,讓寶寶盡情地扔。

  如果當寶寶扔出一個玩具後,你就馬上撿起來拿回給寶寶,那寶寶就會以為這是兩個人玩的遊戲,就會扔得更加起勁。此外要告訴寶寶哪些東西是不能扔的。

為了鍛鍊寶寶空間感,媽媽爸爸們可以從6個小遊戲入手

  為了鍛鍊寶寶空間感,媽媽爸爸們可以從6個小遊戲入手。

  遊戲一、床單做玩具

  方法:把乾淨的床單鋪開,爸爸媽媽和寶寶一起鑽到床單下面,爸媽用手頂住床單,和寶寶一起在床單下感受黑暗、空間受限制的感覺。

  目的:為寶寶創造一個新環境,讓他們在適應的過程中,逐漸培養出空間感。

  遊戲二、翻山越嶺

  方法:在家裡找一個相對寬敞的地方,放上一些枕頭、抱枕、絨布玩具,讓寶寶嘗試用各種方法翻越過去。爸爸媽媽可以和寶寶一起設計一些故事情節,既發揮了想像力,又鍛鍊了空間感。

  目的:可以訓練寶寶對空間障礙的觀察和反應能力,加強他們解決空間問題的能力。

  遊戲三、搭積木

  方法:給寶寶一些積木,讓他們縱向把積木堆高,橫向把積木拼接起來,也可以讓寶寶自己發揮想像和主動性,找一些喜歡的玩法。寶寶高興,願意玩,才是最重要的。

  目的:這是很普通的遊戲,相信每個寶寶都玩過,也都會玩,可以很好地刺激寶寶的空間感和創造力。

  遊戲四、翻滾

  方法:準備好一塊大墊子,讓寶寶躺在墊子的一邊,然後開始側翻。如果寶寶適應了,就可以讓他做連續地翻滾,一直到墊子的另一邊。

  目的:這個遊戲讓寶寶在了解和把握墊子空間的同時,也訓練了立體感,並且還加強了寶寶的動作能力。

  遊戲五、人力小推車

  方法:讓寶寶趴在地上,爸爸或媽媽抬起寶寶的雙腳,讓寶寶雙手支撐著往前爬。還可以加大一些難度,比如轉彎和爬坡,以增加遊戲的樂趣。

  目的:可以加強寶寶空間感的培養,還能鍛鍊手臂的力量。

  遊戲六、過山洞

  方法:用紙箱、木架或者大人身體搭建一個「山洞」,讓寶寶鑽來鑽去,增強寶寶空間感。

  目的:鍛鍊寶寶身體活動能力,提高寶寶思考能力。

  寶寶通過拋撒、移動物體,或者把裡面的東西取出來,把外面的東西塞進去來探索空間,感知他和物體 空間之間的關係,這是幼兒認知空間的最初過程,也是孩子心智發展的一個階段行為。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前有招工扔證,現有老師扔書到地上讓學生撿
    前有招工扔證,現有老師扔書到地上讓學生撿!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面的「關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最新文章了。據銀川新聞聯播報導,老師發本子扔地上讓學生撿!孩子同樣需要尊重!從視頻剛開始的畫面,可以看到這個老師已經扔了一本書到地上了,一個小女孩走過來撿走屬於她的書。
  • 寶寶喜歡重複扔東西,扔完了還對你笑,家長是制止還是繼續撿呢
    舉一個例子,讓他坐在餐椅上,然後給了他喜歡的玩具,他玩了一會就掉地上了,開始以為是他沒抓穩掉的,然後會撿起來給他,可是很快又掉了,他會立馬低頭去看,還想要伸手去撿起來。這時看著他很想要去撿卻夠不著,又看向大人,希望大人幫忙撿起來,我就會幫忙撿起來。
  • 寶寶愛扔東西,是「手臂發育敏感期」來了,媽媽要學會反覆撿回來
    放下拖把這才問表姐,「之前不是專門在客廳給孩子放了一塊爬爬墊,放很多玩具讓孩子在上面玩耍,今天咋不見墊子了?」表姐這才苦惱地告訴我:「這段時間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把她一個人放在墊子上玩玩具,沒過五分鐘,就把玩具扔得到處都是。給撿回去又給扔過來,一天下來實在是太累了。」
  • 8種不能撿的東西,撿到了就趕快扔了吧
