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氧》火箭組裝攻略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

2020-12-20 九遊

「《缺氧》火箭怎麼組裝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文章。缺氧火箭怎麼組裝?火箭是缺氧中很重要的工具,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套玩家「億謀小諸葛」設計的缺氧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深...

「《缺氧》火箭怎麼組裝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是小編為大家推薦的文章。缺氧火箭怎麼組裝?火箭是缺氧中很重要的工具,今天小編給大家分享一套玩家「億謀小諸葛」設計的缺氧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深入地帶大家了解一下缺氧全自動火箭是如何設計搭建的。

 

 

距母星最近的2個星球在遊戲中非常重要,距離10000km,來回一次3個周期時間很短,可以在這兩個星球上取得非常重要的鈮、富勒烯、異構樹酯,但是每次都手動發射和回收,再手動加燃料,不但浪費時間,而且還麻煩。

本全自動火箭發射回收全系火箭通用,不管是蒸汽火箭,還是液氫火箭都沒問題,先放圖。

 

1、本次只以蒸汽引擎舉例,用了一個bug,就是加熱棒在自動化激活時,可以將水加熱到100度以上,如果不用此bug,加熱棒只能將水加熱到75度無法產生蒸汽;

2、發射架、地堡門、雷達都使用太陽能供電,電不用也是浪費,發射架只在火箭發射和回來時收回,其他時間伸出,不是不節約電,因為電不是問題,問題我想簡單的玩遊戲;

3、目前版本固態助推器不消耗氧石和精煉鐵,以後的版本不一定,因此下方加注氧石和精煉鐵的發射架未拆除,為什麼5000多W的用電器接到一條電線上不過載,因為用了自動化控制時間,錯開運行;

4、目前版本火箭燃料罐上限在每次讀檔後失效,需要拖動一下滑條再輸入數字,設置好後只要不讀檔就不會有問題了。

 

1、雷達偵測火箭,在火箭返回前(時長不定,幾十秒到一百多秒)和發射時(時長比較固定二三十秒左右)時發出激活信號,其他時間段是失效信號;雷達不一定要露天,放到磚下面都可以,本作只是為了好接線路,放到發射架上;

2、火箭頭上的輸出信號是在火箭準備就緒後輸出激活信號,並保持到發射後二三十秒左右,與雷達偵測不到火箭時同步,其他時間段是失效信號;火箭準備就緒包括目的地、太空人、氣罩服、貨倉清空等(也就是點開火箭頭看到的那些東西),即使點選了目的地,但燃料不夠也不會顯示目的地準備就緒;

3、火箭頭上的接收信號口被激活時,火箭即會點火升空(可以接受自身的信號,前提是要準備就緒);

4、火箭在發射和返回時,尾氣溫度很高,基本高於1500度。

根據以上信號變化的過程知道,火箭發射時雷達和火箭頭都是激活信號,火箭在空中時雷達和火箭頭都是失效信號,火箭回來時雷達為激活信號,火箭頭為失效信號,我們需要在火箭回來後加燃料,加滿後自動停止(石油引擎不需考慮這項,蒸汽引擎和液氫引擎因會爆管,需考慮這項),而在發射後不做動作,因此使用異或門,只有在火箭回來時兩者信號不一致輸出激活信號,再加上檢測尾氣的溫度就可以幹自己需要幹的事。

 

 

1、這個自動化運行規律有點燒腦,沒有基礎的閱讀起來有一定困難,其運行原理做了一波分析(詳見圖),讓沒有基礎的也能看得懂;

2、優點在於發射後不會伸出發射架,運行效率高,時間緊湊不浪費時間;

3、有個小缺點就是手動控制開關不好設計,我在建造好後,發現發射架沒有打開,小人進不去,不得已加了一組非門和兩個氣壓傳感器,勉強可以手動控制,好在運行後基本不需要手動控制。

對於自己設計這套,發現少考慮一個環節就是在火箭點火前,異或門會激活出現一次抽氣,這是個缺陷,已做修正(詳見圖),還有一個問題就是有時候尾氣溫度達不到1500度,不過1000度以上是有的,可以改一下溫度傳感器數值。

缺氧火箭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就給大家介紹到這裡,相信大家看完後應該都會自己設計了,更多缺氧優質資訊可以關注我們的缺氧專區

缺氧火箭怎麼組裝 火箭全自動發射系統圖文講解就介紹到這裡了,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缺氧專區

