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和劉翠萍正在討論如何拍一段有流量的視頻
9月27日早上6點過,剛剛採摘完無花果,黃金就開了直播
「最近漲粉了嗎?」他們見面這樣問候。
黃金種無花果,劉翠萍養孔雀。兩個人的基地在一個山頭上,相隔不到1公裡,卻難得見到一面。
9月27日中午,他們在張飛北路不期而遇,在路邊坐下來吃了頓午飯。
兩個人都是1986年出生。兩年前,黃金還是手遊王者榮耀的高級運營經理,年薪百萬。三年前,劉翠萍還在北京做房產銷售,又在四川廣元開房產銷售公司,也算收入不菲。
那麼,他們為什麼忽然轉型,回到家鄉當起了農民呢?為此,成都商報-紅星新聞記者對他們進行了深度專訪。
運營
利用短視頻平臺開銷路
最關心的是「最近漲粉了嗎」
離四川閬中城區七八公裡遠,212國道穿過一個山頭的埡口,往左是劉翠萍的孔雀養殖場,往右是黃金的無花果基地。
9月27日,黃金凌晨4點起床,和哥哥嫂嫂以及請的4個村民一起摘無花果。天氣正涼,露水正重,下地必須穿上雨鞋。但草深葉茂,褲腿還是被露水打溼了。
果子一摘下來,便馬上分裝,7點鐘準時送往城區10多個攤點,返回已經9點過,他再開著麵包車將線上訂購的無花果送到快遞公司發貨。
在張飛北路,黃金一腳踩住剎車,拉開車門的正是劉翠萍。劉翠萍在準備一個演講的PPT,遇到黃金,想「求助」一下。
但兩人見面,先問「漲粉了嗎?」
「這個月漲了1萬多,你呢?」
劉翠萍玩抖音,黃金玩快手,都拍短視頻。劉翠萍抱著一隻孔雀求贊的視頻,有200多萬點擊。這是她最「火」的一個視頻,她正式更新抖音視頻才三四個月,目前有3萬粉絲,她的目標是兩年達到30萬粉絲。
黃金的快手帳號也開通了幾個月,但漲粉要慢很多,但他覺得自己的粉絲轉化率要好一些。黃金還在愛卡、天涯等論壇發帖,每天更新,也在快手做直播,幾個平臺的粉絲加起來有數萬人。
「轉化率高是因為我的無花果便宜一些。」黃金說,無花果一盒才幾十元,而孔雀蛋一枚就要100元,孔雀一隻2000元,不是所有人都消費得起。
除了拍短視頻,劉翠萍也做直播,比起黃金來,她算是設備齊全,買了腳架,還有可以補光的直播話筒。
她直播的時候,介紹自己的養殖場,介紹自己的孔雀、野雞。有網友在直播間留言,「孔雀妹妹唱支歌吧。」她嘻嘻笑,跟人說「孔雀妹妹不賣藝,只賣孔雀」。她表現得甜美可愛,直播間裡80%是男性網友。
剛剛採摘完,黃金也開起了直播,直播吃無花果,如何分揀包裝,如何種植,介紹自己野草叢生的果園沒有用過除草劑和化肥。有網友進直播間,他挨著打招呼,「來,歡迎老鐵們……」
9月27日早上,直播間在線觀眾只有10多個人,他說這麼早就有人來看我直播,已經很感動了。直播間裡有人諮詢買果子,有人諮詢買苗子……他都一一耐心回答。
稍稍閒下來,他會坐在田坎上仰望天空,陷入沉思。這種狀態,他也拍進自己的快手視頻裡,他常常在論壇更帖到深夜,詳細記錄了自己這兩年種無花果的點點滴滴。他說自己是靠真誠和勤勞「吸粉」的。
關於這點,劉翠萍另有看法,她說要「新、奇、特,前三秒就要抓住觀眾」,「有時候還得臉皮厚」……她一甩頭髮,做出二愣愣的樣子,然後轉身走進野雞圈舍,張開手臂去抓野雞。她跟舉著手機的黃金說,一定要拍出「很拽」的感覺。
初衷
想重新規劃未來 再晚幾年怕沒這個勁了
山頭下,就是沙溪街道的金鼓村,村裡種葡萄、水蜜桃,很早就有了成片的規模,還有人投資建起豪華的農家樂。當地政府也力圖將該村打造為閬中古城周邊具有引流能力的文旅項目。
黃金一開始是「悄悄回村的」,跟一個熟悉的村幹部接洽諮詢,對方直接勸他別回來了。
黃金小時候家境貧困,是村裡第一個考上本科的大學生,又在大城市闖出一番天地,在騰訊公司上班,年薪百萬,說起來誰都要豎起大拇指。
回來種地,誰都認為這個選擇不明智。2017年4月,他就開始回來看地,直到10月份正式跟村上簽訂100畝土地流轉合同時,他才給在外打工的哥哥、嫂嫂說起這事。哥哥黃軍成為此跟弟弟發了脾氣,但為時已晚,要阻止已經來不及了。
