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剖&影像——顱腦CT解剖口訣及彩色解剖圖

2021-01-13 騰訊網

顱腦CT解剖口訣

一節一環,三體二囊;

八池九面,三室四竇

具體解釋

一節:基底節

一環:腦底動脈環

三體:垂體、松果體、胼胝體

二囊:內囊、外囊

八池:二橋環枕四裂腳大

九面:聽眥蝶鞍三下上體頂卵園灰質象

1.聽眥線層面(00mm)

2.蝶鞍層面(+10mm)

3.鞍上池層面(+20mm)

4.三腦室下部層面(+30mm)

5.三腦室上部層面(+40mm)

6.側腦室體部層面(+50mm)

7.側腦室頂部層面(+60mm)

8.半卵圓中心層面(+70mm)

9.灰質層面(+80mm)

三室:三、四、側腦室

四竇:額、篩、蝶竇乳突、上頜竇

分層軸位解剖

彩色解剖示圖

4、第四腦室(Fourth ventricle)

5、小腦中角(Middle cerebellar peduncle)

6、乙狀竇(Sigmoid sinus)

7、顳骨及乳突氣房(Petrous temporal bone and mastoid air cells)

8、橋小腦角(Cerebellopontine angle)

9、腦橋(Pons)

10、垂體窩(Pituitary fossa)綠色部分為顳葉(Temporal Lobe),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

11、小腦蚓部(Cerebellar vermis)

12、基底動脈(Basilar artery)

13、橋前池(Prepontine cistern)

14、鞍背(Dorsum sellae)

15、側腦室顳角(Tempor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綠色部分為顳葉(Temporal Lobe),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

16、環池(Ambient cistern)

17、角間池(Interpeduncular cistern)

18、大腦角(Cerebral peduncle)

19、側裂池(Sylvian fissure)綠色部分為顳葉(Temporal Lobe),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

20、小腦上池(Third ventricle)

21、側腦室前角(Fron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

21、第三腦室(Third ventricle)綠色部分為顳葉(Temporal Lobe),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黃色部分為枕葉(Occipital Lobe)

22、尾狀核頭部(Head of caudate nucleus)

23、島葉(Insular cortex)

24、外囊(External capsule)

25、豆狀核(Lentiform nucleus)

26、丘腦(Thalamus)綠色部分為顳葉(Temporal Lobe),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黃色部分為枕葉(Occipital Lobe)

27、縱裂(Interhemispheric fissure)

28、內囊前肢(An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29、內囊膝部(Genu of internal capsule)

30、內囊後肢(Posterior limb of internal capsule)

31、側腦室三角區及脈絡叢鈣化(Trigone of lateral ventricle and calcified choroid plexus)

32、側腦室枕角(Occipital horn of lateral ventricle)綠色部分為顳葉(Temporal Lobe),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黃色部分為枕葉(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為頂葉(Parietal Lobe)

33、側腦室體部(Body of lateral ventricle)

34、放射冠(Corona radiata)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黃色部分為枕葉(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為頂葉(Parietal Lobe)

35、半卵圓中心(Centrum semiovale)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黃色部分為枕葉(Occipital Lobe),褐色部分為頂葉(Parietal Lobe)額骨(FB;Frontal bone)頂骨(PB;Parietal bone)枕骨(OB;Occipital bone

36、中央前回(Pre-central gyrus)

37、中央溝(Central sulcus )

38、中央後回(Post-central gyrus)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褐色部分為頂葉(Parietal Lobe)

淺紅色部分為額葉(Frontal Lobe),褐色部分為頂葉(Parietal Lobe)

編輯 | 董曉慧

審校 | 丁慧鑫

如果你覺得這篇內容對你有所幫助,有所啟發,記得【關注、點讚】給予支持,

(也可以在留言區發表您個人的見解與看法);