點擊回到頂部下載

相關焦點

  • 太空學校發射小火箭
    太空學校發射小火箭   攝影/本報記者王衛  本報訊 8月29日,在「太空學校」活動中,中學生們組裝的「小火箭」點火後一飛沖天。在實踐課程「製造火箭」上,太空學校的同學們分小組製作火箭模型,並進行點火發射。
  • 中國首枚民營火箭發射成功 貼上了南京兩高校的校徽
    零壹空間總團團隊成員蔡昊介紹,火箭在發射前,必須要在專門的總裝廠房進行組裝、測試,然後再運抵發射臺,進行最後的測試和發射。   從總裝廠房到發射臺一般都有一段較長的距離,使總裝廠房遠離發射臺以保證其安全。這段距離大約在1000米左右。
  • 長八火箭發射意義重大創下多個「首次」
    長徵八號遙一火箭計劃於2020年12月22日在我國海南文昌衛星發射中心執行飛行任務,將首飛搭載的5顆有效載荷送入512公裡高度的太陽同步軌道(SSO)。 長徵八號遙一飛行試驗為運載火箭方案驗證的研製性飛行試驗,主要目的為驗證火箭總體方案設計的正確性,檢驗火箭、衛星、發射場、測控等系統之間的協調性,也是新一代運載火箭升級換代的一次重要飛行試驗。長徵八號遙一火箭進入發射場後,先後完成合練任務及首次飛行前的準備工作。
  • 「海陽出廠」火箭發射成功!
    「海陽出廠」火箭發射成功!今年9月中旬,「遙九」在東方航天港25天完成了火箭總裝,經過10天性能測試,11月22日出廠執行發射任務。2021年,東方航天港固體火箭總裝測試基地將完成建設,火箭的總裝生產能力和廠房保障能力將得到很大提升,明年計劃再發射7-8枚火箭,未來逐步形成年產20枚固體運載火箭總裝製造能力。
  • 馬克斯曬SpaceX獵鷹重型火箭,將於明年初發射
    12月21日消息,美國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沒有實現2017年試飛新型獵鷹重型火箭的目標,但其目前已經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組裝完成,將接受完整的靜態試驗點火等測試,並於明年初發射。SpaceX執行長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分享了獵鷹重型火箭組裝完成的照片,但不包括整流罩和火箭有效載荷等細節。你可以看到三個助推器,每個都有9個Merlin引擎。獵鷹重型火箭是SpaceX最大功率火箭,它能夠在每次發射時攜帶約63.5噸的載荷。這種運載能力意味著,SpaceX公司可以將更多的任務合併,同時也可以為新客戶提供更重的貨物需求。
  • 南航「00後」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未來想用火箭送快遞
    近日,一條高校大學生自製固體火箭並成功發射的視頻,在嗶哩嗶哩視頻網站(B站)上火了。這段8分鐘的視頻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設計,到仿真、製造、測試、組裝,並最終發射和回收的全過程,其中涉及的專業軟體與專業設備之多,讓網友們大呼目不暇接。
  • 從造火箭到租場地、發射上天,一次商業太空發射都有哪些參與者?
    正在組裝的「梅林 1D」引擎/Wikipedia同時,因為穆勒在行業內的經驗,也方便 SpaceX 可以從 Barber-Nichols 公司採購到發動機核心部件渦輪泵。火箭的其它部分材料並不難以獲得。
  • 天宮二號即將發射 先看它如何"坐上"火箭直立行走
    雖然都叫做長二F,但是因為兩枚火箭所運送的乘客不同,這哥倆在外觀上還是有不少區別的。如果說發射神舟十一號飛船的長徵二號F火箭是哥哥,那麼它要比這次發射天宮二號火箭的弟弟高6米多。哥哥頭頂上有個點像避雷針的裝置,叫做逃逸塔,是專門為保障航天員安全而設計的。
  • 親手製造一米高的大火箭、發射!這個大玩具讓娃兒驚呆了
    對於五六歲以上的孩子,30分鐘左右就能組裝完成!拼好後的火箭可以與底座分離,既可以粘在牆上作為裝飾,也可以被熊孩子抱著跑來跑去玩發射火箭的遊戲衛星,也可以「載人」——發射一艘飛船。貼紙書「飛天夢」貼到火箭發射的時候,兒子一邊驚嘆
  • 火箭成功發射,為長徵八號首飛貢獻「河北智慧」
    據了解,長徵八號是我國新一代運載火箭,主要承載發射太陽同步軌道衛星,併兼顧近地軌道和地球同步軌道發射能力。未來將實現發動機回收使用、多頻次發射等一系列科技目標,主要承擔我國未來商業火箭的發射任務。   長徵八號首飛成功的背後,離不開航天人默默奉獻。
  • 火箭,升空!這群孩子搭載夢想的水火箭「發射」啦
    儘管這只是初中生的一個物理興趣比賽,但現場的氛圍非常活躍,因為大家知道,放飛火箭的同時,也在放飛未來的夢想。▲火箭升空「發射現場」熱鬧非凡每個火箭都有自己的發射前奏1月14日中午一點,準備發射「水火箭」的參賽者們來到了重慶南渝中學的操場,記者注意到,這些水火箭,都是同學們自己手工製作的。