    在21實際的今天你是否相信這個世界有鬼魂的存在,是否相信這個世界有科學解釋不了的事,你是否在路邊經常撿到一些莫名其妙的東西,什麼東西可以撿,什麼東西不能撿,這都是有講究的。路上的衣服不能撿路上的衣服為啥不能撿呢,因為有的人生病了之後就會把生病人的衣服扔到路上,這樣得病的人就會好起來,而且紅衣服扔在了路上是更不能撿的,因為自古以來紅衣服都是挺邪乎的,紅色衣服在古代是一種厲鬼的象徵,所以撿到者養的衣服可能會招致厲鬼。千萬不要撿。3.
  • 電子廠把工作證扔在地上,讓新工人自己撿起來,你怎麼看?
    電子廠發工作證扔地上的視頻確實火爆了。現在人盡皆知,有這樣一個電子廠,在發工作證的時候。把工作證一張一張扔在地上,然後讓新工人自己一張一張撿起來。我是在抖音上看到這個視頻的,當時我看到有兩個穿紅色馬甲的,一張一張的發證,什麼證件當時看不清?看了視頻上的字幕,我才知道這是江蘇嗎一家電子廠在發放工作證,新來廠的每個人,在面試等各方面合格以後,會有一張工作證。
  • 一英國人自發在長城撿垃圾十年 至今還有遊客扔
    今年,英國人威廉·林賽和懷柔村民,自發在長城上撿垃圾,已有十一載。然而垃圾屢撿屢現,今天,長城古蹟周邊,沾滿油漬的食品袋、踩癟了的易拉罐仍四處可見。它們打哪兒來?是絡繹不絕的長城遊客,在興盡之餘隨手所賜。「除了照片,什麼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下。」在懷柔雁棲鎮,通往明代古長城的山路上,經常能看到寫有這類話的中英文告示牌。這些牌子,許多已在山路上矗立了十一年。
  • 鄰居扔在門外的木棧板,老爸全撿回家,在院子裡搭建個露臺,機智
    鄰居以前是開超市的,這幾天我看她在清理倉庫,扔了不少木棧板(超市搬貨用來墊底的架子)。結果全都被老爸偷偷撿回來了,這些廢舊木頭撿來能幹嘛?還佔地方,沒想到幾天後老爸竟然用這些木棧板搭建了一個露臺,看上去還不錯,估計鄰居肯定後悔了!
  • 兒媳把舊衣服扔垃圾桶,婆婆卻全部撿回來,無意看到一幕兒媳傻眼
    導語:兒媳把舊衣服扔垃圾桶,婆婆卻全部撿回來,無意看到一幕,兒媳婦傻眼桂花從小在城裡長大,不知道農村人的苦日子是怎麼過來的。很快桂花就到了預產期並生了一個大胖小子,生完孩子的桂花一下子瘦了20斤,等桂花出了月子,她開始收拾衣櫃,她看到以前的衣服都不能穿了,並且在衣櫃裡佔了很大的空,索性她就把懷孕時買的那些衣服全部裝到袋子裡扔到了垃圾桶裡去了。可是她扔衣服這一幕卻被婆婆看見了,隨後婆婆就將桂花扔的衣服全部撿了回來。
  • 孩子為什麼愛扔東西?扔東西的背後是搗蛋還是智力的發展
    孩子「扔東西」,可能是在探索事物的因果關係和「客體永恆性」比如孩子剛開始吃輔食時,「故意」將勺子一扔,讓成人去撿。當成人撿起來的時候,沒過一會,勺子又被孩子扔出去了,就這樣孩子樂此不疲,不斷重複扔的動作。
  • 孩子為什麼愛扔玩具?
    「理解孩子,好媽媽才能不吼不叫。」——《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宋梅家的孩子9個月了,最近開始了一個新遊戲━扔玩具,見什麼扔什麼,而且越扔越開心。只要東西拿到手上,他常常不遺餘力地扔出去。宋梅以為是孩子不小心把玩具掉在地上的,於是就彎腰去把玩具給他撿起來。但是每次剛把玩具還給孩子,他又會用盡力氣扔出去。
  • 孩子扔東西的動機是什麼?好玩,好奇,挑釁,不小心或是秩序敏感
    突然他拾起一塊積木扔出去,我看著他,「寶寶,你怎麼了?積木惹你了?怎麼扔東西了?立刻去撿回來!」「哇」孩子竟然大哭起來。那孩子扔東西的動機是什麼?1.好玩孩子他覺得扔東西好玩。所以,正確引導很重要,不要傷了孩子的心,也氣壞了自己。2.好奇孩子出於好奇心也會扔東西。他覺得扔出去的東西產生距離感,享受扔的過程從而發現手的力度大小與距離遠近有關。還有的孩子會覺得扔出去東西落地的聲音很好奇,不同材質的物品扔在地上的聲音也是不一樣的。
  • 寶寶總故意扔東西,原來這裡面另有玄機