動動手指不要忘記分享給更多的朋友,讓我們幫助身邊的人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影像解剖 | 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
  • 顱神經最全解剖圖譜(系統解剖、CT、MR斷層解剖、高解析度DTI成像)
    圖 1 嗅神經。A,感興趣區選在冠狀位嗅神經束;B,高解析度示蹤嗅神經;C,對應的解剖示意圖 圖 6 外展神經。A,感興趣區選在 Dorello 入口處;B,感興趣區選在腦橋延髓溝處;C,高解析度示蹤外展神經;D,斜位觀察外展神經;E,外展神經高解析度示蹤局部觀;F,對應的解剖示意圖。
  • 「影像學習」丨圖文詳解顱腦ct解剖,過目不忘!
    想要學好大腦動脈血管分區的CT解剖?先一起來學習一下顱腦CT解剖吧。
  • 顳葉專欄 | 解剖、供血
    從事神經內科專業20年,每天都離不開解剖、腦組織的供血動脈、顱腦MRA等等,今天整理有關「顳葉」的這些方面的相關知識和同道們一起複習一下。【解剖】顳葉在外側溝(也叫外側裂,Sylvian裂)下方,以外側溝與額、頂葉分界,後面以頂枕裂與枕前切跡連線與枕葉分界。
  • 解剖腹部 腹膜解剖
    解剖腹部 腹膜解剖
  • WoW,最全神經系統解剖圖來了
    醫學解剖官方視頻號↑↑人體解剖視頻號將為大家提供解剖專業知識、解剖相關專業英語、醫學最新進展等精彩視頻內容,你絕對不能錯過人腦區域圖各種剖面圖相關連結:完整匯總 | 頸部及顱內動脈影像分段手的神經支配醫學解剖是解剖類專業微信平臺,平臺內容涵蓋人體系統解剖、斷層解剖、局部解剖、影像解剖、解剖藝術等。
  • 【題練】第五章 人體影像解剖#2月19日#
    溫馨提示:技士不考斷層解剖,中級在專業實踐能力考試的時候也會考幾道斷層解剖讀圖題(不超過5題)。1、經胼胝體壓部的橫斷層T1WI圖像,位於圖注6和8之間的結構是(C)A、尾狀核頭B、殼C、內囊D、外囊E、丘腦
  • 超級高清、實用的上腹部解剖影像圖譜
    本人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同濟醫院腫瘤科工作,剛上班時也買了一堆書,各種解剖、影像斷層、放療靶區勾畫工具書·······但是學了半天,發現總是當時記住了,過一段時間又忘了。這是為什麼呢?見下圖:現在還時時想起裘法祖院士對我們青年腫瘤醫生的諄諄教誨,一定要好好掌握閱片能力,這是腫瘤診斷和治療的基礎。「一流的醫生先看片子,後看報告。
  • 全網眼球解剖最全圖譜!
    眼球的前房角顯微解剖圖(彩色)眼球的前房角顯微解剖圖(彩色立體圖)
  • 史上最詳細的頭顱MR解剖(二)
    顳葉解剖(底面觀):【圖片來源奈特解剖(第3版)】同樣是奈特的圖譜,那麼這幅圖標註的枕顳內側回和枕顳外側回是對還是錯?不著急,看下邊這幅圖 ↓顳葉解剖(底面觀):海馬旁回與枕葉下部靠內的舌回相鄰,這兩個相連的腦回一起被稱為枕顳內側回。這幅圖是完全符合這句話所描述的,因此是對的,紅色問號按道理應該是LOTG枕顳外側回,是否是這樣呢?
  • 顳骨基礎解剖知識複習
    巖骨內部這些結構空間關係是學習的難點,也是很多手術的關鍵,在此僅羅列一些圖初步了解,後續有時間再進一步深入學習和探討。diagnosing-injuries-of-the-ear-and-lateral-skull-base/https://www.anatomystandard.com/Cranium/Neurocranium/Temporal.html2、《Microsurgery of Skull BaseParagangliomas-Thieme (2013)》3、石祥恩、孫煒主編的《顱腦顯微外科解剖圖譜
  • 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 所屬相冊:心臟冠狀動脈CT解剖中文詳細標註(圖文) Cardiac A
  • 海馬解剖及影像學評估
    醫學解剖是解剖類專業微信平臺,平臺內容涵蓋人體系統解剖、斷層解剖、局部解剖、影像解剖、解剖藝術等。形式多樣,包括圖文、圖譜、視頻等。歡迎廣大解剖學習者關注。 解剖是醫學必修課,亦是一門藝術課 探索生命,解剖生活
  • 「醫學生的幽默」讓解剖圖看起來一點也不恐怖(圖)
    「醫學生的幽默」讓解剖圖看起來一點也不恐怖(圖) 原標題: 楊豔敏 攝  中新網蘭州12月12日電 (記者 崔琳 魏建軍)神秘細膩的頭骨、精巧神奇的心臟、緊緻有力的肌肉、半邊肉體半邊骨架的「卓別林」、用心彈唱的女性骷顱……近日,甘肅中醫藥大學的醫學生們手繪百餘幅人體解剖圖參賽,藉助醫學與藝術碰撞的火花,提升自身專業素養。  此次比賽,由該校書畫攝影協會發起,先後收到160幅作品,其中17幅作品獲獎。目前,百幅手繪解剖圖仍在展出。
  • 學習筆記 | 大腦深部解剖之解剖關係篇
    顱內病灶術前定位,其實是定病灶的前、後、內、外、上、下邊界,定邊界實質是辨認與病灶各邊界毗鄰的深部解剖結構。
  • 人體解剖學:解剖方法及注意事項
    4.注意骨性標誌是尋找有關軟組織的重要依據,解剖各局部時應配合複習相關骨性標本,如進行頭面部解剖時,則應備一顱骨,隨時查證。5. 注意屍體標本可能出現的變異類型,隨時加以記錄,並對照正常情況進行討論。6. 保持屍體標本的溼潤,課後需灑上防腐保存液;對暫不解剖的部分不可長時間暴露,要及時溼潤、覆蓋並包裹好。注意不可用普通清水溼潤屍體,以防黴變。7.
  • 膝關節前外側韌帶的解剖和影像學研究
    在屍體膝關節解剖研究中的發現率為45%~100%。它從股骨遠端外側向前、下、斜方向走行,至脛骨前外側(圖1)。大多數研究一致認為,ALL嵌入Gerdy結節與腓骨頭之間的近端脛骨中點,在外側脛骨平臺聯合線以下約5至10毫米處。ALL起源於股骨外上髁(LFE),但確切的位置存在爭議。
  • 解剖百科全書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是解剖百科全書網站,一個由Joe Muscolino主辦的個人網站。
  • 基礎解剖:手和腕部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圖文講解
    專門針對手和腕部的解剖結構與生物力學詳細闡述幫助讀者直觀了解手和腕部解剖學結構與功能點擊圖片,了解詳情在手外科領域有句諺語:「不用止血帶的手部手術就像在裝滿墨水的桶裡修鐘錶。」如果沒有紮實的手部解剖學知識,操作起來更像是「在湯裡攪和」。
  • 淺談「海馬」的神外解剖
    最近對Rhoton教授的解剖視頻《Navigating the Ventricles》反覆學習,趁自己的海馬還沒忘記之前,趕緊在此記錄下來。我要談的海馬是從神經外科的角度來看的,若想結合神經病學角度來一窺其奧妙,建議移步Leon兄的公眾號「leon的世界」的《邊緣系統解剖》。那麼神內和神外的角度有何不同?