  • 來文昌觀看火箭發射!這份超詳細美景美食交通全攻略收好咯!
    前段時間文昌這座海南小城 因可以「在田間地頭看火箭發射」上了微博熱搜 無數人「近距離看火箭發射」的遙遠夢想 原來可以在海南文昌被完美滿足!
  • 中國火箭掌握髮射「新姿勢」!長十一完成海射首秀
    科技日報記者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了解到,固體運載火箭海上發射技術試驗於2019年獲得國防科工局的正式立項,採用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實施首次試驗。海上發射技術試驗系統由運載火箭系統、海上發射平臺、測控通信系統和衛星系統四部分組成,可實現離港後一周內完成發射。
  • 堪比電線桿:日本全球最小火箭發射失敗-日本,AJAX,火箭,全球最小...
    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AJAX)今天宣布,由於通信系統故障,全球最小的SS-520型迷你火箭的發射任務不幸失敗。AJAX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日本當地時間今天清晨8點33分(北京時間7點33分),SS-520火箭在日本南部的內之浦宇宙空間觀測所發射升空,原計劃7分30秒之後將衛星送入200公裡高度的軌道,但二級火箭點火失敗,最終墜入太平洋
  • 南海網航空航天科技夏令營:小小水火箭「發射」大夢想
    南海網記者王旭 實習生陳星攝    南海網、南海網客戶端海口7月11日消息(南海網記者王旭 實習生 陳星) 「三、二、一,發射!」隨著「嘭」的一聲,一枚水火箭發射升空。當天下午在航空教育展廳,帶隊老師帶領小營員們對梟龍FC-1等戰機進行講解,並且向小營員們介紹了萊特兄弟製作的第一架飛機的復原版,小營員們饒有興趣地聽著介紹,有些小營員甚至不看說明也認識其中的十幾架模型,可見他們是做足了功課。  到了水火箭製作環節,老師為小營員們細細講解製作流程。
  • 「二手」火箭首次成功發射回收
    當地時間3月30日,在佛羅裡達州卡納維拉爾角,SpaceX用之前回收的助推器再次完成了發射。這也是全世界首次成功發射回收火箭。供圖:SPACEX撰文:Nadia Drake這是私人航天公司SpaceX發展史中的裡程碑!當地時間3月30日,SpaceX成功把之前回收的獵鷹9號的一級助推器發射升空。去年,這個助推器把一個充氣太空艙發射到了太空中。
  • 自製火箭,擊敗火箭龍
    火箭作為高科技項目,一般都是國家和政府科研部門在研發試射,一般普通人沒那個實力進行研究發射的,但是這話不能絕對的說,因為現在民間有很多愛好者已經在自製研發了,高手都在民間嘛。國外吃飽了沒事幹的人很多,對火箭的製作以及研發的人也很多,火箭成功上天的也多,我國現在的民間人士也緊跟步伐,在民間用自己的錢來做研發試射,雖然技術手段和工具沒有國家隊那麼強悍,但是也不應該小視民間的這些力量,畢竟所有的書本都是有先驅者寫上去的。
  • 大一學生自製「火箭」成功發射並回收
    來源:北京青年報圖集 近日,一條由學生自製,完整展現了一枚火箭從自主設計,到流體仿真、製造、測試、控制,並最終發射和回收全過程的視頻走紅網絡。2019年10月19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航天學院航空航天工程專業大一學生劉上發布了第一個相關視頻《小型矢量噴管姿態自穩固體火箭》,展示了作為固體火箭雛形的模型火箭的製作過程。在評論區中,劉上寫道:「這枚火箭我最初只打算做成簡單的模型,所以在設計時並未考慮各種現實性因素。
  • 長三乙火箭成功發射亞太6D衛星 ——面對超重50公斤的衛星,火箭...
    今天(7月9日)20時11分,我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徵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亞太6D衛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獲得圓滿成功。這次任務是長徵系列運載火箭的第339次飛行。 跟以往發射任務不同,為了將亞太6D衛星順利送到預定軌道,長三乙火箭專門減了肥。
  • 日本主力火箭H2A火箭發射成功 信譽得以勉強保全
    中新網2月28日電據共同社報導,日本主力火箭H2A的7號機26日傍晚6點25分在位於鹿兒島縣的種子島宇宙中心發射升空,40分鐘後用於取代氣象衛星向日葵5號的MTSAT衛星被送入預定軌道,此次發射就此圓滿成功。  這是自03年11月搭載情報收集衛星的6號機發射失敗以來日本時隔1年零3個月首次發射H2A火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