    朋友跟我抱怨,說寶寶最近開始特別愛扔東西,玩具、繪本、遙控器、手機……拿到手裡不到幾分鐘就開始各種砸、摔、扔,家裡到處亂七八糟。才幫她撿回來,「嗖」的一下又扔出去了。來來回回折騰無數次,氣得噴血!0-6歲是孩子發展空間關係的敏感期,朋友家寶寶快2歲了,而她這個年齡段正處在探索空間的「高發期」。
  • 馬路邊玩水的孩子不要扔,撿回家洗洗,換身衣服,萌死鄰居大人
    導讀:馬路邊玩水的孩子不要扔,撿回家洗洗,換身衣服,萌死鄰居大人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馬路邊玩水的孩子不要扔,撿回家洗洗,換身衣服,萌死鄰居大人!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孩子喜歡扔東西?家長學會這幾點,能讓寶寶變得更聰明
    空間敏感期是指:兒童通過物體的位置探索空間,通過物體的運動探索空間,還通過彎曲的視界探索空間。通過不在視界中的物體探索空間,他們由此得到空間感,形成空間概念。首先,如果孩子確實很愛扔東西,則為他們準備一些不容易摔壞的物品。可以在寶寶的活動區域多放些毛絨玩具、桌球、積木、橡膠塑料等玩具,滿足孩子想要盡情「扔」的願望。家長無需擔心這樣子會讓孩子養成扔東西的壞習慣,因為當孩子探索空間的欲望能得到充分滿足以後,他們的這種行為就會自然而然地消退。
  • 發證件扔地上讓員工彎腰撿:尊嚴,是我們內心最為寶貴的東西
    前幾天,在江蘇崑山一家電子廠裡的發生的新聞大家應該都看到了,招聘的人在點名發證時,隨手將點到姓名的員工證件像扔垃圾一樣扔到地上,而被點到名的新員工們,只能默默彎腰從地上拾起證件,就像在給這幾位領導鞠躬一般。
  • 撒潑打滾扔東西?別再說寶寶搞破壞了,原來是因為這個
    「我家孩子太調皮了,特別喜歡扔東西,手邊有啥扔啥,每次幫他撿東西都能撿到發火……」很多寶爸寶媽們肯定也發現了這個問題,寶寶從6個多月左右,開始喜歡扔東西了。手邊的東西不是進了嘴裡就是被扔了出去。玩具玩的好好的,扔了......
  • 孩子吃飯總扔勺子,這些原因你可能沒想過
    孩子的空間感和認知隨著年齡的增長也在逐漸發展,從幾個月到1歲多,都喜歡扔東西。只不過,6個月的「扔」和1歲多的「扔」是不一樣的:藉此想跟大家介紹兩個心理學術語:「同化」和「順應」:一旦孩子建立了新的經驗,就會用這個經驗去解釋下一個新事物,再次搞不定的時候,又一個新經驗便產生了。
  • 寶寶為什麼會反覆扔東西,你或許不知道,我們一起來看看
    自己有孩子在家長都會發現,當寶寶在1歲多在時候特別喜歡扔東西。這時候寶寶會抓住你手裡的東西,自己在研究一會,在看上去叫很認真的樣子,但是就會突然扔到地上,並且嘴裡還嗯嗯啊啊叫著,看起來很開心的樣子。但是在這個時候會更讓你無語的是,寶寶自己還睜著民無辜的眼睛看著你,等著我們給他撿起來!
  • 孩子總喜歡扔東西,家長應該怎麼面對,不要盲目阻止
    很多孩子從5到9個月就會出現亂扔東西的行為,一般來說第一次扔東西是一種不自主的行為,當他們發現扔東西碰到地板後,就會發出各種各樣的響聲,慢慢他們就會喜歡玩這個遊戲。空間敏感期到了孩子的空間敏感期都在持續發展,扔東西也是發展空間敏感期的表現。當東西被扔出去的時候,物體從高處落到地上,空間位置發生了變化。而他卻仍然原地不動,和這些物體之間又產生了距離,這些變化對於孩子來說就是一個偉大的奇蹟。
  • 寶寶總是把玩具往地上扔怎麼辦?不要錯過空間敏感期
    畫面中,兩個寶寶不停地把沙發上抱枕扔到地上,林志穎則不停地撿,玩得不亦樂乎!網友們紛紛評論,「好可愛啊!」「太調皮啦!」。也有爸爸媽媽表示,自己家寶寶也是這樣,喜歡往地上扔東西,弄得家裡亂糟糟的,還得提防孩子別把瓷的、玻璃的東西扔到地上。其實,寶寶們這樣做,不僅僅是調皮,而是因為他們到了空間敏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