黃金給妻子孩子留下5年生活費,就這樣帶著200萬積蓄,卷著被子回到了村裡。他說如果五年搞不起來,他就認了,然後回成都繼續找份事做。
事實上,那個時期,他正跟幾個夥伴計劃創辦一家科技公司。他在騰訊公司的前同事鄧嘉告訴記者,黃金跟他說要去種水果時,他感到很震驚,這個做遊戲運營,每天跟數據、玩家打交道的同事,「跨界太大了」。但如今他看到黃金對自己果園的營銷,還是覺得有他網際網路時的影子。
劉翠萍最開始在北京做房產銷售,辭職後又在四川廣元經營一家房產銷售公司數年,收益很不錯。
2016年,她卻回來養孔雀。其位於沙溪街道五豐村的養殖場,是舅舅當年養蠶買的房子和流轉的土地,舅舅不養蠶了,她就把場地從舅舅手裡接過來。
三年多來,劉翠萍的孔雀養殖場至今投入了200多萬元。目前還遠未回本,每個月收支只能基本持平,劉翠萍說,這些年吃了不少苦,上次有家電視臺採訪她,說起這些辛酸,自己就把自己說哭了。
說起創業初衷,劉翠萍笑稱當時就是「頭腦發熱」。黃金理解的「頭腦發熱」是,30歲左右,想重新規劃一下自己的未來,「再晚幾年,怕自己就沒這個勁了。」
未來
新型職業農民的代表 希望帶領更多村民找到好出路
2017年4月,黃金從遊戲公司辭職,帶著妻子孩子去旅遊了一圈,然後正式回鄉,埋頭種地。他極為低調,不敢與過去的同事朋友聯繫,整整一年,朋友圈都沒更新自己的動向。他怕失敗,也怕惹來「非議」,很多人不理解,他也不想跟人解釋。
直到2018年5月底,果園開始掛果,他才在朋友圈拍了一組照片,介紹了自己「1年沉寂,10月精耕,100畝果園……」朋友這才「圍觀」上來,評論和點讚一下子就是200多條。
有鄰居要投資跟他一起種,他拒絕了,「那時心裡沒底」,他怕虧了,「這些錢都是他們省吃儉用攢下來的」。2019年春節,他才開始給村民介紹自己的果園,以及自己的長遠規劃。目前,他已經接到7個村民的電話,表示今年冬天要種無花果,找他要苗子。
在深圳打工的廖由軍是黃金的小學同學,他說黃金才回來的時候,自己也難以理解,放棄這麼好的工作,要回來種地當農民。今年過年回家,他看到黃金一個人在地裡「拉枝綁線」,確實像個農民,卻心生佩服。他在深圳打工10多年,卻覺得早晚是要回老家的,所以正在考慮跟著黃金種無花果,「就在他的果園旁邊,先搞幾畝地,一步一步來。」
黃金說,他預計明年可以收回成本,但目標還遠遠沒有達到,他的理想是全村人都種上無花果,所以他才拼命地做線上營銷。閬中市一天能消化1000斤的無花果,自己的100畝完全可以就地銷售,但更多村民種出來,他就要想辦法賣到遠方去。
劉翠萍也在網上賣自己的野雞苗、孔雀苗,她最近正準備在閬中古城開一家孔雀肉麵館,麵館同時陳列孔雀工藝品、孔雀蛋的線下銷售等。她不遺餘力「漲粉」,也是覺得,粉絲多起來,自己才能「帶貨」,才能帶動其他村民去養。
閬中市農業農村局科教站站長譚朝林對黃金很熟悉,他說黃金讓他感動,也讓他佩服,這個年輕人有信心,有決心,還有辦法。他的網際網路工作經歷,讓他在營銷這塊做得非常好,農業農村局搞的農村致富帶頭人培訓,專門請了他去講課,之前派他去四川農業大學學習,結果他在介紹經驗時,一下子變成了「講師」。
在譚朝林看來,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黃金就是新型職業農民的典型代表。譚朝林說,他對黃金的無花果也很有信心,政府相關單位也將大力支持,把這個項目做好,讓黃金在當地起到帶頭引領的作用。
關於網上營銷,劉翠萍也深有感觸,過去半年,她跑了三個省五個城市,都是去考察、去學習,有的是自費去,有的是政府組織的。她說在義烏,微信搜一下附近的人,就能找到各種主播、網紅,但在閬中,傳統產業的營銷還在傳統的套路裡。
劉翠萍的養殖場門口,掛著好幾塊政府立的牌子,當地政府也極力希望他們帶好頭,帶領更多村民找到好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